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33雙胞胎公主的故事【外國民間故事】

2021-03-03 樹屋故事

樹屋故事,每天一個好故事,陪伴孩子成長。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樹屋故事的第2233篇

雙胞胎公主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和王后,他們一起生活了多年,非常想要孩子,卻一直沒有孩子。

後來國王率兵打仗去了,就在這期間,王后生了雙胞胎,是兩個小公主。

但是首先出世的小公主,上半身像羊,下半身像人,一生下來就會講話。另一個小公主非常漂亮。先出生的那個小公主叫自己小盧迪。

國王打完仗回到王宮時,小盧迪跑上前去向他問好,還自我介紹說她是大公主,名叫小盧迪,她有一個很漂亮的妹妹,她求國王要像愛在搖籃中還不會講話的漂亮的妹妹那樣愛她。

國王答應了小盧迪的要求,還輕輕撫摸著她的毛茸茸的腦袋。

一天,天氣格外晴朗,照料著兩位小公主的女傭人掃開窗戶,把小公主放在窗臺上曬太陽。忽然一股旋風驟起,席捲了整個城堡,旋風取走了漂亮的小公主腦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狗腦袋。

由於過度悲傷,國王和王后後來都死了,因為他們總忘不掉自己的不幸。

這時小盧迪對妹妹說:「跟我來,咱們到湖上去,坐船到另一個國家去吧!」

一個美麗的夏日夜晚,她們悄悄來到岸邊的船上,劃到了很遠很遠的另一個王國。她們把船划到岸邊一個山洞裡,船就停靠在那裡。

然後小盧迪說:「小妹妹,坐在船裡別動,我到王宮裡去打聽一下,我們是否可以待在這個國家。我一定給你弄些吃的送來。但是你不要讓人看見,聽見了沒有?」

小盧迪來到王宮。她見到了國王,請求國王允許她留下。國王答應了她的請求。晚上她可以睡在國王和王后屋裡地板上的一個枕頭上。但是每天她都帶著食物和衣服來到岸邊她妹妹那至。

一年來她天天如此,轉眼又來到了來年春天。復活節前的禮拜四晚上她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在屋裡不停地跑來跑去。

「你跑什麼呢?」

王后說。「如果你再亂跑,就不讓你待在這裡。」

她趕快爬到枕頭上躺下,一動不動,安靜極了。

她睜著眼睛躺在那裡,過了一會兒,她看見王后悄悄起來,動作很輕,以免驚動國王。她腋下夾了個盒子。然後從另一個盒於裡取出動物油塗在火叉上,又打開天花板上的煙孔,最後,她坐在火叉上說:「上去,別下來!」

她通過煙孔出去了。

小盧迪也跑過去弄了個人叉子,像王后那樣在火叉上塗上動物油,最後也坐在人叉子上說:「上去,別下來!」

她也通過天花板出去了,緊緊跟在王后後邊。

在高空中她們和一群老巫婆一起行進。後來她們走進所有的鐘樓,刮下教堂裡鐘上的銅塗在馬身上。最後他們來到一個上面有座紅房子的高山上。

她們在那裡下了馬,把馬掛在牆上。小盧迪在離她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觀察她們。

紅房子裡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美味佳餚,女巫們在那裡大吃大喝起來。

吃完後收拾好桌子,王后把盒子放在桌子中央,並把蓋子打開。盒子裡面有個小腦袋,小盧迪一下子就認出來了,因為那正是她妹妹的腦袋,它是在他們家的窗臺上被她取走的。後來巫婆們都圍著桌子跳起舞來。

跳完後,她們從屋裡出來,從牆上取下馬,坐在馬上說:「下去,不要上來!」

她們離開了那裡,小盧迪立刻窮追不捨,王后是通過煙孔下去的。小盧迪照著王后的樣子做。王后又在國王旁邊悄悄躺下,小盧迪也輕輕地爬到角落裡自己的枕頭上。

一天,小盧迪自己在屋裡的時候,她把妹妹的腦袋從盒子裡取出來,帶著它立刻跑到岸邊。她把妹妹的狗頭打掉,把妹妹的美麗腦袋放回去,小盧迪又帶著狗頭回去把它放在盒子裡。

「你一定當心不要讓人發現你!」

她對妹妹說。說完她立刻跑回王宮去。

第二年復活節前的禮拜四夜裡,小盧迪躺在那裡窺探王后是否還像上次那樣出去旅行。快到半夜時王后起來,像去年那樣做好了一切準備,然後通過煙孔出去。

小盧迪隨後起來照著王后的樣子去做,通過煙孔緊跟王后,到了那座高山上的時候,小盧迪在離王后不遠的地方停下,看那些老巫婆們在紅房子裡跳舞。她們吃喝完畢,王后把盒子取出來放到桌子上。但是她把蓋子打開一看,放在裡面的是狗頭而不是那個美麗的小姑娘的腦袋。

女巫們頓時怒氣衝天,她們立刻抓著王后,掏出她的心臟,又在她心臟的位置上填上稻草。然後她們像上次那樣送回去,小盧迪緊跟在後面。

從這天起小盧迪常常自言自語,卻有意讓國王聽見:「王后的心臟是稻草。」

國王不知道小盧迪的話是什麼意思,有一天國王問她誰的心臟是稻草。

「王后的心臟是稻草,」小盧迪回答,說完轉身跑了。

國王抓著王后摸她的心臟,發現她的心臟果真是稻草。

「你的心臟怎麼和別人的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國王問。

王后被迫講出事情的經過。國王非常氣憤,他問小盧迪是否也跟著去了。

小盧迪告訴他,在復活節前的禮拜四夜裡,她如何跟蹤王后和女巫們。還說王后用旋風捲走的是她妹妹的腦袋。只要她的盒子裡有那個腦袋,女巫們就向她歡呼慶賀。但是當她拿出的是狗腦袋時,她們就把她的心臟掏出來;因為她胸脯是空的無法走路,所以她們用草給她裝了個心臟。

聽完小盧迪的講述,國王怒不可遏,他讓在廣場中央準備好一堆簧火,當著眾人的面把王后燒死。

事後小盧迪帶著自己的妹妹來到王宮,國王見她長得如花似玉,非常喜歡她,想馬上和她結婚。

小盧迪卻說:她同時要和國王的弟弟結婚,否則,國王不能和她妹妹結婚。為了能得到她的妹妹,國王答應了她的要求。他們同時舉行了婚禮。

國王的弟弟很不願意和小盧迪結婚,但又不能違背國王的意志。在國王和美麗的小公主結婚的同一天他和小盧迪也舉行了婚禮。

婚禮那天國王和美麗的公主首先舉行了結婚儀式。然後國王的弟弟和小盧迪站在一起。

但是在牧師為他們祈禱的時候,她臉上所有的毛都掉了,她完全變了,牧師每念一句,醜陋就減少一分,美麗的成分在逐漸增多。儀式舉行完畢,她竟然變得和天仙一樣美,妹妹遠遠不能和她相比。

起初國王很後悔沒有讓小盧迪當王后。但他對自己得到的王后也很滿意,他們都生活得稱心如意,幸福美滿。王后也心地善良,容貌不凡。

收聽更多【樹屋故事】

樹屋0-3歲寶寶故事彙編

樹屋3-6歲寶寶故事彙編

樹屋6歲+寶寶故事彙編

樹屋童話故事彙編

樹屋成語故事彙編

樹屋療愈故事彙編

樹屋原創故事彙編

樹屋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彙編

樹屋歷史故事彙編

樹屋節日節氣故事彙編

樹屋連載故事彙編

樹屋繪畫館課程彙編

《三隻小豬神奇漫遊記》1-100集

《豬豬小學的歷史課》1-100課

提示:

1、請選擇一個您和孩子都比較安靜的時刻,比如睡前,放下您手頭的事情陪孩子一起聽故事,或者最好是您能聽過故事之後,親自給孩子講這個故事。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請儘量不要打斷或者提醒孩子,故事聽完之後,也請給孩子片刻的安靜時間。3、除非孩子主動向您分享,否則一定不要向孩子提問這個故事講了什麼,有什麼心得等問題。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我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王小和龍王公主
    #民間故事那位曾經在龍宮見過的龍王公主正忙著洗衣做飯。王小思前想後,悄悄摸進了門,看見門口有一張貓皮,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小把貓皮揣進了懷裡,躡手躡腳走了過去,一下摟住了龍王公主。龍王公主躲閃不及,又急又羞,面紅耳赤。
  • 民間故事:蓮花公主
    蓮花是公主的乳名,對得如此貼切,莫不是夙有緣份?傳話給公主,不可不出來見見這位才子。」過了一會兒,只聽環佩之聲叮咚漸近,蘭麝之氣濃而薰香,公主來到了。看上去十六七歲,絕美無雙。酒喝到正快樂時,宮中人前來報告說:「公主妝扮好了。」一會兒,見數十個宮女,擁簇著公主出來。用紅色的錦綢蓋著頭面,邁著輕盈的纖步,被人攙扶到猩紅的地毯上,與竇生拜天地成婚。交拜後,侍女們把他們夫妻送到宮廷館舍。洞房中溫和清涼,香氣甜蜜。竇生說:「有公主在我跟前,真使人樂而忘憂。只怕今天的豔遇是一場夢!」公主捂著嘴笑說:「明明是我與你在一塊,哪裡是夢啊!」
  •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撞臉外國經典童話?千多年前《灰姑娘》的故事
    孩子們對白雪公主、灰姑娘、藍精靈等西方童話角色甚是熟悉,而對孟姜女、花木蘭等中國民間故事人物卻知之甚少。這不禁引發了人民的深思,是不是中國的童話故事不夠精彩?花木蘭其實並不是。中國民間故事數量眾多,內容包羅萬千。哪怕是很多外國的經典童話故事,也能在很多年前的民間故事中找到原型,比如灰姑娘、小紅帽等。不信您往下看。
  • 民間故事:雲蘿公主
    雲蘿公主和婢女來的突然,走的時候也驚世駭俗,就如同神話故事裡一般騰雲駕霧,倏忽之間就消失了安大業的面前。母親知道後,懷疑這是妖怪。但安大業早已經被迷得神魂顛倒,即便是妖也不願錯過。抬頭望去,果然是雲蘿公主來了,他的美妙人生終於開啟,只可惜母親沒能看到這一幕。安大業歷經波折後終於娶得漂亮的雲蘿公主,但是在行周公之禮前,公主卻讓他二選一:做紅顏知己,相聚30年;享床笫之歡,攜手6年。安大業脫口而出:「六年後再說!」便急不可耐地一把抱起雲蘿公主。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10則|敖木倫河上勇於帶來光明的「月亮公主」
    三公主出生還不到三個月,美麗的妃子就被狠毒的皇后暗暗害死了,可憐的三公主全靠奶媽養活著。奶媽是個窮苦牧民,心性善良又豁達。三公主小的時候,奶媽領三公主到草原上採花,到森林裡聽鳥叫,三公主把採來的野花分給牧民的孩子們玩。三公主長大了,奶媽教三公主到草原上練習騎馬,到森林裡學著打獵,三公主把捕來的獵物分給獵人們吃。
  • 百萬字《中國民間故事史》在京首發
    該書花費作者十年心血,用一百餘萬字篇幅梳理了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兩千多年的中國民間故事展史。  作者祁連休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民間文學研究室主任,畢生從事民間故事史研究,著有《民間文學詞典》《中國民間故事選》《外國民間故事選》等幾十部作品,是目前中國民間文學界在故事學研究領域學術成就最高的學者。
  • 日本民間故事之桃太郎
    桃太郎は日本で一番有名な民話の一つで、外國の人でも知っているほどです。しかし、現在の桃太郎は戦後に作られた物で原版ではありません。桃太郎是日本最有名的民間故事之一,很多外國人也耳熟能詳。不過,現在的桃太郎故事並不是原來的版本,是戰後改編的。
  • 民間故事:財與色的誘惑
    民間故事:貪圖財色,食惡果。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5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吃塹長一智,便是好青年。本期故事咱就圍繞著這幾句話,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筆者借古喻今,還望各位看官能從這則民間小故事中吸取教訓。文白咱就不多扯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古時候的某鎮子上,住著一個叫「二賴」的年輕人。而鎮子上的人之所以稱其為「二賴」,是因為這年輕人平時好吃懶做,整日無所事事,除了閒逛就是吃喝。
  • 民間故事:神醫駙馬
    民間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鞋匠歪打正著成為駙馬爺的故事,一個沒有權勢又沒有文化的窮小子是如何逆襲成駙馬的呢? 皇帝有個三公主長得非常漂亮,皇帝非常寵愛她。 有一天,三公主外出踏青,回來之後就生病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身體一天比一天消瘦。
  • 民間故事:古墓鬼妻
    民間故事:古墓鬼妻宋朝慶曆年間,四川江陽北邊的無名小村,有個叫劉景的農民,他家極貧,四十五歲也沒娶妻。這天他在坡上幹完活天已黑了,忽然記起是七月十五,正逢中元節。劉景孝順,他每月十五,都要去後山給去世的雙親燒紙。
  • 民間故事:世事無常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6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從這篇民間小故事裡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大家這就跟隨小田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大偉,住在我徒弟的樓下。
  • 理財-聯通2233卡怎麼樣聯通2233卡如何收費?
    2233卡是由嗶哩嗶哩動畫與聯通合作推出的手機免流卡。bilibili視頻客戶端,以90後、00後、新新人類、潮人、基友、腐女、拉拉等新人類的視頻天堂,日韓動漫全覆蓋。那麼,聯通2233卡怎麼樣,聯通2233卡如何收費呢?聯通2233卡怎麼樣?
  • 民間故事:雷打不孝子
    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1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華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老人常說一句老話,叫「在家不敬孝,何必遠燒香。」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男子不孝順母親,還想給母親下毒,結果蒼天有眼,那不孝子被雷電擊中,當場沒了性命。由故事可見,連自己親生父母都要加害的人,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古時候的河間,有一個叫郝五的人。郝五的人性並不和他的姓氏相符,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孝子。
  • B站2233娘沒了!!
    在這之前,先問一下大家,你們還記得2233娘怎麼來的? 第六款:2233娘沒了最新的版本,2233娘沒了,乾杯也沒了,小電視終於C位出道了,看這嘚瑟的小表情,╭(╯^╰)╮。A、單純的更換形象更換全新2233娘的形象,畢竟馬上就要10周年了,給2233換個新衣服,這個說法,也說的過去。(但是6月6號是22的生日!!你們卻把22給弄沒了,好氣呦)
  • 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
    更多精彩推薦:民間故事:孔雀明王的傳說民間故事:燃燈佛——過去佛的傳說每日一笑 | 暖被窩
  • B站2233卡基友號是什麼 B站2233卡基友號有什麼用
    B站2233卡基友號是什麼?B站2233卡基友號有什麼用?B站2233卡基友號是即將上線的,不少小夥伴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究竟是什麼,因此想知道的小夥伴們,就讓小編給大家詳細的講講,一起來看看吧。
  • 走進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
    走進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中午的午自修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對民間資源的利用和轉化亦成為中國圖畫書走向自覺的可行路徑。圖畫故事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成為當時兒童文學探索的重要品類。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各大出版機構都曾出版專門的圖畫故事叢書。這些圖畫故事創作在內容上明顯倚重民間故事:「現在出版的圖畫故事取材於我國自己的民間故事似更多於外國。例如北新的《乞丐變乞丐》和商務的《兩乞丐》,便都是取材於我國民間故事的。
  • 民間故事:鬼怕鍾馗
    一個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36期,鬼怕鍾馗,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緣分未盡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93期,前緣再續,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來自民間,前緣再續,還請大家細細品讀!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素材來自網絡,以故事說明道理,借古喻今。且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若侵,必刪,版權歸屬原作者。歡迎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