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相聲行業,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一方面是德雲社所向披靡,影響力輻射到整個娛樂圈,另一方面是絕大部分同行慘澹經營,朝不保夕是面臨的現狀。
德雲社今年算是火出圈了,各大綜藝都把目光盯準了德雲社,節目組很清楚,如今的德雲社就是WIFI,只要邀請到一位相聲演員加盟,實際上就可以藉助德雲社這塊金字招牌,收視率就有保障了。
無論是郭德綱,還是張雲雷,嶽雲鵬,相聲專場商演一票難求,甚至出現了幾百元的門票,炒到幾萬的盛況,在很多網友看來,相聲算是徹底火了。
實際上,透過現象看本質,火了的不是相聲,而是郭德綱,以及他領銜的德雲社,相聲這個行業根本就沒有火。
在對相聲現狀的判斷上,姜昆和郭德綱的觀點相當一致,姜昆認為現在的相聲正處在低谷期,遠沒有達到所謂的繁榮的程度。
郭德綱更是自比為行業的守陵人,他認為自己肯定能夠靠著相聲活的很好,他的兒子以及徒弟也能靠著相聲吃上飯,但是德雲社再往後的晚輩演員們,靠說相聲能不能吃飽飯,這個誰也不敢保證。
在剛剛官宣的喜劇春晚上,也驗證了郭德綱和姜昆的判斷,相聲和小品曾經是並駕齊驅的晚會喜劇形式,但是在這份官宣名單上,相聲全軍覆沒,竟然沒有一個關於相聲的節目。
在央視春晚中,相聲所佔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小,最近兩年,嶽雲鵬成為碩果僅存的相聲代表,算是相聲行業碩果僅存的顏面。
當然了,出現這種相聲明顯幹不過小品的情況,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從表演方式上看,小品有天然優勢,演員上臺前,環境、人物角色等藉助道具,觀眾已經直觀感受到了,小品演員之需要把故事講完就好了。
相聲則不然,需要演員們通過語言來描繪場景,把觀眾代入到這個場景中,這十分考驗演員的實力。在舞臺上十幾分鐘的時間,很難完整的講好一個故事。
主觀原因還是相聲演員的整體水平偏低,不懂相聲的外行成為主要演員,相聲不低谷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