商演不是德雲社的專利,2000年,主流相聲行業有過一個小高峰

2020-09-03 相聲笑談

德雲社的商演在整個相聲行業裡,是高山仰止的存在,其他的相聲團體,最難的就是賣票,這個最難的一環,恰恰是德雲社最擅長的一個方面。

連低調的郭德綱,都曾在採訪中豪氣幹雲的言道:德雲社壟斷了相聲商演的市場。

郭德綱的這個話,雖然有點狂妄,但是也是基於一定的市場現實,如果把每年相聲商演的總數額相加的話,德雲社商演營業額在其中肯定佔據絕對優勢,稱之為達到壟斷的程度,也絲毫不為過。

德雲社的商演為人所知,是從2004年下半年才開始的,在此之前的德雲社,出現臺上人數比臺下多的情況,是太尋常的事情了,即使在上半年的時候也是如此,臺底下根本就沒有幾個觀眾。

現在網上對主流相聲演員的演出,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的觀點,那就是不僅免費送票,而且還送雞蛋麵粉等。

相聲行業裡還曾經有過這麼一件趣事,有一段時間,相聲演員發現即使是送票,臺底下也沒觀眾了,這些演員很納悶。後來才發現,當時流行織毛衣,在相聲劇場裡,實在太暗,沒法織毛衣,於是就不去了。

這些主流相聲演員認識到問題所在之後,馬上拿出了改進措施,觀眾席的燈光亮度增加,讓那些想織毛衣的觀眾,能夠邊聽相聲邊織毛衣。

實際上主流相聲演員,在商演上有過一個小高峰,這個時間點是在2000年,那個時候在李金鬥等相聲前輩的組織下,相聲行業成立了周末相聲俱樂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周末相聲俱樂部受到觀眾的熱烈追捧。

周末相聲俱樂部一方面受到觀眾的追捧,另一方面也得到了整個相聲界的認同,無數前輩名家都曾經登臺表演,包括侯耀文石富寬,師勝傑,常貴田,李伯祥,王謙祥李增瑞,王佩元等等,這種名家實在太多了。

郭德綱和于謙也曾經在這裡登臺表演,那個時候的他們在相聲行業,還是寂寂無名之輩,尚未形成鮮明的表演風格,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除了郭德綱的嗓子好之外,沒有其他特別出彩的地方。

客觀的講,周末相聲俱樂部的組織者李金鬥等七位核心成員,讓人佩服的地方在於,雖然演出非常火爆,票價不升反降,20塊錢的票價數年未曾變化。

因為沒有房租壓力,這個演出場所免費,而且參與演出的名家前輩們,沒有出場費等,只有很少的車馬費,所以才得以維持20元的票價不變。

周末相聲俱樂部,這是主流相聲演員的一個演出小高峰。

相關焦點

  • 非遺相聲大會,到底有沒有邀請德雲社?郭德綱:會壞很多規矩
    現在相聲行業確實非常熱鬧,民間相聲的代表德雲社,在商演上所向披靡,不斷締造著商演的神話,讓更多的觀眾喜歡上了相聲行業,德雲社功不可沒。有意思的是,這麼多年來,德雲社和主流相聲大會沒有什麼交集,確實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德雲社默默無聞的時候,郭德綱和主流相聲行業有過一段精誠合作的時期,只是這個時期非常的短暫。
  • 非遺相聲大會,到底有沒有邀請德雲社?郭德綱:會壞很多規矩
    現在相聲行業確實非常熱鬧,民間相聲的代表德雲社,在商演上所向披靡,不斷締造著商演的神話,讓更多的觀眾喜歡上了相聲行業,德雲社功不可沒。另一方面,主流相聲演員也在為相聲行業的繁榮而努力,每年都會舉辦各種相聲大會,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傳播相聲。
  • 苗阜發文稱:相聲表演像演唱會,這已偏離相聲本質,德雲社躺槍
    如今說到相聲界,很多人都會不自主地將其分為主流和非主流。其中主流相聲界主要以體制內演員為主,而非主流相聲界則是以德雲社為代表的民營相聲團體為主。他們在相聲創作方面一直有較大分歧,為此一直爭議不斷。甚至一度出現了德雲社長期壟斷國內商演市場達十幾年的尷尬境地,對此很多觀眾也百思不得其解。
  • 德雲社相聲現掛是假的?相聲名家首次披露,相聲是死綱死口
    德雲社作為一個民間的商業團體,可以說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當然這也是相聲主流的最大忌諱,畢竟相聲被一個民間閒散藝人給重新帶火起來,確實面子上有點掛不住,所以德雲社的相聲才會被曲藝協會姜昆
  • 德雲社和主流相聲團誰更掙錢?郭德綱早已透露,原來差距這麼大
    在現在中國的相聲行業中,有兩種不同陣營,分為一般和非一般,也就是說是否是當今的主流。其中,非一般,也就是非主流相聲主要指的就是我們熟知的著名的相聲社團德雲社。而這幾年下來,郭德綱帶領自己的徒弟到全中國進行活動,目前所有的商演加起來大概是幾百場,在每年有時候,郭德綱還會帶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徒弟出國活動,其中還包括美國、英國、新加坡等等像這些比較發達的國家,都是有德雲社踩過的腳印。
  • 沒有姜昆團隊的主流相聲做支撐,或許沒有相聲界的今天繁榮!
    沒有姜昆、馮鞏、馬三立,能有今天的相聲嗎?是他們帶火了整個行業,這些同行們哪,可長點心吧!有本事拼專業,別總背後使絆子,明眼人一看就是羨慕嫉妒恨!
  • 從主流轉變為非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都說他是德雲社的半壁江山
    提起德雲社有一位不得不提的相聲老藝人,那就是張文順老先生,起初的德雲社還不叫德雲社,德雲社前身是「北京相聲大會」,而張文順就是創始人之一其捧哏風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多年來發掘、保存、上演了很多瀕臨失傳傳統單口相聲,生前是中國相聲21世紀復興的奠基者之一。2009年2月16日凌晨,張文順老爺子與世長辭,相聲界又隕落了一位「巨星」。說到張文順,那絕對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向人低頭的事情他不幹,背叛愛情的事他更不幹。
  • 相聲行業再次整頓,德雲社戴上緊箍咒,郭德綱相聲魅力遭遇挑戰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放到相聲行業裡,就可以稱之為「有其師必有其徒」。徒弟會刻意模仿師父最大優勢的地方,從創作到表演皆是如此。新作品剛剛演出肯定需要打磨,于謙有一個本事,在演出的時候運用捧哏功底為作品增色,這樣一來每次演出都讓作品更加完美,演出三五場之後,一個新的成熟作品就誕生了。
  • 何偉又變何雲偉,離開德雲社被主流相聲力捧:再參加非遺相聲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德雲社的前相聲演員何雲偉也赫然在列。,反觀以郭德綱為代表的德雲社卻仍舊無一人參加,那麼為何相聲大會寧願邀請早就脫離德雲社的、而且背負罵名的何雲偉參加,也不邀請包括郭德綱在內的德雲社任何一人呢?
  • 德雲社的十字路口,相聲行業的怪現狀,閻鶴祥:我感到迷茫
    秦霄賢非常清楚,相比其他的師兄們,他的相聲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但是只要是他出場,總是會獲得一邊倒的觀眾票,這種現象也是德雲社目前的現狀。面對相聲演員偶像化的問題,郭德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辯解道民間藝術團體本身就是偶像化的存在,想想民國時候的梅蘭芳,在當時也是一種偶像意義上的存在。
  • 德雲社再現硬核援助!粉絲:這才是主流相聲團體!德雲社活該火
    我之前去兒童福利院做過志願者。我師父經常對我們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從疫情發生我師娘一直在外面籌集物資送到一線。我是在這個小區長大的。這片老舊房屋比較多,人口密集,不是很好管理,一看到社區招志願者,我就馬上報到了。
  • 相聲主流非主流什麼的,都是買賣而已!
    相聲沒有主流非主流,只有一流——師勝傑我希望同行們都團團結結和和氣氣,把相聲說好了就行——楊少華這些都是德雲社粉絲憎恨的主流相聲演員,可能楊少華還好點,畢竟他跟教主走得很近。師勝傑就差點意思了,雖然郭德綱拜侯耀文他是保師,但師勝傑在德雲社大紅以後,跟郭教主漸行漸遠,而且還公開炮轟郭德綱劃分的「主流非主流」,所以德雲社粉絲們都把他劃上小圈圈,拉入了萬惡的主流相聲名單。說白了,主流非主流並不是一個普世的概念,它僅僅存在於德雲社以及受眾群中,而這個概念的歷史使命,就是給郭德綱立人設而已。除此之外,一毛錢作用也沒有。
  • 德雲社欒雲平曬貓,引發網友熱議,直呼「說相聲真是暴利行業」
    術業有專攻,德雲社四百多位工作人員並不是人人都靠著上臺表演維持生活,有化妝的,有報幕的,有聯繫商演的,有維持運營的等等,正是這些人和演員的一起努力,才造就了如今的德雲社。但是,也有全才的出現,既能上臺演出,又能後臺管理,他就是德雲社的副總欒雲平。
  • 德雲社跨年專場最強陣容來襲,硬剛主流界元旦相聲晚會
    不久之前,我們曾經聊過,由北京國樂天驕舉辦的笑動京城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也是提上日程,從官宣名單來看,匯集了相聲名家王文林、王玥波和徐德亮等大咖,也有青年相聲演員郭陽郭亮、
  • 德雲社再遭主流無視,相聲界奧斯卡,李菁盧鑫蘇州獲獎
    他說的偏偏和德雲社一個相聲,但是他又不是閒散藝人,因為他也是屬於主流相聲門生,這次主流相聲也是非常重視,姜昆主席更是親臨現場,指導工作。,作為目前相聲最為風光的團隊,最受市場歡迎的藝術團體,沒有能參加這樣的一個高大上的評獎,確實有點可惜,而大家不知道的就是,這個獎項年輕時候的郭德綱為此努力過,並且為之奮鬥過,直到他發現,主流相聲圈根本不想接納他,才就此作罷,不過當初心裡也許有一些失望吧,好在郭德綱沒有在曲藝界獲得認可,卻被觀眾捧上了神壇
  • 德雲社兩個「雲俠」,一個離開相聲行業,一個三進三出重回家譜
    潘雲俠記憶力極強,上臺從來不忘詞兒,而且不怯場,什麼活兒都演得大大方方,跟老先生搭檔都感覺壓對方一頭(當然德雲社那幾個老先生水平也夠嗆)。說實話如果他沒有離開相聲舞臺,後續發展可能不會在曹雲金之下,畢竟這是個既有顏值又有實力的天才級少年。
  • 高曉攀:有些相聲演員看似很紅,卻對相聲沒有貢獻,德雲社躺槍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德雲社的相聲基本全是商業化相聲,比如一些網絡段子的堆砌,沒有主題,更無文化性可談。所以說要從相聲專業角度來說,德雲社的很多作品都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相聲作品。那就是很多年輕相聲演員並不是因為喜歡相聲,而選擇了相聲這個行業。他們只是想藉助相聲這個平臺,讓自己成為演員或者娛樂明星。如果這樣的氛圍持續下去,相聲是不可能好的。
  • 秦霄賢孫九香被拆分,德雲社終是輸給了流量,相聲變味了
    德雲社另一對固定搭檔也分開了,他們是尚九熙何九華。 從13年開始二人已經合作7年,個人專場也開過了,分開真的可惜。有消息稱,尚九熙的志向是好好說相聲,磨鍊自己的基本功,不管功力進度如何,最終目標是相聲大師。而搭檔九華則不同,想走流量路線,吃人設CP紅利。價值觀的不同讓二人沒辦法走下去。
  • 郭德綱搭檔"相聲皇后德雲社一姐",說相聲只是副業,"玩"才是主業
    還沒有出名的郭德綱曾隻身一人闖蕩北京城,可以用三進三出北京城來形容,偌大的一個北京城,愣是沒有一個地方肯給他機會表演,寒酸的他沒錢打車只能從市區走回大興的住處。在郭德綱落魄的那些年,于謙是為數不多幫助過他的人。郭德綱能拜師侯耀文老師也是于謙的牽橋搭線。2000年,于謙和郭德綱第一次合作,表演了對口相聲《拴娃娃》。
  • 聽相聲不能帶螢光棒?看如今郭德綱與德雲社 還得從侯寶林說起
    這些年德雲社實際上一直生存在不斷的非議之中,打人風波,元老出走,師徒反目,低俗庸俗,再加上螢光棒……可是,讓人瞠目的是,德雲社越批越火,一票難求。據說重要演出的頭排座已經被黃牛炒到了5000元,當時「燒餅」朱雲峰在臺上演出的時候聽到了這個價碼,自己都驚呆了,忍不住對頭排的觀眾說:「你們瘋了嗎?」觀眾真的瘋了?而且難道這瘋病傳染,每次大型商演滿坑滿谷的觀眾都是發瘋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