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銀行股——比利空更可怕的是不確定性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意見領袖丨王劍(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讓利、控利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些變量的高度外生。過去壓制銀行估值的是不良資產擔憂,雖然不良率說不清楚,但好歹還是經濟的內生變量,通過觀察經濟形勢去揣測資產質量,大致還是有個譜的。而這次壓制估值的讓利、控利這種,是政策當局提出來的純外生變量,就完全沒譜了。

今年以來,銀行股估值低位徘徊,近期才有所回升。

至於銀行股表現差的原因,大環境是經濟形勢不好,而具體看,則主要是對銀行並不友好的政策,包括向實體讓利、監管指導銀行壓降利潤(我們暫簡稱之為「控利」)等。

讓利、控利的可怕之處,在於這些變量的高度外生。過去壓制銀行估值的是不良資產擔憂,雖然不良率說不清楚,但好歹還是經濟的內生變量,通過觀察經濟形勢去揣測資產質量,大致還是有個譜的。而這次壓制估值的讓利、控利這種,是政策當局提出來的純外生變量,就完全沒譜了。

但近期出現的一個好跡象是,讓利、控利這些事情開始有譜了……所以,不確定性正在消除,這是好事一件。

一、首先看讓利

金融體系全年讓利1.5萬億元。這個數字出來的時候,嚇了大家一身汗,完全不知道具體要讓出哪些收入。直到7月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這1.5萬億元分三塊:

第一塊是利率的下行實現金融市場或者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讓利,這塊大概是9300億元,包括貸款利率下行、債券利率下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的優惠利率貸款發放,所有這些東西加在一起通過引導利率下行,最終會實現大概約9300億元的讓利。

第二塊就是央行測算如果直達政策工具能達到一定規模,包括前期還本付息政策,就是疫情爆發之後當時是把貸款延期到6月30日,後來央行又出臺了兩個新工具,把普惠小微貸款延到明年,最晚是3月份。這塊包括減少企業的罰息和高息過橋貸款要付的額外成本,可能會增加的一些不良貸款,企業減少的擔保費用等。所有這些東西測算在一起,這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還款付息政策工具大約讓利2300億的規模。

第三塊是通過銀行減少收費3200億元,包括前期已經減少的收費,後面全年還要繼續減免的收費。

以上這三大塊加在一起大數是1.5萬億元,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塊,即利息9300億元。後兩塊雜七雜八的不好算。

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粗略的測算:而銀行對企業債權(包括貸款和債券)總額是108萬億元(來自「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7月末餘額,幾乎全是銀行的),27萬億元(社融7月末餘額,先假設全是金融體系持有,但不全是銀行持有),兩者合計135萬億元。而全部減少利息9300億元的話,那麼相當於全部這135萬億元資產平均要降低利率0.69個百分點(今年全年平均與上年比較)。

而6月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僅比上年12月降0.38個百分點,這統計的是當月新發貸款的利率,若算成上半年貸款利率的話,降幅估計還不到0.38個百分點。信用債那邊,降幅更大一些,但也好像不到0.69個百分點。換言之,要完成上述讓出利息9300億元的任務,下半年貸款、債券利率都還需要降一些,但降幅比上半年小了。

再者,央行也通過各種方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比如打擊結構性存款等,銀行的淨息差收縮其實不會特別大。從銀保監會披露的行業數據來看,商業銀行業2020年二季度銀行淨息差是2.09%,較上季度僅降1BP,基本可視為隨機波動。所以,銀行淨息差確實較上年還需收縮,但幅度估計也不會大了。

二、然後看控利

據媒體報導,監管部門指示銀行控制利潤增長。但是,從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來看,銀行營業收入增長比較正常,控制利潤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撥備的計提。但計提撥備得配合不良資產暴露,但很顯然,疫情所造成的影響還沒這麼快暴露,於是,銀行就紛紛把過去分類為關注類的一些貸款確認為不良類,然後再從正常類裡面確認一些為關注類。經過這種從嚴確認不良,商業銀行業的上半年盈利增速跌到-9.4%。

媒體報導的具體可參見:

【隨筆】媒體對近期銀行「控利潤」的報導,透露了什麼?(2020-7)

所以,監管部門的政策,並不是直接說控制利潤,而是對確認不良、計提撥備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就是所謂的「做實利潤」,把更多有問題的貸款確認為不良,以此來做實資產質量、做實利潤。這要求其實監管部門已提了很多年了,以前落實不到位,這次一把落實了。

上半年計提撥備超過9400億元,才將盈利增速壓至-9.4%。現在關注下半年情況,我們首先有幾個假設:

(1)下半年行業的撥備前盈利增速保持和上半年一致。

(2)年末的撥備覆蓋率、不良率比中報略增,我們先隨便給個數:185%、2%(依據:監管部門要求不能同時存在「高利潤」「高撥備」「高不良」這三種情況)。這意味著銀行確認不良的同時,也要加大核銷,以便控制撥備覆蓋率、不良率。請注意,其實我們的假設比監管要求來得嚴格,監管要求是「不能同時三高」,但這個要求建模太複雜,我們暫時用更嚴格的假設建模,即「三個不能同時高」。

(3)全年信貸投放20萬億元。

我們現在要測算的是,銀行在同時控制住盈利增速、撥備覆蓋率、不良率三者的情況下,需要確認並核銷多少不良資產。然後我們看下半年的兩個情景:

(1)全年盈利增速保持-10%(即同步於上半年),那麼下半年只需要計提撥備約9000億元,較上半年略少。為此,若要保持假設中的撥備覆蓋率、不良率,下半年需毛增不良6000億元,並核銷3600億元。而上半年末關注類貸款餘額是3.9萬億元,從中間找出6000億元來確認為不良,應該難度不大。所以,全年盈利增速保持-10%應該難度不大。

(2)三季報、年報盈利增速依次回落至-20%、-30%,那麼三季度、四季度要加大撥備計提力度,下半年共需計提1.4萬億元左右(全年計提2.3萬億元以上)。為此,若要保持假設中的撥備覆蓋率、不良率,下半年需毛增不良1.1萬億元,並核銷超過8000億元。這也意味著,上半年末的3.9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中,近1/3會被確認為不良,這絕對會把銀行現有資產質量弄得相當乾淨(個別資產質量優秀的銀行,甚至做不到這種比例的不良確認)。

換言之,在疫情導致的不良還沒開始暴露的情況下,銀行此刻控制利潤增速,只能是將存量不良或準不良儘可能暴露、核銷。這會給我們創造一張極其乾淨的銀行資產負債表。

而更乾淨的資產負債表,難道不應該交易在更高PB水平嗎?

相關焦點

  • 一邊是民營銀行概念股的頻頻上漲,一邊是傳統銀行股的平平表現,一...
    因此,大銀行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存活下來。」長江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鄧二勇表示,客戶關係的競爭在我國的制度環境下尤為重要。相對來說,這或許會是民營銀行的短板。 換言之,要在傳統業務上與傳統商業銀行競爭,民營銀行顯然是難有勝算的。而且,產業資本進入銀行業,如果只是想要獲取盈利,在當前銀行業市盈率還較低的情況下,投資現有銀行應該是更為便捷的方式。
  • 證券之星:機構最新調倉路線曝光,饒曉鵬瘋狂加倉銀行股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因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大部分的基金抱團在消費、醫療等確定性很強的板塊。據公募基金披露的二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對消費股的配置達到了46.3%。而銀行股的佔比只有4.1%公募基金對確定性的偏好,導致了市面上大多都是50倍的消費、70倍的醫療。消費、醫療板塊整體的估值偏高而銀行板塊裡破淨的股票比比皆是。
  • 央視國際銳評:「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央視國際銳評:「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0日消息,近日閉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2021年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將以穩為主。
  • 談談我最看好的幾支銀行龍頭股(名單)
    從去年開始研究銀行股,把A股裡面的幾支龍頭銀行股基本都過了一遍,加上一些基本面還不錯的城商行也看了一遍。最近有些銀行股創新高了,可能銀行股的熱度又會上來,加上最近也找不到什麼可寫,所以再聊聊銀行股吧。我看到有些投資者去選擇那種4、5倍PE的銀行股,業績基本停滯不增長了,以為這樣的銀行股會比較安全,其實這是誤入岐途了。第二點是看銀行業績時,不能只看利潤表,更要看各項銀行指標如撥備、不良、淨息差等的變化趨勢,因為這些指標的輕微變動就會對利潤有巨大的影響。
  • 退市新規藏機會,28隻ST股摘帽的確定性非常高
    投資最美妙的事情,就是遇到確定性的機會。昨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沃倫君發現,按照其中的某些內容,有一部分ST公司,在明年公布2020年報後,摘帽的確定性較高。退市新規藏機會新規出臺,規則更嚴,效率更高,暫且不表。沃倫君發現,上海證券報解讀的退市新規中,「過渡期四步走」的相關內容顯示,目前ST股如果滿足條件,則摘帽無疑。
  • 看重高股息率 險資今年仍願加倉銀行股
    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去年險資21次舉牌中,有6次為銀行股,均為港股銀行股。險資為何扎堆舉牌銀行股H股?愛心人壽資管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估值較低,盈利確定性強,尤其是龍頭公司;二是分紅比例高,股息率優於債券;三是盈利能力較強,資產回報率與市淨率匹配度高,適合作為股權投資長期持有。今年險資仍有望繼續加倉高股息率銀行股。
  • 2021年投資展望:順周期、低估值、成長確定性
    持續性地放緩可能改變很多行業的周期節奏,因此我們寧可在未看清前方時,主要去投資順周期的股票,讓投資者舒服一些,而不是像2019年提前預知到汽車行業周期反轉,而過早地去建重倉,結果市場把股價砸的更低(市場總是過度恐慌),好在我們持有的汽車股比較給力,很快股價就回歸了價值。
  • 銀行股還能買買買嗎?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市場_中金在線
    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廈門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等6隻銀行股還一度刷新了歷史最高價。  所以靠流動性估值提升的行情或已結束了,這也是前兩個月醫藥、科技等成長股深度回調的大邏輯,之後上漲的板塊和個股更多是靠業績增長,順周期低估值板塊可能成為最大受益者。  在順周期行業裡,最有前途的當然是此前沒有受益過估值提升,這樣的股票也就沒有估值帶來的壓力,同時未來業績有確定性的增長,最好的是有高利潤的增長,同時符合以上特徵的板塊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銀行。
  • 銀行股強勢不改 青島銀行、廈門銀行率先漲停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 林珂)繼上周五銀行股大漲後,周一銀行板塊繼續保持強勢。截至發稿,青島銀行、廈門銀行漲停,常熟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等漲幅超過5%。對於銀行股大漲,興業證券分析指出,銀行股大漲主要受到經濟回暖與估值修復雙重因素驅動。
  • QFII扎堆藍籌白馬股 日趨多樣性風格開始顯現
    與去年三季度末數據相比,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有減持的情況,安本環球中國A股基金和摩根史坦利中國A股基金則有不小幅度的增持。另外,去年三季度末持股1857.40萬股的GIC PRIVATE 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已經減持跌出1444萬股為門檻的年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統計數據進一步顯示,銀行、家電、消費、汽車、航空運輸等行業,是QFII相對青睞的領域。
  • 滬指低位震蕩跌0.45%:銀行股盡墨,白酒股反彈走強
    滬指早盤走勢來源:Wind盤面上,養殖業、石油、半導體、有色、地產等板塊跌幅居前,銀行股盡墨;海南本地股走低,大東海A跌停,海汽集團跌逾6%。生物製品、醫療器械、軍工、家電、飲料製造等板塊漲幅居前;汽車股活躍,東風汽車、ST海馬漲停,小康股份盤中觸及漲停。
  • 王劍真實身份公開
    原本設定上假面騎士王劍的變身者是三騎賢人的父親,但是官方一直沒有明示,給的幾個變身畫面也非常的模糊,根本看不清正臉,而最新一話中通過三位騎士同時開啟了三冊聯組協力進攻和瘋狂的毆打之下,其終於解除了變身露出了真面目,居然是前代炎之劍士上條大地變身而成的。
  • 補漲龍頭股,青島銀行鄭州銀行漲停,低估的銀行股再次崛起
    來源:財經無忌君文|葉抱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銀行股備受投資者追捧,其中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紛紛漲停,12月3日,銀行板塊一片飄紅。今天,青島銀行一字漲停,已經三連漲停,五天飄紅。目前A股金融搭臺,然後是題材股的天下。金融銀行方面包括青島銀行、廈門銀行。廈門銀行堪稱換手龍頭,換手率達到61.78%,青島銀行則成為了補漲龍頭,鄭州銀行緊隨其後。
  • 房地產股票與銀行股股票到底誰更值的投資
    現在眾觀國內股市,最慘的股票非銀行股和地產股的估值低了,這也催生了兩個專撿低估值的流派,銀粉,地產粉。做為銀粉的我寫這篇文章主觀性和利益性都很強,難免主觀,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討論。我的觀點是,地產股像極了十年前的銀行股,長期在一個降估值的大周期裡,而銀行股未來的天花板已經打開,估值修復的概率大很多。
  • 郭美美出來了,王劍進去了!
    中國青基會官網上僅存不多的王劍照片公益圈沸騰,希望工程躺槍。 「王劍」本是一個即使在公益圈也屬陌生的名字,一下子亮瞎了眾人的眼。王劍在中國青基會的三年:什麼也不做 中國青基會的理事長原來一直是由團中央書記兼任。
  • 明星攝影家 王劍
    兒子的無奈 從王劍的其它攝影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善於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耐人品味、富有內涵和思想性的作品。有很多現象,人們已經視而不見,習以為常,但用相機鏡頭把它記錄下來,定格住,就會使今天的圖片,變成明天的歷史。 在此,願王劍和更多的攝影師,把攝影鏡頭對準我們身邊的人和事,記錄社會,留住精彩,使我們的鏡頭與時代同步!
  • 錢存銀行不如去買銀行股,我買銀行股只是為了每年分紅!
    前幾天有一個粉絲,他說我不會買銀行股,因為我沒有賺到第一桶金。你賺到了第一桶金,所以你才能做價值投資,去買銀行股。而我們買銀行股,不買賺快錢的股票,會餓死。我就是希望聽到這種評論。賺到第一桶金的人,肯定不會再去冒大風險。賺到第一桶金,可以慢慢致富做投資,不必像沒錢的人想賺快錢。其實很多老闆生意做大以後,都是求穩,不會再去冒大風險。
  • 全球銀行股集體起舞上漲?又到歲末,年底的銀行股到底該咋看?
    一、全球飛舞的銀行股11月A股大金融全線發力,銀行板塊漲幅超9%, 11月北向資金總計淨流入則近600億元。(數據來源:wind,2020-11-30)而在港股,小摩發布研究報告稱,香港銀行股可能在2021財年開始迎上周期性盈利復甦,加上不確定因素消退及個別銀行的股息收益率潛在上升。該行預計,淨息差將會在下半年繼續受壓。
  • 銀行股有投資價值嗎?銀行股投資價值分析
    近期與周期股板塊共同扛起領漲大旗的銀行板塊,最近幾個交易日出現走弱跡象。12月7日,銀行板塊指數跌幅居前。來自私募業內的最新研判顯示,對於銀行板塊的進一步走向,目前多數私募機構普遍認為,其短期仍然存在交易機會,但中期持續走強的機率不大。
  • 假面騎士王劍:論外表帥氣程度,王劍說第二誰敢說第一?
    當然並不是直接消失而是被人早有預謀地回收了,至於王劍下次回歸是何時,由誰變身,是敵是友暫時無法定論!令和假面騎士給人最大的觀感就是塑料感太強了,這一點毫不例外地體現在主角假面騎士身上,反而在所謂的反派假面騎士身上居然不覺得,無論是前作零一裡的老千還是現在聖刃中的王劍,在整體造型和觀感上明顯地由於主角假面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