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2021-01-07 人生底色看語文

如何學好文言文?特別是中考之前的衝刺階段,大家都很關心。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

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

因此,梳理常考的文言實詞,總結答題技巧便很有必要。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從考試的試捲來分析,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今天便重點講一詞多義。

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詞的本義: 就是指詞的本來意義,即詞產生時的最初的根本的意義。如「小惠未徧,民弗從也」中的「從」字解釋為跟隨。再如「禹錫終易連州」 「易」字解釋為交換。

詞的引申義: 就是詞由本義派生出的與本義相關的其它意義。如①「欣然起行」②「大道之行也」 ③「以汙其行乎」 ,第一個「行」字,本義是行走,第二、三個「行」字,引申為實行、施行、推行和品行、德行的意思。

詞的比喻義: 就是詞的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生的意義,也是引申義的一種。如「手足情深,焉能或忘」中的「手足」一詞,本義是手和腳,比喻義「兄弟」、「黨羽」。

詞的假借義: 即通假字現象,是指本應用甲字,使用時借用與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現象,這裡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義。如「才美不外見」中「見」同「現」,意為顯現,露出。再如「聖人非所與熙也」 「熙」同「嬉」,開玩笑。

在中考文言實詞考查中,80% 考的都是一詞多義。中考語文卷中考查文言實詞一詞多義出現頻率較高的常用詞語有: 患、是、數、或、從、及、見、窮、悉、行、許、異、易、去、師、亡、為、聞、作等。

準確解答這類考題有如下幾點答題技巧。

1. 課文遷移法。

此種方法最為常用,考卷中出現的很多文言實詞,在學過的課內文言文中幾乎都出現過,可以聯繫課文相關語句進行意義遷移。例如: 「臨富貴而失其本心」,這樣的類似短語在《魚我所欲也》中就有「此之謂失其本心」一句。由此句可明確出「失其本心」是指「喪失了他的本性」,放在原句中,再聯繫上下文就容易正確翻譯了。又如 「每感激論天下事」中的「感激」一詞,可聯繫《出師表》中的「由是感激」一句來理解,就容易解釋出這裡的「感激」一詞是指: 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受不了,啊啊,

2. 語法分析法。

有些多義詞較難區分,可以對實詞所在句子作語法成分分析,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大多是由副詞充當。根據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它的詞性,同樣可以幫助我們解釋詞義。例如: 「蜀之鄙有二僧」和「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鄙」一詞,從語法判斷,第一個充當主語,解釋為邊遠的地方,第二個充當謂語,解釋為目光短淺。又如 「王許之」的「許」字處在謂語的位置上,不同於《小石潭記》中的「潭中魚可百許頭」中的「許」字,應解釋為「答應」,而不能解釋為「表示大約的數量」。

3. 對句判斷法。

古人行文常講究對稱,處於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我們可以據此進行判斷。如 「腰白玉之環」中的「腰」字,與前一句「戴朱纓寶飾之帽」中「戴」字對應,作動詞用,解釋為掛在腰間。又如 「觸風雨,犯寒暑」中的「犯」與「觸」對應,作動詞用,應解釋為冒著。

4. 字型推斷法。實詞考查中,有一些冷字確實少見,考生有時無法作答。其實,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形聲字佔 80% 以上,而形旁給我們推斷詞義帶來了有利的依據。如 「皆已憚籍矣」中的「憚」字,左邊的豎心旁表意,跟心裡、心情有關,再結合成語「肆無忌憚」,可推斷出「害怕、恐懼」之意。

關注心靈,關注成長,助力初高中學習。歡迎關注:人生底色看語文。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文言文常用實詞的解題技巧
    這塊主要考查的重點是: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這些都需要平時的積累和理解分析。而一般實詞考查的都是語境限制下的實詞意義,因此,需要考生具備依據語境理解識別實詞意義、用法的能力。今天小編匯總了幾個文言文實詞解題技巧。
  • 2018中考語文複習材料專題七:文言文劃分朗讀節奏及詞語理解點撥
    文言文閱讀是平時考試和中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學生語文不能得高分,原因就在這。由於對文言文閱讀不理解,閱讀方法技巧沒掌握,造成大量失分現象。下面就是文言文閱讀的幾個知識點的總結經驗。知識點一 劃分朗讀節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文言文「重點在於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所謂「誦」,就是用高低抑揚的腔調朗讀。
  • 「自學」諸葛學堂·文言文+現代文閱讀試題全突破 學習心得
    我學了這個 諸葛學堂·文言文+現代文閱讀試題全突破 ,感覺對提高語文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大家有時間的話也能跟我一起學習,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期待能與你一起共同學習,不斷進步哦!。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種態度,我們要不斷是用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
  • 文言文閱讀——虛詞考情分析和備考建議
    一、考察形式客觀題加主觀題。客觀題一般考察詞語的意義或用法;主觀題一般會出句子翻譯題,句中實詞、虛詞的翻譯為採分點。二、考點分析及備考建議這一部分主要考察對於文言文知識的把握,考查角度有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斷句、篇章閱讀等。
  • 高中語文新教材中最重要的三篇文言文,老師:學透了,學霸無疑
    新教材的文言文發生了一些變化,就高中語文必修上、下冊來說,至少有三篇文言文特別重要。為什麼呢?第一、和全國卷的文言文一樣,都是敘事性質的。高考中,使用全國卷的省份越來越多,而全國卷的文言文文體一般是傳記,2020年的三套試卷的文言文文本分別是《宋史·蘇軾傳》《宋史·王安中傳》《晉書·王彪之傳》,都是敘事性很強的文章。整個高中的語文測試卷,在整個布局和題型是都是和高考卷保持一致的。
  • 語文:得分差距主要在文本閱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今年是我省使用語文統編版教材後的第一次中考。2020屆中考語文試卷總體上將保持穩定,但穩中有變。『穩』指的是試卷的題量、難度係數等基本不變,『變』指的是今年命題在個別題型和分值上會作出調整。」泉州五中初三語文備課組長洪志協老師與泉州培元中學初三語文備課組長李芬老師在分析2020年福建省中考語文學科試題變化時表示。
  •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考點梳理及真題練習!
    寄語詩意老師說:距離期末考試也不遠了,為了幫助孩子們在複習階段做好查漏補缺,今天特意準備了小學文言文考點梳理及其真題練習,老師、家長快給孩子們看看吧!內容小學語文知識導圖考點梳理一、字認識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讀音和意思,牢記課文注釋中所指出的通假字。辨析字的古今義,一要注意古今字義的差別,積累所學課文中的古今異義字;二要注意不要把連在一起的兩個文言文中的字誤認為是現代漢語的詞語。要根據上下文和文章內容來理解字的意思。
  • 初中文言文考試閱讀答題技巧匯總
    「文言文閱讀」一般會考到實詞、虛詞、句子翻譯以及文意理解這四大考點,那麼每個考點都有哪些答題技巧呢?趕緊看下吧! 考點一:實詞釋義(含實詞辨析) 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這類題不僅要靠積累,還需掌握一定的推斷技巧。
  • 大海笑長推薦:2020高考證明,這些文言文常考點,一定要背下來!
    自2017年高考改革政策放出後,相關專家已經指出,未來將會是「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不注重語文積累、文言古文、名著閱讀的人,在考試中可能要吃大虧。尤其是,語文必背文言文將從14篇增加至81篇,中高考語文考試中,分值佔比近60%。
  • 高中語文文言文實詞120個全匯總(含詳解)一定要收藏
    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狀態詞、區別詞、副詞。把語法功能作為主要依據,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記文言文實詞不能死記硬背。最好給每個意思找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聯繫語境去記,可能影響會比較深刻,內容也比較容易回憶。有部分詞還是可以「望文生義」的,但某些詞就需要特別注意,與現代文差別較大。要背的話,早期和睡前,一天背上幾個,背完新的要複習一下前面背過的,加深印象。
  • 剖析中考考點,提供解題妙法,一周攻克反比例函數
    從近幾年中考真題來看,反比例函數知識點的考察難度是越來越深了,所以學好反比例函數尤為重要。學習是有方法可尋的,亦有技巧可用。如果方法錯了,再努力,也只會事倍功半而已。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學習函數時阻力很大,孩子平時學習時,一學就會,一做題就錯。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常考文言實詞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等5大類,其中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義複詞相對較少。二、一詞多義一詞多義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1.
  • 中考英語,考前定心丸,短文填空解題方法技巧,認真領會必得高分
    中考越臨近,有些同學越發懵。最近的複習,很多同學一看到短文填空題型就發愁,對這種情況,決定總結下這一題型的解題方法以及技巧,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同學。近年來的命題趨勢短文填空題的考查方式,是給出一段200個詞語左右的短文,在短文中留出十個空,給出首字母;或者是給出十二個詞,從中選出十個。大家要通讀短文,掌握大意,然後補全短文,每空一詞。中考英語試卷中,短文題材非常廣泛,可以是科普文、故事、體育甚至文化習俗等,不過,所選的文章,一般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材料。這是一種短文性很強且難度較大的題型。
  • 2019天津中考指導:英語四種題型的解題技巧
    一、聽力理解 今年聽力理解部分比以往減少了10分題,取消了原聽力部分C項(聽十組對話,每組對話後在A、B、C三個選項中找出能回答所提問題的最佳答案)。 聽力測試所涉及的日常生活話題有:問候、邀請、看病、約會、購物、問路、打電話、談論天氣、詢問時間等,測試內容大致可分為:時間和數碼、地點和動向、價格和數量、人物和事件、情景和背景等。
  • 高考文言文閱讀怎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高考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前幾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直接設置為客觀題第一題進行考查,現在雖然不直接設題考查選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但是無論是讀懂選文,還是做後面的翻譯句子,都離不開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
  • 2018年高考全國I卷文言文《晉書·魯芝傳》閱讀挖空
    【解題策略】核心考點:文化常識。審題關鍵:1.不正確的一項;2.結合具體語境,分析詞語解說內容。解題方法:考查的文化常識,基本散見於高中語文課本的古詩文之中,只要平常注意積累,多加關注,這些以識記為主的問題就不難解答。易錯警示:1.不看語境,脫離原文內容理解詞語;2.有文化內蘊的詞語積累不夠,不能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 【直擊中考】哇哦!快看,玄武教師天團助力中考——長跑的最後50米
    距離中考還有40天,有些同學會產生煩躁、焦慮等情緒,這是考前常有的現象,不要過分介意,只要正確對待,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考前40天是長跑的最後50米,只要我們調整姿勢,注重技巧,深吸一口氣,全力以赴,就一定能穿越紅線,贏得最終的勝利。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馬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馬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馬說》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2.《馬說》中千裡馬的悲慘遭遇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馬說》中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