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LIFE》雜誌記錄的珍貴抗日影像

2021-02-17 優米良品官方旗艦店


關於《LIFE》

《LIFE》1936年由Henry Robinson Luce創辦於紐約,二戰期間,《LIFE》雜誌締造了世界新聞攝影的開端,也創造了新聞攝影的輝煌,為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難忘的歷史剪影。《LIFE》攝影師拍攝的中國抗戰的珍貴照片,是中國抗戰期間最重要的影像資料之一。

《LIFE》記錄中國軍民艱苦抗日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後,8月28日正午,日軍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炸死了正在車站等車的市民20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一位渾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轟炸過的鐵軌上嚎陶大哭著。這張題為《中國娃娃》(Chinese Baby)的照片迅速傳遍世界各地(據LIFE雜誌的評價估計,大約有1.36億人看到了這個「中國娃娃」),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它使普通美國人第一次看到了戰爭中的平民的處境,也使隔岸觀火的美國民眾了解了日本侵華戰爭的罪惡本質,從而促使許多美國人開始同情並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



著名攝影師羅伯特·卡帕拍攝的年輕士兵的照片發表於1938年5月16號的《LIFE》封面。羅伯特·卡帕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1954年,他因踩中地雷不幸逝世,年僅41歲。這張成為中國抗戰標誌的照片拍攝於武漢會戰時期。

年輕的士兵,堅定的眼神,這就是那個時代普通的中國年輕人的畫像。更多尚處於童年的兒童也被迫走上戰場。下面照片中的孩子拍攝照片時還不滿10歲。

士兵拿著繳獲的日軍武器在操練。

1941年,抗戰中西遷陝西的黃埔軍校分校士兵在操練。

這是當年為數不多的精銳軍事力量之一。

抗戰期間的民間武裝力量。

下圖是《LIFE》拍攝的另一張知名度頗高的照片,年輕的中國士兵在飛虎隊的戰鬥機旁警戒。

時任政府首腦的蔣介石長發表講話。

《LIFE》雜誌拍攝的國共兩軍將領,當時的紅軍已經改制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賀龍、聶榮臻已經換上了八路軍的軍服。

後期通過色彩還原製作的彩色照片,即將奔赴戰場的士兵,當時還沒有彩色照片。

裝備精良的騎兵部隊。

在沒有雷達的年代,防空部隊使用巨大的監聽耳機來監測日軍空襲。

抗戰時期的遊行,這張照片也發表在《LIFE》雜誌上。

1942年,八路軍繳獲的日軍裝備 。圖中是我國廣大抗日神劇中反覆出現的日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機槍。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裝備 1942

負傷的遠徵軍士兵。

1945年9月,戰時重慶,得知日本投降後的老百姓滿心歡喜。重慶在日軍轟炸期間損失慘重。

《完》

最後一張,向所有健在的抗戰老兵致敬,下一個十年,他們都將離我們而去,但英雄們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和平年代的生活,永遠不要有戰爭,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相關焦點

  • 《北平以北》首次曝光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北平以北》首次曝光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日軍佔領據點後的群拍今日,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中共北京市延慶區委聯合攝製的大型抗日題材紀錄電影《北平以北》,首次曝光了從日方繳獲的珍貴歷史影像。
  • 珍貴 上世紀彩色中國影像首度公開 你能認得出幾處?
    △視頻:外交官鏡頭記錄上世紀中國 老北京珍貴影像曝光  在新中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一些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珍貴無聲影像也得以首度公開
  • 影易 - 華辰影像2015年成交記錄TOP10
    作品簡介:為自1842年創刊至1886年及1915年至1937年間的《倫敦新聞畫報》合訂本,內收版畫萬餘張,含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鴉片戰爭、天平天國運動、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的記錄。品相保存尚可,內容完整,體量巨大,為反映世界近代發展歷程的重要影像史料,堪稱國家博物館、圖書館級的珍貴藏品。TOP 3
  • 記錄中國抗戰的真實圖景
    抗日戰爭期間,一大批外國記者深入中國敵後根據地和抗日前線,用筆和鏡頭忠實記錄下中國人民的浴血抗爭,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抗戰的重要窗口  埃德加·斯諾  感受中國革命希望之光  本報駐美國記者 胡澤曦  在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霍爾姆斯街上,有一座樹木蔥蘢的院落。這是埃德加·斯諾紀念基金會所在地。
  • 珍貴影像:1986年,十世班禪喇嘛在四川甘孜
    聞聽他人行善事དེ་ལ་ཕྲག་དོག་མི་དགེའི་སེམས་སྤངས་ནས།།若舍嫉妒不善心སྙིང་ནས་དགའ་བས་རྗེས་སུ་ཡི་རང་ན།།誠心歡悅作隨喜དེ་ཡི་བསོད་ནམས་མཉམ་དུ་ཐོབ་པར་གསུངས།།佛說同獲彼福德上周收到了友人發來的一段珍貴影像記錄
  • 《UOMO》雜誌,木村拓哉&明石家秋刀魚的珍貴對話及LINE聊天記錄
    ▲演員木村拓哉主持的男性時尚雜誌《UOMO》連載欄目「Session」,這次邀請到了嘉賓明石家秋刀魚。
  • 秦嶺再次發現野生金錢豹 紅外相機記錄珍貴影像
    近日,在我省漢中市佛坪縣境內的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龍草坪林業局區域,紅外相機首次拍到野生金錢豹出沒的珍貴影像。近日,在我省漢中市佛坪縣境內的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龍草坪林業局區域,紅外相機首次拍到野生金錢豹出沒的珍貴影像。
  • 抗日將士後人共聚浙江諸暨 致敬衛國忠良「浴血沙場」
    方堃 攝中新網紹興12月13日電 (記者 方堃)密支那戰役中,一架C-47運輸機正在飛起升空;騰衝戰役中,中國遠徵軍藉助雲梯攻上了騰衝城牆;瓦魯班戰役中,中國駐印軍步兵配合坦克部隊進行衝鋒……12日,《尋找飄蕩的忠魂——抗日戰爭中國遠徵軍珍貴影像致敬展》(以下簡稱《尋找飄蕩的忠魂》)在浙江諸暨「遠徵大酒店」開展,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影像撥開歷史的塵埃,讓那些英名遠播的傑出人物
  • 塵封多年終於重見天日,頂尖攝影師鏡頭中的百餘幅鮑勃·迪倫珍貴影像
    本期推送,分享給大家《鮑勃·迪倫在紐約:1961—1964》一書中的部分珍貴影像,同時分享一篇由美國戈文達畫廊的創建者克裡斯·默裡為本書攝影師特德·羅素寫下的小傳,其中記錄了這位一流攝影師的成長之路。另外,配合這套攝影集,我們還做了500套襯衫禮盒限量發售,每件襯衫都有單獨的珍藏編碼。
  • ...援朝光影紀實》:用珍貴文獻與四國歷史影像 還原保家衛國戰爭場景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許多戰地攝影師奔赴前線,冒著危險記錄下戰場上的一個個震撼瞬間。作為今年「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之一,文獻紀錄影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首次披露了很多從未面世的真實歷史影像和多國攝影師拍攝的戰場紀實畫面,全方位、多視角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崢嶸歷程。
  • 「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珍貴影像被捕捉到
    新華社昆明7月8日電(記者姚兵)經過一個多月蹲守,雲南省德宏州的生態攝影師近日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破洞出巢的珍貴影像。出巢後的雙角犀鳥雛鳥一家停留在樹枝上(7月6日攝)。「能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影像,我非常激動。」何海燕說,長時間的蹲守拍攝十分辛苦,希望通過這些珍貴、美好的影像讓更多人了解自然、保護自然。雙角犀鳥「夫婦」停留在巢穴附近的樹枝上(7月4日攝)。
  • 珍貴影像——1948年北平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
    《北平中產家庭的生活》(Peiping Family)是由美國導演拍攝的一段珍貴視頻視頻中那位教授的後人,看到了久遠之前家人的影像,從他們那裡我們得知了許多關於這個紀錄短片的有趣細節……1、住在四合院裡的典型中式大家庭      生活緊緊巴巴,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溫情而有禮。
  • 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
    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時間:2020-10-24 2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嶺南坡40年來首次發現金錢豹 相機記錄珍貴畫面!
  • 百年歷史影像中的徐匯濱江典藏!《徐匯濱江百年掠影》珍貴鏡頭首發
    瑞士記者沃爾特·博斯哈德曾在20世紀40年代後半期拍攝了一段影像,記錄下龍華塔、龍華寺的建築風貌以及龍華寺內景、寺內的和尚生活與周邊的擺攤小販等商業活動等,這些彌足珍貴的鏡頭是迄今關於徐匯龍華地區最早的彩色影像。
  • 《中國影像方志-盧龍篇》在CCTV-10播出
    11月30日,《中國影像方志-盧龍篇》在《中國影像方志-盧龍篇》於2018年10月開始拍攝,歷時2年,分地名記、文化記 、抗戰記、發展記、美食記、當代記六個部分。抗戰記,記錄了20世紀四十年代革命人王純德用鏡頭捕捉的抗戰記憶
  • ...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攝影展於上海寶龍美術館隆重開幕
    《初見:費利斯·比託,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已於2019年9月10日巡展至上海寶龍美術館,於9月20日盛大開幕,寶龍文化執行董事許華琳、上海寶龍美術館副館長呂美儀、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創始人、館長謝子龍、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理事長謝嘉祺、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執行館長盧妮、策展人王溪等出席了本次開幕,開幕儀式過後,由本次展覽策展人王溪親自導覽,帶觀眾一起領略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
  • 美國《LIFE》雜誌:75年經典攝影作品欣賞
    《生活雜誌/LIFE》75年經典紀實攝影作品欣賞2011年11月8日,LIFE雜誌成立75年。這張照片是美國60年代標誌照片之一,一個名叫Sirhan Sirhan的約旦人聲稱自己是刺殺甘迺迪的兇手。羅伯特死後葬於阿林頓公墓其兄墓旁。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遇刺身亡。
  • 《保家衛國》發布終極預告 珍貴戰時影像首度曝光
    作為院線難得的文獻紀錄片,影片首度披露諸多珍貴戰時影像,並將抗美援朝真實戰場紀實畫面修復重現。張涵予傾情獻聲全程配音,更有多位當年戰場歸來的攝影隊老兵出鏡口述歷史。影片全體主創也用這樣的方式致敬「最可愛的人」,以匠心與擔當為祖國和人民奉上一份珍貴的歷史研究資料。
  • 硝煙下的影像、血染的膠片——《民主東北》誕生記
    在戰火紛飛的前線戰場人民攝影師們將手中的攝影機作為「武器」用汗水、鮮血甚至生命記錄下戰爭中的珍貴影像素材書寫了中國電影中的光輝篇章此時,蔣介石一面與共產黨籤訂「雙十協定」,一面又秘密頒發「剿匪手冊」,加上美國海陸空大運兵的援助,國民黨開始實施對解放區的大舉進攻,東北的營口、安東(今丹東)等通海口岸已被國民黨軍隊奪取。形勢危急,組織決定,派田方和舞美專家許珂立即趕赴長春,接管偽「滿映」。兩人於11月下旬輾轉來到長春,與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幾經鬥爭,他們終於從日本人手中接過了電影製片廠的管理權。
  • 開國大典全彩珍貴影像首次曝光 俄羅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紀錄片截圖)「該紀錄片使用珍貴資料,以彩色影像為主,堪稱非常轟動之事,許多鏡頭皆獨一無二、質量上乘。」全俄國家廣播電視公司歷史頻道總編輯、紀錄片導演阿列克謝·傑尼索夫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這部紀錄片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俄中建交70周年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