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馬說》

2021-01-17 中考網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馬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馬說》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2.《馬說》中千裡馬的悲慘遭遇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馬說》中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4.《馬說》中能表明千裡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馬說 》中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馬說》中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7.《馬說 》中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裡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相關推薦: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體育考試方案匯總

  2021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曹劌論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語文必考文言文情境默寫:《曹劌論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曹劌論戰》中曹劌請見魯莊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曹劌論戰》中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的句子: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
  • 2020年北京中考語文真題解析:貼近時代,重視基礎,關注運用
    文言文閱讀著眼於「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引導學生分析這一精神在曹劌、弦高、卜式身上的體現。議論文閱讀立足於時代精神,文言文閱讀突出傳統文化,兩則材料古今有別,但所弘揚的愛國、奉獻、盡責等精神基本一致,充分體現了試題的價值引領。
  • 2019中考語文複習文言文虛詞順口溜
    2019中考語文複習文言文虛詞順口溜 之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 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馬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馬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通假   1、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露。   2、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本領。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食」通「飼」,喂。
  • 2020年語文中考文言文閱讀必考篇目總結試題
    2020年語文中考文言文閱讀必考篇目總結試題   (一)《論語》十二章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可/以/為師矣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 初中生公認「最愛」的5篇文言文,尤其最後一個,差生主動要默寫
    文/小曼聊育兒 語文教材改版後,更加重視文言文部分,而文言文和我們平時說話的語言習慣不同,有的詞語意思也不一樣,也是難倒了很多同學,但是試卷的題目一般不會太難,學生如果能背熟,基本就不會丟很多分了,有的文言文很簡單,這5篇初中生公認的「最愛」文言文,尤其最後一個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杯弓蛇影
    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杯弓蛇影   樂廣嘗有親客,久闊①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②聽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日:"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⑤頓愈。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之觀潮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翻譯之觀潮》,僅供參考!   譯文     錢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偉的景觀。
  • 中考語文必考四字成語(四)
    中考語文必考四字成語(四)     61、金聲玉振:用鍾發聲,用磬收韻,集眾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學卓絕,也比喻文辭優美。     62、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2020年重慶中考語文真題A卷文言文及閱讀題
    2020年重慶中考語文真題A卷文言文及閱讀題   文言文——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初中語文:中考必考生字詞,家有中學生,建議列印下來早晚背!
    生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考試的重點,由於古詩詞、文言文和閱讀理解以及寫作等板塊的加入,對字詞的學習和考察自然就落下了節奏,然而不難發現,在語文測試中,基礎題型始終都是關於字詞的學習和理解。如何才能快速掌握基礎的考點呢?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答謝中書書》
    (4分)   (二)文言文閱讀(15分)9.(4分)(1)書信(2)消散(3)指人間(4)參與,這裡指欣賞。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輝映。(2)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11.(3分)C(「亂」在文中應該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雜亂」)   12.(4分)表達了作者沉醉於山水的愉悅之表,與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文默寫題型
    古詩文默寫向來是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考核的重點依然包括課內的名句名篇,考試大綱規定的必備篇目更是重中之重。古詩默寫本來都被默認為是一道送分題的,可是很多同學硬生生的把它做成了丟分題,這是很不應該的,今天我們就嘗試解決下這個問題。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於」的用法》,僅供參考!
  • 語文:得分差距主要在文本閱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今年是我省使用語文統編版教材後的第一次中考。2020屆中考語文試卷總體上將保持穩定,但穩中有變。『穩』指的是試卷的題量、難度係數等基本不變,『變』指的是今年命題在個別題型和分值上會作出調整。」泉州五中初三語文備課組長洪志協老師與泉州培元中學初三語文備課組長李芬老師在分析2020年福建省中考語文學科試題變化時表示。
  • 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馬說》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常考知識點:《馬說》,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通假   1、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露。   2、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本領。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食」通「飼」,喂。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如何學好文言文?特別是中考之前的衝刺階段,大家都很關心。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
  • 2017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記承天寺夜遊》
    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 2021年初中語文名句默寫練習(9)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語文名句默寫練習(9),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9.古詩文默寫。(10分)   (1)採菊東籬下,_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2)濁酒一杯家萬裡,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