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便容易出現的異樣情況

2021-01-10 有來醫生網

新生兒的胎糞一般在生後3-4天內排盡,現已轉為正常的黃色糞便。如果小兒是用母乳餵養的,則大便呈金黃色、稀糊狀;如果小兒是完全用牛奶或奶粉餵養的,則大便呈淡黃色、常常較幹可堆起來;混合餵養者則大便性狀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不定,一般為2-5次,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要多一些,有的新生兒每次換尿布時尿布上都有大便,如果大便較均勻、水分不多、不含粘液或者偶爾帶有少許奶塊,這都是正常現象。

人工餵養的新生兒如果發現大便呈灰色、質硬、較臭,多表示所吃東西中蛋白質過多而糖分過少,應改變所用奶粉的品種。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如大便呈深綠色粘液狀多表示母乳不足,孩子處於半飢餓狀態,須增加母奶量,如母乳確實不足則應添加配方奶等。新生兒大便有以下異常情況時,就要檢查餵養情況或請醫生診治:

1、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可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一般無粘液,表示消化不良,多見於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兒。如為母乳餵養則應繼續用母乳餵養,一般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多能自然恢復正常;如為混合或人工餵養,仍應繼續餵養,但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則應請醫生診治。

2、綠色稀便:

多在天氣變化著涼或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後發生,每天大便次數多為5-10次。

3、水樣便:

多見於秋季和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兒大便次數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較多。由於小孩丟失水分多,常常出現脫水錶現如口唇乾燥、眼窩凹陷、眼淚少或無眼淚、小便少或無、皮膚彈性差等,小兒還可出現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表現,應及早就診,並應注意嬰兒用具如橡皮奶頭等的消毒。

4、粘液或膿血便:

多見於夏季等天氣較熱時,多為細菌感染引起,也應及早就診。

5、深棕色泡沫狀便: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多由於食物中澱粉類或糖過多所致(如奶粉中加糖過多、過早添加米湯等穀類食物等),通過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多能恢復正常。

6、油性大便: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象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兒,需要調整飲食結構。

7、便秘: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多為天熱、出汗多而飲水又過少所致。小兒排大便困難,大便很乾,可呈顆粒狀,往往幾天才大便一次,小兒還可出現腹脹、不安等表現。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新生兒吃飽沒?醫生:出現4種情況,家長就要少餵奶了
    醫生:新生兒出現這4種情況,家長應該停止餵奶1、三番五次吐奶新生兒的胃部和成年人有所區別,他們的胃部比較小,而且處於平行的狀態。要是家長餵的比較多,就容易出現吐奶表現,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總是吐奶,而且不管怎麼拍嗝都沒有效果時,這就是餵食比較多的表現,應該減少餵奶量。
  • 寶寶拉奶瓣出現這5種情況,寶媽、月嫂千萬要警惕!
    大便是新生兒健康的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大便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況。 正常的新生兒大便會呈現金黃色或輕微綠色,質地比較稀或者是軟膏狀。 但是,很多寶寶的便便經常會出現白色的小顆粒、絮狀或者片狀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奶瓣」。
  • 大便出現以下四種情況,很可能就是癌變發出的信號
    不過,這種情況往往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在一周內大便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進食量少的情況下,甚至不會有變化;大便顏色有變化,若有這四種情況出現,或是癌變發出的信號如果近期飲食一直都很正常,既沒有吃動物血,也沒有吃黑色食物,但偏偏就排出了黑色柏油樣的糞便,甚至還泛著陣陣的腥臭味,這往往就與消化道出血有關
  • 直腸癌自檢方法,當大便出現這4個情況,趕緊看醫生檢查
    早期的直腸癌症狀通常不會很明顯,但隨著癌細胞不斷增生,患者就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大便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到這時往往病情比較變得比較嚴重了。 那麼出現直腸癌時,大便會有哪些症狀呢?
  • 大便出現這4種現象,可能是直腸「癌變」了,趕緊去看醫生
    為了判斷自己是否出現了直腸癌,還應該通過身體的表現來得知。因為在直腸癌發病過程中腸道功能受損,身體消化能力降低,營養物質的吸收也出現障礙,大部分患者會有身體疲勞乏力、體重下降、消化不良的情況。另外,排便時也會有特殊表現,如果大便有疾病的相關信號,應該及時就診,防止某些嚴重疾病持續發展。那麼,大便有哪些表現說明直腸癌產生?1、排便習慣改變直腸癌的出現會讓患者排便習慣出現改變,原本規律的排便不再保持,說明腸道功能受損。
  • 寶寶大便有粘液怎麼回事 寶寶拉鼻涕狀大便怎麼回事
    寶寶拉鼻涕狀大便怎麼回事在給寶寶腹瀉下定義以前,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真正得了「腹瀉」。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因此,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 嬰兒大便酸臭有粘液綠色是什麼原因 嬰兒大便綠色帶粘液怎麼回事
    4.脾虛型腹瀉症狀: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後便瀉、面色蒼白等症狀。胡蘿蔔湯:取鮮胡蘿蔔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新生兒大便綠色有粘液怎麼回事寶寶大便的顏色和形狀是媽媽們每天都需要認真觀察的,有經驗的媽媽可以通過寶寶大便的顏色和形狀看出寶寶的消化能力和出現的問題。
  • 寶寶大便出現4種現象時,說明健康出現問題,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寶媽發現,寶寶的便便不是這兩種狀態,說明他的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尤其當寶寶的便便是這幾種狀態時,寶媽需要謹慎。1、淡黃色便便:如果寶寶解淡黃色或者顏色比較淺的便便,再加上寶寶出現膚色黃、眼白黃的黃疽現象,持續了一段時間都沒有消退,說明寶寶可能患上了肝炎症候群。這時候,寶寶的發育會比正常寶寶落後,食慾差,體重增長也緩慢,家長應該儘快帶著寶寶上醫院查明原因。
  • 都說新生兒月子裡最難帶,了解這5個難題,新手媽媽帶娃也不難
    新手寶媽帶孩子沒有經驗,由於月子裡的孩子身形較小,身體摸上去也非常柔軟,別看這麼一個小小的孩子,照顧起來也是相當麻煩,新生兒出現鼻塞、吐奶、紅屁股、鬧覺、溼疹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這讓很多新手父母頭疼不已。因為經驗不足,他們根本無法分辨孩子這出現這種症狀到底是生理還是病理,新生兒出現這種症狀,父母也無需擔心,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 大便稀 大便稀但不是拉肚子
    大便稀寶寶的糞便是判斷他們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在寶寶出生後,家長們都會特別關注他們的糞便,以便了解新生兒的腸胃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新生兒大便稀黃怎麼辦第一,家長應及時將寶寶的大便送檢:平時最好在家中備上一個醫院化驗便常規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溼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後最好在半小時以內送檢。為及時有效,家長可以選擇將標本送附近醫院化驗。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驗可見白細胞,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應該在大便常規化驗三次陰性後才能停藥,不要過早停藥。
  • 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 ABO 血型 O 型 RhDCcEe,果不其然,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寶寶體內的總膽紅素就已經飆升到 86.9μmol/L,超出正常值近一倍,如不及時進一步治療,孩子的溶血症狀及黃疸會繼續加重,膽紅素會侵入大腦與腦細胞結合,將會出現核黃疸,可能留下腦癱、智力發育障礙等一系列的後遺症,孩子生命岌岌可危,情況十分兇險。
  • 大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 小孩大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
    大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新爸新媽們知道寶寶的健康與否,不僅可以從身體狀況來判斷,也可以從寶寶的便便來判斷嗎?寶寶大便有泡沫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寶寶身體出現了異常呢?其實寶寶大便有泡沫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
  • 怎麼鑑別寶寶的大便?
    今天我們來講一些重口味的,各位媽媽每天在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千萬不要忽略寶寶的糞便,因為它可能提示您嚴重的新生兒疾患!孩子的糞便情況是每位寶媽最關心的問題,孩子每次拉完大便,做媽媽的必定要看一下,是稠還是稀?有奶瓣嗎?有泡沫嗎?怎麼有紅顏色?怎麼有菜泥?怎麼這麼臭?怎麼一點都不臭?怎麼一天拉好幾次?怎麼好幾天不拉一次?
  • 嬰兒大便粘液狀 嬰兒大便粘液狀怎麼辦
    新生兒大便有黏條寶寶每天吃的食物就是母乳和輔食了,易被寶寶吸收。很多新手媽媽對一些育兒知識並不了解,寶寶大便有粘液一定要引起注意,嬰兒大便有粘液怎麼回事?嬰兒大便有粘液怎麼回事消化道疾病是寶寶便血最常見原因,包括食管異物、潰瘍病、急性胃炎、腸套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腸息肉、肛裂等,都有可能引起寶寶便血。如果大便中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是由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應做進一步的檢查。如果大便除有血液外,還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糞質較少,病兒伴有陣發性腹痛的症狀,要考慮是不是腸套疊。
  • 揭露新生兒脫皮的真相
    但是上個周末小麗老公突然發現寶寶的手臂上出現了脫皮的情況。這下可把小麗爸媽急壞了,問是不是要趕緊去醫院,他們夫婦倒是淡定,說過兩天再看吧。沒成想過了兩天,寶寶的脫皮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厲害了,這下小麗可坐不住了,趕緊帶著寶寶去了皮膚病醫院。
  • 寶寶大便形態也有講究?掌握這些小竅門,家長少花冤枉錢
    也有寶媽提出疑問說,身體健康與否真的能從寶寶的大便情況上看出來嗎?今天柯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關於寶寶大便的那些事。關於寶寶多久一次大便的問題其實是要視情況而定的,醫學上並沒有定論可言,只要寶寶排便時沒有痛苦,那麼一天幾次幾天一次都是正常的。
  •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怎麼辦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人們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往往從大便的顏色當中可以反應出來,對於寶寶來說,身體的疾病也會從大便當中得到體現,對於家長來說,對於寶寶身體的這些方面的情況要及時諮詢,那麼寶寶大便顏色黑怎麼回事?
  • 孩子睡覺時出現這5種情況,趕緊送醫院,1秒也別耽誤!
    在新生兒階段,最好是仰臥和側臥交替使用,不建議採用俯臥睡姿,因為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 同時還可以讓看護者直接觀察到寶寶睡覺時的臉部情況,一旦寶寶出現異常,便於採取相應的措施。 但是,剛餵完奶的新生兒,不要立即採用仰臥的姿勢,因為這樣容易引起寶寶吐奶,使乳汁沿著臉頰流入中耳內而誘發中耳炎。
  • 多留個心眼:大便若常有這4個異常,或暗示腸道出現癌了
    身體有某些癌症在影響健康,可能會通過糞便的表現來發出警告,特別是出現在腸道的惡性腫瘤,發病過程中,患者的糞便會有異樣,如果這些特殊改變跟癌症有關,應該警惕並馬上採取治療措施,否則疾病嚴重,癌細胞轉移擴散,生命健康會受到影響。那麼,大便有哪些特殊的變化,暗示腸癌正處於發展過程中呢?
  • 大便青綠色、經常放屁?先別嚇自己,對照看看是不是這種情況
    大便的顏色跟日常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聯,大便顏色有很多,比如青綠色、黃色、黑色等,如果大便顏色出現明顯的變化,需要先觀察日常飲食,如果是生理性原因導致基本上可以不必進行治療。但是如果大便顏色一直不正常就需要及時去醫院大便常規檢查,再來判斷疾病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