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存壯:因出演壞蛋,差點沒結成婚,坦言兒子葛優是一生的驕傲

2020-08-29 fashion喵兒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父母眼中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好,有時,自己永遠得不到父母的誇獎和認可。

在娛樂圈亦是如此,就算父母曾是萬眾矚目的大明星,孩子的表現有時候影響著父母的形象和聲譽,所以總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不過,總有那麼突出的幾個人,他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而且還成為了父母的驕傲。

葛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其實,放眼現在大家知道葛優的名氣遠大於他的父親。他的父親葛存壯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戲骨。

為什麼說葛優卻是葛存壯的驕傲呢?

在一次偶然的採訪中,作為老戲骨葛存壯被問道:拍戲這麼多年,您覺得哪部影片是您的代表作呢?

面對這個簡單的問題,他深思熟慮了半天,開玩笑的回到道:戲還是由觀眾說了算,而我覺得最好的代表作就是葛優。

從話語中無處不體現出孩子葛優在他眼中的驕傲,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語滿滿都是父親對兒子的愛。而葛優能走到今天地位,也遠遠離不開父親的支持和理解。

不過,反觀葛存壯的成就遠遠不如葛優。

在上世紀的時候,有很多老戲骨一輩子沒有太多的成就,一直在邊緣的角色徘徊,但是他們對中國影視的歷史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葛存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出生經歷

1929年,葛存壯出生於河北衡水一個貧窮家庭裡,由於家庭環境的問題,他甚至連小學都沒讀完。

隨後一家人為了生計,一起遷徙到東北的齊齊哈爾,為了更好讓葛存壯有一技之長,也為了以後能有口飯吃,父母總是希望他能學習一些能生存在這個社會的技能。

最終,在父親的幫助下葛存壯成為了一名醫生的學徒。

但是,他的心智並不在求學學醫上,那時候他就把當演員定成了自己未來的目標。

出於無奈,他還在那裡堅持學習了幾年,由於葛存壯學習態度認真,做事不拖拉很是受院長的賞識,後來還準備把他送實驗室進行藥的研究。

本以為可以順風順水的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誰也沒想到,後來葛存壯竟然提出了離職。就這樣他又了為了自己的夢想開始砥礪前行。

那時候,葛存壯經常會模仿一些人,旁邊的人都誇獎他表演的惟妙惟肖。無論是模仿還是器樂展示,他都能小露一手。

1947年,黑龍江的某文工團正在招人,他於是提著一把小提琴來到那裡報名。說到小提琴,可謂是他是自學成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他,每天都是自學和研究,才能讓他熟能生巧。

後來,他考試的項目就是演奏了一曲《月牙五更》,在場的考官都已經這個年輕人的能力深深折服。最後,葛存壯為了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還表演了一段小品。

就這樣,他如願以償的進入了文工團,正式成為了一名演員。他再也不用為了個各種以前學不到不敢學的而犯愁。

在這裡,他不僅是一個樂器手,表演的天賦在這裡也得到了認可。就這樣他成為了文工團必不可少的一員。

雖說,在這文工團裡他只是一個話劇演員,但是他很滿足現狀。上天總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終於在1949年的時候,整個文工團被編制到了東北電影製片廠,從此,他也從話劇轉戰到了銀幕上。

在電影製片廠裡面,人才濟濟,而葛存壯也是最普通的一個,剛開始,他只能接一些龍套邊緣的角色演一演,有時候甚至就是一個鏡頭時間。

但是,他一直堅信著自己,絲毫沒有因為角色的問題而灰心。他總是認為,每一個角色的都有他特定的存在。

在拍攝的過程中,他總是學習著別人如何演繹這個角色。正是在這種堅持和刻苦下。他的能力和演技有了卓越的提升。

1953年,葛存壯被調入了北京電影製片廠。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為過。

在出演《趙一曼》中,他飾演一個偽警察,在影片中那種反派的感覺,讓人看了感到非常氣憤的。但是也證明了他的表演能力。

隨後,各種不斷片約都隨之而來,但是此時導演也給他定義到了反派角色的標籤。

像在《青春之歌》,《糧食》,《平原遊擊隊》等影片中他都有不俗的演出。

而令他家喻戶曉當屬《紅旗譜》。當時為了拍攝好這個影片,葛存壯扮演的角色要從30歲演繹到70歲。

這種戲對於任何一個演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畢竟那時候還沒有現在如此發達的技術,只能考驗一個演員的能力。

當時,葛存壯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從生活中的習性和性格脾氣他都表演的淋漓盡致,導演看了都讚不絕口。

而他也因此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為數不多的經典反派角色,從那以後葛存壯的事業至此也開始了突飛猛進。

隨後,他又出演了《小花》、《戴手銬的旅客》、《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周恩來的偉大朋友》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因為角色問題,差點沒結婚

由於在工作中常以反派的形象出演,以至於生活中他都觀眾當成了現實中壞人的角色,對此,葛存壯還曾開玩笑道: &34;

不過,再次也證明了他的演技的能力是毋庸置疑,正是有這樣的才華,他找到了同樣有才華的妻子施文心。

兩人同為藝術道路上的締造者,一個演員,一個編劇,他們只是擁有著不同的使命而已。

不過,兩人從牽手走到婚姻還有一段搞笑的小插曲。因為當時葛存壯的「壞人」形象,一度讓施文心對他有了考驗的期限。

最終,兩人還是順利的走到了一起,而且還生下了同樣才華橫溢的葛優。一家人都在一起奉獻著自己的貢獻。

從小,葛優也是在父親教唆下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時常經常告誡他:做演員一定要認真,在生活中沒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氣揚、擺譜比闊,實在沒必要。

結語

不過,葛老爺子也在2016年因病去世,享年87歲。

他曾因反派角色遭人「痛恨」,不過,正是他的演技給中國影視上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他的兒子葛優也在這條道路上續寫著他的傳奇。

他就是演員葛存壯

相關焦點

  • 葛存壯因反派角色,差點連個對象都沒有,而葛優成自己一生驕傲
    而葛優的能力證明了自己給家人帶來驕傲的一個人。而對葛存壯來說葛優一直是他心中的驕傲,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一次節目訪談中,老戲骨葛存壯被主持人提問到:拍戲多年,在您心中的代表作是哪部作品呢?從葛存壯的言語中可以讓大家體會到葛優的榮譽讓他有多麼的驕傲,其實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語可以表現出一個父親對兒子滿滿的愛。而葛優能有今天的成績也離不了父親的支持和幫助。
  • 人民藝術家葛存壯:中國電影五大「壞蛋」之一,有個好兒子叫葛優
    力邀他出演電影《紅旗譜》中的地主惡霸馮蘭池。一開始葛存壯是不樂意的,他不想自己的角色被固定為反派,但架不住導演凌子風的三顧茅廬。葛存壯到了適婚年齡,卻因為演「壞蛋」多了,導致沒人願意和他相親,活生生被耗成了大齡青年。
  • 葛存壯因演壞蛋,結婚前被考察2年,直言兒子葛優是他最好的作品
    不過星二代也有很多突破了父輩的光環,把自己變成了父母的驕傲,比如:陳強的兒子陳佩斯,葛存壯的兒子葛優……我的代表作就是葛優。這雖然是一句玩笑,卻無處不透露著葛存壯作為父親的驕傲,子承父業,是父輩最好的安慰,而看著兒子在這條道路上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時,他們的自豪總是無以言喻的。
  • 葛優父親葛存壯今晨病逝…他是中國銀幕」五大壞蛋」之一,一生甘當綠葉,終成戲骨!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今晨8點33分,著名表演藝術家葛存壯因腦梗引發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7歲。中國影壇又一位國寶級老戲骨走了!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共同成為中國銀幕的「五大壞蛋」。葛存壯晚年逐漸改變戲路,開始脫離演反派,直到了2013年參演王好為導演的電視劇《徐悲鴻》,飾演齊白石。
  • 葛存壯從影67年"壞蛋"形象經典 觀眾牢記銀屏綠葉
    葛存壯從影67年,從跑龍套開始,塑造過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壞蛋」角色,晚年曾兩度出演國畫大師齊白石,並憑藉《周恩來偉大的朋友》中齊白石一角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葛存壯是坎城影帝葛優的父親,他曾說過此生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兒子葛優。他曾親手給兒子頒發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的獎盃,遺憾的是父子倆沒有同臺演出過。葛老爺子為人低調謙遜,演戲認真敬業,家風親和謹然,不論圈內同行還是圈外影迷都對他有著極高的評價。
  • 2016年,沒能替父親實現這兩個願望,成葛優一生的痛
    正因為他憑藉出神入化的表演,在銀幕上塑造了讓人恨之入骨的「壞蛋」。所以他和陳強、陳述、方化、劉江等,並稱為中國螢屏「五大著名反派」。可他卻很善於琢磨,探索出了獨具個人魅力的表演方式,並因趙寶剛導演的《編輯部的故事》而大紅大紫。
  • 盤點新中國影壇五大電影反派的「壞蛋」人生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馬旭(左起為陳述、劉江、方化、陳強、葛存壯)這是一張極其珍貴的合影,名為「五個大壞蛋」。別看它的名字聽起來讓人啼笑皆非,但照片中的五位「壞蛋」卻當之無愧是幾代中國人的電影記憶,或者說是「童年陰影」。
  • 老演員葛存壯病逝享年87歲(組圖)
    葛存壯演過很多的反派和小人物,他真正做到了「沒有小角色」。 圖/CFP2002年,葛優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父子同臺。  3月4日8時33分,著名表演藝術家葛存壯因腦梗引發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7歲。
  • 葛存壯:因為演反角差點沒找到對象,可我是個演壞蛋的好人……
    葛存壯在多年的表演工作中,用精彩的演技為觀眾奉獻了眾多經典的反面角色,被廣大觀眾所熟知和喜愛。葛存壯就是憑藉一種不管角色大小都認真對待的態度,贏得觀眾的喜愛。葛存壯的名字不僅出現在了電影演員字幕裡,而且逐漸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頗為重要的符號。
  • 中國影壇「五大反派」:葛優父親因演得太好,差點娶不上媳婦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當時的紅色革命工作者,出演大反派還是很需要勇氣的。陳強除了早期出演大反派之外,後期轉型走了喜劇路線,還和兒子陳佩斯合作出演了《父與子》、《爺兒倆開歌廳》、《飛來橫禍》、《太后吉祥》等經典的作品。
  • 「孝子」葛優的遺憾:沒和父親演一部電影,也沒讓父親抱上孫子
    小時候的葛優是任人欺負,基本上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毫無「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樣子。後來,1994年,上映的電影《天生膽小》,葛優飾演的「管所長」總是躲在別人身後,幾乎是對幼時經歷的折射。葛優的父親,葛存壯是何許人也?1963年,電影版《小兵張嘎》,葛存壯出演反派「龜田」,演得惟妙惟肖。
  • 葛優是他最大的藝術品,也是他畢生的驕傲,永遠緬懷葛老
    1949年,葛存壯加入東北電影製片廠開始了電影演員的生涯。1953年,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1959年,出演電影《礦燈》;同年在紅色電影《青春之歌》中飾演李芝庭;後又在紅色電影《糧食》中飾演角色清水。1960年,因在電影《紅旗譜》中飾演馮蘭池而被人熟識。
  • 「三癌開泰」劉江去世,熒幕「五大壞蛋」齊聚天國,演繹人間悲喜
    因為演繹過於真實,劉江還差點被臺下的士兵開槍打死。經常演反派,劉江也曾非常自卑,「父母沒給個好長相,又過早發胖,所以只有演壞蛋的命」。不過正是他深入人心的精彩演繹,才從「反面教材」的角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葛存壯以演壞人出名,演技太好險些孤獨終生
    因為演技好而受到這樣困擾的演員不只是馮遠徵,我們今天說的就是著名演員葛優的父親葛存壯,葛存壯的名氣在當時遠超現在的葛優,並且是全國反派角色當中的鼻祖人物,而葛存壯當年就差點因為入木三分的演技使得婚姻大事差點泡湯。
  • 「星二代」葛優,從「養豬倌」到影帝,其父親功不可沒
    葛優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因出演喜劇而出名,在影壇中佔有一席之位。葛優和馮小剛是絕好搭檔,可以說馮小剛捧紅了葛優。葛優的父母不相信兒子去考什麼藝術院校,認為他不會走那條路。得知兒子沒有被任何一家院校錄取,葛存壯開始幫助兒子。他指導兒子怎麼表演,從他養豬的工作入手,沒想到真被文工團錄取了。這位「星二代」在父親的期盼下終於走上演員道路。
  • 一周娛樂 「壞蛋」葛存壯去天堂了 「妖精」傅藝偉被舉報了
    915小編精彩君說幾句:這一周,很熱鬧,小李子終於抱得小金人,卻沒想到最經典的
  • 40多年前,葛存壯斷言葛優不適合當演員,「膽小」他卻成為影帝
    一、1957年4月19日初春的北京,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這個人就是葛優。葛優的父親葛存壯是那個年代非常有名的「大反派」,電影《紅旗譜》中霸佔公產的惡霸地主馮玉池。可以說,葛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星二代。按道理說,葛優有這樣一位藝術家的父親,資源,星途一定非常順利,但其實葛優的成名之路卻從來沒有享受過星二代的待遇。原來,在葛存壯先生心裡,葛優並不適合吃演員這碗飯。小時候的葛優性格比較靦腆,靦腆到什麼程度呢?人多的地方他壓根就不敢去,看到陌生人更是一個勁兒地往後縮,生怕引起別人的注意。
  • 優秀的星二代,青出於藍勝於藍,比如葛優、陳凱歌、王晶
    他的父親葛存壯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戲骨。葛優從小害羞內向,父親怎麼培養都不上道,無奈之下只能去餵豬。恢復高考後葛優想去學表演,結果因為長相和沒經驗,沒有一家高校錄取,最後硬是葛存壯幫忙進的文工團。:&34;然而葛優就是佛系,沒有想紅的心。
  • 孝子葛優的痛:父親助他成「平民影帝」,卻在晚年失憶不認識葛優
    ,因為他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大反派,著名的角色有《小兵張嘎》的龜田太君等,十多年來,葛存壯出演了50多部電影,算得上是個老藝術家了,從這種意義上,葛優還是一個星二代。但那個時候,他就對戲曲方面非常感興趣,在一次上課的時候,他在下面看樣板戲的劇本,沒想到看到太入神,那就唱出來了,與他平時內斂的性子極為相反,這個舉動震驚了整個班的人。不過也能漸漸看到演員這個夢想,在葛優的心裏面,早早就開始萌芽。但是真正讓葛優的演員夢想具象化,還是因為葛優的父親葛存壯。
  • 葛優:21世紀最貴的不是黃金而是孝心
    葛存壯是我國著名的老輩電影表演藝 術家,成功塑造了許多經典藝術形象,我們大多耳熟能詳。而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無疑是兒子葛優。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流傳著一種大家公認的說法:整個北影廠,葛存壯老兩口最有福氣,子女最有出息,尤其是兒子最孝順。葛優的幽默世人皆知。那種冷幽默仿佛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人們一看到那張臉就忍不住想笑,而他留下的那些經典臺詞,更是無不令人捧腹。鮮為人知的是,生活中的葛優還說過一-句話,並不幽默,卻堪稱經典。有一年,葛存壯感覺身體不適,去北醫三院做了檢查,發現左心房長了一個雞蛋大的黏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