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竊聽風雲」,保護信息安全的力度亟待加強

2021-01-08 工人日報

從「竊聽風雲」中挖出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利益網,形成有效打擊,保護個人及企業信息安全,必須讓相關法律「長出牙齒」,監督電商平臺做到守土有責,同時完善物聯網卡等專用號段的監管,相關審批環節不能形同虛設。不法分子「學習動手能力」不斷增強,倒逼我們在防範、打擊上必須不斷升級。

據近日央視報導,江蘇省南京警方日前摧毀了一條包括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在內的生產銷售定位、竊聽、偷拍設備的黑色產業鏈條。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設備被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遠程定位、軌跡查詢、遠程錄音等行為,「受害者幾乎遍布全國」。

想像一下,你正在和朋友打電話說悄悄話,或者正在進行涉密商業談判,但整個過程都被人竊聽了,而且這種竊聽設備難以被發現,甚至就在你的包裡如影隨形,兼具定位、行程軌跡記錄等功能,這是多麼恐怖的體驗!而這並非電影橋段,它是真實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竊聽現象。此類違法犯罪手段越來越成熟,且有向不同領域、更廣範圍蔓延的趨勢。

充電寶竊聽、針孔攝像頭盜攝等,絕非關乎少數人的事——利益鏈條上每一筆黑金入帳的背後,都有人或有企業蒙受難以估量的損失;一項技術被不法分子升級和利用,意味著可能吞噬更多人的合法權益。相比以往的一些竊取信息案件,如今的手段有了更多技術含量,與之相應的則是民眾個人隱私、機密信息暴露的風險以及潛在代價大大提升。

比如,在個人層面,當某些隱私信息被竊聽,同時被記錄了行程軌跡,那麼,我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脅,諸如敲詐勒索、電信詐騙等行為也更容易實施;在商業競爭方面,涉密的競標資料、商業談判等一旦被別有用心之人竊取,損失難以估量。前段時間,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在開會討論營銷方案時,被人利用放置在座椅下方的設備竊聽,導致其競標失敗,就是例子。

可以說,物聯網卡失守、電商平臺不作為、監管嗅覺遲鈍等因素交織在一起,縱容了技術作惡,放大了新技術犯罪的惡果,甚至讓不特定個體面臨隱私信息「裸奔」和「社會性死亡」的風險。從卡商號商黑產、「呼死你」、騷擾簡訊,到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莫不如是。

僅就竊聽黑產分析,偽裝成充電寶的竊聽設備在市面上長期盤踞,暴露出的漏洞之一是物聯網卡的失守。網絡安全專家拆解竊聽設備的零件發現,其中的Sim卡屬於物聯網專用號段,主要用於物流公司、智能設備廠家等企業。按規定,相關企業購買物聯網卡都需要實名認證,但企業購買往往批量較大,逐漸衍生了不同層級的代理商,給虛開卡、不實名等行為留下空子。

與此同時,電商平臺的不作為,讓此類違法設備在網購中暢通無阻。據報導,目前各電商平臺上並沒有限制售賣此類竊聽設備,而且很多商家還以「定位」「遠程聽音」關鍵詞來吸引眼球,有的商家還提供私人訂製,把具有定位和竊聽功能的晶片植入手機充電插頭、數據線等指定設備中。

在法律上,生產、銷售、使用竊聽器材,無疑都是涉嫌違法犯罪。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條、第二百八十四條都明確規定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相關刑責。2015年開始實施的《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的規定》也明確指出,禁止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和「偽基站」設備。

從「竊聽風雲」中挖出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利益網,形成有效打擊,保護個人及企業信息安全,必須讓相關法律「長出牙齒」,監督電商平臺做到守土有責,同時完善物聯網卡等專用號段的監管,相關審批環節不能形同虛設。不法分子「學習動手能力」不斷增強,倒逼我們在防範、打擊上必須不斷升級。

「影響範圍擴展至全國」「受害者遍布全國」——與不法分子竊聽竊照等行為的較量,已經不宣而戰。維護網絡生態健康,保護民眾及相關企業的信息安全,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竊聽風雲」
    在信息隱私的祭壇上,法律合同、行政管理甚至親密關係得以維持或被扼殺,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憂慮,折射出的更是用戶日益敏感的神經。若是嘗試揭開這個黑箱的一角,我們真的陷入了「竊聽風雲」嗎?正是由於它的隱蔽性,SDK也是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上的重難點。因為即便是原本不屬於個人信息的數據,在不斷匯聚之後,也可能會被發掘出事物間不為人知的聯繫,從而分析出用戶的私密信息。
  • 日常生活容不得「竊聽風雲」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設備被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遠程定位、軌跡查詢、遠程錄音等,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隱私權是一項最基本的人身權利,《民法典》明確規定,除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人不得拍攝、錄製、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專業竊聽設備出現在生活中,違法性質顯然更加嚴重。按照《國家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
  • 現實社會「竊聽風雲」?手機竊聽準確率可達90%?這一安全漏洞如何堵
    通過智慧型手機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實現的竊聽十分隱蔽。然而一旦發生在現實中,這種行為就涉嫌違法。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一種相對可行的防禦辦法是,限制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的採樣率
  • 《竊聽風雲3》:一場無關竊聽的風雲
    鮮有一部電影連拍三部,選用同樣的演員,大同小異的劇情,卻講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若說《竊聽風雲》實為港片經典,第二部狗尾續貂,借力造勢,尚可馬馬馬虎,那麼到了第三部則已然完全走歪了「竊聽」的路,上演著一場無關竊聽的風雲。
  • 人身安全保護令信息納入徵信,能遏制家暴嗎?專家:可能適得其反
    多地將人身安全保護令納入徵信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至今,全國至少已有8個省區市在反家庭暴力條例或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實施辦法中,將人身安全保護令納入徵信,分別是山東、吉林、湖北、陝西、貴州、內蒙古、寧夏、銀川。在這8個省區市中,山東省最早將人身安全保護令加害人的信息納入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
  • 黑色產業鏈隱於網絡,充電寶、數據線上演「竊聽風雲」
    一電子產品上演「竊聽風雲」近日,江蘇南京警方接到消費者舉報後,摧毀了一條包括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在內的生產銷售定位、竊聽、偷拍設備的網絡黑色產業鏈條,繳獲相關設備2000多個。調查發現,這些電子產品被生產者偽裝成充電寶,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遠程定位、軌跡查詢、遠程錄音等,涉嫌侵害個人信息安全。這一團夥目前還只生產「竊聽充電寶」。
  • 竊聽風雲?塞爾維亞總統稱被英國竊聽:證據充足必將嚴查!
    當地時間1月4日,俄羅斯媒體報導稱,塞爾維亞的執法機構針對總統武契奇被竊聽的事情進行了調查,當地時間1月3日,塞爾維亞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大量的報導,因為該國的安全部門對此事進行了披露!武契奇稱自己已經被監聽了很長時間,這種竊聽行為已經持續了超過1年,甚至1年半!
  • 竊聽風雲|差一點兒就成了經典
    《竊聽風雲3》主題曲有一種電影,喜歡借著類型片的外殼來講人性、講命運,所以不宜僅僅被當做類型片來看待——《無間道》如此,《竊聽風雲
  • 無線電安全-竊聽與反竊聽知識譜及
    確實,為了利益,不管是對經濟利益追逐還是對內心深處冤屈的報復,一些人往往會失去理智,竊取相關信息。竊聽風雲系列電影網友們都應該應該看過。電影中強哥發現自己事業和家庭分崩離析的一切的根源是他們的信息被人竊取,所以對方對他們了如指掌,於是也去找網絡高手採取反制措施,才知道自己的反竊聽器被動手腳,並且被裝竊聽器後傳送出去他們的信息。
  • 加強酒駕醉駕嚴管整治力度
    {"title":"加強酒駕醉駕嚴管整治力度",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hechuanqu/hechuanquxinwen/2020-12-23/3462489.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
  • 竊聽風雲:扒掉你的最後一條「胖次」
    在2009年上映的《竊聽風雲》中吳彥祖飾演的人物有這樣一句臺詞,隨著影片熱映,「手機竊聽」的問題被更多的人顧慮,網絡商家也大肆推出各種竊聽軟體和設備,甚至某寶上也可以買到「GSM阻截器」,但是GSM阻截器需要相關儀器功率巨大,一般幾百至幾千的售賣多為騙人的假貨,相關的技術分析網上有很多,這並不是我們今天談論的主題。
  • 《竊聽風雲》成功並沒有我們看到的那樣光明磊落
    初看完《竊聽風雲1》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導演會有拍第二部的意思;可是當看完《竊聽風雲2》之後,才明白導演在開拍第一部的時候,就想好要拍第二部。這兩部電影表面上看都是以竊聽為主題的電影,似乎是要展現現在的竊聽技術有多先進,但是這並非導演和編劇的本意。
  • 早已沒有秘密,不只竊聽產業鏈,App也在竊取信息
    : 財經無忌 舉報   文 | 葉抱一  12月28日,央視曝光了竊聽產業鏈
  • 走進《竊聽風雲3》的世界
    文|張奉寶由於早前看過反映東德的電影《竊聽風暴》,感覺非常棒,於是對港版的《竊聽風雲3》就巨感興趣,於是在瀋陽的首映式就有幸先睹為快了。 港版的《竊聽風雲3》是一部反映香港地產的電影,是講訴拆遷與反拆遷的鬥爭。和以往的港片相同的是影片裡充滿了打鬥的場面,年輕人看起來異常刺激,特別是撞車的場面,但對於喜歡靜的人就有些吃不消了。
  • 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
    原標題: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張琦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但是,2003年9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在實驗室感染SARS病毒,2007年英國薩裡郡的口蹄疫疫苗研究實驗室汙水洩漏,2011年東北農業大學部分師生感染布魯氏菌等事件提醒我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範工作不能有一絲疏漏。只有規範實驗室設計建造、實驗設備配置、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嚴格遵從標準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規範,才能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
  • 小小燈泡竟成竊聽「幫兇」!現實版《竊聽風雲》也許就在身邊
    相信有不少人看過《竊聽風雲》這部電影。在電影情節中,竊聽組的阿俊、老楊和小祥潛入 「敵方」 辦公室安裝高端竊聽器和監視器,之後在對面大樓的竊聽據點輪班監視竊聽 「敵人」 的對話、會談對象以及金錢交易。這一場景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參照案例。
  • 竊聽風雲
    自稱快遞員上門,不經意間套取你的信息。 幾乎所有公民信息都能竊取 陸海豐非法獲得的公民信息中,既包括身份證信息、戶籍地址、車輛情況等基本信息,也包括入住酒店信息、港澳出入境情況等行蹤信息。 天河檢察院經辦檢察官梁海冬稱,這些信息從一般途徑是無法獲取的。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李鳳虎前不久,圓通速遞「內鬼」洩露40萬條個人信息,該事件再次引發社會各方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熱議。如今,不管是網購、叫網約車、點外賣還是使用App,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好我們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洩露?該如何加強監管?
  • 《竊聽風雲3》劇情簡介
    原標題:《竊聽風雲3》劇情簡介 片名:《竊聽風雲3》  導演:麥兆輝、莊文強   主演:古天樂、劉青雲、吳彥祖、周迅、方中信、曾江、葉璇、黃磊   類型:驚悚/犯罪   國家:中國香港
  • 個人信息保護日來襲!一起加強網絡安全知識吧!還有幸運抽獎~
    個人信息保護日來襲!一起加強網絡安全知識吧!」網際網路時代各位親們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嗎?活動主題保護個人信息 共築網絡安全活動時間2020年9月18日—9月20日活動規則1)每個微信號每天只能參與一次答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