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後,孫權是如何對待兄長的「嬌妻」大喬的?有三種可能性!

2020-12-24 歷史賊有趣

曹操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對孫權的高度評價,那麼為什麼曹操會這樣說孫權呢?其實孫權在當時三國時期真的很厲害,以至於曹操都對孫權很是佩服,可是孫權的江山都是繼承他的哥哥孫策來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他的哥哥孫策在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建功立業,有了穩固的江山,就算是後來的梟雄曹操也是他的手下敗將。孫權雖然很厲害,但是如果真的要和他的哥哥孫策相比較起來,他真的就是毫無光芒啊。

孫權

只是歷史大家都知道,孫策英年早逝,在年僅2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去世的時候,他的妻子大喬也只有20歲左右,那個時候正是女人的顏值巔峰,所以很多人對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對待自己的嫂子很感興趣,這也是一直沒有解開的謎題,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今天筆者為大家分析了三個可能,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孫策和大喬相遇

這個事情就要從孫策遇到自己的妻子大喬開始說起了,公元199年12月,孫策和自己的將軍周瑜攻陷皖城之後,俘虜了3萬多人,其中就包括喬公一家。孫策和周瑜碰巧看到了喬公一對美貌天仙的女兒大喬和小喬,要知道自古以來就有美女愛英雄,英雄愛美女的說法,因此順理成章的,孫策就把大喬作為自己的小妾了,小喬就給了周瑜作為小妾,而這樣的兄弟感情,也讓周瑜頗為感動。

大喬

只是當時孫策一心要完成霸業,他根本就沒有很多時間去陪伴大喬,他整天都在外面徵戰,所以在得到大喬之後不久,他就把大喬送回了吳郡,自己去外面繼續徵戰。而在外面徵戰每次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雖然孫策和大喬之間十分相愛,但是也抵擋不住聚少離多的客觀現實。

孫策

孫策被人暗殺,江山託付給了弟弟

但是好景不長,在公元200年5月左右,孫策在一次狩獵的途中被人暗殺,孫策的臉被箭擊中,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孫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於是立即要求回家給自己的弟弟孫權交代後事。他把自己打下來的江山大業全部都交給了自己的弟弟,所以有這樣的哥哥,孫權真的是非常幸運了!

可能1:大喬悲傷過度死去

在孫策交代後事的幾天後,孫策就去世了,他死的時候大喬也就只有20歲左右,和孫策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五個月,也真是非常可悲。而孫權看著如此美麗的嫂子,孫權會怎樣去處理呢?其實在歷史上很少有關於大喬和小喬的史料,很多人也不知道孫策死後大喬去了哪裡,所以有一個推斷,就是孫策死亡之後,大喬因為悲傷過度也去世了。

但是如果真的是悲傷過度,也有點牽強,因為大喬和孫策認識時間還不到五個月,而且是聚少離多的狀態,儘管兩個人非常相愛,可是應該還達不到可以到殉情的地步。這種說法的確讓人難以相信,那麼孫權有沒有可能讓大喬給自己哥哥孫策陪葬呢,由於在史料當中從來沒有提及大喬和孫策生過兒女,因此在古代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很有可能就為先王陪葬了。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就出現了,要知道周瑜的妻子是小喬,大喬可是周瑜的大姨子,當時周瑜在東吳的地位,孫權也是很是忌憚的,孫權還要依賴周瑜去打江山呢。孫權應該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傻事,要把周瑜的大姨子拉去給先王陪葬。所以大喬真的被孫權給佔為己有了嗎?按照當時的慣例,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在歷史史料當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從來沒有記載過孫權霸佔大喬的事情,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看,當時這樣的勁爆消息肯定要有人記載的,怎麼會沒有記錄呢?此外,當時以周瑜的權威,他也在監督孫權。孫權已經是新王了,他不能為一個美人而不顧江山社稷吧!

可能2:大喬被孫權送給了曹操

這裡咱們就要提到另外一個詩句叫作「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大家都知道曹操當時建造了一個銅雀臺,想要用來鎖住二橋,此處的二橋也可以指孫權那裡的兩個大美女,大喬和小喬。周瑜後來也死掉了,兩個美女就都成了寡婦,曹操當時就有收集寡婦和別人老婆的愛好,因此曹操想得到她們就變得順理成章,可是小喬在後來也去世得很早,曹操想得到的機率不大,所以只能把目光轉向大喬,根據上文的分析,大喬沒有了蹤跡很有可能被孫權留在了鄉下,因為把嫂子放在宮中的確有一點妨礙。後來孫權打不過曹操,他很有可能就用大喬來自保,把大喬送給曹操,可以得到曹操的信任,而且自己的江山也暫時得到了安穩,並且那個時候周瑜也已經死掉了,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攔他做這樣的決定了。

可是這個觀點其實也有點不靠譜,雖然在有一些野史當中有一些記載,但是大家想以曹操的性格,如果大喬被自己佔為己有,自然也是當時那個時代的頭條,如果大喬沒有隱姓埋名,曹操得到了她,在當時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引起人們的議論呢?如果大喬隱藏了自己的姓名,這完全就不符合了曹操的性格,他當時為了佔有別人的妻子來增加自己的快感,增加自己的佔有欲,恨不得昭告天下,而這還要隱藏自己名字的女人,曹操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對這個女人的興趣,他還霸佔有個什麼勁兒呢?

可能3:大喬被孫權終生軟禁

在咱們說最後一種可能性之前,我們可以看一下孫權是怎麼對待孫策的正妻以及他的子女的,在孫策死後孫權擔心他的子女後來會對自己的皇位有影響,他把孫策的正妻及子女全部都給軟禁起來了。還沒有給一官半職,而且孫權稱自己為皇帝,卻只給孫策一個王的稱號,可見孫權的心機多深。

而孫策的後代最後還是被孫權的後代給殺掉了,如果根據這樣的情況來看,孫權可能為了當時的權利和整體利益著想對大喬肯定也沒有什麼好的對待,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軟禁她,不讓她改嫁。因為這個影響自己哥哥的聲譽,當然任何人也都別想靠近大喬,因為這都是會影響皇家名譽的事情,孫權在位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所以大喬最有可能的結局應該就是在孫策死後,她失去了自由,孤苦伶仃地度過餘生,而事實上後來也沒有關於大喬的記錄。所以大喬人生的高光時刻就是孫策娶她的時候,而伴隨著孫策的去世,她的人生其實也跟著結束了,不得不感慨一代美人的命運實在是太悽慘了。

結語

而三國時期造就英雄同時也跟著發生了非常多的悲劇,孫權對自己哥哥妻子的安排也的確做不到萬全的準備。並且還要面對皇權競爭,要知道自古無情最是帝王家。加上孫權是繼承自己哥哥的偉業,當上皇帝的他擁有先天的自卑。很多偏激的行為也不奇怪!

只是可憐的孫策才26歲的時候就死了,打下了堅實的基業全給了弟弟,而弟弟卻對自己的妻子和後代卻沒有做到很好的安排和對待。帝王家的權力爭奪,顯得真的太現實冷血和可悲了,讓人不寒而慄。

最後大家對本文觀點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筆者進行討論!

原創扶持

相關焦點

  • 哥哥孫策死後,弟弟孫權是如何對待貌美如花的嫂子大喬的?
    長兄如父,何況當年父親孫堅去世的時候,孫權才僅僅10歲而已,此年孫策17歲,此後照顧和撫養弟弟的重擔自然落在了孫策身上,此後兄長孫策照顧培養弟弟孫權8年,也算是在臨終前成功替父親完成了將弟弟培養成人的人生使命。
  • 大喬在孫策死後,孫權怎樣對待大喬的,大喬的結局又如何呢?
    說到大喬和小喬,大家都知道他們的夫君孫策和周瑜,同時也看出她們二位美女都嫁給了短命夫君,也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克夫」之婦,那率先失去夫君的大喬,結局怎麼樣呢?繼承江東基業的孫權又是怎樣對待這位嫂嫂的呢?大喬嫁給孫策時的歲數歷史上並不知道,很多人都說才二十歲,這個年紀在歷史上應該早就已經嫁人,所以這個年齡只是一個參考。嫁給孫策本可以是大喬過得更好,但是僅僅四個月之後,在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就去世了,大喬也變成為了寡婦。
  • 孫策死前把江山交給了孫權,孫權後來是如何對待大喬母子的?
    曹植著名的《銅雀臺賦》有這樣一句詩詞: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句詩中提及的二喬便是美貌聞名三國,喬公的女兒大喬和小喬。後來,二十四歲的孫策迎娶了十八歲的大喬,一個是天縱英才,一個是國色美人,這段姻緣絕對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 孫策去世時,妻子大喬只有二十出頭,孫權是如何對待嫂子的?
    孫策死前,由於其長子年齡還過於幼小,所以不得已之下只有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孫權。對於江東來說,孫策是江東政權的奠基人,在其父孫堅死後,孫策靠著從袁術借來的三千兵馬打江山,最終奠定了江東孫氏的根基,然而其還未來得及治理江東就死了,最終由孫權接手。平心而論,孫策死前並沒有看錯人,他傳位給孫權,孫權在這之後將江東帶向了巔峰,但是對於孫策他卻並沒有給予其應有的待遇。
  • 孫策死後,孫權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帝王家族真的是太亂了
    回到江東以後先是孫權的哥哥孫策繼位,但是孫策這個人雖然特別的有能力,但是做人做事太過於偏激,回來在發展江東的時候,不知道得罪了江東的那位權貴,最終被刺殺身亡!..在孫策死後,當時年僅19歲的孫權繼位,因為孫權的年齡特別的小,所以當時江東集團很多的人都不服他。
  • 26歲的孫策死後,他的弟弟孫權是怎麼安排20歲的嫂子大喬的?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裡的「二喬」指的就是大喬和小喬兩姐妹。眾所周知,大喬嫁給了吳國的孫策,小喬嫁給了吳國的周瑜。這篇文章所說的主人公就是大喬,可惜天妒英才,孫策是英年早逝,年僅26歲就去世了,留下大喬她們妻兒寡母,可當時的大喬才20歲,那孫策的弟弟——孫權。
  •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孫策是江東孫吳政權的絕對奠基者,但也是三國歷史上最悲情的英雄之一。孫策十六歲時,討伐董卓期間屢立戰功的父親孫堅,就被權術所玩弄,死於黃祖之手。
  • 哥哥孫策去世後,孫權是怎麼樣對待他的嫂子大喬的?
    對於三國的歷史,相信大家對它還是比較熟悉的,大家都知道孫權在三國鼎立時期也是佔領一片區域稱王,在繼承了哥哥孫策打下來的江山之後,其實他有很大的壓力,因為他是一個人在戰鬥,並且還用守護著江山,但是他也是想要擴建自己的疆土,把自己的國家變得壯大
  • 26歲孫策死後,他弟弟孫權繼位後,是如何處置20歲的嫂子大喬的?
    孫策和大喬本是人人都羨慕的一對佳偶,男的英俊瀟灑、年輕有為,女的閉月羞花、有沉魚落雁之容,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而且孫策彌留之際交代大喬務必輔佐其弟弟孫權繼位,所以大喬忍住悲痛繼續生活下去。
  • 孫權當上吳王后,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說出來簡直不可思議
    孫權當上吳王后,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說出來簡直不可思議看完了三國不知道大家對孫權是什麼印象呢?
  • 孫策死後孫權獨攬大權,是怎樣對待嫂子的?大喬後來歸宿在何方?
    喜歡《三國》的人都知道孫策是誰,他是吳大帝孫權的長兄,他年幼之時就武藝高強,而且那個時候就已經頗具領導風範。他17歲的時候,他的爸爸孫堅在打完仗返回荊州的途中被劉表刺死,他就投靠袁術,但是此人出爾反爾,他發現此人並非能倚靠之人。所以就回到了家鄉,還平定了江東的六個郡縣。
  • 孫策傳位給弟弟孫權,孫權後來是怎樣對待孫策的子女的?
    如果當時漢朝廷真按照許貢所言下詔讓孫策進京,孫策如果不去就等於公然違抗朝廷!許貢的這份秘信後來被孫策截獲。孫策見狀大怒,隨後就殺了許貢。許貢一死,他門下那些食客該走的走,該散的散,唯有三名門客決議留下為主人報仇。有一次孫策外出打獵,三門客趁機帶著武器埋伏在野外,一發冷箭射中了孫策的臉頰,隨後三門客拿著兵器一擁而上欲殺了孫策替許貢報仇。
  • 孫策和周瑜去世後,大喬小喬命運如何?
    因為「納妾」隨便多了,只要男子願意或者花點錢就可以跟著走,被納的女子有的根本不能自己選擇,在《曲禮》中更有「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的說法。關於妾的地位也是極其低微,根本沒有我們現在所以「妻不如妾」被寵之感。 1,得不到夫家的父母承認,比如大喬是孫策的人,但不是孫家的人。2,妾所生的孩子與她只有血緣上的母子關係,而沒有宗法上的母子關係。
  • 在孫策去世以後,孫權怎麼處置他的親人?
    所以她在孫策旁邊的身份,很可能就是一個貌美的侍妾。而且更重要的是,孫策在奪取了豫章郡之後,四個月就因傷勢過重而去世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兩個人是不可能有什麼特別深厚的感情。並且一共有四個孩子,從這一方面來看,他在強娶了大喬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女人了,所以真實的歷史並沒有什麼浪漫可言。
  • 孫策年僅26歲就英年早逝,他的嬌妻大喬又如何了呢?結局令人惋惜
    公元198年,孫策被封為了吳侯,親自接來周瑜,東吳勢力初步奠定。 擁有了根據地後,下一步肯定就是去打地盤,因此孫策跟周瑜將目光放到了皖城。公元199年,孫策奇襲皖城,也使得二喬初次走入人們視線。《三國志》是這麼描述大、小喬的出場的:「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 孫策將孫權扶上位,後代的下場卻很慘
    有這麼一對兄弟,成了業內的一股清流,兄弟情深,他們就是孫堅的兩兒子,孫策和孫權。一直以來挺佩服小霸王孫策的胸懷和格局,在他遇刺後,拼盡最後一口氣將江東領導人的位置傳給了弟弟孫權。但哈叔覺得孫權是有負於哥哥孫策的,且聽我慢慢說來。
  • 周瑜孫策死後,絕世雙喬的結局是怎樣的?看完你還真別不信!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長河中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時間,而孫策以及周瑜身在東吳陣營之中,作為兩大名將也是為人所熟知。然而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娶了大小喬為妻,那麼在孫策和周瑜死後,他們兩位絕世美女又是怎樣的結局呢?看完你還真別不信!孫策周瑜是如何得到二喬的?孫周兩人可以說是一代好兄弟,一起徵戰南北,當時兩人準備奪取荊州,於是便來到了宛城。
  • 孫策、周瑜死後,大小喬如何安置的?兩姐妹一個比一個慘
    眾所周知,當時孫策是一方霸主,周瑜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儒將,大喬嫁給了孫策,小喬嫁給了周瑜。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有權勢的大人物,怎能不引起世人關注。當時孫策和周瑜兩人都是25歲,而大喬18歲,小喬16歲,兩姐妹都是青春年少的年齡。這兩段婚姻在外人看來,似乎是榮光無限,美女配上英雄。孫策曾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江表傳》)
  • 周瑜36歲就英年早逝,貌美嬌妻小喬無依無靠,後半生如何度過?
    周瑜36歲就英年早逝,貌美嬌妻小喬無依無靠,後半生如何度過?周瑜沒有諸葛亮那麼命大,36歲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自己貌美如花的嬌妻——小喬,周瑜當時跟隨自己的結拜大哥孫策帶領幾千精兵攻破了「皖國」,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潛山一帶,得到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這二女的名聲很大,堪稱國色天香,她們的名聲很早就從安徽傳到過河南洛陽曹氏父子的耳中,後來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他們都是明媒正娶,並非納妾。
  • 孫策是如何崛起江東的?為什麼孫權建國後沒有追封孫策為帝?
    所以,他對有大將之才的孫策很看重,毫不猶豫地將孫堅的部眾還給了他。畢竟孫策還是個不到二十歲的少年,所以孫堅遺眾對孫策並不完全服從。不久,孫策營中出現了騎士犯罪逃亡的現象。孫策怕其他兵卒效仿,當即派人進入袁術營中將逃兵殺死,然後再到袁術那裡表示謝罪。袁術未處理孫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