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的是身體,不變的是靈魂,這部《搖擺狂潮》太燃了

2020-08-23 良夜好品書

哪怕在黑暗的世界,也能奏響最歡快的旋律。果然藝術無國界,跳起來,懷揣熱愛的少年。

韓國電影《搖擺狂潮》講得就是那麼一群無視意識形態的人能幹出來的最漂亮的事情。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韓國電影,它總有膽量去拍一些禁區內的東西,也會把視角放在一些慣常不會關注的領域。

也是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第一次知道在韓國的巨濟島上曾經由美軍在1951年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俘營。美軍試圖在戰俘營中推動美帝國主義思想的傳播和生根發芽,就如同日本在侵略中國時妄圖達成的「東亞共榮圈」的意思差不多。

於是,戰俘營的營長策劃向外界展示集中營和諧的形象,特別是在美帝國主義文化薰陶下其樂融融的景象,安排擅長踢踏舞的黑人軍官傑克遜組織戰俘們在聖誕夜表演踢踏舞。


踢踏舞真的是很妙的一種舞步。它不像那些正統的高雅的舞蹈,永遠都要保持優美的儀態。它是一種奔放的自由的舞蹈,感覺與街舞有相似之處。但那通過鞋跟碰撞、鞋子敲擊地板所發出的脆響聲沒有其他舞蹈可以代替,獨樹一幟,快節奏的鼓點令人聽著就熱血沸騰,忍不住想縱情舞蹈。

我們的主人公路基秀就是這樣一個青年,他背負朝鮮民族英雄的弟弟這樣一個設定,在戰俘營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和聲望,理應對美帝國主義的舞蹈視而不見,但他卻深深為踢踏舞所吸引,他著迷那歡快的鼓點,他情不自禁跳起那恣意的舞步,他聽戰俘們的走路聲、呼吸聲、睡覺時的喘氣聲都像那快慢疊加的節奏。

另外幾個隊員呢,都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背負養家重任,餓到只想在戰俘營的聯誼晚會上多偷吃幾塊曲奇餅乾的少女;

開心激動的時候會抬高手臂扯破咯吱窩衣服的中國胖男孩兒;

想通過跳舞出名讓失散的妻子找到他的北朝鮮漢子;

他們的身世各不相同,訴求也不一樣,但卻有著驚人一致的地方:

對跳舞的熱愛!

就像影片中北朝鮮漢子問中國男孩兒為什麼要跳舞,男孩兒的回答:「哪有為什麼,能跳就跳唄。」

是啊,我們做很多事都要先想想這麼做有什麼好處,能達到什麼目的,但有沒有那麼一兩件事,是不用考慮那麼多,下意識就會去做的呢。那這件事就是熱愛了吧。

所以哪怕基秀的斷腿斷臂的同學在營中對美帝的糖衣炮彈嗤之以鼻並掀起了一場反對美帝國主義的狂潮,灌輸對最高領導人至上的忠誠與奉獻,灌輸對美帝無窮的敵意和仇恨;

哪怕他的舞鞋被扔入熊熊燃燒的火爐中燒為灰燼,那顆想跳舞的心不死。骨子裡的那股子激情不是隨隨便便就會被抹去的。

熱愛是最純真的、最無功利心的、最能打動人的,無論貴賤、不分陣營,可以消弭隔閡與猜忌,可以讓語言不通的一群人融為一個整體。但只講意識形態的戰爭卻殘忍得要吞噬這一切。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你可以說是戰爭再殘酷也無法掩蓋對喜愛事物的追尋,你也可以說是哪怕再多的熱愛,也會被那樣殘酷的鬥爭付之一炬。

他們在爛泥中勉強跳舞,哪怕鞋子都掉了也要堅持到最後;


他們在粗陋的舞臺上踩起最歡快的鼓點,但誰能知道表演結束後迎接他們的會是什麼?是鮮血、是犧牲,是永離這個世界。但都已經不重要。

在旋轉跳躍間,仿佛卡耐基音樂廳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仿佛臺下的每個人都是最熱情、最有鑑賞力的觀眾。踢踏舞讓他們抽離現世的不安與焦慮,只專注於舞蹈本身的魅力,去盡情釋放那悸動的靈魂,去擁抱心中所嚮往的自由。

所以他們舞隊的名字叫「swing kids」,盡情搖擺,像純真的孩童一樣,不問未來,只享受當下。

所以他們跳的舞叫「去他媽的理念」,不為證明理念的融合去跳舞,不為別人的政治目的去做遮羞布,只是跳舞,just dance,舞臺上所綻放的絢麗色彩,是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會被歷史銘記,也會留下現實的印記。

就像傑克遜若干年後重返韓國參觀戰爭紀念遺址時,手輕輕撫過那曾經上演過激情舞蹈的木質舞臺,一道道印記還歷歷在目,那是青春曾經燃燒過的印記,是被鐫刻的熱愛。

原創不易,如果喜歡,別忘了關注我,歡迎多多交流。我是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相關焦點

  • 搖擺狂潮
    關鍵詞:搖擺節奏  搖滾音樂  自由意志關鍵語:In a world on the brink of war.
  • 《搖擺狂潮》「F*cking ideology !」
    《搖擺狂潮》應該近期給我最大驚喜的電影吧。整個電影描述了在美軍所控制的韓國戰俘營中四個出身背景不同的年輕人在黑人軍官的帶領下學習踢踏舞的故事。首先整個電影的朝韓戰爭以及南北關係這個大背景和話題是我很感興趣的。而且電影的切入角度實在是很特別,沒有其他反戰片會拍的戰爭大場面,反而把關注點放在了戰俘營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
  • 《搖擺狂潮》。。。。。
    《搖擺狂潮》裡的意識形態是民族主義+自由主義的,把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映射到蘇美兩國的私利上,表明了朝鮮作為棋子所陷入的民族悲劇。另一方面,把朝鮮戰俘作為整體並未做反面描寫,而是建立了一種民族文化視角的自尊感,甚至這種尊重更偏向朝鮮人一方,讓韓國觀眾也能夠帶入。這都是典型的民族主義觀點。
  • 《搖擺狂潮》教我等屁民做人
    很慶幸,2019年以一部韓國電影《搖擺狂潮》,開啟我的心路。看這部電影的過程,我心裡堵起來,壓抑且難受。倒不是悲劇結尾,不是愛情、親情、友情,家國情懷的毀滅。是電影表達的「遂心而為」四個字擊中了我。掙脫一切束縛,投入、自由、極致、純粹的「遂心而為」。
  • 《搖擺狂潮》,韓國高分佳作!誰也殺不死自由的靈魂.
    《搖擺狂潮》是姜炯哲執導戰爭題材歌舞電影,由都敬秀、樸慧秀主演,2018年12月19日在韓國上映。
  • 《搖擺狂潮》:以反意識形態為名,演繹著民族主義,值得深思!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頗具特色的電影《搖擺狂潮》。叛逆青年奇秀在戰俘營中被美國大兵的踢踏舞深深吸引,於是加入了名為「Swing Kids」的舞團。然而,只想在戰俘營中盡情跳舞的小小夢想,卻讓這群不分南北陣營與國籍的舞者身陷危機。
  • 【新影】搖擺狂潮 Swing Kids 스윙키즈 (2018)
    類型: 劇情 / 歌舞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8-12-19(韓國)又名: 搖擺男孩(臺) / 勁舞Dancing癲(港) / 陸基秀 / Swing Kids搖擺狂潮的劇情簡介 · · · · · ·  叛逆青年奇秀在戰俘營中被美國大兵的踢踏舞深深吸引,於是加入了名為「Swing Kids」的舞團。
  • 口碑逆襲的韓國電影《搖擺狂潮》!
    《搖擺狂潮》無論是哪張海報,我們都能看出,嗯,這是一部韓國的歌舞片,在現在韓國歌舞片稀缺的現在,《搖擺狂潮》的出現就像一顆救星,但是他也不是單純的歌舞片,而是戰爭歌舞片。豆瓣評分雖然在後來略有下降,但是現在也穩定在了8.2。(雖然豆瓣評分也不能說百分百的準確,但是還是可以作為參考的)導演是韓國導演姜炯哲,憑藉電影《非常主播》而一鳴驚人。
  • 影片推薦|搖擺狂潮
    它就是《搖擺狂潮》,一部批判現實,,具有著反戰意味的喜劇電影。    電影講述了在1951年韓戰時期,在規模龐大的巨濟俘虜集中營裡,新上任的所長為了對外包裝集中營的形象,打算在俘虜中招募一批人組成舞團。
  • 在所有南北韓題材的電影裡,《搖擺狂潮》真是太過奇妙的一部!
    片名,和曾經的《Swing Kids》一樣,譯作《搖擺狂潮》。《搖擺狂潮》Swing Kids導演 / 編劇: 姜炯哲主演: 都暻秀 / 樸慧秀 / 吳政世 / 金民浩類型: 劇情 / 歌舞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 蒼煙空:歡樂是放大的悲傷__韓國電影《搖擺狂潮》
    《搖擺狂潮》裡的搖擺,不是搖擺舞,所以這部歌舞喜劇電影表演的不是搖擺舞,搖擺指向的是內心,是冷戰背景下意識形態與渴望自由的衝突。踢踏舞是影片的靈魂,導演姜炯哲借踢踏舞引出了人們對於國家、民族、夢想、主義、自由、人性等一系列思考。
  • 影片熱薦||《 搖擺狂潮 》 姜炯哲最新力作 戰俘營裡的悲喜人生
    小編記憶裡,以戰爭為背景的影片往往都是很直白的表現出戰爭的殘酷,但前不久上映的一部韓國歌舞電影,卻刷新了我們對戰爭電影的認知,這部影片就是:《 Swing Kids 搖擺狂潮 》。《 搖擺狂潮 》由韓國著名導演姜炯哲編劇並執導,青年演員都暻秀、樸慧秀主演,影片於2018年12月19日在韓國上映後已經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豆瓣評分也已經達到8.3分。
  • 電影推薦 | 《搖擺狂潮》
    今天小新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部韓國電影《搖擺狂潮》,它的故事背景是韓戰期間著名的「巨濟島事件」。在韓戰過程中,大約有14萬的戰俘被關押在朝鮮半島東南端的巨濟島戰俘集中營,主要由美軍方面管制。光國來了,他用激昂的演講和殘疾的身體鼓動戰俘們,為共產主義獻身。暗色的紅是火光,燃起戰俘的鬥志,卻澆滅了基秀的舞蹈。這不僅是兩個國家的戰爭,也是理念和熱愛的戰爭。民族的理念和踢踏舞的身世水火不容。踢踏舞是自由的象徵,太平盛世時被瘋狂追捧,世道衰落,人們卻遷怒於自由。
  • 《搖擺狂潮》不負責任影評
    不負責任影評——搖擺狂潮半個小時前看完,從頭哭到尾,緩了一會兒打開電腦、想記錄感覺。從頭開始就民族情緒極重,第一幕舞會,全場都是老外,韓國人以戰俘身份作樂隊演奏、女子陪大兵嬉樂跳舞,男主突然衝出來,碰見之前結仇的大兵,準備挨揍,這時候一個怯生生的女人衝上臺唱歌,韓國樂隊配合開始霹靂崩吧,危機和解。民族隱匿的自救完成。
  • 《搖擺狂潮》根據真實歷史改編,戰爭年代怎麼會有和平?
    可最近這部歌舞電影再一次刷新了我對戰爭的看法《搖擺狂潮》《搖擺狂潮》由導演姜炯哲執導,EXO都暻秀、樸慧秀以及吳政世等人主演的一部歌舞電影,電影以韓戰中的收容北朝鮮戰俘的「濟州戰俘集中營」為背景,講述了北朝鮮少年陸基秀加入「Swing Kids」舞團的故事一個曾經在「百老匯」演出過的黑人中士,一個為了尋找老婆卻被誤認為是「反動分子」的大叔,一個機智聰明會多國語言的韓國女孩
  • 在戰俘營中為自由正名《搖擺狂潮Swing Kids》觀後感!
    (新年伊始,為大家推薦一部好電影,這部電影就是由都暻秀主演的《搖擺狂潮Swing Kids》),推薦這部電影最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給我更多對於戰爭和自由的理解!希望你們喜歡~)其實,在2019年我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不要做生活的差評師。
  • 《搖擺狂潮》——熱愛的事情讓人間值得
    它就是《搖擺狂潮》,一部批判現實,,具有著反戰意味的喜劇電影。    電影講述了在1951年韓戰時期,在規模龐大的巨濟俘虜集中營裡,新上任的所長為了對外包裝集中營的形象,打算在俘虜中招募一批人組成舞團。
  • 都暻秀《搖擺狂潮》將映,女主是她,網友:超級期待!
    目前百日的郎君即將完結,都暻秀新戲《搖擺狂潮》將映,女主是她,網友:超級期待!90後的都暻秀,不僅唱跳俱佳,演起戲來也是格外投入。出道多年,都暻秀參演的角色眾多,不管是軍人還是大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都暻秀都能將人物演繹出自己的特色!如今都暻秀新戲《搖擺狂潮》講述的是愛上踢踏舞的青年盧奇秀,在艱苦條件下始終追逐自己的夢想!
  • 《搖擺狂潮》搖擺狂潮
    甚至黑人傑克遜去找楊板菜說:「這雙踢踏鞋,是一雙魔術鞋,」楊板菜穿上踢踏鞋給傑克遜表演到筋疲力盡的時候,這段電影鏡頭使用了楊板菜和路基秀跳舞的穿插的鏡頭,可以看出他們對於自由的渴望,可是他們還是戰俘,他們的身體和靈魂備受束縛。除了這些記憶深刻的鏡頭,還是電影臺詞更是給觀眾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 生活太累,不如「搖擺」(內含福利)
    今天的推送,TO君想從一部歌舞片——《搖擺狂潮》(1993)說起。在1939年的納粹德國,三名純真的少年熱衷英美流行文化,尤愛搖擺節奏的大樂隊演出。他們聽的音樂越多,就越想跳舞——於是,三人開始學習搖擺舞,甚至還組織起了搖擺樂隊,意氣風發準備各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