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影評——搖擺狂潮
半個小時前看完,從頭哭到尾,緩了一會兒打開電腦、想記錄感覺。
從頭開始就民族情緒極重,第一幕舞會,全場都是老外,韓國人以戰俘身份作樂隊演奏、女子陪大兵嬉樂跳舞,男主突然衝出來,碰見之前結仇的大兵,準備挨揍,這時候一個怯生生的女人衝上臺唱歌,韓國樂隊配合開始霹靂崩吧,危機和解。民族隱匿的自救完成。
看到這裡會覺得僅僅是一場藝術無國界的peace & love。
還有多次這樣隱匿的民族自救,包括叛徒翻譯的亂講。
或許我作為被侵略歷史的國人,很能理解這樣的抱團心切,卻又不敢聲張之感。
被結仇老外堵住,以為會被打斷腿那個當下,老外突然開始一場舞蹈battle,很可愛,可惜老外輸了又很氣,藝術救不了命,最後還是要打人。
每個角色都極度有邏輯能站住腳。
女主——需要多麼極盡生存能力,才可以獨自帶大弟弟妹妹,通四國語言不稀奇。
閃亮的小人物和小場景是我見過最多的。
男主的哥哥,高大的智弱,中間一直在想他是不是在戰時為了自保隱藏智慧,好像沒有,又好像有。哥哥的手好大,弟弟覆上去的那一刻也哭。弟弟在雪地學雞叫哄哥哥開心,一看就是從小玩到大的橋段。哥哥總會保護弟弟的,弱智哥哥也不例外。
開米酒店的大叔和前歌手,歌手唱的寥寥幾句真好聽,死亡得有儀式感,一槍爆頭,身體不動如山。
美國那個大兵也蠻可愛的,不是壞蛋,更像混不吝的二世子。被講還想跳舞就裝死,爽快閉上了眼。
很多地下革命友情,這種友情太擊打人了。莫愁五六七八路無知己,綠蟻新醅酒,能飲一杯否。
小胖和大叔的跨語言無聲交流也好精彩哦,看著他們隔空氣亂甩手腳卻能理解到對方的意思,真以為藝術可以戰勝一切了。
落幕踢踏舞,舞美設計、樂隊互動都震撼。黑人老師知道是最後一舞了,和樂隊的freestyle深諳亞文化精髓。
小丑匪頭的形象也很有意思,打著主義的旗號,實為投機,你看,最後他有完美的機會殺死所長,他跑了。棋子的命不是命,領導的命才是命,他捨不得死。
缺胳膊少腿的演說家是醜化後的負面形象嗎?我覺得不,他上過戰場見過殘酷,他的恨不是無緣由,又何嘗不想當一個寫詩跳舞的文藝青年。
很多隱喻,踢踏舞的拐杖又像槍。
小巧思讓電影充滿戲劇化,不枯燥。切菜和呼嚕,都是心之所向。
民族主義和這那主義不是根源,它們被利用,或許設想之初只是一個希望藝術高於一切的思維拓展。
要你這那主義,舞蹈最後還是死路一條。
但是這片子最終讓你我哭,眼淚證明舞蹈沒有死。
Swag swag,keep be a k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