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的日子‖慢人手記

2021-02-06 萬青堂書院

作者系萬青堂慢研習一班學員,本手記中的文字及圖片均為作者本人原創,並授權萬青堂版權所有,本手記將於2015年10月份結集成書。


緣起

當你苦苦尋覓了一番,不知所以的時候, 豁然發現,胸中的那份初心,正在前方靜靜地等著你,那是怎樣的欣喜和感動啊!

這便是我和萬青堂的緣起!

記得第一次走過萬青堂,是在一個細雨濛濛的春日午後。長長的巷子,不多的行人,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樸的老宅門,一幅書有「萬青堂」的匾額赫然醒目。第二次經過,大門虛掩,好奇的向內張望了一下。庭院深深,退出來發現,門口有茶道、香道、花道的學習訊息,不禁怦然心動。

此時正好在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狀態,發現自己始終處於忙亂之中,甚至說話快走路快。來不及傾聽別人而總想表達自己,腳步匆匆以至於錯過了沿途的風景,從而失去的是心靈的寧靜和感悟。聽從內心,第三次直接走了進去,成為了一名茶道學員,開始學習怎樣與一片葉子靜處和對話。



簡簡單單 安安靜靜

我生性簡單安靜,不喜歡繁雜。生命不知不覺已走到了中年,然而外表的安靜不等於內心的平靜。生活中力求簡單,那要靠自己的修為來平衡所有的複雜和煩惱。初入學堂,想從簡單的泡茶開始學起,做具體的事,讓自己內心真正的平和清淨。自身多一些從容,讓身邊的人也舒服一些。


茶道初級班結束之後,又有幸成為研習班的學員。像是得到了一件本命年的禮物,暗自遐想如果再活五十年,現在不正是美麗的開始麼。憧憬著在今後的時間裡習茶、讀書、手工製作,使生命更多的融入從容和優雅。


下面的幾篇慢手記,記錄了自己在學堂的學習片段,內心千般滋味,感懷無限。


樂享茶事

自從進入「萬青堂」學茶,便和節氣、茶會結緣了。以前讓我一下子把二十四個節氣說全,還真是有難度。現在不但是要關注節氣,還要了解每個節氣特點,以及節氣與茶的關係。因為我們研習班一開始就明確,逢節氣由每位學員輪流主持茶會,從創意到布席,都由當事學員擔當。

今天是立冬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我們學員完成的第一個茶會。事茶人晨曦,不負眾望圓滿地完成了茶會,茶席布置唯美脫俗,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親手製做的茶帖,精美而又透著親切。茶席上一幅長的宣紙做底席,一一呈現茶會的主旨和茶席小品,唯美精緻。茶會結束,還讓每位客人在上面題詞作畫,留下珍貴的記憶。

美則美矣,我又陷入了惶恐中,因為接下來的小雪節氣輪到我主持茶會,這也困擾我多時了。想到老師小暑茶會的田田荷葉,讓人仿佛置身荷塘。霜降茶會,又似漫步山野之中,席間鋪滿的細鹽,巧妙地渲染成了風霜。還有巢中小鳥,惹人憐愛,這一切都透著秋的莊重和悲涼。。。

也許一開始就錯了,老想著要跟老師一樣,要跟學姐一樣,辦一場那樣美輪美奐的茶會。每個人的生命情懷不一樣,對茶的感悟也不一樣。內心暗暗告訴自己:不可能辦一場東施效顰的茶會,先認知自己,再辦屬於自己的茶會。

我想到茶人讀史書、弄筆墨、吟小詩之餘,出門溪邊邂逅園翁溪叟,也會問桑麻、說粳稻,量晴校雨,探節數時,相與劇談一晌。茶人與農人也能相談甚歡,那麼農人是怎么喝茶的?靈機一動,本來節氣就和農事有關,在小雪節氣,農人在幹些什麼勞作,辦一場他們的茶會又如何?我似乎有了主意。

如釋重負,看來做什麼事都得回歸本源,所謂格物。不管結果會如何,我覺得已成功了一半,因為我已經把主持茶會的宗旨領會了。

《秋收冬藏》就是小雪茶會的主題。

在百度上搜到幾句農諺:「節到小雪天降雪,農夫此刻不能歇,大白菜要趕緊砍,葦蒲綿槐搞條編「。於是我和先生來到太湖邊,把風中的蘆葦帶回家,用作茶會的插花。他還拿起了久違的畫筆,描繪了一幅豐收圖。那蘿蔔、白菜透著農家的喜慶和富足。同學幫忙刻章,寫字製作茶帖。最讓人感動的是,還找來她婆婆早年親手紡、織、染的老土布做茶席巾,摩挲這有著歲月痕跡的土布,不由的讓人心生感動。

我用土布繃在小繡花繃子上做茶杯墊,桌上擺滿各色竹編小籃裝瓜果,營造一種農閒時大家圍坐一起喝茶聊天,手編農具,其樂融融的氛圍。

我和我先生,我同學還有那位可敬的婆婆,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因為一場茶會串聯在一起,普通人也許離風雅很遠,但盡心表達生活中的美,真摯的情感給人以溫暖。我的小雪茶會,就是致熱愛生活的人們,像我在茶會上說的那樣。請好友來參加,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茶技、茶藝,而是讓他們見證我找到幸福的喜悅,並把這份快樂傳遞給他們。


今天我也美

一天的戶外茶會,回到家本想好好完成作業。卻樂此不疲地收看美照(那是師母的傑作),再轉發到朋友圈,相互點評,心裡美滋滋的。一張張照片記錄著今天的精彩和滿滿的幸福感。

今天學員一清把我們帶到美麗的東山去戶外茶會,那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當一桌豐盛的家宴擺上桌,我們品嘗到了新鮮美味的食材,燒菜阿姨的淳樸以及主人的熱情和誠意……

在一清家的小菜園,我們拔蘿蔔,鏟大青菜,歡聲笑語不斷。當我左手蘿蔔右手青菜,臉上洋溢的是豐收的喜悅和滿足,仿佛還沉浸在上次自己主持的秋收冬藏小雪茶會的回味中……

古老的銀杏樹下金黃一片,那是大自然最美的手筆。老師展開宣紙長卷,布下了天地人和諧的茶席。我們圍坐其間讀書論道,開啟至真至美至善的心門……

晨曦提水穿過桔林,一顰一笑是那麼沉靜,她自覺唯有讀書才能改變氣質……


學員煮水泡茶,大家一起品茶,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最美的神情,因為我們正在感悟生活……

我的臉上漸漸則多了自信,有了融入這份溫暖的自在。不禁發現,原來今天我也美。這份自信源於認真做事,這份自在源於老師和同學的包容。今天布的個人茶席,第一次有了立意,而不似以往信手一擺。由於要在戶外布席,找一石塊本想壓住席巾,拿到手上頓然看出似一座山,於是「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概念就自然而出,再抓一把小白石子,「書山」、「勤徑」都有了,還應了小雪的節氣。在布席的時候,靜木子指點把四小杯擺成半圓,有圍爐的感覺,一條似雪的小路一直從壺嘴處伸向遠處的山,曲折又靜寂……

翻看著一張張照片,白天的種種美好重現眼前,何不就把這些記下!


日日是好日

一朋友知道我最近在學茶,就問:你學茶是為了什麼?我說:靜心。他隨手拿一小花器,讓我每天對著它練插花。同一花器,365天如果能堅持下來,心自然能靜,也肯定對學茶有幫助。我惶恐地接過來,心想,先試試再說。

學堂推薦《日日是好日》,是一本關於茶道的書,記錄了日本茶道家——森下典子25年習茶的心得。拿在手上,封面上註明「理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照著做,茶道就是這樣」,還有這樣的道理?好吧,不是日日是好日嗎?不是天天練嗎?不是不問理由照著做嗎?我從今天開始看書、插花,過幸福日子。

第一天,就地取材,家中水栽綠蘿取一枝,三片葉,一插就好。為了便於比較,決定花器放同一地方拍照。拿著手機橫拍豎拍,老覺得不對勁。累了,一下坐在沙發上,再望過去,欣然發現花器靜靜安駐窗前,葉子舒展著優美的線條。原來,剛剛都是居高俯拍,現在是平視,這也為以後拍照做了一個重要的提醒。滿心歡喜,於是取名《歡喜》。

一枝蘆葦折斷了,我把它撿起來,插上。一邊斜傾著揚起蘆花,像一把滌塵的掃帚。正好翻書看到典子第一天上茶道課,茶室的字畫是「葉葉,揚起清風」,就取名《揚起清風》。書中的字畫是配著年輕人,而我則是清風吹過心田。

今天是感恩節,一大早就被各種祝福所包圍,下班回到家,看到很久之前採的不知名的小紅果,顏色還是那樣鮮豔,取一枝插入花器,默默地對視。心中感念大自然的恩賜,於是心生一名《感恩》。

剛被小雨浸潤過的茶花,含苞待放,藏在葉片中的花骨朵,嬌羞可愛,起名《含羞》。初冬的季節裡,落葉紛紛,常青藤依舊蔥蘢。小黃菊在枝頭還鬧得歡,把花和藤葉插在一起,《相依》,也把暖暖的情意帶給人們。

把小黃菊插滿瓶口,高低錯落競相開放,欣欣然鼓舞著人心,讓人想著要做些什麼,《歡舞》。我把它帶去學堂,在茶席上看它怎樣與壺、杯、茶對話,品出幸福的滋味。

一周的插花練習只是個開始,我正在做著「具體的事」,並樂在其中。


茶裡茶外

學茶至今,慢慢能從手忙腳亂的緊張中,為自己的失誤偷著樂了,感悟的同時,學茶也越來越富有情趣。

本周練習蓋碗泡,也是最能體會沏水和注水的區別。先延著蓋碗邊緣沏水至碗中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水量,同時讓蓋碗迅速加溫,然後提水壺拉高往碗中心注水,最後壓低水注,蓋上蓋碗讓茶香緊緊鎖住,整個動作一氣呵成。這只是練習要領,輪到我做真是狀況百出。我和靜一組,我打開蓋碗,提壺沏水,沿碗一周未到,碗裡的水都滿一半了,再拉高水壺注水,頓時水花四濺,那可是開水呀!不由地想到上次靜的茶席,紅泥爐上小陶壺,由於壺形的問題,水沸時就直接衝出水,都能讓人想像茶席上如有客人,定是抱頭鼠竄的情形了。我和靜哈哈大笑,我不假思索地說,因為碗裡的茶葉橫七豎八,而且有茶葉梗翹著,所以水花亂飛。以前也有泡不好茶怪壺大壺小,怪茶葉多放少放,雖然知道都是自身原因,但總是找點客觀理由。內觀自省,很是愧疚。

想到課堂上老師講《論語》,子曰:「君子不憂不懼。」這「不憂不懼」源自「內省不疚」。通過修煉自身,規範自己的行為,任何時候內觀自省都沒有愧疚的地方,那就沒什麼憂愁和恐懼,也就成為孔子所說的「君子」了。學茶有心得,真所謂寓教於樂!


由於冬季的原因,天天練的插花材料越來越難找,目光也會主動地去關注新奇的東西。新換了工作地方,每天進出停車場,都會被牆角的一簇簇綠葉所吸引,一兩個月過去了,天天經過,天天想它是什麼,卻連簡單的伸手一摸都沒有。現在由於枯萎凋謝,長長的枝條交纏著,只剩枝頭的葉子隨風擺動。由於經歷了霜凍,顏色深綠泛紅,終於忍不住捏了一下葉片,竟然是薄荷。欣喜之餘,不免對自己以往的漠視而感到遺憾。插入瓶中的薄荷,好似提醒我,認知事物只有願望是不夠的,想得再多也不及動手一做,《清涼一刻》。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春天來了,隨著枝條發芽,花兒吐蕊,心也朗潤起來了。經過學堂半年多的浸潤薰陶,自己越發地變得活潑起來。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去感知,這是研習班開始以來老師一直灌輸的理念。今天老師把我們帶進了崑曲的唯美世界裡,觀賞園林實景演出《牡丹亭》之遊園驚夢,當絲竹聲響起,撥動的豈止是心弦,更是打開了一扇隱蔽已久的門,碰觸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是啊,如果沒有學茶,又怎知茶的世界春色如許。

學茶以來,自己明顯變得易於感動,感覺周圍都是美好事物,從而也會真心去讚美。看見藍天白雲會感動,看見花開花落會心生感知。因為放慢了腳步,更多地開始與心交流,原本熟視無睹的景物現在都會讓自己心動不已。

每天上下班有十分鐘的路程,從秋走到冬,現在已是春天了,路旁的大片樹林也隨著季節更替變換著模樣。先是枝繁葉茂,後隨秋風葉落歸塵,只有乾淨的枝條疏密有加映射著冬日清冷的天空,直到有一天枝頭鼓起一個個花苞,我還是猜不出將要開出什麼樣的花朵。就這樣花苞慢慢泛紅,早有一兩朵急切地站立枝頭俏迎春風,才判斷出是一顆晚櫻,欣喜之餘又多了份期盼,那長長的樹林將是怎一派絢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如期而至的絢爛讓我朝看暮看。在雨中看,在風中看,看不盡的嬌羞,看不盡的明豔和繁華。直到有一天落英繽紛,來不及惋惜來不及難過,因為茶友把它請上了茶桌。在穀雨茶會上,這些落花完成了它最後美的呈現。如今又快到秋天了,還是同樣的枝繁葉茂,晚櫻林一如既往的生長,變化的只是你我的心情。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歲月滄桑,無言地傾訴,你只須靜心聆聽。


今天老師把課堂搬到了天池山腳下,要尋天池野茶,品寒枯古泉。現實中的鑑茶、評水卻隔著時空幾百年,那是因為天池茗毫茶早在明代就有記載,用寒枯泉水衝泡可謂「天下一絕」,雖然秀麗鮮香的天池茶早已絕滅,但寒枯泉依然能飲用。另外和它齊名的兩大古泉嶗山泉、虎趵泉卻只能觀賞了。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尋得一小片野茶園,親手採摘,經萎凋輕微發酵,用日光自然曬青做成白茶。在300年的古桂花樹下,擺起長桌品泉水,聽老師講關於泉水的形成、特質、優劣。仿佛穿越了時空,盡情享受這大自然的饋贈。


除了課堂上要講的,老師還很注重讓我親臨各種現場,老師認為感悟永遠比說教重要。老師常常帶我們各處遊學,一次宜興古龍窯的親臨觀摩學習,也讓我感觸到不少古人的智慧。


學茶也影響到了我身邊的人,這是我最開心的事。我家先生自幼喜愛畫畫,雖說是業餘愛好,但也持續到結婚初。後來女兒出生、家務纏身、諸事紛擾就耽擱了畫筆。經茶友介紹,如今拜師學油畫,重新拾起了畫筆,陶醉在美的世界裡。

有一次先生來學堂喝茶,大家圍坐在老師的百納爐旁圍爐夜話。回家後,他竟然把喝茶的情景畫了出來。老師的百納爐在冬日的夜晚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溫暖和教誨,而家裡的畫作散發著生氣,鼓動著我倆健康快樂地生活。

休息天先生去小區樓下公園寫生,我挽上竹籃,帶上茶具跟其身後。在他的畫架旁,設席行茶,像農婦田間送茶送飯一樣,沐浴在陽光下,陶醉在這和美恬靜中。

學生時期的同學們現在時常聚會,撤下飯桌上的杯碗盤盞,我鋪上芭蕉葉,擺好茶具,好像清風徐來,同學訝異,原來茶還可以這樣喝。每次去書院學到新東西,我都記著和同學分享,我的茶碗還被帶到太湖邊,用碗泡法給同學們奉茶。一邊急不可待,一邊歡聲笑語。就是一起去茶館喝茶,我也試著自己動手泡,哪怕是手法笨拙。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分享,增近了同學間的情誼,而自己也在學茶的路上,腳步越來越堅實。


豁然開朗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年的研習也將近尾聲,但和茶從此結下了更深的緣分。從初入學堂的簡單安靜,到走進茶世界春天般的讚嘆,現在也到了有所感悟的時候了。三個變化的個性籤名,陪伴著自己一年來的慢慢修行,感謝老師在茶學方面的啟蒙和引領,還有同習學友的包容和鼓勵,唯有真情以待,才能相報。

茶就這樣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而然地進入我的生活,還不時地給我小驚喜。女兒與她同學相聚,會從同學家長那裡帶回茶葉,說是給學茶的媽媽品嘗一下。此刻,當我端起茶杯,茶葉的優劣,茶具是否精美,水的品質已不再重要,我喝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診治。那是一種真誠的傳遞,大家熱愛生活、有情趣的表達。

一句「吃茶去」最能喊出茶人的心境。當你累了煩了,吃茶去!當你快樂幸福,吃茶去!當你平靜安逸,吃茶去!茶就這樣須臾不離的陪伴著我。如今女兒遠赴美國求學,行囊裡也帶著茶葉和茶杯,只要茶席巾一鋪,就是她的一方天地。鼓勵她積極上進,慰藉她離家孤獨。只有內心剛毅、篤定的人,才能有這般胸懷。

如今的我,則在平常的投茶注水中,慢慢接受自己的成長進步。了解自己並且接受自己,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相關焦點

  • 《小荷的下午茶》深入臺灣探秘10位爸媽的育兒手記
    Parents『 secrets in Taiwan風景旖旎的臺灣,蘊含了濃鬱的古典味道,也展露了鮮明的教育理念,這次小荷的下午茶得到了一茶一坐檯灣特色茶餐廳的大力支持,走出演播廳踏尋寶島臺灣的人文足跡,尋訪平常家庭的育兒故事,不為思考而焦灼,只用行動去探索,10個臺灣爸媽的育兒手記,讓我們從9月12日周六晚21:00哈哈少兒頻道開始,逐頁翻起。
  • 享受「慢活」樂趣——際淵的茶
    無論都市生活有多繁忙,我們也需要放鬆享受生活的時候~有家店可以把時光變慢,我們可以在際淵的茶裡細細品茶,與老友漫談生活。中華大地是茶的故鄉,悠悠的茶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農氏,人類的文明還處於新石器時代。五千多年後,人類的文明進入高科技時代。喝茶已經不再是為了解渴,際淵的茶通過一杯茶,傳遞一份愛意。際淵的茶有何特別之處呢?
  •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
    停下來,飲一杯茶,喝出人生與幸福。迷茫時,飲一杯茶;心累時,飲一杯茶;痛苦時,飲一杯茶,沉浸在茶的清香中,心境已然不同!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時光。大家都喝過茶、熟悉茶,但是有沒有想過,「茶」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茶」字從筆畫構成上講,就是「人在草木之間」。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得以氤氳、吸收天地精華,是茶真正的秘密。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即便窗外滿眼是都市的水泥叢林,立交橋上車水馬龍,只要一盞清茗在手,人就仿佛驀然走進了草木之間。
  • 有茶的日子,平凡的日子-讀《茶日子》
    「茶有什麼可喝的?茶的味道太淡,不如咖啡濃烈,甚至對於我來說,苦味都沒有。」「茶不只是用來喝的,你應該仔細品茶中的味道。咖啡是熱烈的,茶是安靜的,需要慢慢品味。」老婆有很多勸我喝茶的理由,但她沒有那麼多時間。有一天,我得到了一本專門討論茶文化的書,《茶日子》。
  • 茶語| 泡一壺茶,讓時間慢下來,你會聽見花開的聲音
    第二天,重複昨天,周而復始的,在現實生活中過著豐富的日子,精神卻貧瘠得只剩下一個小天地,用來思考「今天晚飯吃什麼?」有多久,你沒有靜下心來,泡上一壺茶,閱讀幾首古詩,讓生活慢下來?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 (原創散文詩)穀雨茶敘:茶香裡的慢時光
    在穀雨茶敘,每一種茶,每一縷茶香都特色鮮明:或醇香馥雅,或清冽生動,或淡雅舒漫,或濃鬱芬芳……在這裡,攏一室茶香,把日子拉長,一點點融入茶香裡的慢時光,拋開歲月的蒸、煮、烹、炸……只低首,讓鼻息與茶香親密接觸。沒有一段詩情值得辜負,約三五好友,品一杯好茶,品味一段難忘時光。
  • 日子簡約如茶,我的下午茶時光
    日子簡約如茶,沉浮只是一種姿態,濃淡亦是尋常。時光深遂且遙遠,開的歡快的黃花,路途攜一束鮮花插瓶。午後的一壺普洱,一杯蒙頂甘露。茶至微醺,莫不靜好。萬物有靈,皆因人多情罷了。人生樂事幾何?最近讀得《浮生六記》,那書中點滴,雖是經得風雨飄搖,居無定所,生活中的美好卻是讓人不免跟著歡喜,書信往來刻的閒章一對,女扮男裝跟著夫君前去的盛宴,平日裡的奇思妙想,日子清貧而毫無怨言的時光,喧譁卻又薄涼的世間裡,留下的美好回憶……萬般物事,到底虛無,時光碾壓而過,最終殘存的不過也只是些許的記憶,我們只是明月清風的過客,時光長廊裡的一粒塵埃
  • 歌手李健:愛上茶的味道,把日子過成詩
    愛喝茶的人有一種獨特的優雅氣質,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近。待人溫潤如玉,處事遊刃有餘。就像歌手李健,這個看起來安安靜靜的歌手,身處娛樂圈的名利場,不爭不搶,依舊憑藉清新脫俗的氣質和溫暖治癒的歌曲,家喻戶曉。李健的歌像是一股清流,樸素簡單,卻又內斂質樸,優美溫暖,這位「音樂詩人」有著天生的理智與沉靜,總是那麼不緊不慢、沉穩有度。更像是一名行吟詩人和田園藝術家。慢生活,是最能概括他日常生活的一個狀態。出去參加活動也一定要助理給他留出喝茶、看書、休息的時間。
  • 歌手李健|愛上茶的味道,把日子過成詩
    愛喝茶的人有一種獨特的優雅氣質,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近。待人溫潤如玉,處事遊刃有餘。慢生活,是最能概括他日常生活的一個狀態。出去參加活動也一定要助理給他留出喝茶、看書、休息的時間。李健無疑是愛茶之人,他曾在休息時,前往雲南追尋慢生活,在褪去繁華喧鬧、嘈雜浮躁的山水田園間,去尋味空靈景致與渾厚文化。同樣,不停的尋茶之旅也是遇見、發現自我的過程。
  • 美時美刻|品味慢生活,我在寬肚茶餚等你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從前慢》 寬肚茶餚Vlog 現代城市喧囂急促的生活方式令人忙碌而無所適從,往往會懷念從前悠閒散漫的時光。
  • 0失敗抹茶瑪德琳,「打工人」的下午茶
    所以作為"打工人",做上幾個放在辦公室抽屜裡,下午餓了,隨時開啟下午茶時間。打工再投入也不怕餓啦!(滑至最後獲得完整原料+工具表)1. 將1個雞蛋打入打蛋盆,再加入40g細砂糖(可以用赤蘚糖醇代替哦~)打散均勻,然後加入20g水怡,攪拌均勻。
  • 手慢無!普寧人最愛的下午茶在這裡!150份果茶+蛋撻限量搶…
    用工匠精神做好茶和蛋撻只適合對茶飲不將就的人無論是原料、做法還是裝杯都極具「匠心」情懷!都需要一杯水果茶來慰藉和愉悅自己。毛峰做底香氣高揚,茶湯透亮,製作飲品時可以提高產品的新鮮度和乾淨度,最適合做鮮果茶。每一杯元気百鳳誕生的背後都不簡單:稱取定量的鳳梨碎、百香果和糖漿,澆上一大杯毛峰茶,倒入特製容器中,加冰塊,剩下就是純手工的搖搖搖搖搖搖……最後裝杯出品!
  • 【茶之趣】慢生活,就從Brunch開始
    然而現在,這種早午餐卻成了一種悠閒慢生活的代名詞,為小編這樣的懶人找了一個浪漫的說辭哈哈!現在,「Brunch」這種慢生活的文化也傳到了中國,受到了壓力大的上班族歡迎。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有很多餐廳專門提供精緻的「Brunch」以供享用,然而,據說價格也不菲。
  • 茶喝多了,人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3.茶喝的多了,開始變得低調沉穩 愛喝茶的人,寵辱不驚,低調沉穩,談吐文雅。喝茶止語,靜而安,安而定,定而慧,慧而悟。 低調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茶,低調生活,是一種無限的優雅。
  • 有茶的日子,圈子雖小,乾淨就好
    餘生,一定要有一圈如茶一般的好友,圈子無需多大,只要乾淨如茶。乾淨對茶來說,是一種品質的保證;對人而言,是魅力的提升;對每個人圈子而言,是一把大篩子。乾淨會篩除不同道的人,留下有相同品質的人。關於老舍喝茶的故事有很多,甚至北京的老舍茶館,也是多少茶友去北京必去的地方。而在老舍的雜文《多鼠齋雜談》中,也寫了茶:「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
  • 《野山茶》製片人手記
    【製片人手記】     在紛繁的網際網路電影浪潮中,《野山茶》就像咖啡館裡泡的一壺老茶,在大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讓我欣慰的是,與我並肩作戰的戰友,都喜歡這杯老茶,而且樂在其中。      我與大家聊一聊這杯老茶,《野山茶》的故事,或許只有在我們父輩才有可能發生,當代已經難覓其影。男主與女主糾纏一生的命運交集,想相守而不能,執著一世,只為守候花開。女主嚮往的愛情在生活中堅守和升華。把內心的火種深埋,不向命運低頭,在困苦和磨難中,綻放生命的色彩!
  • 編輯手記:那些為隨身聽著迷的日子
    編輯手記:那些為隨身聽著迷的日子    這臺索尼CD機讓我想起了曾經對隨身聽痴迷的日子,我仔細想了一下,從我開始聽音樂到現在,已經換了12臺隨身聽或者說是可攜式音樂播放設備了,到現在我已經完全不玩隨身設備
  • 謝謝傳遞給我生命的人——《我的母親手記》編輯手記
    爸爸是從那一刻露出老態的,那語氣,那逆來順受的神態,都讓我感受到了死亡之海的不容置疑和強硬面目。不論年紀多大,只要父母還在,他們就是擋在死亡之海前面的屏障。他們的離開,讓生命的真相顯露出來,讓無論多麼達觀的人都不得不思考和審視自己的生命。多年以後,我讀到井上靖的《我的母親手記》,驚訝地在書中發現了與爸爸當年說過的類似的說法——關於死亡之海與屏障。
  • 《最強蝸牛》魔法師的手記密令一覽 魔法師的手記密令是什麼
    導 讀 最強蝸牛中的魔法師的手記密令是在遊戲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密令,每一小夥伴都有一個不會重複的密令,那麼這個魔法師的手記密令到底是什麼呢
  • 新式茶飲探索者,一杯好茶讓時間慢下來
    一杯好茶,首先要精選原材料,際淵的茶的每一葉茶葉,始於茗茶之地,人工採摘和挑煉,去除粗葉,留下的都是最精華的,再接受上百次的精心調配與組合,保留了茶味本身的香、甜、醇。對好茶有追求的您,可以直接店內挑選禮盒裝茶葉,不管是自己喝或是送給同樣好茶懂茶的朋友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