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
古詩云: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很浪漫、唯美的一個愛情故事,以至於七夕演變成我們中國的情人節。我也一直覺得像這樣的愛情故事永遠值得傳頌。但直到有一天,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講了牛郎織女的另外一個版本。
故事的開頭和你們知道的一樣,就是古時候,兄弟兩從小父母雙亡,他們相依為命。但是哥哥成家之後,嫂子看弟弟不爽,把弟弟逐出門外。弟弟叫牛郎,從此帶著老牛獨自生活。有一天,老牛神奇般地說起人話了。你說牛逼不牛逼。老牛跟牛郎說明天穿過一條河,翻過一座山,有一面湖。傍晚時分,有七仙女下凡在湖中洗澡,你撿起一件紫色衣服就跑,那個仙女就是你老婆了。我一直覺得很奇怪,老牛會說人話,知道那麼多事情,更絕的是,還會教人耍流氓。這事兒我們暫且不表。但這事兒還真成了,牛郎撿著一個仙女當老婆,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那。聽說還生了兩個娃,一兒一女,從此一家人,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織布,你煮飯來,我織布,(不好意思,織女說她就會織布),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我們知道這樣的日子是不會長久的,因為規章制度它不允許啊。
話說玉帝知道牛郎和織女在凡間成親的事以後,龍顏大怒。「都在凡間談戀愛了,沒了織女,天宮裡再也產不出上等的雲錦天衣了,往後朕豈不是沒衣服穿了」。於是氣呼呼地派了王母娘娘過去解決這事。
王母娘娘領了命,帶了天兵天將想先去教訓下牛郎,再把織女帶回天宮受罰。結果好死不死,王母娘娘一失手把牛郎打死了。這時,邊上吃草的老牛說話了,「王母娘娘,這下你可闖禍了,織女要是知道牛郎死了,肯定也不活了,織女一死,天上就再也沒人能織出雲錦天衣了,你這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嘛」。王母娘娘這時也懊悔不已。老牛嘿嘿一笑,接著說到,「我倒有一計,能讓織女不但不會自尋短見,而且能更賣力地織布」。王母娘娘:「願聞其詳」。老牛說,「我們導演一場苦情戲,你把我變成牛郎,然後去把織女帶走,我去追趕,你就弄條河把我們隔絕開來,然後每年7夕安排我們見上一面,這樣織女為了和我見上一面就有活著的動力,而且一年除了七夕,全年都在織衣服,不影響工作,如此豈不妙哉」。王母娘娘聽了哈哈大笑,「還是老牛你牛B」。老牛繼續說到「還有,每年七夕,河上面需要搭座橋,之前有一隻喜鵲竟然飛來我頭上拉了泡屎,懇請王母娘娘七夕命它們搭座橋,讓我和織女踩在它們頭上見面」。王母娘娘說到「準了」。於是後面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老牛因為出了這個良策,被王母娘娘賜予了無邊法力。後來聽說混得很好,在翠雲山娶了鐵扇公主做老婆,生了個兒子叫紅孩兒。要說這老牛啊,豔福還真不淺,後來還找了個小三,是積雷山的玉面狐狸。一年到頭也沒啥工作,除了七夕演場戲,做了會兒牛郎,大部分時間在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間兩頭跑。說起開頭跟你們說的那個疑點,老牛開頭會說人話,還知道那麼多事情,我都懷疑整個事件都是老牛精心策劃的。唯一的悲情角色莫過於織女,一直被蒙在鼓裡,一天到晚在工作,全面無休,只為了每年七夕跟心上人見上一面。
這個故事,也是我一個叫老牛的朋友跟我說的,那天剛好他喝多了。我聽完這個故事之後唏噓不已,從此我看那些節日裡撒狗糧的情侶們,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也許他們背後有一個更狗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