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裡的娛樂江湖

2021-02-22 孟大明白

我每天徜徉在娛樂信息海洋的時間怎麼也得有八小時,一向對自己掌握的娛樂常識的深度廣度都頗為自信,然而《吐槽大會》給了我一悶棍。

他們第五季有個嘉賓叫姜雲升,講得還不錯,但我居然對此人一片空白,其他人CUE他"找東西」的梗也聽不懂。懷揣著被時代拋棄的驚恐搜索了一下,此人履歷奇特。一個有道士證的道士,微博自稱三天門下天師道清微派弟子 ,專長是通過算卦幫人找東西。《吐槽大會》請他當然不是要他來求仙問卜,而是因為他的說唱歌手身份。

突然有了一個疑問:把一群即將互噴的名人組局,必須先了解他們盤根錯節的關係,《吐槽大會》是一個是不是有一個娛樂信息流監控小組?專門給策劃、撰稿提供思路,梳理人際關係網,因為他們對娛樂界邊邊角角知識的掌握,已經超過很多專業人士,多冷門的料都能被他們挖出來。張顏齊吐槽姜雲升,說網上討論他長得像吉娃娃,我去搜了一下,發現說姜雲升像吉娃娃的微博總共只有三條。不得不對節目組的八卦新聞檢索能力respect。

▲圖源自網絡

首先他們得搞清嘉賓關係,娛樂圈的關係又是流動的。請來的人如果是死敵,現場會非常僵硬,如果毫無關聯,就只能不失禮貌的乾笑,所有的嘉賓要介於一個有點瓜葛但最好不是老友的微妙氣氛裡。李誕說,觀眾嫌棄他們總請一些互不認識的人,從這季看,他試圖在改進這點。

所以看吐槽大會真的有必要加上索引,或者配個解說員。

《吐槽大會5》頭兩期嘉賓類型分為如下幾種。

1、主流藝人,張雨綺、黃奕、馬思純、秦昊、馬蘇、大張偉、張大大,他們是通過影視綜藝被觀眾認識,他們的婚戀史、人物小傳也是觀眾背最熟的。但他們偶爾也有可延展的信息,你會發現馬思純胖乎乎地像個福娃,笑得特別開心,這和她開頭自曝「我有病」有關,抑鬱症藥物除了會帶來發胖的後果,有些還會讓人產生欣快感。去年有個節目裡馬思純展示了日常生活,早晨起床就學英語畫畫,但看起來六神無主非常喪,朋友說她一失戀傾訴起來能幾天幾夜。現在脫口秀幫她走出了低迷,讓她重新笑開了花。

2、笑果藝人,楊笠、王勉、王建國。王勉和一個愛豆嘉賓張顏齊共同上過真人秀《哈哈哈哈哈》,有理由懷疑張顏齊是他叫來的,不然怎麼也想不通張顏齊為什麼會來這裡。

張顏齊給自己找的點是全隊顏值最低藝人,然而臺下觀眾說不是,他們喊的是他們隊C位的名字,張顏齊有點慌。倒是姜雲升抖了個包袱,他說要把真正的「八卦」留著下期講。

王勉還納悶說想不通《哈哈哈哈哈》的男藝人一個比一個火,就是上不了熱搜。他自己就是從一個素人競爭上崗的《脫口秀大會》走紅的,應當比誰都清楚節目火不火和腕大不大一點關係也沒有。



3、娛樂圈觀察員,他們不是大眾意義上的名人,又與名人是魚水關係,基本不認識但又熟知對方很多料。有時我想把張大大也列入這一類,他雖然是主持人,但感覺像個臥底,手握眾多閨蜜黑材料似的。

這次有多年編不出劇本的編劇宋方金,他的另一枚標籤是追打於正和郭敬明。當初他第一次上吐槽大會時很驚豔,現在感覺該擴容了,於正郭敬明公開道歉之後,他的標籤就模糊了。



還有一位新人原來是記者易立競,在南方人物周刊時是李誕沒見過面的同事,只是那時她是主筆,李誕是實習生。雜誌社的性質是每周或者更久開一次例會,同事之間沒有私交就不熟,除非是自己帶的實習生,否則等於陌生人。

易立競應該不是李誕想起來的,而是去年《乘風破浪的姐姐》有個衍生採訪,她在裡面採訪了一部分女藝人,並且使其中一些人或得意忘形或虛頭巴腦的表達被觀眾看到了,她也跟著有了討論度,特徵是長著一張訓導主任的臉,大張偉看了都害怕。而被她採訪過的女藝人之一的張雨綺就坐在臺上,不過她倆算相談甚歡的,而她採過的另一位女藝人的老公也是嘉賓。

4、特殊圈層藝人,一類是愛豆,RISE的張顏齊,硬糖少女303的陳卓璇,現場有位嘉賓很迷惑地問為什麼硬糖少女要叫303,這時就需要選秀初期學者來解釋了,因為她們是第三屆創造營,第一屆叫101。另一類是說唱圈的姜雲升和彈殼,他們比愛豆更邊緣。姜雲升一登場,易立競滿頭問號,張雨綺虎彪彪地喊了一句「你幹什麼的?」和那英的「你倆誰啊」可以做同款表情包了。

這四類人,剛好是娛樂圈的半壁江山,但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他們平時是沒有交集的。娛樂圈很小但又不小,《演員請就位》時爾冬陞說他從來沒見過胡杏兒,不可思議吧,市民都能在街上常常碰到周潤發。可他又沒說謊,胡杏兒是電視圈,爾冬陞是電影圈,不少人的生活半徑是固定的。

如果馬蘇不提,我只記得她和黃奕近期上了同一檔演員綜藝,而想不起她倆有個共同的敵人。黃奕前夫和馬蘇打過官司。風波的開頭還是那場著名的風月之事,馬蘇也成為了眾矢之的,黃毅清趁亂火上澆油,接連發了數條微博曝光馬蘇所謂的「黑料」。儘管他沒有指名道姓,以字母代替,但在當時的輿論風潮下,傻子也能猜到他說的是誰。

面對黃毅清的挑釁,馬蘇沒有辯解,反手就起訴了對方誹謗造謠。

馬蘇說她的律師是黃奕幫忙介紹的,可能還真不是開玩笑。黃奕也和黃毅清打過名譽權和隱私權的官司,2017年4月一審勝訴,黃毅清被判向黃奕公開致歉並賠償黃奕各項損失共計133500元。難怪馬蘇要找黃奕「抄作業」。


秦昊要是不說,在場的人也忽略了他在《妖貓傳》裡和張雨綺是夫妻,《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裡又是馬思純的爸爸。

更意外的是馬蘇和說唱歌手彈殼的人際網,他倆有對方微信但從來沒說過話,也沒法開口呀!自從馬蘇幫朋友發了解圍微博之後,她才有了反覆被吐槽的資本。彈殼和當事人之一曾經同屬一個組織,所以他才會說他們說唱屆有兩個冠軍,一個主流了,另一個不熟。

這事還有後續,不熟的那位緊跟著發了條微博,竟然引用了曾國藩的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好傢夥,蟄伏這幾年文化水平暴漲啊!

馬思純說她喜歡呼蘭,王勉和楊笠說要炒CP,又說毀掉女愛豆陳卓璇的最好辦法就是宣布和她戀愛了,都是在呼應《脫口秀大會》的「雪國列車」,組CP這事,觀眾比演員認真。

我感覺觀眾更喜歡看到有某種共同點的人組CP,當陳卓璇說她正眼都不敢看張顏齊,張顏齊順勢仰起頭假裝看天花板的時候,觀眾的笑聲顯然更響一些。

這段詞原本指的是粉絲對偶像的控制欲,另一個特殊圈層的說唱歌手彈殼在上期表達了同樣的話,是當期最響的包袱,他看見任何同行都敢傲然掰頭「我rapper」,只有見到愛豆不得不嘆服」respect",他怕的是愛豆嗎?當然不。

粉圈最常用的詞之一是圈地自萌,但粉絲的心情實際是很矛盾的,她們拼命向路人安利偶像的每一個亮點,都是為了獲取認同,這就叫出圈,可粉絲以為的出圈往往只是往前努了一點點。

以陳卓璇為例,她是去年創3最有效果的選手,要不然為什麼請她這個第四名而不是前三來?選秀都有中插廣告,通常冠名商會找熱門的、合適的、他們看好的選手,陳卓璇排名前列卻一直沒有拍過中插,她在發言時那句「是我站得不夠高嗎?」是整個創3最令人「哇哦」的臺詞,那效果約等於學習委員驟然指出老師念了白字,誰不想看看下回分解?也因此她的討論度在虎撲遠超其他選手,可惜當時情節沒能得已展開。

於是她在《吐槽大會》上用這個梗時,可以看到有幾個嘉賓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經過張雨綺霸氣喊話她別來山頂,「姐告訴你,山頂更擠」,「站得不夠高」這個梗和她肯定能捆綁出圈了。我還仔細觀察了一下,陳卓璇的造型和張雨綺很像,這可能也是她雄心壯志的一個體現。

在每天海量的新聞裡破圈,還要被人記住,並不容易。言論破圈、標籤破圈、人際關係破圈,也許不一定全是正面的,但藝人怕的不是惡評,而是無人在意。

愛豆來接受吐槽其實是最賺的,粉絲一方面像老母雞護雛一樣護著他們,一方面又極度渴望路人認同,認同對她們來說是達到追星的自我實現。



放在別的場域愛豆挨點批評粉絲要跳腳 ,到了吐槽大會大家嘻嘻哈哈,誰往心裡去誰沒幽默感。愛豆在這個氛圍裡表現得鬆弛、有趣還能贏得路人好感,更加有血有肉。對於路人來說,可以在《吐槽大會》了解年輕人在追什麼,而愛豆也因此破了圈層。

無論說唱歌手、脫口秀新星,還是娛樂圈觀察員,都和愛豆一樣有破圈需求,說唱活躍在地下,脫口秀屬於上班族,觀察員只有一隻鞋尖踏進了娛樂圈,就像開頭說的,大家處於一個半熟不熟的狀態裡。《吐槽大會》並不是明星的自娛自樂,它的本質是名人履行成名後的一部分責任,被公眾打量、評判、冒犯。儘管每個人來的目的不同,但起碼知道比起其他綜藝,他們的肚量要更寬廣一些。而觀眾得到的是可以看到把名人看到網絡留言搬到現實情景時的反應,能加分的當然是那些面對窘境還能語帶機鋒的人。

相關焦點

  • CC封面人物:《吐槽大會》賀曉曦的商業江湖
    《吐槽大會》隨後登上歷史舞臺。但很少人知道最初的《吐槽大會》面臨著找不到合作平臺的尷尬。早期《吐槽大會》錄製了一個樣片,嘉賓是李誕、池子、王建國等,而主咖是他們熟悉的夥伴——《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現場笑料不斷,妙趣橫生。這個樣品給大家帶來了信心。「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個內容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好,另一個是特別好。」
  • 池子咋離開《吐槽大會》//吐槽大會好笑嗎?
    現在很火的一個網絡娛樂脫口秀節目叫《吐槽大會》,似乎年青人特別喜歡,尤其是90後、00後。 令人不解的是,引來了不少正在火或者已經火過了的娛樂界明星,包括其他行業的名人上場。 廣告商去蹭過熱鬧可以理解,可,這些人和那麼有一些人, 咋就去了呢! 我不得其解?
  • 人人都有情緒病,《吐槽大會》存在的意義,是邪惡又健康的排毒
    《吐槽大會》第三季收官,因為張藝興的原因看了一下,想看看一眾江湖痞子如何吐槽這個努力上進又優秀的藝興綿羊。結果是,張藝興依然是我的心頭好,也順道開啟了自己的圍觀模式,感受下大家來吐槽的熱鬧場面,坦白講,雖然吐槽大會的過程是會讓主咖們在某個時刻冷汗直冒,被當作一群人笑話段子的主角,任何人都不會覺得太舒服,再加上當事人對各種吐槽諷刺無處可躲,甚至還要面對及回應,想想這場景,算是綜藝界裡的大尺度挑戰了。
  • 從吐槽大會到脫口秀大會 成長了
    還是吐槽大會的李誕及班底,但我感覺脫口秀大會要被吐槽大會高了許多,或者說節目上了檔次。吐槽大會,用我們家鄉的話說,就是「埋汰埋汰人」,當然是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下。找來的明星一是有點槽點、二是增加點人氣、三是也給一些明星別樣的露臉機會;這些再加上張紹剛還算幽默的主持及明目張胆的廣告,節目還不錯,是娛樂的擔當。其實,我們的家鄉也很娛樂。特別是當年幹農活的時候,一隴地看不到頭,怎麼辦?
  • 擁抱體育的《吐槽大會》獲1.5億播放量,給「體育+娛樂」帶來哪些啟示?
    ——《吐槽大會》上的馮瀟霆我是馮瀟霆,國足隊長,有人說國足隊長和美國隊長差不多,都是背鍋的。但是我想隊長應該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是我跟美隊也不一樣,我不甩鍋。——《吐槽大會》上的馮瀟霆把體育融入娛樂,吐槽大會收穫好評2017年最火的綜藝節目中,《吐槽大會》佔據一席。
  • 《吐槽大會》變《洗白大會》
    最新一期的《吐槽大會》朱丹作為主咖上線了。在朱丹第一次喊錯人名的時候,預感到她會上《吐槽大會》。這一期,每一個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槽點來吐槽。再加上王建國和李誕的回歸,讓節目看點增加不少。不過,槽點最大的兩個人還是朱丹和李國慶。2吐槽內容:自嘲+群嘲,換湯不換藥朱丹是在李誕的邀請下來到這一期的《吐槽大會》。
  • 吐槽大會的英文居然是roast!為什麼?
    看小盆友們大會的小盆友們,你們注意了嗎?吐槽大會的節目標誌上的英文單詞是roast!
  • 《吐槽大會2》宋方金再次吐槽宋丹丹改劇本
    中國網娛樂1月9日訊 在上周日播出的《吐槽大會2》節目裡,我們看到了主咖潘粵明,也在一眾吐槽嘉賓裡看到了一位「臉不熟名字也不熟」的大叔,他就是宋方金。  在本期《吐槽大會》中,宋方金同樣沒有避諱這些跟他吵過架的大牌,從本職工作出發,對編劇行業、影視行業、小鮮肉、演員改劇本、抄襲等多個話題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吐槽,真可謂「一吐為快」。
  • 「吐槽」《吐槽大會》再不求變 將會是下一個80脫口秀
    ,國內《吐槽大會》顯然已經與每位來賓溝通好,以防擦槍走火,因此當王琳上臺時,她從容地回應池子道:我們兩個算是不打不成交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吐槽的內容之外,《吐槽大會》也改變了吐槽作為一種娛樂的形式。平日裡連珠帶炮的大張偉,到了《吐槽大會》反而只能目不轉睛地盯著提詞器;以及《奇葩說》的姜思達,他幾乎是近年來最有趣的新生代藝人之一了
  • 《吐槽大會 第四季》 —— 是時候讓觀眾吐槽吐槽了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還記得這是第一季吐槽大會的口號。節目以犀利毒辣的特點迅速躥紅。在第一季的成功之後,二三季的評分卻持續走低。11.30號,第四季吐槽大會打著「吐槽,我們來真的」。強勢回歸。《吐槽大會 第四季》不得不說。第一期節目請了李佳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作為一個被九億女孩用錢包寵著的帶貨主播,
  • 如今才明白,原來阿嬌在《吐槽大會》裡的吐槽,都是發自內心的
    12月25日,騰訊的脫口秀反跨年播出,也有許多知名明星加盟,知名節目《吐槽大會》其實也就是明星的脫口秀。如果說,《吐槽大會》第一季,還有許多說真話來吐槽的話,後續的《吐槽大會》完全成為了眾多明星的花式表演、刷臉和洗白的一種方式了。然而也有人在上面吐槽出了自己的真心話,比如阿嬌。
  • 綜藝 |《吐槽大會》往季植入趨勢分析
    前不久,騰訊視頻在上海舉辦了一場V視界大會,正式公布「2021鵝廠片單」。其中,綜藝篇的一個版塊叫「潮趣而樂透的冒險」,包括了《德雲鬥笑社2》《脫口秀大會4》《吐槽大會5》、《哈哈哈哈哈2》等。從名單來看,這組綜藝的關鍵詞是娛樂、搞笑、幽默。
  • 《吐槽大會》第四季上線了,2019你最想吐槽的是?
    昨晚《吐槽大會》第四季上線了。
  • 那兩個離開《吐槽大會》的天才
    問題是《吐槽大會》漸漸變成了被吐槽大會,說完全不好笑不客觀,起碼不如自己以前好笑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池子的出場次數和節目的好笑程度成正比,可能也只是巧合。第一季《吐槽大會》他幾乎沒缺席,《脫口秀大會》他是隊長,這是節目的口碑黃金期,他和《吐槽大會》一起快速崛起。
  • 《脫口秀大會》重大失誤:張雨綺開場吐槽李誕引熱議:吐槽大會?
    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應該是國內最好的吐槽類脫口秀節目,但無論是網友,還是參加過的嘉賓,都覺得這兩檔節目挺像的,因為錄製模式差不多,固定嘉賓呢,也都基本相同,導致大家很難區分這兩檔節目,就連徐崢都說過「原來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是兩檔節目啊」!
  • 《奇葩大會》第二季下架,價值觀的紅線就是娛樂的底線
    《奇葩大會》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作為『奇葩』系列節目之一,節目打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先鋒青年觀點集會,華人世界裡,先行、勇敢、新銳的青年聚集在這裡,放肆分享,自由表達,帶來自己最真實的生命體驗和人生觀點」——這是百度對於《奇葩大會》的節目核心闡釋。
  • 《吐槽大會》第五季朱丹現場自黑,李誕吐槽「卑微丹」
    如果說要評選近一個月哪位娛樂主持人的話題度最高,恐怕朱丹應該位列榜首了。朱丹作為擁有18年從業經驗的專業主持人,在近一個多月內有6次叫錯嘉賓姓名,這樣的犯錯率恐怕在主持界都是空前絕後的。記得2017年年底,華少作為吐槽嘉賓參加了papi醬為主咖的吐槽。時隔兩年後,朱丹卻成為了吐槽大會的主咖,華少和朱丹兩種嘉賓身份,可見現在朱丹已然站在了娛樂圈的風口浪尖。說實話,朱丹因為此次事件確實是火了,先暫且不說事件是黑料還是什麼,關鍵是朱丹比以前更有知名度了。
  • 《吐槽大會》變了嗎?
    以臺灣藝人炎亞綸為例,作為一個曾經的偶像團體成員,他毫不避諱自己的緋聞、人氣、戀情,以一種非常開放的心態娛樂大家。 譚曉虹也表示,炎亞綸幾乎是目前對接的藝人裡最好溝通的一位,他在臺灣的節目讓他習慣了娛樂觀眾,本身性格的犀利讓他什麼都敢說,「我們需要這種特別敢說的嘉賓,他在臺上的反應很好,節目效果也很好,雙贏」。
  • 「藍朋友」的「吐槽大會」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熱門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節目以網絡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表達個人觀點,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有人說,吐槽是一種年輕態的生活方式,其機智幽默的表達方式,能使對方欣然接受他人的 「批評」,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但是很多小夥伴認為,這樣的吐槽也只存在於綜藝節目,運用到工作中還是鴨梨山大!
  • 吐槽一下吐槽大會
    這玩笑有點油膩必須吐槽一下吐槽大會,吐槽大會第四季,越來越失去最初吸引人的特點。那股野生的蓬勃、那種撕破表皮的尖銳,在第三季已經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洗白,不痛不癢的解釋。而第四季,找不到亮點。回想起來,四季吐槽大會中曹雲金說別人狠,說自己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