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代人民公社大鍋飯真實照片
「大鍋飯」是指整個村、公社的人集體到一個地方吃飯,甚至不允許自己在家做飯。這種模式在經過幾年的試行後,不太適合我國的發展,在1960年幾乎就消失完了。從這張老照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聚集在一塊吃飯,牆上寫著當時的宣傳標語: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
-
還記得「大躍進」時的人民公社食堂嗎?為何只辦了三年便停辦了?
這種自覺自愿,是出於廣大群眾對共產主義真誠的嚮往、對新生活的好奇,更是對「吃飯不要錢」這一共產主義的生產生活模式的嚮往。幾千來來,中國農民「放開肚皮吃飯」的願望就要實現,這讓農民們如何不激動?到1958年底為止,全國共出現了 340萬個公共食堂,在食堂吃飯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 90%。
-
人民公社大食堂重現社會 又到了吃飯不花錢、集體統做統吃的時代
魚香肉絲、番茄炒蛋、雞腿、排骨、各類麵食……為方便轄區的低保、特困人員、困境兒童及老年人用餐,同時兼顧廣大社區居民,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籌備,10月26日,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河街道辦事處東風社區「市民大食堂」開始試運營了。「菜品味道可口,關鍵物美價廉!」
-
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
萊州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飯店!而有事必須外出時,總是計算著避免在外面吃飯,實在要在外面吃飯,多數人也不輕易下飯店,因為當時下飯店不但要花錢,而且還要花糧票,所以大多數人都自帶乾糧。乾糧一般都是玉米餅子(或窩窩頭),家庭條件好的帶餑餑,外加鹹菜或幾根大蔥。
-
我國「最後的人民公社」:女孩不願外嫁,外村男孩卻願倒插門
人們為了大煉鋼鐵捐出了自己家裡的鐵鍋,而人民公社的存在也讓吃大鍋飯成為可能。 顧名思義,所謂的大鍋飯就是一個農村保留一個小食堂,所有的人都在這裡吃飯,大家吃的都是一樣的,保證絕對的公平。
-
SKY出道不虧!當了阿里員工五險一金有阿里工牌吃飯在阿里食堂
還別說,SKY成團之後福利真的不錯,他們當了阿里員工,是享有五險一金啊,娛樂圈的明星,都是按抽成來算錢的,很少有公司是會給藝人交五險一金的,而SKY男團就不一樣了另外,SKY男團在阿里還是保持的,阿里有自己的員工食堂,而且食堂數量還不少,SKY在阿里園區待著,要是餓了就可以直接去阿里的食堂吃飯
-
罕見的中國50年代老照片100張
1953年中國百姓真實歷史老照片:圖為天津市的一戶普通家庭,過年一家人在吃團圓飯。這是一個大家庭,祖孫三代十口人,非常的溫馨。50年代老照片: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縣鳳凰鄉10個農業社成立鳳凰人民公社,這是社員們正在掛牌。
-
老年人的幸福大食堂──走進武清區徐官屯街薛莊村老年大食堂
每天臨近就餐時間,村裡的老人們就會來到這裡,享受他們的幸福時光,這就是村裡自建的老年人大食堂。臨近晌午,大食堂裡熱鬧起來,老人們說著笑著依次拿起餐盤挑選自己喜歡的餐食,20多張餐桌不一會兒就坐滿了老人。
-
「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怎麼興起的
我國的公社體制走過了一段不平常的發展軌跡。特別是初期的農村人民公社,也明顯地、普遍地帶有歐文公社的濃重烙印。 陸定一在八大二次會議《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的發言中提到,毛澤東和劉少奇談到幾十年後我國的情景時曾經這樣說,那時我國的鄉村中將是許多共產主義的公社。
-
一個人在食堂吃飯真的不尷尬嗎?
熙熙攘攘的校園食堂,我們將與朋友的共同進餐當成一種儀式感十足的社交活動,共享短暫而美好的時光。但有時候我們也會有獨自用餐的時刻,也總避免不了所謂的「孤獨」,你會覺得一個人在食堂吃飯尷尬嗎?你有過一個人吃飯的經歷嗎?今天就來與你聊一聊一個人在食堂吃飯的那些事。
-
新華社老記者:不寫三年大饑荒,就對不起歷史和老百姓
也就是人民公社成立後的兩三天。興橋大隊分成南、中、北三個街,辦了三所食堂。我們中街的在黃奎德家開始的第一頓。他家是開旅社的,地方比較大,能盛十多張桌子。就在開人民公社大會後的一個中午,父親告訴我說:「吃食堂去,吃飯不要錢了。」 我提著鋼精鍋飛跑到黃奎德家。這天吃的是紅燒肉,有茨菇,厚厚的油浮在碗面上。
-
李錦:不把大饑荒真實情況寫出來,實在對不起那段歷史!
你家的雞,我抓來吃,我隊裡的菜,你可以來挖,甚至出現有人到託兒所領別人的孩子當自己孩子。確實,在1958年,繼大躍進而起的「人民公社」運動在全國鋪開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吃食堂緊跟著泛濫起來。一級級命令,排山倒海般的傳下來。我們興橋公社興橋大隊吃食堂是1958年9月下旬開始的。也就是人民公社成立後的兩三天。興橋大隊分成南、中、北三個街,辦了三所食堂。
-
李錦:不把 大 飢 荒 真實情況寫出來,實在對不起那段歷史!
你家的雞,我抓來吃,我隊裡的菜,你可以來挖,甚至出現有人到託兒所領別人的孩子當自己孩子。確實,在1958年,繼大躍進而起的「人民公社」運動在全國鋪開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吃食堂緊跟著泛濫起來。一級級命令,排山倒海般的傳下來。我們興橋公社興橋大隊吃食堂是1958年9月下旬開始的。也就是人民公社成立後的兩三天。興橋大隊分成南、中、北三個街,辦了三所食堂。
-
一個人在食堂吃飯,你會孤單嗎?
或許有時候,沒有必要為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壓力,與朋友吃飯上課,可以收穫很多樂趣。相信自己也是那個被需要的人,也是那位別人口中的「我的那位朋友」。「從未覺得孤獨,反而自在。」從高中到大學,我從來只是一人去吃飯,偶爾朋友邀請,我也會一起吃,但我與小韓不同,我就是喜歡自己吃。
-
溫暖人心的不只有《深夜食堂》
在這個寒冷冬日的北方早晨,城市中每一個打工人都是形色匆匆,有的面帶疲倦,有的低頭看著手機,但是無一例外的都在留意著早餐店的位置,也應該在心裡盤算著今天吃飯的選擇。作為資深打工人,工作環境周邊的餐飲小店肯定是早就探索一遍了。
-
工會建起一批大食堂,職工吃飯有了好地方
14家食堂解決10萬多名職工就餐難問題過去,深圳福田保稅區餐飲配套不足,園區工人沒有固定用餐食堂。每到飯點,園區外的道路兩旁、廠區門口,小攤販推著電動車排成排,下班後的工人們排著長隊買盒飯。買到後,有的靠著牆邊迅速解決,有的在廠區樓道旁站著吃,也有的直接坐在路邊的樹底下用餐……「每逢颳風下雨,或是冬季天氣冷時,保稅區職工吃飯就更不方便了。
-
同學,一個人去食堂吃飯,你會孤單嗎?
或許有時候,沒有必要為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壓力,與朋友吃飯上課,可以收穫很多樂趣。相信自己也是那個被需要的人,也是那位別人口中的「我的那位朋友」。「從未覺得孤獨,反而自在。」從高中到研究生,我從來只是一人去吃飯,偶爾朋友邀請,我也會一起吃,但我與小韓不同,我就是喜歡自己吃。
-
吃飯K歌兩不誤!高校食堂變音樂餐廳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應超 林馨)蘇州園林式經典月亮門、精緻的雕花窗稜、典雅油紙傘吊頂、悠揚動聽的音樂…這不是哪家旅遊景點,而是全新重裝開業的安慶師範大學龍山校區龍湖食堂。坐在餐桌前邊吃飯邊聽歌的學生劉昊感慨說:「在食堂吃出了時尚餐廳的高級感,真是太贊了。」
-
《不倫食堂》:老老實實吃飯,不要胡搞
當漫畫、成人愛情動作片、美食番和不倫題材這四大元素混在一起,就是富士電視臺下屬網絡頻道的四集網絡劇《不倫食堂》。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慾這件事在世界絕大多數文化裡都是和其他欲望聯繫在一起的,基督教中的七宗罪都是兩兩對應的,暴食對應的就是色慾,如果一個人自認為前三對罪狀不存在自己的身上,那麼他就犯下了第七樁罪——傲慢。
-
新華社記者露骨好文:追憶三年大飢餓歲月!
你家的雞,我抓來吃,我隊裡的菜,你可以來挖,甚至出現有人到託兒所領別人的孩子當自己孩子。確實,在1958年,繼大躍進而起的「人民公社」運動在全國鋪開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吃食堂緊跟著泛濫起來。一級級命令,排山倒海般的傳下來。我們興橋公社興橋大隊吃食堂是1958年9月下旬開始的。也就是人民公社成立後的兩三天。興橋大隊分成南、中、北三個街,辦了三所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