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59元成本17元,半年賣出8個億!年輕人買上癮的這種娃娃,本周五...

2020-12-19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今年「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銷售額高達1.42億元,成為大玩具類目中首次加入「億元俱樂部」的玩具品牌,而這股力量也將泡泡瑪特送進了港交所。本周五,泡泡瑪特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定價每股38.5港元。

盲盒生意有多賺錢?快報記者在泡泡瑪特的招股說明書中看到,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同比增長約226%和227%,淨利潤方面,分別是156萬元、9952萬元和4.51億元。

隨著規模擴張,毛利率也在逐漸提升。近三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分別為47.6%、57.9%及64.8%,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達65.2%,其中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為71.1%,也就是說,一個標價59元的盲盒,成本是17元。

「傍」上了年輕人的荷包

昨天下午2點,快報記者趕到湖濱銀泰C座負一層泡泡瑪特直營店看到,雖然是工作日,店內還是不斷有年輕人走進走出,以20多歲的年輕女性為主。觀察的15分鐘裡,有5位顧客陸續買單。

排隊買單的姑娘們 攝影 | 王瀟瀟

有個姑娘看上了新出的迪士尼公主系列,正在貨架前猶豫不決,最後還是沒有架住同伴的勸說。這款潮玩的個頭比一般的要大,價格也更高,199元一個,它不屬於盲盒,所見即所得。

泡泡瑪特的迪士尼公主系列

還有個姑娘買了一根畢奇的手機充電線,有12個常規款加上1個隱藏款,標價39元。買單時,邊上的姑娘也被種草,折回貨架買了一個。

我也買了一根,抽到的是粉色的

然而,人氣王Molly的貨架前似乎不如以前熱鬧。據了解,Molly是泡泡瑪特推出的第一個潮玩IP,也是為業績貢獻最大的IP。據招股說明書,Molly形象銷售額佔2019年總收入的32.9%。

泡泡瑪特最熱門的Molly系列

記者注意到,有兩個年輕人在門口的展示櫃停留很久,逐一拿起盲盒掂量,再搖晃盒身,邊搖邊湊近耳朵聽聲。另一位玩家告訴我,這是高手在挑選隱藏款。據了解,盲盒的隱藏款在二手平臺上受到追捧,其中Molly胡桃夾子王子隱藏款可賣到1350元。

在門口聽聲辨款的高手

一位消費者的朋友圈

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開盲盒就像童年時收集水滸卡一樣讓人著迷。95後姑娘小黎是泡泡瑪特的死忠粉,已經入了滿滿一柜子的Molly,用她的話說,「抽娃很容易上頭。」相比於盲盒,小黎更習慣稱它為「娃」。她回憶,第一次入坑是朋友送的,後面就有點玩上癮了,大部分是官網買的,有些實在抽不到,只能去閒魚上收,「最貴的是一條美人魚,700多塊,比我這個宜家柜子還值錢,真是心疼死我了。」

泡泡瑪特盲盒交流群,2000人已滿員

同層樓相距百米開出3家盲盒店

看到盲盒行業的驚人增速,大量企業著手入局,這是一場圍繞IP的廝殺。根據招股書,零售店、機器人商店和線上是泡泡瑪特主要的銷售渠道。記者粗略統計,泡泡瑪特在杭州開出了5家直營零售店和28家機器人商店,大多位於購物中心和地鐵站附近。

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

在湖濱銀泰泡泡瑪特的正對面,還有一家叫做「The Green Party」的潮玩館,靠近門口最顯眼處的貨架上陳列的依舊是盲盒,走進去有3排貨架的盲盒。再往北走一百米,還有一家晨光文具旗下的「九木雜物社」,陳列了4排貨架的盲盒。

對面就是The Green Party潮玩館

相隔百米的九木雜物社

位於遠洋樂堤港的泡泡瑪特直營店同樣「腹背受敵」,同一個樓層不遠處有兩家文創潮玩店,盲盒也是這兩家店的王牌產品。而杭州大廈中央商城泡泡瑪特機器人商店邊上,還有2個不同品牌的「鄰居」。

泡泡瑪特和它的鄰居們

記者觀察到,這些潮玩店、文創店和機器人商店售賣的盲盒絕大部分並不是泡泡瑪特的產品,有若來的Nanci、吾皇萬睡等,還有一些不太知名的企業和IP。

nanci和晨光的合作款——文具盲盒

零售店售賣的Nanci系列,也是爆款IP

經過幾年的激烈競爭,盲盒行業早已不是泡泡瑪特一家獨大了。據《CBND報告》顯示,目前盲盒品牌銷量TOP 10分別為泡泡瑪特、TOKIDOKI、sonny ANGEL、阿狸、長草顏文字、little amber、吾皇萬睡、羅小黑、小馬寶莉、LINE FRIENDS。

泡泡瑪特與小黃人的合作款

作為投資者 你會為它買單嗎?

「盲盒模式極其容易複製,塑料小玩具,哪裡難得倒我們中國製造?初看是低壁壘行業,但再仔細想想,這門生意是否一直維持較高的盈利能力,關鍵是優秀的IP。」一位價值投資者認為。

他解釋,打造IP可不容易,需要創作者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與資本,能獲得消費者的情感認同,才能助推周邊銷售。國外的優秀IP比如迪士尼、漫威、柯南等等,都已經非常成熟了。Molly當然已經是盲盒領域比較知名的IP,但和上述這些IP相比,它的生命周期、用戶黏性顯然是遠遠不足的。在招股說明書40頁的「風險因素」中,泡泡瑪特也著重提到了,「Molly在以往業績中佔了很大一部分收益,倘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公司無法保證可以開發與之比較的IP作為替代品。」這意味著,一旦消費者移情,泡泡瑪特的業績很容易「回到解放前」。

招股說明書

事實上,今年4月,受疫情影響,盲盒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熄火。快報曾報導,一些「退坑」「回血」的玩家頻繁在二手交易網站出售藏品,導致一些熱門款的二手價集體走下坡。比如茉莉花童隱藏款,原價59元,去年10月一度被炒至900元,當時的價格跌到了400元左右,而普通款一度只能打3折賣。

在上述投資者看來,潮玩屬於「弱成癮性」消費品,具有較強的定價權、盈利能力以及較長的產品生命周期,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但單看某家公司的成長性,我認為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對於泡泡瑪特的業績暴增,業界也有著冷靜的思考。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行業還有若干變量有待觀察。目前,行業仍存在上遊端IP授權業務不夠充分、下遊端非盲盒愛好者投機現象明顯等問題。

相關焦點

  • 3年花10萬買娃娃,是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解開這家做娃娃的公司——泡泡瑪特的致富密碼,只是盲盒玩法讓人上癮罷了嗎?推出十周年限量紀念版盲盒11天後,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預計12月中下旬正式掛牌上市,計劃募資2億到3億美元,市值將超過60億美元。
  • 泡泡瑪特6個月狂賣8億,讓成年人「上癮」的玩具,巧妙之處在這
    一個小盒子,均價在39至99元不等,每一個系列裡都會放著12種不同款式的玩偶,幸運的話還有可能抽中隱藏的款式。由於我們無法提前知道盒子裡是哪一款,也不知道自己會抽中驚喜還是「驚嚇」,在這種不確定因素之下,無數人沉迷於盲盒。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對盲盒趨之若鶩。在很多人眼中,這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玩具。
  • 3年花10萬買盲盒 是什麼讓年輕人上癮?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分別實現營收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其中盲盒產品銷售產生的收益分別為9140萬元、3.59億元、13.59億元,佔總收益的57.8%、69.9%、80.7%。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在定價上,盲盒的單個產品價格一般為59元,這個59元的定價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59元,說少不少,說多不多,能讓最有戒備心的人都能夠斷然出手;當然,為了讓你繼續下單,盲盒公司一般會放出一系列產品中的一隻,有的消費者一直喜歡那套卻一直「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處」,或者通過IP產品的不斷升級,讓你買了一次之後馬上欲罷不能。
  • 59元一個「盲盒」玩具,一年賣16.8億,這個點子你借鑑一下
    有這麼一家做玩具的企業,他們採用盲盒的玩法,去年的營收做到了16.8億,而淨利潤呢?更是高達4.5億,怎麼樣?這樣的成績是不是讓你有些驚訝,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在我看來呀,他們這個模式的核心無非就是一個字「賭」。你要問什麼生意最賺錢,是不是都寫在刑法裡面啦?如果你真的要去研究刑法的話,你可能會發現,暴利的模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夠讓人「上癮」。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錢包被「掏空」?
    以泡泡瑪特為例,自2016年以來,泡泡瑪特相繼推出了Molly Zodiac星座系列、Molly開心火車大派對系列、Molly的一天系列等產品,每個系列均由12個常規款娃娃構成,每個盲盒通常售價59元。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以泡泡瑪特為例,自2016年以來,泡泡瑪特相繼推出了Molly Zodiac星座系列、Molly開心火車大派對系列、Molly的一天系列等產品,每個系列均由12個常規款娃娃構成,每個盲盒通常售價59元。根據玩家的喜愛程度,12款常規娃娃又分為「隱藏」、「熱」、「雷」三種。
  • 「賣辣椒」的財富故事告訴你:10元買1000股,跌到8元賣出500股,7.5...
    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歡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當然解決的辦法也眾所周知的經典,那就是把辣椒分成兩堆,吃辣與不吃辣的各選所需,這是書上說的。我一天沒事,就站在一個賣辣婦女的三輪車旁,看她是怎樣解決這個二律背反難題的。
  • 買一手股價為10元的股票,成本是多少錢?
    總結一下,買入和賣出時收取的費用是這樣的:買入:規費(證券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0.00687%+過戶費0.002%+交易佣金;賣出:規費(證券監管費+證券交易經手費)0.00687%+過戶費0.002%+交易佣金+印花稅0.1%。
  • 盲盒為什麼會讓年輕人上癮?
    你買盲盒了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盲盒開始慢慢深入到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達到4.6億,有1.3萬討論。從小眾到大眾,有人說,盲盒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收藏欲和賭博心不僅不會缺席遲到,還會愈演愈烈。
  • 上海查獲1.2億元莆田造假球鞋,生產成本最低50元,常以這些幌子賣出
    什麼鞋火他們就仿什麼,就算有買不到的限量款球鞋,團夥裡30年「老鞋匠」也能照著圖片打版。這些成本僅50到80元的「莆田貨」,常以內購、尾單、斷碼等為幌子賣出只有正品2到5折的低價,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 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時至今日,說起盲盒和泡泡瑪特,即便沒買過也大多有所耳聞。不知從何時開始,「抽盲盒」在95後00後的年輕人中日漸流行開來。
  • 「賣娃娃」掙22萬,神奇的娃圈如何掏空年輕人腰包?
    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當今,產生了無數個由年輕人引領的小眾圈層文化,如LO圈、JK圈,盲盒。而娃圈就是眾多小眾圈層文化中的一種。圈內他們稱自己為「娃娘」或者「娃爹」,他們會花大價錢和大量精力在娃的身上,卻不需要娃有回報甚至是反饋。他們養的不是上天入地的熊孩子們,而是一種造型精美的樹脂娃娃。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估值已經超過了175億。 59塊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也就兩杯奶茶的價錢,不如買個盲盒? 而且,商家已經360度完美鋪好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只要你有夠得到的錢,沒有你夠不到的盲盒。我試了一下,在京東上買盲盒,上午10點前下單,下午就能送到你手裡。
  • 徹底火了醫藥一哥暴漲860億聰明錢狂買60億!
    本周,北上資金繼續淨買入84.84億元,連續第7周淨買入,自2014年滬深港通開通以來累計淨買入11802億元,時隔近半年後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滬股通淨買入79.1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5.71億元。狂買醫藥股逾60億元受新藥上市和醫保談判PD-1產品有望入圍利好,本周北上資金狂買恆瑞醫藥41.94億元,是唯一一隻淨買入超10億元的個股,合計增持約4200萬股,持股由上周末的6.43億股增至6.85億股,創歷史新高。
  • 瘋狂的盒子:16億的大生意與320萬人的小欲望
    這還只是常規款,包含 12 個基礎款和 1 個隱藏款,單個售價 59 元,整套售價 708 元。今年 8 月,張弛開淘寶店做起了盲盒生意。一套市面上售價 708 元的盲盒進價約 500 元,張弛以 628 元的價格掛在淘寶店鋪,從中賺取利潤。生意好的時候,一晚上能賣出超過 30 盒。王寧經常向人推薦一部名為《上海:成人世界的童心大作戰》的紀錄片。
  • 成本19元的玻尿酸,醫美機構賣1000元!這居然不是暴利
    這種「想」,很難說是不是一種「心癮」。「產生渴望—滿足渴望」,能夠帶來愉悅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心情不好買包包」。「想要變美—真的變美」,就是這樣一個產生愉悅的過程。可惜,對不少人來說,變美挺難的,要長期堅持運動、充足睡眠、飲食清淡……與之相比,醫美提供了一個捷徑,兩天時間就能達到別人努力半年的效果,需求迅速滿足。
  • 標價288萬最終288元成交!文玩直播帶貨是如何割韭菜的?
    文 | 常濤編輯 | 趙佳然審校 | 羅琨「標價8萬8,土豪金五件套,玉髓首飾,1280元!扣8!扣8!不要1280,只要338!扣9!扣9!」一位指甲鑲滿鑽的女主播一邊在紙上塗改著價格,一邊扯著嗓子大喊。聽到這個價格,對面的貨主不願意了,大聲罵道:「你真不是個人啊!這個價格我要虧死了!」
  • 現象級玩具,盲盒是怎樣讓你上癮的?
    盲盒這一驚喜盒子從社交的方方面面露臉,顏值高且款式多的盲盒讓不少年輕人的錢包日漸消瘦。不少95後年輕人直呼:「一入盲盒深似海!」小小的玩具,到底為何讓年輕人頻頻上癮,魔力到底從何而來?如迪士尼、Hello Kitty、密語娃娃、VIVICAT、BOBO&COCO、蛋黃哥以及非人哉等等,這些IP廣泛面向了二次元的不同群體。據統計,2018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達3.7億,其中泛二次元用於2.7億人,核心二次元用戶1億人,這樣的用戶規模為盲盒的走紅提供了龐大的人口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