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故事,不適合講給孩子聽

2021-02-13 李娟娟工作室

牛郎織女,這個忠貞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兩千年,家喻戶曉。臨近七夕,大人們十有八九會搬出這個故事,講給小孩子聽。

為什麼我說這個故事不適合講給孩子聽?

從兩性關係講,故事裡牛郎偷看織女洗澡,這沒有給小孩子傳輸正確的性教育觀。據科學家研究,孩子3歲左右開始有性意識,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要告訴孩子私密部位不能讓異性觸碰,也不能觸碰和偷看異性的私密部位。兒童時期不合適的性教育會在孩子成人後引發性心理障礙、性扭曲、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從法律層面講,牛郎偷看織女洗澡,乘機偷走織女的仙衣,涉嫌盜竊罪。牛郎拿走織女的衣服,其目的是讓織女找不到衣服無法飛翔,在天亮之前沒法回到天宮,以此威脅織女留到凡間給她當妻子。這是間接限制織女的人身自由,涉嫌非法拘禁罪。牛郎以織女的仙衣相要挾,和織女發生性關係,產下龍鳳胎,涉嫌強姦罪。

從原生家庭講,織女是上流社會,美豔動人,身懷絕技。牛郎自幼失去父母,由惡嫂惡兄教導,家境貧窮,毫無文化,迫於無奈,離家出走,到了樹林裡建了個小屋,自己種地自己吃。這麼一個水準的牛郎有多大能力能擺脫原生家庭不幸對他的傷害?恐怕普通家庭智商正常的父母,都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原生家庭如此糟糕的牛郎吧,何況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這樣的上流社會呢?

中國民間流傳著四大經典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些愛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差距都非常之大,牛郎織女是上流社會美女與最底層貧農之戀,許仙白素珍是美貌能幹的女人與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的酸文人之戀,梁山伯與祝英臺是窮書生與富家女之戀,孟姜女與萬杞良是才女與苦力之戀。無一例外,女主人公都屬於強勢群體,而男主人公都屬於弱勢群體。

在我看來,非要給孩子講古代民間愛情故事,只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有些合理的成分。在求學期間,女扮男裝的富家女對品學兼優的窮書生產生感情,這合乎常理,雖然出身相差很大,但出身差的一方如果有學習天分,付出超於常人的努力,不斷追求上進,會逐步縮小與富家女之間的差距,奠定愛情的基礎。現代社會也常見城市小資女嫁給德才兼備的農村鳳凰男。其它三大經典愛情故事,男主人公都吃了上頓沒下頓,常被地主欺凌,沒有反抗意識,懦弱無能,身無長物,普通的婦女都瞧不上這種男人,更別說富家女、才女、女強人會和他們私奔,毫無真實性可言,純屬底層社窮男人的自我意淫。

講故事可以展開想像虛構,但必須源於現實,遵循基本的邏輯和常識。反常識反智的故事,講再多,無助於孩子的成長,只會毒害孩子。

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精華常見,垃圾也不少。貴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匯融與身,與時俱進。

推薦閱讀

別給乞丐錢

你在社會底層苟活,卻學著社會高層「淡泊名利」

謝謝你的讚賞

相關焦點

  • 牛郎織女的 故事
    牛郎織女的 故事亂石穿空轉載▼標籤:詩歌 七夕 牛郎織女 王母娘娘 牛郎織女的故事
  • 小時坐在葡萄架下,聽娘講七夕的故事
    小時坐在葡萄架下,聽娘講七夕的故事農曆七夕,又稱七巧節、女兒節。
  • 牛郎織女情投意合?NONONONO!
    ,被富家主人阻攔,無奈生米煮成熟飯,生下子女,富家主人將子女扔給窮小子,不讓相見。這樣一個悲劇故事如何變成了一個有關星辰的神話版本?有心作此故事的還能有誰呢?只有當事人,在一個漫天繁星的晚上,小孫子吵著要聽故事,年近古稀的爺爺望著兩顆星辰,還有隔斷的那條銀河,回想自己的曾經,講訴了這麼一個動人的故事。從此小孫子帶著這個故事講給了更多人聽。雖說古籍最早記載只有牛郎織女兩顆星辰,之後再演變故事。可是若無故事,又何來牛郎織女兩個特別的名字呢?
  • 拾班記 | 陳晨《牛郎織女的真實故事》
    「三隻小豬」有「真實的故事」,那「牛郎織女」有沒有可能也有「真實的故事」呢?
  • 走進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
    走進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中午的午自修
  • 《牛郎織女》故事彙編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
  • 寶寶睡前故事 | 牛郎織女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女兒,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 牛郎織女故事新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古詩云: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七夕滿天雨 人間不了情——永遠的牛郎織女 作者:閆循華
    今天七夕,窗外陰雨綿綿,這雨來的真是時候,這是牛郎織女從銀河兩岸遙望哭泣的淚水嗎?感覺時光一下子倒流到幾十年前,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每天除了上班、上學、吃飯睡覺,或偶爾看場電影、看場戲,空閒時間我們做什麼哪,我想大家大概都有過相同的經歷,那就是聽老人講故事。
  • 牛郎織女的八卦故事 史太long
    民間故事在傳播進化時,會衍生出許多不同版本。牛郎織女除了我們熟知的七夕故事以外,還衍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出來。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了一件略帶科幻色彩的舊事,說在天河與海洋是聯通的。每年八月,有浮槎(會飛的船)定時往返。有海上住人好奇,就背著糧食爬到船上,一飛就是十來天,飛到一處城池。城池裡有宮闕,宮裡有一個織婦,還有一個男子牽著牛出去喝水。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孩子3歲左右正處於想像力最豐富的的時期,在這段時間有多少家長陪著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呢?還有的家長即使給孩子講故事,也是三心二意,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人在臨睡之前是大腦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夠藉此機會給孩子講個睡前故事,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示,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是否經常聽睡前故事,會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軟之後的表現和學習成績。給孩子聽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呢?
  • 中國的情人節——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七月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就是其中的一個美麗愛情神話故事。         中國民間有四大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孟姜女哭長城、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任數它們中的一段,都感人肺腑,被奉為中華民族的愛情經典。今天是七夕節,又是傳說中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你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的來歷嗎?
  • 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
    >   相傳,織女是玉帝與瑤姬的女兒,她在見到牽牛後,兩人一見鍾情,情投意合,便私訂終身,但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
  • 孩子想聽「恐怖故事」,家長要不要講?換個模式或許效果更佳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給孩子講故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講故事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這裡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孩子聽的故事的內容,對其成長,不會有負面影響。
  • 姑獲鳥│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與愛情無關
    關於「牛郎織女」比較正統的說法源於自然天象的崇拜,即對「牛宿星」與「織女星」的崇拜,後經世人刻畫這才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正統說法源於東晉】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的版本眾多,其中比較正統的說法應屬東晉時期的幹寶在《搜神記》中記錄的《董永》一文: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
  • 「凱叔講故事」:故事講太好, 孩子睡不著
    有小朋友家長給王凱留言:「奧斯通聽凱叔太多,好多個故事都快背下來了,以至於遠遠地聽見我看的電視劇裡有『楷書』兩個字,就衝過來問我『是凱叔嗎?怎麼都是光光頭但長得不像?』」從第一次把睡前故事傳上網開始,王凱已經為小粉絲們講了將近300個故事。從前的「財經故事王凱」變成了「凱叔」,粉絲年齡拉低三四十歲。王凱開玩笑說,如今自己名符其實「老少通吃」。
  • 適合孩子聽的遠古奇幻故事,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它既有《三國演義》的英雄熱血,又有《西遊記》的活潑有趣,還有飛出天際的奇幻腦洞,堪稱中國神話史詩,絲毫不遜色於西方任何經典。冰與火之歌裡有魔法有龍有異鬼,封神演義裡有神有妖有精怪;冰與火之歌裡有五王之戰,封神演義裡有武王伐紂;……可以說,《封神演義》是一部被低估的大作,如果我們再將其中的血腥暴力、宿命論等不適合孩子的內容一一剔除
  • 關於牛郎織女,卻無關愛情的故事
    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然而今天小編講的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有些不太一樣,可以說 基本上無關愛情,各位單生狗可以放心看了,大可不必擔心虐狗。在本季新番中,XFLAG ANIME發布了一部頗有中國風氣息的ova動畫《約定的七夜祭》。該動畫只有60多分鐘,由參與製作《正解的卡多》《翠星的加爾岡緹亞》的村田和也執導,是以七夕將近的七夜祭為舞臺的原創動畫作品。
  • 適合孩子聽的遠古奇幻故事,激發孩子的無窮想像力
    冰與火之歌裡有魔法有龍有異鬼,封神演義裡有神有妖有精怪;冰與火之歌裡有五王之戰,封神演義裡有武王伐紂;……可以說,《封神演義》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魔幻大作,如果我們再將其中的血腥暴力、宿命論等不適合孩子的內容一一剔除
  • 七夕節探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
    從上圖的門口進入,走不遠見一個天然洞穴,洞口上方書有「織女仙洞」四個字,牛郎織女傳說就要從這兒開始了。廟內牛郎塑像居中,兒女分列兩旁,還有青牛一尊;牆壁上繪著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廟周圍築起高高院牆,廟後有一排房,道人膳宿其中。在織女洞南面的平坦之處,修建「迎仙觀」(後曾改為「三清樓」、「三清閣」),殿內塑諸多神像,皆栩栩如生。大殿的西、北、東面各建一排房,是道通和弟子的膳宿之處。大殿大門氣勢雄偉,金碧輝煌。門外修一水池,山泉汩汩,從未乾涸。道通親率弟子在池邊栽上銀杏樹兩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