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322) 《大秦賦》中,雄姿英發的春申君黃歇與宣太后羋八子有什麼關係?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黃歇、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各自率兵,在邯鄲城外大敗秦軍,取得中原諸國合縱攻秦以來少有的大勝。春申君黃歇是當代之豪傑,但與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羋八子屬於不同的時期。
電視劇《羋月傳》中的宣太后,在姊妹裡排行第八,所以又叫羋八子,原名不詳,羋月之的叫法也是後人的推斷,沒有史書記載。春申君與宣太后雖然都是楚人,但史書上並無宣太后與黃歇有過交集的記載,將其劃在同一個年代裡似乎不太妥當。
宣太后羋八子與春申君黃歇的年代分析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嬴駟的姬妾羋八子生了個兒子叫嬴稷,早年被派往燕國為人質。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周王室舉鼎而死之後,嬴稷在母親羋八子異父弟魏冉的支持下,由趙武靈王派人護送回國繼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
公元前314年,春申君黃歇出生於楚國的荊州,曾週遊各地從師學習,知識淵博,奉事楚頃襄王。楚王認為黃歇有口才,讓他出使秦國,成功地勸阻了秦、魏、韓三國合縱伐楚。於是楚頃襄王按盟約將太子完送到秦國為質,黃歇為太子師傅陪同。
雖然史書上關於羋八子的出生年月不詳,但春申君出使楚國時,羋八子已經榮升宣太后,其子嬴稷是秦王。秦昭襄王嬴稷出生於公元前325年,春申君黃歇出生於公元前314年,推算出宣太后應該是公元前340年出生,大約比黃歇大了36歲。
黃歇以師傅之名的陪太子完質秦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但秦昭襄王卻不放太子完回楚。太子完跟秦相應侯範雎有私交,黃歇與太子完請範睢勸說秦王,將他們放回去。於是範雎就跟秦昭襄王說:「如果楚國的太子不能回去繼位,放在鹹陽跟普通百姓無異,於秦無益。」
秦昭襄王也覺得有道理,但又想藉此勒索點楚國的好處,只同意先放太子完的師傅黃歇回去探下情況。當時楚國陽文君的兩個兒子正在爭奪王位,太子完如果不能及時趕回去,那麼太子之位只能拱手讓人。而楚頃襄王病重,無人理會秦國要求。
於是,黃歇冒充太子完留在驛館,而太子完化妝成楚國使臣,以黃歇回楚的名義,逃回楚國。秦昭襄王聽到太子完逃走的消息,非常生氣想殺死黃歇,範睢又向秦王說,如果把黃歇放回楚國必定會得到重任,對秦國更有利。因此,黃歇回到楚國。
黃歇被封春申君,與平原君、信陵君在邯鄲大敗秦軍黃歇回到楚國的三個月後,楚頃襄王去世了,太子完即位,也就是楚考烈王。因黃歇陪太子質秦有功,楚考烈王任命其為令尹,封為春申君,賜淮河以北十二個縣。春申君黃歇與平原君趙勝、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被後人稱為戰國四公子。
公元前260年,秦、趙兩國因韓國的上黨之爭,引發了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四十五萬士卒被屠,國力大傷,只得同意割讓六個城,秦軍方罷兵。但趙國後來又反悔不願割讓城池,秦昭襄王命令五大夫王陵率大軍捲土重來,將趙都邯鄲城圍困。
公元前257年,邯鄲城被圍困的第三年,平原君趙勝親自帶著毛遂等門客使楚,終於說服了楚考烈王派春申君率大軍援趙。而這時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也「竊符救趙」率十萬大軍到來。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三軍聯合,大敗秦軍於邯鄲城外。
寫在最後《大秦賦》裡,公元前257年春申君率軍援楚時,雄姿英發,氣吞萬裡如虎,屈指算來,已經五十七歲了,這個年齡仍然精神矍鑠還是挺正常的,所以這個劇情的設計是沒有問題的。而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聯合,讓秦國終嘗到了敗績。
公元前272年-前263年的9年之間,身為楚人的宣太后可能對太子完與黃歇在質秦期間有過關照,但這種作用的影響力應該不是很大。宣太后羋八子在公元前265年就已經過世了,畢竟比春申君黃歇大36歲左右,沒有必要將其聯繫在一起。
2020/12/8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不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