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存壯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為觀眾奉獻了眾多經典的反面角色,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葛存壯就是憑藉一種不管角色大小都認真對待的態度,贏得觀眾的喜愛。葛存壯的名字不僅出現在了電影演員字幕裡,而且逐漸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頗為重要的符號。
——題記
葛存壯父子
「雖然我總演『壞蛋』,但我是個演壞蛋的好人」。這是葛存壯的自我評價。說到好人,葛老回憶起在1963年拍《小兵張嘎》時,在水裡救了一個化妝師的往事。
《小兵張嘎》劇照
葛存壯回憶說:「在白洋澱拍外景的時候,有一天下午的拍攝間隙,劇組裡的人在白洋澱裡練習划船和遊泳,我也遊了一會兒,正要爬上一條大船休息,水裡突然傳出『不行了,救命啊』的聲音,我一看,50米開外,一個人正在水裡撲騰,眼看就要沉到水裡了,那是劇組裡的化妝師小張,我本能地離開大船,向他遊去,很快我把他架了起來,拼命地踩水,我根據剛來劇組時學到營救溺水者的知識,準備打暈被救者,這樣會很容易把溺水者託到岸上。而小張也認真地聽了那堂課,我正準備打暈小張,小張的嘴剛露出水面就對我說:『你可別把我打蒙啊!』我一聽立即說:『只要你別亂動,好好配合,我不會打蒙你的。』其實,我想打蒙他也已經沒有勁兒了。這時,扮演小嘎子爺爺的李孟堯也跳下水,但因為小張實在不會水,總往下沉,我和老李都無法架住他,就這樣,我們用盡了全身的勁兒,最後才把人架到了小船上。後來說起這事兒,我說,誰都能那麼幹。」
葛存壯與施文心結婚照
葛存壯和施文心是1954年認識的,那時,葛存壯在北影演戲,施文心在學校讀書,兩個人是通過施文心的同學認識的。施文心年輕時貌美如花,讓葛存壯一見鍾情。雖然施文心認為葛存壯人老實又善良,但施文心遲遲沒有答應。因為那時葛存壯已經開始演大反角了,施文心擔心結婚後被人說閒話,自己也沒有辦法接受葛存壯飾演反派角色。對此,葛老在《魯豫有約》中大方坦白:「那我就可勁兒地追,她到哪我就到哪」。
施文心下鄉後,葛存壯長途跋涉去探望她,一下火車又不顧疲憊地步行了幾十公裡。這一舉動打動了施文心,在考察了兩年之後,兩個人終於如願以償地於1955年喜結連理。那時生活條件差,二人在劇團臨時借了一間房、一張雙人床,把各自的行李抱過來湊在一起,就算洞房了。
葛存壯一家
金婚50年的時候,兒子葛優更是為父母精心操辦了一場熱鬧的婚宴。如今,雖然老兩口都已兩鬢斑白,但是默契與細膩的情感總會在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