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獲鳥│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與愛情無關

2020-12-27 騰訊網

《牛郎織女》與《梁祝》、《孟姜女》、《白蛇傳》並稱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關於「牛郎織女」比較正統的說法源於自然天象的崇拜,即對「牛宿星」與「織女星」的崇拜,後經世人刻畫這才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正統說法源於東晉】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的版本眾多,其中比較正統的說法應屬東晉時期的幹寶在《搜神記》中記錄的《董永》一文: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永其行三年喪畢。欲還主人,供其奴職。道逢一婦人曰:「願為子妻。」遂與之俱。主人謂永曰:「以錢與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喪收藏。永雖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報厚德。」主曰:「婦人何能?」永曰:「能織。」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匹。」於是永妻為主人家織,十日而畢。女出門,謂永曰:「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語畢,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大意是將,漢朝孝子董永,因家中貧寒無法安葬亡父,於是自賣為奴。主人知董永人品很好,就給了他一萬錢。守孝三年結束後,董永準備去主家盡他僕人的職責。可在半路上遇到一個女子對他說,願意當他的妻子。於是董永就帶著她一起去了主人家。主人說:「那筆錢本來就打算送你了,你不用來做僕人。」董永說:「蒙受你的恩惠,我父親的喪事才得以辦完,我雖是微不足道之人,但也會勤懇工作,來報答您的恩德。」主人問:「你妻子會做什麼呢?」董永說:「她會紡織。」主人說:「那就讓她織一百匹細絹就行了。」董永的妻子於是就給主人家織絹,只用十天就完成了。之後,董永的妻子對董永說:「我是天上的織女,因為你非常孝順,所以天帝讓我下凡來幫你還債。」說完,凌空而去,不見了蹤影。

黃梅戲曲目《天仙配》也正是由此版本改編而來。如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又如1953年陸洪非改編的《天仙配》就有《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就劇情發展而言與原文故事的發展如出一轍。只不過,現版的天仙配已經沒有了《賣身》這個前引,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南朝時的星宿「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源於自然天象的崇拜,那麼南朝時盛行的版本則更具備原型代表。南朝文學家任昉在《述異記》中撰寫的版本:「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大意是說,牛郎織女均為天上星宿,織女在天河以東織布,牛郎在天河以西放牧,玉帝感念織女辛勞,便將她許配給了牛郎。婚後兩人,如膠似漆,以至於荒廢工作。玉帝大怒,便將織女遣回河東,只許二人一年見一次面。

而比任昉稍晚的[南朝梁]殷芸在《小說》中進而更加完善了這個故事,進而有了「七夕鵲橋會」的說法: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河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民間傳說有牛助攻】

現在關於「牛郎織女」大眾較為熟知的民間版本,多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助攻形象,那便是牛郎的牛。

故事大致講的是,放牛郎董永在老牛的幫助下,偷走了下凡織女的羽衣,兩人一見鍾情,結為夫婦,並生下一兒一女。由於人神相戀有違天條,再加上織女本就是玉帝的七女兒,於是王母就親力親為,棒打鴛鴦,將織女帶回天界。這時,老牛再次出手相助,讓牛郎有了飛天之能。牛郎就挑起籮筐,筐內載著兒女,前去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之時,王母拔下頭釵,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銀河,自此牛郎織女二人就只能在銀河兩岸對望。二人堅貞的愛情所感動了喜鵲,無數的喜鵲紛紛用身體搭橋,這才讓兩人能在天河上相會。

我們所要溯源的正是此版本。

晉代郭璞在《玄中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個名叫「姑獲鳥」的妖怪,其經歷與民間「織女」存在多點相似之處:「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一名鉤星,一名隱飛。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志,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昔豫章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鳥,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去就毛衣,衣之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以衣迎三女,三女兒得衣亦飛去。今謂之鬼車。」

首先,該文前半段中明確的指出了姑獲鳥的別名有「天帝少女」,即天帝的小女兒,這與身為七仙女的織女相互對應。其次,在於她穿衣即飛,脫衣為人的設定,和仙女們用於飛天的羽衣也極為相符。

如果說上述兩點僅為巧合,那麼該文的後半段,豫章男子盜羽衣,成親生子之事已基本可以看出這就是民間版「牛郎織女」的原型。

如果繼續深究下去,姑獲鳥為何要去而復返專程回來接走自己的孩子?她為何不把丈夫也帶走?難道他們之間就沒有愛情嗎?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出在「生三女」,男子將她娶為妻子,生下來的卻都是女兒。處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加之她本就是人憎鬼厭的妖怪,姑獲鳥的家庭處境就可想而知了。甚至理解成男子在沒錢沒有辦法下不得已娶回來的生殖工具也不為過。女兒之所以會願意幫她去問出羽衣的所在,也是出於感念母親恩情,不忍母親受苦而為吧。

所以,這個故事中並沒有愛情,有的只是姑獲鳥對丈夫的狠,對女兒的愛,以及對掙脫枷鎖獲取自由的渴望。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感謝閱讀 ·

傳播中華志怪文化,講述別樣妖怪故事。

相關焦點

  • 關於牛郎織女,卻無關愛情的故事
    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然而今天小編講的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有些不太一樣,可以說 基本上無關愛情,各位單生狗可以放心看了,大可不必擔心虐狗。在本季新番中,XFLAG ANIME發布了一部頗有中國風氣息的ova動畫《約定的七夜祭》。該動畫只有60多分鐘,由參與製作《正解的卡多》《翠星的加爾岡緹亞》的村田和也執導,是以七夕將近的七夜祭為舞臺的原創動畫作品。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帝姬惡靈——從姑獲鳥開始
    姑獲鳥被廣為人知,大概要歸功於手遊《陰陽師》的推廣,這件事還得感謝日本妖怪畫家鳥山石燕。他在整理日本傳說故事時,將傳自漢地的諸多靈怪(如山魈、姑獲鳥)囊括在內,完成了《畫圖百鬼夜行》三部曲。這套作品成為了後世日本靈怪傳說的源泉。網易在借鑑陰陽師傳說時,將之加入到遊戲中,姑獲鳥遂成了耳熟能詳的一種靈怪。
  • 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以後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都會見面了。      牛郎織女鵲橋會(網絡圖片)《牛郎織女》流傳的版本有很多,流傳較廣的是牛郎織女及"七夕"傳說源於天象星宿之說。
  • 《牛郎織女》故事彙編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
  • 牛郎織女的 故事
    牛郎織女的 故事亂石穿空轉載▼標籤:詩歌 七夕 牛郎織女 王母娘娘 牛郎織女的故事
  • 寶寶睡前故事 | 牛郎織女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女兒,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 牛郎織女故事新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古詩云: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陰陽師SP姑獲鳥傳記解鎖條件 背景故事介紹
    陰陽師SP姑獲鳥的水墨風格非常驚豔,在背景故事的設定上也是針對保護一家老小為基礎,所以也是一個情懷的產物。現在小編要給你們分享帶來的就是陰陽師SP姑獲鳥傳記的內容,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陰陽師SP姑獲鳥的水墨風格非常驚豔,在背景故事的設定上也是針對保護一家老小為基礎,所以也是一個情懷的產物
  • 姑獲鳥丨血腥、殘忍、可憐,還有童話
    本故事純屬虛構應該沒有雷同背景音:番主作為一名純正非。
  • 牛郎織女,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點擊上方藍字「詩刊社」,一起玩耍吧^-^來源:中國成語大會(zhongguochengyu)先簡述下牛郎織女的傳說起源可以看到這完全就是現代牛郎織女故事的前半段,牛郎織女究竟是哪個時期和天女羽衣傳說融為一體至今沒有定論,但大致推斷是南宋之後的事情,細節方面也有很多偏差,學者洪淑苓認為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一、傳統的兩兄弟和老牛破車式:浙江,山東,安徽。二、謫仙報恩式:閩南,潮州。三、織女變心式:蘇北。
  • 七夕節探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
    今存於大賢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為我們破解沂源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和發展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立於山頂玉皇閣的明代正德六年(1511)的《重修迎仙觀玉帝行祠記》解釋了大賢山和迎仙觀的來歷:「所謂山之大賢者,因織女之稱也;觀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賢山之賢人是織女,迎仙觀之仙人是張道通。所謂織女之「賢」,所強調的是作為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女子的「賢惠」的品德。
  • 這就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原生地「中國愛情山」織女念牛郎的相思之苦
    滑道從很高很遠的地方劃下來非常驚險刺激玻璃鵲橋牛郎織女約會的地方登月老峰,手要抓牢,腳要踩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感受求得真愛並非易事。到達天河湖,看到清澈透明的湖水,心情頓時豁然開朗。愛情廣場西臨的鴛鴦池,牛郎織女初次相識的地方,盜衣結緣故事就發生在此。
  • 重慶「愛情天梯」背後的故事,比牛郎織女更感人,市區自駕3小時
    重慶「愛情天梯」背後的故事,比牛郎織女更感人,市區自駕3小時這段時間出現的一些新聞讓許多人都非常害怕,尤其是前段時間的女子失蹤案件,讓人不禁心涼,許多人也都表示,不敢再相信愛情了。但其實在這個世界的不知名的角落,也許正在上演著你所難以想像的人間真情。
  • 牛郎織女的故事,不適合講給孩子聽
    牛郎織女,這個忠貞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兩千年,家喻戶曉。臨近七夕,大人們十有八九會搬出這個故事,講給小孩子聽。
  • 明明是織女被迫嫁牛郎,怎麼就成了追求自由愛情的故事?
    ,牛郎織女傳說不是正面恩愛故事的典範。只是在西方情人節影響下,很多人因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情節,便稱七夕為中國古代的情人節。牛郎織女傳說如今成為我們所熟知的愛情傳說,與長期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有一定關係。
  • 走進民間故事 —《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
    走進民間故事——《牛郎織女》故事演繹現場中午的午自修
  • 牛郎織女的八卦故事 史太long
    民間故事在傳播進化時,會衍生出許多不同版本。牛郎織女除了我們熟知的七夕故事以外,還衍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出來。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了一件略帶科幻色彩的舊事,說在天河與海洋是聯通的。每年八月,有浮槎(會飛的船)定時往返。有海上住人好奇,就背著糧食爬到船上,一飛就是十來天,飛到一處城池。城池裡有宮闕,宮裡有一個織婦,還有一個男子牽著牛出去喝水。
  • 神話下凡 ——《牛郎織女》定情如意湖
    www.xiyuan.tv牛郎織女的傳奇故事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
    8月17日上午,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在和順縣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上旬。  據了解,本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8月17日上午政府廣場的啟動儀式,8月24日—25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首屆全國鄉旅生態文化創意節啟動暨「情定七夕、緣定和順」漢式集體婚禮,8月20日、21日晚的和順縣縣長+山西廣電主持人+帶貨主播活動,8月24日—9月2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8月17日上午在政府廣場的七巧繡娘作品秀,8月19日—21日在縣體育館的「太行山水入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