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琳琅滿目。百家爭秀,競相風流。斯唯太極拳,風行五大洲。億萬人鶩趨蜂擁,武術界灌頂振聾。齊名孔子學院,比肩四大發明。健身第一品牌,世界第一運動。壯哉太極拳,中華之國粹,文明之瑰寶!
源於溫縣陳家溝,創自庠生陳王廷。借《莊子》太極之名,承《易傳》陰陽之要。吸納中醫養生之術,博採眾家拳術之長。手運八法勁,腳踩五行步。潤物以無聲,恬靜而溫婉。筋骨肉日日強,精氣神時時新。生命之力舉鴻鼎,浩然之氣沖斗牛。妙哉太極拳,勇武之奧秘,健康之命門!
自頂至足,若鋼若磐;由內而外,似佛似禪。足下虛實天地,掌中陰陽乾坤。其狀如鷹翔,其勢呈虎撲。邁步似貓行,運勁若抽絲;徐若行雲流水,疾似馳雷閃電。發力放箭崩山,化力順水信手。攻防任進退,化打隨手翻。周身無處不能擊,四兩撥動千斤力。神哉太極拳,纏柔克剛健,一招能致勝!
太極蒼穹,星光璀璨。翹楚巨擘泰鬥,代有人出;精英俊彥豪傑,各領風騷。陳王廷創立太極拳,楊露禪廣開太極門①。陳長興定編套路,技傳外族破門規;陳品三甄採秘笈,著立拳說示後昆②。陳有本「略」開新天,陳清萍「圈」走新徑③。大天神二天神義滅「侵宅客」,陳仲甡陳季甡勇殺「大頭王」④。陳發科獨闖鴻門宴,北京城設帳授徒;陳照丕立擂宣武門,十七天降敵納友⑤。陳王廷美名「二關公」,和兆元皇封「武信郎」。李景炎美稱「鐵胳膊」,孫祿堂世稱「萬能手」。吳全佑「一招送客」,武禹襄「五步推手」⑥。《三本》李亦畲,「開合」郝為真;「三盤」李瑞東,「混元」馮志強⑦。張蔚珍智鬥「歪風」拯救太極於絕境,陳照奎悟創「新架」嫡傳弟子成「金剛」⑧。陳小旺頑勝亞洲第一大力士,王戰軍力挫日本相撲第一人⑨。「四大金鋼」名揚四海,八大門派風靡世界。美哉太極拳,太極兒孫龍騰虎躍,太極天空雲興霞蔚!
開國領袖倡導鍛鍊,一代偉人揮毫揚名。全民健身,國家兩度簡化普及;中醫保健,政府首次提名推廣。北京奧運會,萬人長安街演練太極;挑戰吉尼斯,百萬愛好者造勢「申遺」。馬雲太極理念創傳奇神話,中印龍象外交舞太極瑜伽⑩。放眼神州,太極弟子雨後春筍;極目寰球,太極文化水起風生。善哉太極拳,體育健身溶一爐,經濟外交具一身。
中華文化,武術出類拔萃;中華武術,太極擎旗揚纛。群雄逐鹿,體格為取勝根底;大國博弈,文化乃競爭核心。壯哉太極拳,青龍出水,立潮頭揚大國雄威;白鶴亮翅,當先鋒助中華騰飛!
(作者系河南省溫縣政協社法委)
【注】
①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拳後,創立了楊式太極拳,其後弟子創立了吳式、武式、孫式等門派太極拳。
②陳長興將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歸納整理,形成固定的套路,打破門規,把太極拳傳授給楊露禪。陳品三,即陳鑫,編撰《太極拳圖說》等書籍,將太極拳秘訣示於世人。
③陳有本、陳清萍分別創立了太極拳新的架式。陳有本所創簡稱為「略」,陳清萍所創簡稱為「圈」。
④康熙年間,一夥土匪闖入北平皋村,向王遴(元外)借古玩珍品。王使人赴陳家溝求救。15歲的陳恂如、陳申如弟兄,慨然應允,義殺強盜。鹹豐三年五月,太平天國大將楊輔清帶領部隊掠食於陳家溝。陳仲甡、陳季甡兄弟迎戰並楊輔清人頭。楊輔清英勇善戰,頭大如鬥,人稱「大頭王」。
⑤陳發科初到北京授拳時,京城一袁姓大戶惡意設宴相邀,數次偷襲均被化解,後反被陳發科扔出一丈開外。由此,陳發科在北京立足授拳。1928年,陳照丕在北平宣武門外立擂,前後17天未遇敵手,展示了陳式太極拳的威力。
⑥一招送客:某日,有客求見吳全佑。施禮時,突然「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襲來,全佑連消帶打,將來客騰空打飛,落在大門口門樓上,後人稱為「一招送客」。武禹襄將太極拳一進一退的推手方法,改為進二步半退二步半的「五步推手」法,豐富了太極拳的推手內容。
⑦李亦畲用40餘年時間寫成10萬多字的《李氏廉讓堂太極拳譜》,被拳界奉為「太極」經典。他將其手抄三本,一本自存,另兩本送胞弟和門徒,被拳界敬稱《老三本》。郝為真、李瑞東、馮志強分別以陳式太極拳為基礎,創編了「開合太極拳」「三盤太極拳」「混元太極拳」。
⑧張蔚珍,溫縣陳家溝村原黨支部書記,文革中,太極拳作為四舊幾乎絕傳。他巧妙地借毛主席對太極拳的稱讚,請太極拳大師來村教拳,使太極拳得以傳承。陳照奎就是被請的大師。陳照奎將自己創立的太極拳「新架」悉心傳授,並親自培養了當今被譽為「四大金剛」的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
⑨2013年4月,66歲的陳小旺站在直徑2米的圓形太極圈內,34歲的亞洲第一大力士、推行25噸卡車100米的龍武,沒能將陳小旺推出圈外。日本相撲第一人曙太郎在河南武林風擂臺上數次稱雄,溫縣太極拳勇士王戰軍,幾秒鐘便將他摔於地下。
來源:太極拳雜誌(ID:taijiquanzazhi)
微信名:中國太極大學
微信號:ZGTJDX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_^
投稿郵箱:chinatju@hd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