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要反三俗!把它記在心裏面。」
「好好好。」
「謙虛使人進步。屎人都能進步! ,何況你這個肉的。」
「您說這太髒了,您這本身就叫三俗,知道嗎?」
這段話出自郭德綱早期的相聲《我要反三俗》。
相信了解相聲界的恩怨或者德雲社歷史的網友們都知道,這是郭德綱當年對主流相聲界說他「三俗」的一次反擊。
其實最早主流相聲界的代表姜昆不僅不排斥郭德綱,反而曾力挺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郭德綱最早只是一個「北漂」,還只能在天橋的茶館演出,郭德綱當時非常想進曲協,拿著俸祿為人民群眾演出,可是有人從中作梗一直沒有成功,郭德綱成名後說過
「我曾想給你們當狗,可你們把我逼成了龍」
在一次相聲大賽中郭德綱被侯耀文看中,侯耀文看這個小夥子對相聲很認真,對他心生好感從此不斷提攜郭德綱,郭德綱沒有讓侯耀文失望,成立了德雲社勢要將相聲重回巔峰,在2004年侯耀文正式收了郭德綱為徒。
當時郭德綱小有名氣,姜昆接受採訪甚至表示看好他
「我挺看好郭德綱的,這個小夥子有想法,相聲也說的不錯。」
然而就在幾年後主流相聲界炮轟郭德綱的作品低俗下流,讓觀眾們以為相聲都是這樣,給相聲界抹黑,要將郭德綱趕出相聲界,郭德綱不甘示弱,於是創作了這個著名的反擊作品《我要反三俗》,塑造了一個內心骯髒卻經常教育別人的「高尚人士」,來諷刺主流相聲界對他的攻擊。
其實在相聲裡有一些倫理哏還是挺正常的,如「少馬爺」馬志明先生的經典作品《反七口》,將倫理哏用活了讓觀眾不反感,而且早年郭德綱的相聲還是比較「乾淨」的,並沒有大量的低俗段子,直到2011年。
2011年德雲社十五周年慶典,郭德綱煞費苦心的為觀眾準備了一部表現中國相聲演變的相聲劇,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德雲社排練了近4個月。
這部相聲劇用心的介紹了從清末到現在將近100年的相聲發展過程,可見郭德綱當時真的想要振興相聲。
但是天意弄人,這個演出觀眾不僅不買帳反而直喝倒彩,罵街不斷要求退票,觀眾的罵聲甚至蓋過了演員的演出聲,罵的演員們眼裡也出現了淚花。
郭德綱第一次對觀眾發火了,震怒的郭德綱帶著德雲社全體成員上臺怒懟觀眾
「歷史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差哪個階段都不完美,這五分鐘你們就這麼難等嗎?」
這場演員讓郭德綱明白了,觀眾根本不關心相聲怎麼來的,觀眾就是來找樂的。讓郭德綱明白了相聲不是一個藝術,就是一個買賣,觀眾想要什麼你就得賣什麼。
這場演出讓郭德綱從此之後「自甘墮落了」,不再真正的創作相聲,迎合觀眾的喜好說一些葷段子甘當「下九流'」,郭德綱說出來一句看起來既絕情又無奈的話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給您說德雲社的相聲了」
這之後德雲社的相聲就成了下九流的玩意,甚至一些作品不能算是相聲,可是觀眾願意看票賣得紅火。
這麼看主流相聲界這些面一直針對郭德綱並不全是德雲社的原因,尤其是早期郭德綱可以說是替曲協為相聲續命。
只是郭德綱走紅了後一家獨大,沒有處理好同行之間的關係,讓同行沒了飯碗於是針對德雲社,再加上德雲社的自甘墮落,姜昆代表的主流界罵德雲社相聲「三俗」也不全是憑空誣陷。
說起來姜昆與郭德綱還勉強算的上是師兄弟。
姜昆師從馬季,馬季先生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弟子,和侯耀文是同輩。
郭德綱師從侯耀文,侯耀文雖然沒跟隨父親學藝,可與馬季也是同出侯門,這麼算也是親門近枝。
如今主流相聲界與德雲社的恩怨持續了十幾年,現在的姜昆雖然是曲協的會長,可是不再誕生好作品,郭德綱風頭正盛踏足綜藝電影圈打遍同行無敵手,可是郭德綱的內心對現在的相聲是什麼個感情呢,無奈?愧疚?憤慨?
現在姜昆的徒弟郭陽郭亮也與郭德綱在《歡樂喜劇人》上接觸過,關係還算不錯,也許有一天郭德綱與姜昆能後放下隔閡,兩位先生聯手將相聲真的帶回巔峰。
網友們對這兩個人的關係有什麼看法呢,大家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