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一名產婦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本來全家皆大歡喜,可由於新生兒溶血症,孩子命懸一線,剛出生 17 分鐘就被緊急送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急需全身換血。所幸醫護人員打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緊急救治,順利完成了嬰兒全身血液置換,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驚險!新生兒溶血症命懸一線

陳女士的血型是 O 型 RhDCCee,這是比 "Rh 陰性熊貓血 " 還稀有的血型。9 年前,陳女士上一胎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誕生,由於稀有血型的新生兒溶血症,孩子進行過換血治療,救治非常成功。此次,一家人決定再次選擇市婦幼為孕嬰的健康保駕護航。

陳女士特殊的血型和既往病史引起了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

上午 9 時 43 分,陳女士誕下一名男嬰,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血液生化、溶血等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 ABO 血型 O 型 RhDCcEe,果不其然,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寶寶體內的總膽紅素就已經飆升到 86.9μmol/L,超出正常值近一倍,如不及時進一步治療,孩子的溶血症狀及黃疸會繼續加重,膽紅素會侵入大腦與腦細胞結合,將會出現核黃疸,可能留下腦癱、智力發育障礙等一系列的後遺症,孩子生命岌岌可危,情況十分兇險。醫院各科室緊密協作,第一時間打開綠色通道,嬰兒誕生 17 分鐘後即被轉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對其採取四面藍光照射治療並注射白蛋白、進行抗體實驗,新生兒科邱玉芳主任當機立斷:進行換血治療並聯繫醫院血庫備血。相關科室迅速到位,隨著臍動脈插管完畢,19 時 46 分,換血正式開始。整個過程並不簡單,新生兒血管細,穿刺極為不易,換血也易發生很多併發症。醫護人員一刻也不敢鬆懈,兩個半小時後,換血結束,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無併發症發生,孩子轉危為安。

警惕!媽媽血型稀有,寶寶難逃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原來,陳女士和她的寶寶都屬於 RhD 陽性,但問題出在了 RH 系統其他抗原上。陳女士是 RhDCCee,即 Rh(E)陰性,寶寶的血型是 RhDCcEe,即 Rh(E)陽性,由於媽媽血液中缺少 E 抗體,一旦後期有抗體 E 產生,寶寶就極易發生溶血病。

一般來說,兩種情況可能產生新生兒溶血症:一是,孕婦為 ABO 血型 O 型,嬰兒為 A、B 型血。這種情況下,溶血症多發生在第一胎,發病率為 20%,但病情較輕,極少發生重症溶血病,導致死胎或新生兒死亡。二是,RhD 陰性的孕婦,嬰兒為 RhD 陽性,也有母子均為 RhD 陽性血,由 RH 系統其他抗原 ( 如 E、C ) 不合引起,陳女士正是屬於後者。Rh 血型不合溶血反應多發生在第二胎以後,而初孕時溶血反應較輕。 當再次妊娠時,如果胎兒仍是 Rh 陽性,則母體內已有的抗體和新產生的抗體,使胎兒紅細胞接二連三地被破壞,胎兒可因重症貧血而死於宮內。存活者可出現重症黃疸,造成核黃疸,影響腦及其它重要器官的發育,引起智力障礙。

據了解,溶血症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黃疸,嚴重的出生時就有明顯的水腫、貧血。因此,寶寶出現黃疸,千萬要引起重視。

注意!兒童黃疸切莫大意,4 — 5 天是黃疸高峰期

兒科專家解釋,70%-80% 的寶寶在未滿月期間,都容易出現新生兒黃疸。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 2 — 3 天內出現,7 — 10 天自然消退;病理性黃疸發生在 24 小時內或者出生五天後,持續時間在兩周以上,並且反覆發作。如果新生兒從生理性變為病理性黃疸,特別是當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 340umol/L,此時易致新生兒腦病,容易造成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後遺症,這些傷害是永久且不可逆的。新生兒黃疸高峰期為生後 4-5 天,因此出生後前三天出院的嬰兒,家長要尤其注意。

另外,兒科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在嬰兒出生後密切觀察其皮膚黃疸的變化。對於膚黃過早出現或逾期不退者和黃疸逐漸加重者,或黃疸退後復出者,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就診。當嬰兒出現黃染時,還要注意觀察小兒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顏色等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病理性黃疸,儘早對寶寶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

小貼士:如何正確應對新生兒黃疸

1. 多觀察,勤監測。爸爸媽媽要經常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皮膚黃染的程度。輕度黃疸表現為面部黃染,可在家觀察;中度黃疸表現為軀幹部皮膚黃染;重度黃疸則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需要儘快到醫院化驗。

2. 觀察吃奶情況。新生兒哺乳量每天各有差異,只要精神好、睡眠好,就不必擔心。假如突然不愛吃奶,或吸吮無力,這就要對新生兒進一步觀察。

3. 觀察排洩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尿布被尿液染成特別黃的顏色,或者大便呈陶土色,要抓緊時間去醫院檢查。

4. 護理要積極。多做撫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黃疸消退。

相關焦點

  • 侯佩岑二胎患溶血症?新生兒溶血症發病機率究竟有多大?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在看見侯佩岑的二胎寶寶患有「ABO 新生兒溶血症」後,網友們也紛紛透露自己孩子也曾因「溶血症」住院,表示深知其中的擔憂與苦楚。那麼令媽媽們如此揪心的「新生兒溶血症」到底是什麼呢?丁香媽媽今天請到了吳菲菲醫生,來給大家科普下。
  • 新生兒溶血症發生機率?可以預防嗎?
    新生兒溶血症有多可怕?嚴重黃疸、心肺衰竭,可能還有換血風險,基本上它是由於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所引起的,若孕婦剛好是這兩種血型,寶寶機率將大增,怎麼預防?新生兒溶血症:母嬰血型不同引起胎兒血型基因一半來自母親,一半來自父親,如果母親是O型血,而剛好父親是A型/B型/AB型,而新生兒又是A或B型時,母親體內的抗體可能會引起寶寶體內的紅血球破壞,造成溶血現象,稱為新生兒溶血症或ABO溶血症;簡單來說,是由於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同而引起的疾病。
  • 侯佩岑談小兒子病情淚崩,溶血症竟這麼可怕?
    新生兒溶血症是什麼病?新生兒溶血症也叫新生兒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主要是指媽媽與寶寶的血型不合,母體中的抗體進入寶寶體內,溶解了寶寶的紅細胞,誘發的同種被動免疫性疾病。很多血型不合系統不解可引起新生兒溶血,比較常見的是ABO系統和Rh系統。1.常見症狀患兒臨床表現與溶血的嚴重程度有關,肝脾腫大、黃疸、貧血是溶血症常見的3大症狀。
  • 新生兒溶血症?O型血的寶媽一定要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科學育兒達人很多O型血寶媽恐怕都會被醫生科普新生兒溶血症這個東東。簡單的理解,新生兒溶血症是由於母嬰血型不合,母體產生過敏現象,從而導致母體內出現對胎兒血型不匹配的抗原,母嬰相斥,從而導致溶血症發生。
  • 侯佩岑小兒子患新生兒溶血症,O型血選對象要慎重了?
    據侯佩岑透露,小兒子因患有ABO新生兒溶血症,常發生嚴重貧血,得進出醫院輸血,白血球數也不夠,她和老公要抱孩子的話,還得穿上防菌衣,「他出生到現在已經進出加護病房3次了,還要籤一堆承諾書……」並且這麼久也找不到病因。
  • 侯佩岑二胎寶寶患溶血症,母子血型「相剋」到底咋回事?
    這兩天被侯佩岑的二胎寶寶刷爆屏了,因為侯佩岑的二胎寶寶患溶血症,侯佩岑提前剖腹救回兒子!小孩出生後,就立刻進入加護病房,因為兒子是ABO新生兒溶血症的病患,因此會導致貧血、血氧低、肺高壓、肝脾腫大和嚴重黃疸,住了將近半個月,小孩終於在9月7日平安出院。
  • 新生兒有這兩大症狀,很可能是溶血症,第1種最常見,父母要上心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家長們一定要多加注意了,因為有可能是新生兒溶血的臨床症狀表現。1、黃疸——新生兒溶血症最常見的症狀新生後的皮膚出現明顯的黃疸,血清膽紅素在短時間內上升迅速。該症狀多發生於出生後的1-2天內,少數發生在兩天之後,在新生兒出現此症狀後,家長應立即送醫,排查病因和實施治療。2、貧血貧血可能伴隨黃疸病發生,也有可能在黃疸消退後出現。
  • 寶寶為啥會得ABO溶血症?O型血的準媽媽一定要看看!
    醫生還提醒,O型血的媽媽尤其要注意溶血症。許多準備懷孕的媽媽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呢?一、先了解溶血症有什麼危害?患溶血症的嬰兒出生後,伴有併發症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嚴重的會導致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所幸大部分新生兒的溶血症只要發現及時,絕大部分都能治癒。所以溶血症其實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 中國發布丨萌寶出生10天變「小黃人」需全身換血 武漢、鹹寧聯動6...
    中國網6月21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鄧國歡)出生僅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溶血症,急需「全身大換血」。幸運的是,依託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同濟兒童專病聯盟打造的「黃金6小時危重救治圈」,小樂樂得到及時救治,終於轉危為安。
  • 侯佩岑二胎引發溶血症?!O型血媽媽,你很危險啊!
    (圖片來源:侯佩岑個人微博)結果,剛出生的兒子被診斷患有ABO血型不合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症,立刻轉送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經過換血及多次輸注紅細胞等治療,終於轉危為安,但是過程十分驚險!在寶寶出生後,醫生會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再進行相應治療。❸ 得了溶血症的新生兒到底有多危險?溶血症發生時的主要症狀是:黃疸,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貧血,同時伴有胎兒水腫。如果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並迅速發展,很可能意味著病情嚴重,必須及早採取措施治療。
  • 好好的,寶寶怎麼會得溶血症?這個病嚴重嗎?能否治癒?
    什麼是溶血症?當準媽媽和肚裡的寶寶血型不合時,就可能讓寶寶出現新生兒溶血症。這是因為媽媽和胎寶寶之間產生了抗原抗體反應,導致胎寶寶的紅細胞被破壞引起的同種被動免疫性疾病。因此,這一疾病也被稱為新生兒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患上該病的寶寶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以及貧血等症狀。
  • 侯佩岑二胎寶寶提前剖腹被救回,「兇手」竟是溶血症
    8月產檢的時候,侯佩岑的寶寶被查出不少問題:心臟比例偏大,肺部有壓迫情況,腹腔腫大。在醫生的建議下,侯佩岑和家人就決定儘快剖腹產。第二天就把寶寶剖出來了。剖出來以後才發現,寶寶不僅早產,而且患有新生兒溶血症,有貧血、黃疸、肝脾腫大。還因為在宮裡缺氧,吸入了胎便,造成了肺炎,在醫院住了半個月的院。溶血症雖然少見,但危害比較大。
  • 新生兒溶血症,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新生兒溶血症是指由於母親和孩子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一種溶血性疾病,使胎寶寶在宮內或出生後大量紅細胞被破壞,出現一系列溶血性貧血、黃疸等疾病。ABO溶血滴度檢查可提示新生兒ABO溶血症血清檢查A(B)IgG效價>1:128時,提示:胎兒可能發生ABO溶血症。最常見的有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較少見,偶爾也可見到其他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較ABO血型不合更嚴重。
  • 寶寶得了溶血症,嚴重嗎?醫生:血型成「主宰」,需要早發現
    通常情況下,溶血症的出現,和以下兩種情況有關:1、rh血型不合由rh血型不合引發的新生兒溶血在我國的發病率比較低,通常是由於母親為rh陰性血,而胎兒為rh陽性而造成血型不合,從而引發溶血症。通常情況下第一胎不發病,而是從第二胎起出現。
  • 胎兒和孕媽血型不合,會出現「溶血症」?這兩種血型的孕媽多留心
    「新生兒溶血症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很多寶媽問過這個問題。讓小編想起自己一位好朋友生孩子的時候,當時去看她,她說同病房有一位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哭的不行。原來她的寶寶在出生之後得了新生兒溶血症,出生不到20分鐘,醫生就把孩子帶去加護病房進行換血治療。
  • 新生兒溶血症很可怕,遇到之後不要慌,2個小辦法就能避免!
    然而8月份時,胎兒被檢查出心臟比例偏大,肺部壓迫,腹腔腫大,8月23日,侯佩岑剖腹生下了兒子。兒子一出生就立刻住進了加護病房。醫生表示,因為孩子是ABO新生兒溶血症的病患,因此會導致貧血、血氧低、肺高壓、肝脾腫大和嚴重黃疸等症狀。那麼,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呢?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簡而言之,新生兒溶血症是由於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
  • O型血媽媽最易致新生兒溶血症 這是真的嗎?
    O型血媽媽最易致新生兒溶血症 這是真的嗎?時間:2015-10-16 10:1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O型血媽媽最易致新生兒溶血症 這是真的嗎? 有傳聞說O型血的媽媽生的寶寶易得溶血症,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 侯佩岑小兒子患ABO新生兒溶血症三度進加護病房,O型血選對象要慎重了?
    據侯佩岑透露,小兒子因患有ABO新生兒溶血症,常發生嚴重貧血,得進出醫院輸血,白血球數也不夠,她和老公要抱孩子的話,還得穿上防菌衣,「他出生到現在已經進出加護病房3次了,還要籤一堆承諾書……」並且這麼久也早不到病因。今年3月侯佩岑宣布懷有第二胎,預產期本在9月,卻在8月22日產檢時發現寶寶有肺部壓迫、腹腔腫大情況,因此決定提早剖腹。
  • 新生兒黃疸很嚴重嗎?別急,教你不吃藥不打針的「快速退黃法」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疾病。特別是新生兒早期,也屬於新生兒正常發育過程中的症狀。但是,有些時候也是某些疾病的表現。所以,出現新生兒黃疸時,有正常生理現象,也有異常病理現象。每個新生兒都會黃疸嗎黃疸幾乎是每個新生兒都會患的一種病症,一般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的2~4天中,患黃疸的主要原因是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等。黃疸並不是每個新生兒都會患的,還有百分之十五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並不會出現黃疸的現象。新生兒黃疸有辦法預防嗎?
  • 頭胎娃健康,二寶卻遇新生兒溶血,如果你是這兩種血型,進來看看
    「新生兒溶血症」最開始走進公眾視野是在2017年,侯佩岑在社交軟體分享了自家二寶出生時,發生溶血症的經歷,引起無數寶媽的共鳴。為什麼一胎健康,往往是二胎容易患上溶血症呢?如果寶媽是這兩種血型,就需要格外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