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2020-12-24 澎湃新聞

「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2020-08-31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大躍進」的腳步步步進逼的情況下,毛澤東和黨中央又萌發了改變農村基層組織結構,實行「人民公社」的念頭,使「烏託邦」式的理想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公社這個名稱,原出於歐洲中世紀,是當時西歐實行自治的城鎮。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和他的學生們於1824年至1828年在美洲購置土地,進行未來理想社會的試驗,並把理想社會的基層組織叫做公社。歐文公社是由2000到3000人組成的工、農、商、學相結合的生產和消費單位。在公社內部,純粹個人日用品以外的一切東西變為公有財產,產品按需分配。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文獻裡,也常把自己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單位稱為公社。

我國的公社體制走過了一段不平常的發展軌跡。特別是初期的農村人民公社,也明顯地、普遍地帶有歐文公社的濃重烙印。

陸定一在八大二次會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的發言中提到,毛澤東和劉少奇談到幾十年後我國的情景時曾經這樣說,那時我國的鄉村中將是許多共產主義的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醫院,有科學研究機構,有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交通事業,有託兒所和公共食堂,有俱樂部,也有維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鄉村公社圍繞著城市,又成為更大的共產主義公社。前人的「烏託邦」想法,將被實現,並將超過。這期間,陸定一受令編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論共產主義社會》一書。收入書的第一條語錄中有兩個地方提到共產主義社會的基層組織叫做公社。這本書的編出,對毛澤東最後決定把生產合作社合併起來的大社叫人民公社起了促進作用。毛澤東還一再向全黨推薦這本書。

於是,1958年初,毛澤東正式提出農業生產合作社要實行小社並大社的主張。全國農村立即開始了籌建人民公社的工作。在合併起來的大社裡,有的地方率先以「公社」命名,如浙江省諸暨縣城南鄉的「紅旗共產主義公社」,遼寧省安東縣有一個地方叫「前陽公社」等。

1958年二三月間,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紅旗》雜誌總編輯陳伯達談過一次話,說鄉社合一,將來就是共產主義雛型,什麼都管,工農商學兵。此後,陳伯達受毛澤東啟發,作了更深的思考,撰寫了《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在7月1日《紅旗》第三期予以發表。第一次在黨中央的刊物上出現了「人民公社」四個醒目的字。陳伯達的文章,對人民公社體制的普遍實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毛澤東對新鮮事物從來就投以極大的關注和熱情。因此,人民公社的出現,自然是一百個高興,一百個支持。8月4日,他走出京門,來到河北徐水縣視察,稱讚人民公社成立後達到了「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6日,毛澤東又南下河南新鄉縣七裡營公社,在辦公室門口,久久地疑視公社的牌子,連連點頭說,「人民公社好」。並對陪同視察的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吳芝圃講,「吳書記,有希望啊!你們河南都像這樣就好了。」據有關資料稱,河南省是最先得到關於人民公社信息的,也是最早成立人民公社的省份。9日,毛澤東又東去山東,當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匯報有人準備大辦農場時,毛澤東制止說:「還是辦人民公社好」。

由於毛澤東在沿途視察中是一路的興奮,一路的放行。特別是8月29日北戴河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的決議》以後,人民公社成了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各地農村在短時間內掀起了大辦人民公社的熱潮。到1958年10月底,全國農村共建立人民公社26576個,入社農戶佔農戶總數99.1‰。全國範圍內的農村已基本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農村人民公社的發展勢頭也帶動城鎮搞起了人民公社。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興致勃勃地預言,將來城市也要搞,學校、工廠、街道都辦成人民公社。不要幾年功夫,就把大家組成大公社。城市鄉村一律叫公社。如鞍鋼叫鞍山公社,不叫工廠。

「人民公社」這種體制在我國延續了20多年,到上世紀80年代予以結束,被「鄉」一級政權所代替。

轉自:非常歷史

原標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還記得「大躍進」時的人民公社食堂嗎?為何只辦了三年便停辦了?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伴隨著"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而興起的"新生事物",是建國後極"左"路線的產物。它從1958年的普遍"大辦"到1961年的基本解散,歷時只有短短的三年,最終只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 50年代人民公社大鍋飯真實照片
    50年代人民公社大鍋飯真實照片 2020-11-06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試論人民公社的歷史地位
    筆者認為,對人民公社持完全否定的學者,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是缺乏歷史感的。首先,他們把50年代末風卷全國、近似鬧劇的人民公社運動與相對平穩運行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混為一談了,這樣,就把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制度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無以替代的作用完全抹煞了。其次,對農村人民公社的全盤否定,就將其在制度建設方面所起的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也一同抹掉了。
  • 人民公社大食堂老照片:放開肚皮吃,吃飯不花錢!
    60年前,也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我國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在這個運動中,全國大大小小的村子的生產隊都成立了公共食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鍋飯」。當時,還繪製了一些宣傳畫,上面寫的諸如「人民公社好,幸福萬年長」「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的話語。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集體主義經濟,村裡一切都免費共用!
    據說我們國家土地遼闊,景點非常多,每個省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象都很多,眾所周知,我國有人民公社化,有實施集體經濟的時期,那個時期大家團結起來發展經濟,是村鎮單位,但隨著我國的發展,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逐漸被淘汰,我國最後實施人民公社的地方 今天的小編會帶你去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
  • 十字軍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從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興起,到它徵服羅馬的近東,到它徵服羅馬埃及,到它徵服羅馬的北非,到它徵服西班牙、西西里,甚至跨過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擴張的過程,這個擴張的過程叫什麼呢,叫聖戰——吉哈德。這是一個穆斯林不間斷地擴張的過程。在阿拉伯帝國的這種不間斷的擴張裡,它跟法蘭克人是怎麼相遇的呢?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女孩不願外嫁,外村男孩卻願倒插門
    在發展的所有手段當中,我國曾經推出過一種新型的體制,那就是人民公社。與傳統的農村不同,人民公社讓農村的人聯繫更加緊密。在人民公社的初期,也確實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2014-11-10 18:04: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肇慶11月10日電 題 廣東肇慶餐飲業興起「電商化」  作者:黃耀輝 劉勁  與當前內地風風火火的「雙十一」電商大戰相比,傳統餐飲點餐轉型也正悄然改變,在廣東肇慶就興起餐飲企業營銷管理「電商化」趨勢,當地餐飲企業紛紛通過微信或
  • 懷舊主播的原型,帶您參觀中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
    在我們中國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這樣一種制度,人民公社!我想對於老一代的人來說,對這個系統並不陌生,當時提出要把合作社變成一個農工合作相結合的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一個農工結合的人民公社,1958年,中國也出現了第一個人民公社。
  • 美國職場興起的「FIRE運動」給你答案
    說到35歲提前退休,過上有錢又有空閒的生活,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得不提近年來美國興起的"FIRE運動"。這裡別誤會,此Fire非彼Fire。那麼什麼是"FIRE運動"?與傳統的財富積累方式截然不同,該運動人群(即FIRE人群),提倡通過降低物質上的欲望,追求極簡的生活。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25倍,早早在35歲左右就退了休,過上閒適的生活,並且每年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Fire的分類。FIRE被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瘦FIRE",也就是極度節儉的方法。第二類是"肥FIRE",就是在維持一個常規生活水準的同時,進行儲蓄和投資。
  •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
    國內最後一個「人民公社」,集體主義制度共同發展,村民富得流油,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也越來越享受生活,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行也逐漸成為人們享受的一種方式,在大小假日,人們選擇旅行,走向世界 大家不知道吧, 這是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礎組織單位
  • 洋務運動因何興起?和閉關鎖國有什麼關係?講講辛酸的洋務運動
    留學兒童那麼他臨終之前上這一道奏摺說明什麼?但拋開這個先不講,咱們都知道洋務運動支持者包括你從皇上那塊有階段性的支持,從同治到光緒都是大力支持。還有大臣裡頭,在中央有恭親王奕忻這樣的大臣,在地方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都是有能耐有本事的的人,那洋務運動是怎麼樣興起的呢?它又和大清國的祖制閉關鎖國有什麼關係,咱們今天就給大夥分析分析洋務運動。
  • 中國唯一現存「人民公社」:記工分、分口糧、人均收入5000以上
    相對於如今很是自由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很多人都會認為曾經相對比較固定的人民公社生產模式顯得十分老套且低效,尤其在中國經濟逐步開始高速發展之時,人民公社的被取締也是大勢所趨。不過,國人至今鮮有知道的是,在距離石家莊不過五十公裡的周家莊鄉,如今依靠著長久保留的人民公社形式還在不斷地創造著國內農業經濟的奇蹟。
  •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強勢,滅亡過程
    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袖洪秀全,1914年出生於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幼是學習四書五經,希望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造化弄人,洪秀全三次考試都落榜,此時他已經是25歲了,接連的落榜讓他備受打擊,回到家後重病一場,足足昏迷了40多天。傳聞洪秀全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穿黑袍,有著白鬍子的老頭,老頭稱自己是上帝,並且說洪秀全是自己的二兒子,然後給了一把劍他讓他斬邪留正。
  • 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 臺灣的「再皇民化運動」為什麼會成功?
    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籤署《馬關條約》  如何理解馬關條約以來的臺灣史?就臺灣政治史而言,任何解釋觀點,必須能一貫解釋以下四個重要事件/史實,才可能成立:  一、二二八事件在光復後一年多就發生;  二、黨外運動「臺獨」化;  三、國民黨「獨臺」化,放棄統一目標;  四、全島去中國化(綠化),類似太陽花那樣的反中運動一觸即發。  這四件事,都與兩岸關係有關。
  • 博主怎麼賺錢?KOL種草悄然興起!
    當下, 以小紅書為代表的"種草"這種新推廣模式正悄然興起,那麼,博主是怎麼賺錢的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 "種草"一詞起源於美妝圈,是KOL通過美妝短視頻或者直播形式,讓粉絲對其產品產生購買慾。 利用KOL生產原創內容來吸引用戶達到場景沉浸,引發用戶主動探索的好奇心,提升產品曝光,幫助廣告主實現推廣效果轉化。
  • 李登輝的日本名及臺灣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
    李登輝 這都是怎麼回事呢?故「皇民化運動」呼之欲出。 「皇民」一詞,出自《續日本紀》第三十七卷桓武天皇延曆二年(783年)的勅言: 「同曰皇民,豈合如此。」 1936年,海軍上將小林躋造就任第十七任臺灣總督,結束了長達十七年的文人總督時代。小林標榜「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的統治三原則,皇民化運動自此開始。
  • 「兩頭婚」悄然興起,你怎麼看?
    「兩頭婚」悄然興起,你怎麼看?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