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spud跟著好朋友馬克跑步上山,期間小憩。 資料 圖
《猜火車2》原著《Porno》的作者歐文·威爾許是愛丁堡人,故事背景設定在蘇格蘭。自然而然,T2的絕大多數場景也在愛丁堡拍攝,劇組逗留了三個多月,在愛丁堡大街小巷裡,留下不少足跡。如今愛丁堡旅遊局的網站上,也專門推出T2的打卡專頁,方便全球影迷按圖索驥。
上一部電影結尾,馬克·瑞頓帶著巨款,坐上逃離的火車。這一集的開始,他從荷蘭坐飛機回到愛丁堡,中年危機後葉落歸根。機場出口處,幾位長腿辣妹在發放宣傳單張,馬克問:「你從哪裡來」?這個細節耐人尋味,八十年代應該沒有那麼多東歐外勞吧?
而現在的英國,服務業的小半壁江山都由這些異鄉人撐起。老大歸家,馬克鄉音無改,但世界已然變樣。
一般中國遊客不會直飛愛丁堡,多從倫敦或其他城市搭乘火車前往。如果是這樣,可以嘗試乘搭新開沒幾年的電車前往市區,因為,電車也是一個打卡點呢。
愛丁堡電車啟用於2014年 本文除註明外均為 靈偉 圖第一部《猜火車》小說出版於1980年代,電影拍攝於1990年代,當時還沒有電車。愛丁堡電車的啟用時間是2014年,潔淨而快捷,代表著這個蘇格蘭老城的摩登一面。
現居於美國芝加哥的作者歐文·威爾許,返鄉的一刻,大概也會像馬克一樣,有這種介於熟悉與陌生之間的迷惑。所以,他也將這光鮮一面呈現出來,作為「新」愛丁堡在影片中的第一個亮相。馬克在機場,便是乘搭電車到市區。
當混混沾上中產氣息Harvey Nicole’s是英國老牌百貨公司,愛丁堡店位於王子街最繁華的一段,比鄰中央火車站。它代表著經典而低調的英式奢華典雅,四樓餐廳可以瞭望城市景觀,成為愛丁堡人「吃頓好飯」的最佳選擇,座中客人,都衣冠楚楚。
無論《T1》還是《T2》,角色都是地痞流氓混混,跟這樣的高級場所本來不搭界。不過在T2中,馬克和新加入的女角維羅妮卡約在這裡吃飯,這也是強調成長之後的中產氣息。此外,《Choose Life》歌曲的新版,也是以這裡為背景響起。
「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職業規劃、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CD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房貸,選擇買第一間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頭西裝、選擇星期天邊看無聊電視邊吃零食,選擇苟延殘喘,選擇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一樣的狗男女們面前丟臉,選擇將來、選擇生命……」----《Choose Life》舊版「Choose Life」本是八十年代英國禁毒廣告的宣傳口號,用在電影裡面,是反思中的另一種態度,當然也帶著迷惘。《Choose Life》的確很燃,不過,同一首歌,既承擔頹廢,也抒發熱血,是一件奇妙的事情。2007年,《迷幻列車》原聲碟(第一集)被《Vanity Fair》雜誌選作史上七大最佳原聲碟之一。
新版歌詞與時俱進,加入了Facebook、Twitter、Ins等時代元素。21年後再聽,世界依然沒變,這種普世下的追逐,依然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前往亞瑟王座之路,景色闊遠六十年代的嬉皮「花童」,最終也是變成心寬體胖的安逸中產。在《T2》裡,不羈少年變成良民。定期健身、跑步遠足,到乾淨體面的豪華餐廳吃飯,都預示著成長後的選擇,必然跟放肆的青春期不一樣。
Harvey Nicoles走高端路線,進入商場便明顯覺得人們的衣著考究精緻,跟門外似兩個世界。同為王子街上比鄰的H & M、Primart、Top Shop等快時尚時裝店,相映之下顯得寒酸。四樓的餐廳也是華麗的,可以俯視愛丁堡城景。樓下也有LV等諸多大牌店面,附近的Jenner’s,也是老牌百貨,可以順路一遊,看看建築也是好的,這兩家商場都不輸哈羅德百貨。
餐廳最好提前預定,直接前往的話,就要看運氣。一般來說,最便宜的下午茶(每位22鎊起),需要提前三、四天訂座比較穩妥。
訂座的時候要注意,四層有「Restraunt」和「Brasarrie」兩個標誌,餐廳才是有景觀的T2拍攝點,不要弄錯。
兩座福斯橋片中馬克等人得罪黑社會老大,被脫光衣服,扔到荒郊野外的福斯橋上,最後步行回市區,場景就是這座公路橋。
不過,愛丁堡有兩座福斯橋,更有名氣的是另一座鐵路橋,名字幾乎一樣。區別是,公路橋叫Forth Road Bridge,鐵路橋是Forth Bridge,一字之差。
鐵路橋建於1889年,當年已是奇觀,現在看依然雄偉,曾入選聯合國的建築遺產。作為工業社會的先驅,英國人的工業製作技藝的精湛,在這座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英國俗語「Paint the Forth Bridge(給福斯橋刷漆)」就是源自這裡,意思是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連通愛丁堡與蘇格蘭北部的超長跨海大橋,橋梁的大部份結構是鋼,至今百多年,依然維護得很好,基本的維護就是不斷地刷油漆。傳說中把橋梁全部從頭到尾刷了一遍之後,橋頭部分已經褪色,就又得開始重新油漆了。
兩座超長的跨海大橋都非常壯觀,如同海上的的雙子。相比之下,淺色的公路橋簡潔現代,紅色橋身的鐵路橋是維多利亞式風格,更顯厚重的歲月積澱。天色好的時候,在愛丁堡城堡這樣的高處,可遠眺跨海大橋的雄偉。
《猜火車2》中,西蒙和馬克重逢,前往夜店消遣,就是在愛丁堡The Cav取景。馬克如廁時,遇到仇人Begbie,被狂追猛打,兩人在城裡狂奔,一路上都是老城的典型面貌。
The Cav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營業,至今已經有七十餘年歷史,最早的時候叫The New Cavendish,多次沿革之後,依然是本地最大、最熱門的夜店,每周五舉辦本地最好玩的派對,門票才6鎊。
時代變遷,場地數度易主,此地經營風格也從跳舞俱樂部(最早是交誼舞)、黑人及雷鬼音樂現場、現場音樂、夜店等不斷變化,來這裡演出過的名人眾多,包括平克·佛洛伊德、大衛·鮑伊等。2012年,耗資500萬鎊巨資(4000萬+人民幣)翻新後,成為今天的「The Cav」。
The Cav人聲鼎沸,是愛丁堡人首選的跳舞俱樂部 資料 圖The Cav不在老城最黃金的位置,位於一個街區的冷清偏街,按地圖找到時,前一秒幾乎以為走錯。繞了一下,才見到門口有大大的官方拍攝地點的牌子。轉過街角,是古老而典雅的電影院Cameo,舊建築維護得很好,現在主要作為藝術院線存在,是愛丁堡電影節的指定場地之一,逢周日有老片專場。20年前,《Trainspotting》的全球首映就在這裡。
The Cav要到晚上十點才開始營業。如果真的想等夜店開門,不妨在Cameo的咖啡廳喝一杯,或者吃個便餐,他們選的是一家優質供應商,餐食份量不大,但味道和價錢都不錯。
斜巷馬克被Begbie緊追不捨,從夜店跑出來,幾乎走遍愛丁堡老城,陸續可以見到乾草市場等著名地標,都在著名的遊客購物街——皇家一英裡(Royal Mile)一帶。
不過,其實The Cav與皇家一英裡距離甚遠(步行大概20分鐘,還有不少的斜坡路),兩人追逐了很久,可見Begbie對馬克的恨有多入骨。
愛丁堡依山而建,處處是坡路。在皇家一英裡的兩邊,有不少斜斜的窄巷,當地稱為「Close」,比如肉市裡便是Flesh Market Close。這些「Close」並不平易近人,狹窄而且陡。白天不妨走走,夜裡就比較陰森。
當地知名的「Ghost Tour」(幽靈之旅),導遊會穿上披風,戴上尖尖的帽子,入夜後帶你穿行各種「Close」和古老地窖,說一些歲月遠久的駭人故事。參加者多半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驚叫與大笑不時傳來,衝淡了故事裡的殘酷。無論是黑死病、歷次戰爭、燒死女巫的事件,都真實地有發生過,但在現代人眼中,就有一層虛薄的雲煙,似乎只是傳說而已。
Spud和馬克在The Cav的廁所一幕 資料 圖位於荷裡路德公園的亞瑟王座,是愛丁堡全城最高點。徒步上去挺累人的,但步行是唯一上山方式。沿途,可以從不同角度一覽全城,愛丁堡的春夏,猶如我們的秋高氣爽,一路上野蜂飛舞,景色壯闊,登山其實很舒服。本地市民的玩法,除了徒步,還有跑步。由於另一側山巔是巖石,所以攀巖也是很好的玩法——馬克的扮演者伊萬·邁克格雷戈本人,也非常喜歡這條跑步路線。
Spud自殺獲救之後,跟著好朋友馬克洗心革面,意圖過上健康新生活。兩人跑步上山,累的時候找個山坡吹風看景,非常愜意。
注意,地圖雖顯示半小時路程,但還是挺累人的,建議放慢腳步,邊走邊看。沿路不少山峰,都有絕佳風景,不妨像Spud一樣,走走停停。成功登上亞瑟王座後,愛丁堡的全景式景觀會讓人覺得值得這份勞累。
愛丁堡山腳小湖泊作為影迷,比較舒服地走完T2踩點的行程,大概需要兩到三天。如果只是想走完本文提到的地點,至少預留一天。跑步愛好者,不妨嘗試T2跑步路線,一個半小時即可完成。充滿創意的愛丁堡人專門計劃了T2主題的跑步行程,主要囊括市區拍攝點,早7晚8,一天3-5個出團時間,每團連休息時間為90分鐘。 www.emfrunningtours.com
歐文·威爾許是雷斯人,兩部《猜火車》,必然有不少雷斯痕跡。在1980年代,雷斯是愛丁堡一個品流複雜的地方,經過政府的多年整治,現已變成一個寧靜祥和的海濱小鎮。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