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沒落的原因,郭德綱姜昆各執一詞,郭德綱:不是因為新相聲

2020-10-04 相聲笑談

相聲行業在經歷了80年代的輝煌之後,到了90年代迅速的走向沒落,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郭德綱和姜昆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

八十年代娛樂方式比較匱乏,而相聲本身提供了一種絕佳的開心方式,這是相聲迅速風靡大江南北的根本原因。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相聲受到關注的程度開始降低。

在姜昆看來,電視的普及對相聲行業的沒落起到了關鍵作用,相聲這百多年的歷史,流傳到今天的不過幾百段成熟作品。對於真正的相聲迷來講,很短的時間就能全部聽一遍,這樣傳統相聲的魅力很快就喪失殆盡。

現在網友質疑姜昆不會傳統相聲,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事實,畢竟很少見到姜昆在舞臺上說一些有難度的傳統作品。不過這件事再往深一層看,就更有意思了。

姜昆是馬季先生的得意弟子,不僅姜昆,其他的幾位著名相聲演員,比如馮鞏,劉偉等,好像都沒有表演過什麼傳統相聲。

比如曾經深受觀眾喜歡的馮鞏牛群組合,他們在春晚舞臺上受歡迎的程度僅次於小品王趙本山,但是觀眾們記住這對搭檔,是因為他們創作的新相聲作品。

正因為如此,所以姜昆在總結相聲沒落原因的時候,他認為是形勢逼的相聲演員,不得不創作大量的新相聲,因為這些傳統相聲作品,觀眾們已經耳熟能詳了。

最近郭德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相聲沒落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解釋,在老郭看來,相聲的沒落不是因為什麼新相聲的普及之類,而是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懂相聲。

相聲行業的前輩李金鬥也曾經說過,培養一位能上臺表演的演員很簡單,幾個小時就足夠了,但是想讓他們具有成熟的舞臺表演能力,不下幾年的苦功夫是不可能的。

郭德綱表達過一個觀點,和李金鬥的這個說法出奇的一致,郭德綱也認為相聲的門檻非常低,但是臺階在門裡頭。

很多的相聲演員踏進門檻之後,大家都在臺階底下互相吹捧,你稱我「相聲大師」,我稱你「相聲名家」,大家都不辛苦爬臺階了,因此相聲演員的水平普遍很低。

實際上無論是姜昆認為的新相聲,還是郭德綱認為的相聲演員不會相聲,都有幾分道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八九十年代,一大批真正懂相聲的藝人,陸陸續續離開了人世,相聲行業人才青黃不接,也是相聲沒落的很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郭德綱取代姜昆是大勢所趨
    按相聲發展史,姜昆是新派,郭德綱是舊派。很多人以為是郭德綱革姜昆的命,把以姜昆為代表的老舊陳腐清掃出去,其實不對。我們評價任何人,都不應該脫離時代背景和歷史進程。新相聲好不好?大多數人覺得很好,至少在姜昆手裡,嬉笑怒罵皆文章,引人發笑的同時又尖銳地諷刺了許多社會現實。可假如,沒有某些外力幹涉,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我想不會。一旦外力放鬆或者消失,歷史走向恐怕就該重新回到正軌。因此,郭德綱的舊相聲取代姜昆的新相聲,實際上是大勢所趨。
  • 姜昆相聲和郭德綱相聲究竟區別在哪兒?
    一提到相聲演員姜昆,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聯想到郭德綱,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哈。有時我在想,出現這種現象到底是為什麼呢?不過,直到自稱「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的出現,讓觀眾又重新燃起了聽相聲的熱情,回到小劇場去聽相聲,而且還得花錢買票去聽。
  • 相聲衰敗不是姜昆造成的,振興有郭德綱的功,卻不是相聲發展之道
    如今有許多人將相聲的衰落歸咎於姜昆頭上,這是徹頭徹尾的偏見。一個人能影響一項藝術的發展道路,這本就是荒誕不經的看法。從另一層面上來說,姜昆完美繼承了侯寶林、馬季的衣缽,創造了歌頌相聲的另一高峰。以《虎口遐想》為時間線,之前的作品大都是姜昆自己創作,之後的作品有梁左的功勞。姜昆成名靠梁左也是道聽途說,根本經不起推敲。
  • 姜昆:傳統相聲的沒落,電視的普及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就是姜昆,雖然現在很多觀眾認為他的相聲不可樂,但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姜昆的相聲堪稱風靡一時。姜昆的師父是號稱「千頃地一株苗」的馬季先生,馬季先生的師父是一代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暗說這是兩位傳統相聲藝術的宗師級人物,不過姜昆的傳統相聲
  • 假如姜昆和郭德綱合作,好處多,必將帶領相聲走向國際化
    姜昆代表了主方,連帶侯耀華、李金鬥、孟凡貴等大量老一輩相聲大師。而郭德綱則代表了民方,主要是「德雲社」為代表的相聲團體。主要人員有: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孫越等相聲名家。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設姜昆和郭德綱一起創作相聲,會發生什麼情況?一、相聲界空前團結現在的相聲界門派林立、除了有姜昆派和郭德綱派還有著名的楊議派、苗圃派等等。可以說如果郭德綱肯和姜昆合作那麼就會帶動其他派系一起加入。這樣的話就會使所有的相聲團體聯合起來,採百家之長,取長補短,共同創作出大量經典的相聲段子。
  • 又一相聲大師吐槽郭德綱,那個曾批評郭德綱的姜昆,如今怎樣了?
    會議中,曾經和姜昆、戴志誠合作過的趙津生,訴說了自己與師父的一些過往。 但講完了這些,他又調轉話鋒,點名郭德綱。 因為都是相聲演員,迅速引起了熱議。
  • 姜昆同郭德綱在相聲的世界裡,誰更勝一籌呢?
    可是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姜昆同郭德綱在相聲的世界裡,誰更勝一籌呢? 第一從年齡上看,姜昆1950年生於北京,郭德綱1973年生於天津,姜昆和郭德綱從年齡上看,二人似乎差了一輩人。侯耀文,而馬季又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徒弟,眾所周知,侯耀文就是侯寶林先生的兒子,所以姜昆同郭德綱是平輩關係,只不過論年齡,姜昆比郭德綱大了23歲,二人算是師兄弟關係.
  • 70歲姜昆談相聲創作方向,與郭德綱觀念相左,你支持誰?
    就這一點而言,姜昆可以說跟郭德綱完全相左了。郭德綱明確反對用相聲教化觀眾,認為觀眾是來娛樂放鬆的,不是接受再教育的。兩人的觀念可以說衝突很大,無法調和,但又各有道理,各位觀眾,你支持誰呢?,其實這30年來姜昆幾十次談到了相聲創作理念,始終堅持的一點就是相聲的「時代性」,相聲要反映時代的脈搏,要與社會接軌,要具有教育意義諷刺意義等等。
  • 郭德綱拿扇子說段子,姜昆穿西裝表演,相聲雅俗之爭大有玄機!
    姜昆是相聲界的老前輩,又身兼曲協主席,可謂一言九鼎,最近投資一億元的姜昆笑劇場在宜興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是相聲史上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郭德綱屬於草根出身,近來異軍突起,成為扭轉相聲沒落的第一功臣,特別是在不久前德雲社舉行的全球相聲巡演,聲勢浩大,所到之處掀起了撲票熱潮,甚至用一票難求形容都不為過。
  • 大家是怎麼評論姜昆主席和郭德綱老師相聲的?
    最近很多人拿著姜昆主席和郭德綱老師說事。搞得像兩個人不共戴天似的。郭德綱老師確實為相聲界做了很大程度的貢獻,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說相聲的人才。在相聲界也算個人物。而且現在德雲社也是十分的紅火,可以說這一切都是郭德綱的功勞。據了解相聲可以分為主流相聲還有傳統相聲。郭德綱老師就是傳統相聲的代表人物之一。兩人的相聲類別其實是不一樣的。姜昆主席還經常說到這兩種相聲的區別,這時候難免會提及郭德綱老師,因為郭老師是傳統相聲的代表性人物。
  • 他的被打事件,徹底拉下了郭德綱為相聲續命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郭德綱和姜昆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為什麼傳統相聲在90年代沒落了呢?首先肯定是因為有些作品比較難,比如有些作品需要演員背大量的貫口作為基礎,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根本說不下來。姜昆認為電視的普及,對於傳統相聲的沒落,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僅論藝術成就,郭德綱在相聲領域的成就超過姜昆了嗎?
    但是郭德綱真的有那麼好嗎?姜昆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公平來看,郭德綱是相聲的全才,是麥克斯韋,是百科全書式的表演者。換言之,沒有姜昆的篳路藍縷,在那個不太富裕的年代,讓晚會上堅持出現相聲,甚至以《虎口遐想》掀起一波潮流。相聲,真的能在全國範圍內勾住最後一口氣嗎?然後說正題,姜昆和郭德綱都算是時代驕子,恰逢其會。
  • 郭德綱尷尬無比!天津相聲節姜昆敲鑼開幕,苗阜發文相聲要有品位
    ,曲協主席姜昆親自敲鑼開場。。可以說這一場開在曲藝重地天津的相聲節,已經舉辦了十年了,可是讓人無語的是,整整十年的天津相聲節,卻總也逃不開的一個人就是郭德綱,因為雖然天津相聲節舉辦了十屆了,可是郭德綱卻一次都沒有參加,甚至這個天津相聲節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用來寒磣郭德綱的存在。
  • 獲姜昆力挺,揚言要代替郭德綱的「公式相聲」夫婦,如今怎麼樣了
    沒火,李宏燁夫婦因為吐槽郭德綱火了。而郭德綱也送給兩人一句話:藝術這個東西,文無第一武無第二,I存在即是合理。李宏燁卻不明白自己被淘汰的原因,走的時候甚至放下狠話:「今天您不讓我們過,明天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也許就是我們!
  • 喜劇春晚群星薈萃,相聲全軍覆沒,再次驗證郭德綱和姜昆的判斷
    實際上,透過現象看本質,火了的不是相聲,而是郭德綱,以及他領銜的德雲社,相聲這個行業根本就沒有火。在對相聲現狀的判斷上,姜昆和郭德綱的觀點相當一致,姜昆認為現在的相聲正處在低谷期,遠沒有達到所謂的繁榮的程度。
  • 起底交大博士相聲夫妻:姜昆讓相聲走向全國,郭德綱卻自娛自樂
    郭德綱和張國立主持的《相聲有新人》,首播即引起很大的爭議,這個爭議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上海交大一對博士夫妻。這對夫妻,是公式相聲的開創者,也是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力圖革新者。然而因為在《相聲有新人》裡的表現一時之間廣受質疑。而且,他們在被郭德綱淘汰後,撂了一句狠話:您(郭德綱)今天不讓我們過,明天坐在(你)那個位置的說不定就是我們,咱們走著瞧。
  • 8月15號,郭德綱姜昆正面硬槓,從相聲延伸到了曲藝界
    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將視線,轉移到了現在的一些新進流量小生身上。無聊的時候就看一看電視劇,對於戲曲以及相聲等古典傳統文化,都拋之腦後。相聲界若不是有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估計相聲這門文化藝術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畢竟現在的一些年輕人都喜歡看一些符合現在社會的東西。
  • 博士夫妻的「公式相聲」登上了央視舞臺:與郭德綱爭吵,馮鞏姜昆笑...
    博士夫妻的"公式相聲"登上了央視舞臺:與郭德綱節目中爭吵,馮鞏姜昆笑而不語!2018年《相聲有新人》的節目中,有一對來自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兩人一直沒有從事過這個行業,後來因為個人喜好開始了相聲之路,而且還自創了「公式相聲」這個全新的項目,甚至還有了徒弟,兩人算是自學的,沒有師承,而兩人的「公式相聲」是以公式為框架,填充素材後形成段子。
  • 深圳相聲大會大腕雲集,姜昆、何雲偉集體登臺,為何不見郭德綱?
    就在這兩天,中國相聲非遺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這次大會馮鞏、姜昆、李金鬥等相聲大家悉數到場,可謂是大腕雲集。就連曾經的德雲社舊將何雲偉也出現在了大會現場。有關部門沒有聲明原因,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的眾弟子們也都在保持著沉默。
  • 相聲界馬季之後再無大師,郭德綱能否稱為相聲大師
    但歸根結底,馬季還是新時代相聲的代表人物。從馬季以後,相聲相比於其他的曲藝形式,就已經是逐漸沒落。越來越不受人喜愛,尤其是小品出現以後。直到德雲社異軍突起之後。相聲才慢慢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收到德雲社就不得不說一下德雲社的創辦者郭德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