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壩鎮地處湖北省恩施市,今年高考,家住車河組的盧一(化名)以640分的成績考入了武漢大學。
好消息傳來後,學費卻成了全家的難題。盧一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境貧寒,從小父母在外務工,爺爺奶奶在家種地供他上學。由於長年勞累,年邁的爺爺身體每況愈下,還患有嚴重的高血壓,而奶奶又得過大病,每年都要到恩施住院,昂貴的醫藥費為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9月17日,盧一收到了一隻來自杭州江幹區閘弄口街道和凱旋街道聯合贈送的「同心紅書包」,裡面是5000元助學基金以及一些學習用品。這讓他倍感溫暖,「太好了!我的學費有著落了!」
助學基金圓夢貧困優秀學子
17日,閘弄口街道、凱旋街道聯合江幹區慈善總會開展「凱旋啟航·閘們同心·慈善圓夢」區域化黨建共建活動,兩個街道的6家「同心圓」單位分別與6位來自恩施市和黔東南州的貧困大學新生結成了幫扶對子,盧一正是其中一員。其他5位新生,有來自崔家壩鎮的,也有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三穗縣滾馬鄉的。未來四年,江幹區慈善總會將會為每人每年提供5000元愛心助學基金,幫助他們完成大學學業。
到場的50餘家「同心圓」單位還自主認領了共計400多隻「紅書包」,每隻「紅書包」價值100元愛心助學基金,隨後也將通過江幹區慈善總會定向捐贈給兩地更多貧困學子,為他們送去生活與學習上的關愛。
「我們兩個街道都以老舊小區為主,轄區『同心圓』單位資源有限,但其中許多單位都致力於扶貧工作。」 閘弄口街道黨建辦主任吳能奇表示,「本次活動一方面能實實在在為恩施、黔東南兩地畫下扶貧『同心圓』,另一方面通過搭建聯合平臺,也將更好地整合兩個街道的『同心圓』單位資源,助力企業『破冰』,加深彼此融通,從而打造更大的『同心圓』聯盟。」
深化 「同心圓」聯結兩地情
近年來,江幹「同心圓」品牌持續深化,像這樣的幫扶圓夢活動一直在進行中。
如閘弄口街道不斷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積極牽線搭橋凝聚「同心圓」單位形成組織式幫扶群。去年3月,轄區「同心圓」單位浙江傑立建設集團投資380萬元援建恩施傑立小學,解決了村民孩子就學難、就學遠的問題,今年學校迎來了第一批新生。
而凱旋街道則突出助力西部社會組織發展,助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設立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駐恩施辦事處,從理念、平臺、資源三方面輸出,攜手恩施開展社會組織扶貧項目。下一步,閘弄口街道和凱旋街道將繼續堅持「政府搭臺、單位唱戲」的幫扶理念,以「同心圓」為平臺,吸引更多資源,聚焦教育幫扶、產業合作、消費扶貧等多方面,攜手做大做強「同心圓」共同體。(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