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宣太后的身世及姓名,各版的宣太后都有自己不同的設定,就歷史而言,宣太后羋姓,楚人,這一點並無疑問。
但宣太后的名字和身世史書並沒有記載,後世出土的文物也未能解答這兩個問題,陳景元的羋月說是誤解兵馬俑銘文得到的錯誤結論。不過按照宣太后的姓氏、八子的身份、自帶的親友團以及宣太后親楚的事跡,大部分學者認為宣太后應當是楚國並不顯耀的貴族。至於為什麼普遍認為宣太后家世不顯,個人覺得大概是因為宣太后生了三個娃,但是還是八子吧。
《史記 穰侯列傳》: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涇陽君。
此字為脾,陳景元誤解為羋月二字,並引申出宣太后名月,兵馬俑為宣太后說。但兵馬俑上多有銘文,位置不同,皆為豎排,多為單字、雙字或三字,也出現了十多個字的銘文,專家分析,這些字很可能工匠名。是物勒工名的體現。
歲月老去,我已不能愛:是像秦二說的落魄貴族嗎 ?那為什麼她不顯貴還嫁給秦國去了?
鹹魚味蘑菇:我也很奇怪,別的國家的女子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嫁給另一國的國。難道是陪嫁嫁過去?按道理來說聯姻也配不上呀,有了解這方面的不,我沒找到相關資料
莫念:大秦帝國上說她那一脈都到秦國去了
鹹魚味蘑菇:這個我覺得有可能,畢竟混出頭了在哪裡不是混呢
問到宣太后的親友團,群裡各式各樣的答案都出來了,魏冉的呼聲最高。那麼宣太后的親友團究竟有哪些人呢?秦國權威專家範雎在其列傳和戰國策中詳細分析了宣太后親友團的構成,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拜讀原文,這裡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
宣太后在秦國的親友團主要有六個人。除了與惠文王的三個娃子,秦昭襄王嬴稷,高陵君子顯、涇陽君子悝外,宣太后還有兩個活躍在秦政壇的弟弟,異父長弟穰侯魏冉,同父弟華陽君羋戎,以及一個少與嬴稷同衣,長與嬴稷同車被任為秦相的外族向壽。而樂毅和黃歇只是小說電視劇中掰扯出的交際。
宣太后質燕一事也為大秦帝國小說藝術創作。質子一般都肩負著外交責任,王君的妃子是不可能去他國為質。大秦帝國小說創作出這個情節後,大秦帝國電視劇,羋月傳以及諸多宣太后同人作品沿用了這個設定,造成了較大範圍的誤解,所以特此說明一下。
可能很多小夥伴就問了,如果宣太后即不是在楚國遇到的義渠王,亦不是在質燕路上碰見的義渠王,那麼義渠王是怎麼和宣太后認識的呢?
《史記 穰侯列傳》:宣太后二弟:其異父長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厓;同父弟曰羋戎,為華陽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涇陽君。而魏厓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
《史記 樗里子甘茂列傳》:向壽者,宣太后外族也,而與昭王少相長,故任用。
利物浦兩冠王:小說跟史料出入是真大
X:小說可以魔改,史料記載不詳細,就可以編
利物浦兩冠王:這個宣後跟兒子一塊當人質最早出於哪
鹹魚味蘑菇:大秦帝國電視劇
南越:應該說孫老小說
涵:對,贏稷的太子在魏被殺?真的還是假的
鹹魚味蘑菇:四十年,悼太子死魏,怎麼死的這個就沒說
X:送的兒子也是不受寵的
大魏遷都爭霸中原:質子牛逼的很多
南越:也不一定啊,有些就送太子。例如隔壁阿丹例如他楚某橫例如倒黴催的悼太子。派太子也佔了相當比例。然後就是特殊一點的特地指派
不同於影視作品的纏綿悱惻,史記對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十分簡略。《史記匈奴列傳》:「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至於義渠王啥時候嗝屁的,我們還要去《後漢書》裡找答案。《後漢書•西羌傳》:「及昭(襄)王立,義渠王朝秦。遂與昭王母宜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至於義渠王是怎麼和宣太后勾搭上的,宣太后又為何與義渠王有染?這些彎彎繞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得知,如果一定要尋些蛛絲馬跡,還是要從義渠和秦的恩恩怨怨說起。
義渠長期活躍在秦國北部,僅惠文王時期,秦國與義渠就多次交手,義渠甚至與山東諸國聯手欲攻秦,可謂是秦在北部的大患。
《六國年表》「(惠文王三年)義渠伐秦,侵至渭陽」。
《後漢書•西羌傳》:「義渠敗秦師於洛。後四年,義渠國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將兵定之。」
《六國年表》(惠文王七年)庶長操將兵定義渠。
《秦本紀》十一年,縣義渠。義渠君為臣。
《戰國策•義渠君之魏》公孫衍謂義渠君曰:「道遠,臣不得復過矣,請謁事情。」義渠君曰:「願聞之。」對曰:「中國無事於秦,則秦且燒焫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於秦,則秦且輕使重幣,而事君之國也。」義渠君曰:「謹聞令。」居無幾何,五國伐秦。陳軫謂秦王曰:「義渠君者,蠻夷之賢君,王不如賂之,以撫其心。」秦王曰:「善。」因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義渠君致群臣而謀曰:「此乃公孫衍之所謂也。」因起兵襲秦,大敗秦人於李帛之下。
《史記張儀列傳》:義渠君朝於魏。
《秦本紀》更元十年,伐取義渠二十五城。
根據史料可知,義渠是秦北部的一股不容小覷的實力,隨著秦、義渠實力的不斷膨脹,二者日漸想看兩厭,義渠築城抗秦,秦欲並義渠以絕後患。至惠文王時期,二者鬥爭越發激烈,義渠雖曾敗退過秦軍的進攻,甚至趁著魏國合縱攻秦之時從秦手中奪回失地,但最終還是被秦打殘,如秋後螞蚱,類戰國末期的韓國。昭襄王繼位時,秦國內部不穩(季君之亂),外有山東諸國虎視眈眈。義渠雖殘,但還未徹底亡國,依然對秦國有一定的威脅。所以有學者推測,宣太后之所以與義渠王有染是為了為秦穩住義渠。但此事不太能解釋為何秦留義渠王如此之久,按《後漢書》,義渠王死時已經是秦昭王三十五年了。而此時,距離秦昭王逐四貴還有六年。
涵:為什麼羋八子要主動和義渠王出軌?還有二子
南越:我認為那是義渠縣長為國現身勾搭宣太后
鹹魚味蘑菇:個人覺得,是宣太后看上他了,不算義渠王想綠,秦想穩義渠,義渠也不想和秦打,所以乾脆就合計合計苟著算了。但是沒想到吧,宣太后苟著苟著還苟出感情了,有了孩子就不想動手,所以讓義渠又苟了幾十年。苟到後面,秦昭襄王越來越覺得留著義渠王沒啥用,還礙眼,所以就有了秦昭王和範睢的那段對話:「寡人宜以身受 命久矣,會義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受命。」 秦昭王要殺義渠王,還是要尊重一下他媽,所以去逼他媽去殺人。個人覺得宣太后應該是想留義渠王的,此時秦國力滅義渠根本不是事,之所以還要找宣太后,應該是宣太后不想,不然也就不用找了。
X:那那兩個孩子呢,長成人來沒,還是被殺了,歷史上沒有相關記載了嗎
南越:雖然活著不是不可以,但是以昭王的心狠手辣,難說。不過說起昭王逼宣太后殺義渠王這事,難說是不是昭王已經看他老媽不順眼所以逼他媽跟他表忠心。後來發現這樣還不行索性把老媽搞掉算了免得心煩,於是廢太后
秦昭王四十一年,逐四貴,廢太后。
秦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薨,葬芷陽驪山。
而今,考古專家也確實在芷陽驪山發現了一座面積為5萬平方米的中字型獨立陵園,經過考證,大部分學者認同此墓即為宣太后墓。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去導航去秦東陵祭拜一番,老秦家的王、王后和太后都葬在那處。但是地方有點偏,不建議一個人溜過去,要大白天的組隊去。
從「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到「宣太后薨,葬芷陽驪山」。宣太后真如各類網文中所說的權傾朝野把持朝政嗎?宣太后墓的考證,不僅讓陳景元版宣太后徹底破產,並且也不僅讓人深思,為何秦昭王最終如此簡單的將宣太后葬於中字墓?這對母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
從史料來看,宣太后親楚而秦欺楚最盛。秦昭王十年楚懷王死秦,而後秦多次大舉攻楚甚至於毀鄢郢二城,逼楚遷都。宣太后本人三次參與朝政也並未取得上風。
第一次,楚攻韓,宣太后欲救韓,但秦最後還是出兵退楚。
第二次,宣太后與義渠王生兒子,秦昭王欲解決義渠指示,而後宣太后殺義渠王,其子下落不明。
第三次,宣太后欲讓大臣魏醜夫殉葬,止。
《史記 樗里子甘茂列傳》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懷王怨前秦敗楚於丹陽而韓不救,乃以兵圍韓雍氏。韓使公仲侈告急於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為韓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扞楚也。今雍氏圍,秦師不下餚,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國南合於楚。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然則伐秦之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乃下師於餚以救韓。楚兵去。
《史記 範雎蔡澤列傳》
「寡人宜以身受命久矣,會義渠之事急,寡人旦暮自請太后; 今義渠之事已,寡人乃得受命。」
《後漢書•西羌傳》
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
徐衛民老師認為,魏冉的將軍之職,為秦封將軍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舉。而後宣太后為了穩定政權,封同父弟羋戎為華陽君,封其子顯為高陵君、子悝為涇陽君,培植自己的實力,從而形成了外戚專權的格局。但是,個人認為,宣太后設將軍一職正是體現了宣太后還未到把持朝政的地步。秦昭王時,秦設相國加左右丞相,魏冉自惠文王始就為秦效力,又擁護秦昭王有功,卻不能拜相,而後魏冉戰功日勝,卻還是在相位上幾經浮沉。可見宣太后雖在秦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是並非如網文中那般權傾朝野,秦國還是由秦昭王掌舵。而秦昭王為何最終會選擇廢太后,秦昭王與宣太后之間究竟為何到如此地步,可能只能期待考古發掘給我們帶來答案了。
王宣韓聖棋:楚國垂沙之戰被打瘸了,垂沙之戰後楚國一分為五
魯公:徹底重創是鄢郢被毀吧,但很快其他五國也直線下降了
南越:魏冉……第一次當丞相是樓緩不要塞給他的,然後沒當多久就被擼下來讓給田文,好不容易田文滾蛋了又輪到樓緩,樓緩回老家才二次拜相,然後就被昭王擼完上擼完上到最後煩了就一jio踢開……好慘
涵:嬴稷收繳兵權,羋八子的弟弟有沒有聯合羋八子造反?其弟有沒有想過造反
大魏遷都爭霸中原:四貴其實還是一個派系,穩定稷兒集團一家獨大的,季君之亂三年記載很少,但是可以看出對秦的影響並不小。史記的記載真是太少了,我挺想知道那三年秦國的爭鬥是怎麼樣的,換成現在的導演也起碼能拍五十集
南越:沒法造反吧,還沒來得及有想法呢那邊昭王聽範雎嗶嗶兩句就立馬動手將老媽老舅削個精光,惠文后明晃晃造反都沒廢了惠文后,後人還是惠文后的叫,宣太后也沒幹啥特別出格的事就廢太后,憂死,這狠的喲
鹹魚味蘑菇
我一直覺得,昭王早就想動手而且能動手,但是不好動手,所以範睢一說完,吧唧,就把宣太后廢了。但是為什麼最後沒有給亞字墓真的想不通,根據現在的考古發掘,宣太后是唯一一個沒有用亞字墓的秦國太后了。
僅從史料上看,宣太后是一個很有個性和特色的奇女子。她為母親,助孩子奪得王位;她為姐姐,不曾虧待過弟弟;她為太后,為國分憂盡到職責。同人創作應當是發掘出歷史人物本身的魅力,而非搶奪他人成就更非製造話題譁眾取寵。後人造星何必打擾先人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