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

2021-02-07 建設小學七彩虹中隊

走進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

中午的午自修,我班舉行了牛郎織女的小組情景劇表演,同學們自由分組,自行排練,演的真是多姿多彩呀!



首先上場的是李享、劉凌煊等同學的第一小組,他們的語言和動作都非常的豪爽、自然、幽默,使大家捧腹大笑;接著上場的是李書豪、盧書縱和蔣誠智的三人小組,表演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盧書縱的表演,他一人擔任兩個角色,語言、動作和表情的轉換都非常的巧妙,讓大家也哈哈大笑呢;第三組是黃炯睿、李炫儒等同學的「最強大」小組,他們組有9個同學表演呢,是我認為最精彩的。他們首先從織女和牛郎的家庭生活引入天宮裡王母娘娘和背著她下凡去戲水的仙女們的故事之後,又引入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景,最後他們又把情節巧妙的轉換成了老奶奶給孩子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真厲害!接著就是我、林家暢等同學的小組了,我們也精心排練,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美輪美奐的情景劇;之後就是龔昊和黃賓浩的小組了,他們組只有兩個同學,他們演的是老牛去世的片段,雖然人少,但是他們演的也非常好;最後還有李品澈、徐晨菲等同學帶來的表演,他們的表演雖然不是特別精彩,但是他們的那種向著表演成功的目標,那種努力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還有莊淑琪、李書豪、黃賓浩三位同學還帶來了個人講故事,他們不但參加了小組的表演,還準備了自己的表演。積極準備,熱情參與,我們都應該敬佩他們,向他們學習。【白聖玥】



五(1)班裡怎麼笑聲不斷,那麼熱鬧呢?原來他們在表演《牛郎織女》課本劇啊!

表演的小組特別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炫儒組。雖然他們組人特別多,但是角色安排個性貼合、情節表現有條不紊,每個人都演得出神入化,生動形象,仿佛活生生的牛郎和織女站在大家面前。這個組幾乎把《牛郎織女》的所有片段都排進去了,還添加了自己的想法與創意,比如結尾是一群小孩子在聽老師們講《牛郎織女》這個故事,體現了劇中劇的感覺,特別有創意有趣。

大家從接到任務到演繹,僅短短四天,團員集體排演的時間少之又少,不過大家都積極配合,集中精力,事倍功半,最終呈現了這麼多優秀的表演。而且大家的演出各有特色,有些細節精緻,有些幽默詼諧,可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許銥宸】

 

10月19日中午,五(1)班傳來了一陣這歡聲笑語,原來,我們正在舉行民間故事演講大會。

同學們事先都做了積極準備,一個個爭著上臺,而且表現都非常優秀。李書豪組生動的表情為他們添了彩;莊淑淇組在課文中提取了關鍵點,演起來就更加精彩了。但最好的還是我們這一組,我們不僅把握住了中心,還加上了誇張的動作,臺下的觀眾把肚子都笑疼了。

民間故事的內容曲折、奇幻,語言通俗易懂,塑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現出了獨特的魅力,是我們的經典文學,所以我們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楊以默】

【攝影:李書豪 金承炫 黃炯睿 劉凌煊】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
    現在,我們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還可以看到銀河兩邊有兩顆較大的、明亮的星星,這便是織女星和牽牛星,在牽牛星的兩邊還有兩顆小星星,這便是牛郎織女的一對兒女。
  • 小學語文民間故事趣味之牛郎織女縮寫新編
    民間故事一般是指我們中國民間故事。都是一些幾千年來流傳下來,最精美的寓意深刻的作品。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最廣人人皆知的經典民間故事。課本中選擇的民間故事充分考慮了,孩子們的理解和閱讀能力,按照流傳的故事原貌經過提煉加工編程。
  • 《牛郎織女》故事彙編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
  • 牛郎織女的 故事
    牛郎織女的 故事亂石穿空轉載▼標籤:詩歌 七夕 牛郎織女 王母娘娘 牛郎織女的故事
  • 姑獲鳥│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與愛情無關
    《牛郎織女》與《梁祝》、《孟姜女》、《白蛇傳》並稱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關於「牛郎織女」比較正統的說法源於自然天象的崇拜,即對「牛宿星」與「織女星」的崇拜,後經世人刻畫這才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正統說法源於東晉】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的版本眾多,其中比較正統的說法應屬東晉時期的幹寶在《搜神記》中記錄的《董永》一文: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
  • 七夕節探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
    沂源縣的牛郎織女傳說,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當前民間文化研究(尤其是民間傳說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個案。青牛雕塑沂源牛郎織女傳說始終處在動態的傳承過程中,民眾的口頭敘事並不是民間傳說在當地流傳的唯一途徑,民間信仰的力量是推動沂源牛郎織女傳說發展豐富的重要因素。
  • 牛郎織女的故事,不適合講給孩子聽
    牛郎織女,這個忠貞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兩千年,家喻戶曉。臨近七夕,大人們十有八九會搬出這個故事,講給小孩子聽。
  • 牛郎織女的八卦故事 史太long
    民間故事在傳播進化時,會衍生出許多不同版本。牛郎織女除了我們熟知的七夕故事以外,還衍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出來。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了一件略帶科幻色彩的舊事,說在天河與海洋是聯通的。每年八月,有浮槎(會飛的船)定時往返。有海上住人好奇,就背著糧食爬到船上,一飛就是十來天,飛到一處城池。城池裡有宮闕,宮裡有一個織婦,還有一個男子牽著牛出去喝水。
  • 七夕:牛郎織女故事,影視作品多少版本?1對人物,3個版本
    小時候,我們看過很多關於牛郎織女的影視作品,這些影視劇,將故事演繹了又演繹,一直受著人們的喜愛。經歷了多種演繹,各個版本,各有側重,各不相同。一、黃梅戲《牛郎織女》電影版黃梅戲《牛郎織女》電影,由嚴鳳英、黃宗毅主演,其中有很多戲曲唱段,經常看到它在戲曲頻道播出。
  • 寶寶睡前故事 | 牛郎織女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女兒,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 牛郎織女故事新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古詩云: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邢臺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邢臺民間傳說之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 拾班記 | 陳晨《牛郎織女的真實故事》
    「三隻小豬」有「真實的故事」,那「牛郎織女」有沒有可能也有「真實的故事」呢?
  • 中國的情人節——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中國的情人節——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作者:李志英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牛郎織女鵲橋會(網絡圖片)《牛郎織女》流傳的版本有很多,流傳較廣的是牛郎織女及"七夕"傳說源於天象星宿之說。
  • 關於牛郎織女,卻無關愛情的故事
    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然而今天小編講的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有些不太一樣,可以說 基本上無關愛情,各位單生狗可以放心看了,大可不必擔心虐狗。在本季新番中,XFLAG ANIME發布了一部頗有中國風氣息的ova動畫《約定的七夜祭》。該動畫只有60多分鐘,由參與製作《正解的卡多》《翠星的加爾岡緹亞》的村田和也執導,是以七夕將近的七夜祭為舞臺的原創動畫作品。
  • 民間故事——七夕是月老七世的執念!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其實在這個故事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幫助牛郎的老爺爺究竟是誰?他為什麼要幫牛郎那?接下來我們先了解一下七夕這個故事。
  • 「演繹英雄故事激發愛國情懷」紅色文化活動走進晉城二中
    「演繹英雄故事激發愛國情懷」紅色文化活動走進晉城二中12月15日下午,「演繹英雄故事激發愛國情懷」紅色文化暨學習強國——「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主題徵文進校園活動在晉城二中舉行。朗誦《請銘記,霧重慶》情景劇《紅色火種》節目精彩紛呈,現場掌聲連連。活動現場,愛國詩劇《秋瑾》,朗誦《請銘記,霧重慶》,徵文演講《抗戰家書》,情景劇《風聲》、《紅色火種》等節目精彩紛呈,贏得了現場師生陣陣掌聲。
  • 神話下凡 ——《牛郎織女》定情如意湖
    www.xiyuan.tv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