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小李子把這兩個字用到了極致,不管是演藝事業,還是環保、投資或者藝術收藏,他始終如一,從未放棄。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小李子,他在這個世界大放光彩是什麼時候?1997年,《鐵達尼號》,那張高顏值的小鮮肉臉蛋圈粉無數。
然而,在此後的這些年間,他始終與心中的最高嚮往——奧斯卡小金人無緣。中間幾次提名,卻總是擦身而過。
22年時間,他被調侃為奧斯卡專業陪跑。而我們,這些年陪他一起堅持跑著的我們,已從最初看到他時的懵懂少年成長為青年或者中年。
歲月終是沒有辜負他,多少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這天,2016年2月29日,一起跟隨他,悽然淚下。
看看他的表情,多少辛酸苦澀興奮滿足……皆在其中。
只是這一切,另一個他卻不知道。
他更不知道,儘管小李子熱衷收藏20多年,看過優秀藝術作品無數,卻依然最愛他,最崇拜他。
因為他,已在1988年離世,離世時,小李子年方14,正值視界初開的年齡。
據說小李子的父親曾出版多本風格前衛的漫畫,也與洛杉磯插畫家羅伯特·威廉士(RobertWilliams)、羅伯特·克拉姆(RobertCrumb)等人交往密切,使得他從小就在不一樣的藝術氛圍中成長,那顆熱愛藝術的心,早早就已種下。
但是在童年時期,小李子更喜歡街頭塗鴉。也許是因為塗鴉藝術具有更多的原始驅動力,又或者是因為塗鴉更肆意奔放,隨心所欲……又或許兼而有之,反正,小李子收藏的第一幅藝術品就是塗鴉作品。
這幅塗鴉作品來自史上最具天才的塗鴉藝術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 藝術家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上世紀80年代,正是小李子的童年少年時期,而巴斯奎特已在紐約藝術圈風生水起。
1982年,是巴斯奎特最為輝煌的一年,他在紐約Annina Noisei美術館舉辦了第一次個展。要知道,當時藝術界很少有黑人出現,至於成名更是天方夜譚。22歲的巴斯奎特打破了桎梏,成了一個奇蹟。他無處不在的「SAMO」標記穩步走紅,甚至被他人模仿和抄襲。
他是麥當娜的前男友、安迪沃霍爾的高徒、史上最具才華的塗鴉天才、時尚締造者……
單就一個頭銜,已經讓人羨慕嫉妒恨了,他一個人擁有如此多……
直至現在,他的光芒也並未因為離世而黯淡,反而以光速暴增。
他作品的拍賣價快與梵谷並駕齊驅了。
在他離世的20多年時間裡,作品拍賣紀錄已經超過了2000條。貴到千萬美元一幅畫,小到1000美元一幅海報或者一幅小小的蠟筆畫。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18幅,2013年作品「Dustheads」(1982),成交價4800萬美元。
這是什麼節奏?要知道這已經逼近梵谷的紀錄了,一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在拍賣中的售價約為1600萬美元,而如今,這件巴斯奎特的作品成交價竟高達4800萬美元左右。
小李子在最初購買巴斯奎特的那幾幅畫,現在不知道價值增長多少倍,藝術收藏帶給人的最大驚喜莫過於此呀。
∧ 作品「Dustheads」(1982),成交價4800萬美元
∧ 小李子收藏:Jean-Michel Basquiat, Untitled (Boxing Ring) (1981).
巴斯奎特其他作品:
∧ bird-on-money 1981
acrylic, crayon,canvas
167.5 x 228.5 cm
∧ Untitled 1980
acrylic ink Paper
28.6 x 22.9 cm
∧ untitled-2 1980
Acrylic pencil canvas
109 x 180.5 cm
∧ Untitled (Head), 1982
Prints and Multiples, Screen print on Lenox Museum Board
101.6 x 101.6 cm
∧ Ashes 1981
182.9 x 121.9 cm
∧ Fishing 1981
198.1 x 172.7 cm
毫無疑問,巴斯奎特是個天才。
據說他四歲時就已經會讀會寫,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與語言天賦,十一歲時,他已經能夠流利的聽說讀寫法語、西班牙語和英語。
他本來可以去當一個翻譯家,小小年紀會4國語言,在華爾街混口飯也不算難事。
也可以演個戲劇,又或者,可以去當個二流樂手。才華橫溢的人,不管在哪個行業裡都會是最亮眼的那一個。
但是這些,都遠遠比不上他的塗鴉才華。
他的母親來自於非洲的波多黎各,父親是海地移民,自小父母離異。複雜混亂的家庭,成長的孤單,生性中的叛逆,讓他在正大光明逃學後,成為一個街頭小混混,正兒八經的不良少年。
也許那時候就有塗鴉的欲望?
總之,他在很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符號和文字,包含詩意的象徵,哲學化的內涵和諷刺性的寓意,混合了海地、波多黎各、非洲和波普藝術的影響。每幅塗鴉旁,他用魔幻記號筆籤上「SAMO」的記號,意思是「老掉牙的臭狗屎」,不知是在罵自己還是在詛咒這個社會。
或許正是這些狂放和不羈,激情與熱血,最原始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了成長中的小李子。
∧ god-law 1981
paper
27.3 x 21.7 cm
∧ Head 1981
acrylic, crayon canvas
207 x 175.9 cm
∧ Head 1981
有天,遇上了安迪·沃霍爾,巴斯奎特的人生從此逆轉。
關於他們的相遇有很多種說法,但是不管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安迪·沃霍爾認定這是一個非凡的天才。安迪·沃霍爾是曾幫助過很多人成名,但是,誰能比得過他?看沃霍爾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毫無疑問,他是最有名的「安迪男郎」。
此後,這位藝術小混混正式闖進主流藝術圈,原先的粗野不羈和草根色彩開始大放光彩,積蓄多時的創作激情就此迸發得不可收拾,巴斯奎特的時代就這樣來臨。
安迪·沃霍爾亦是小李子喜歡的藝術家,作品也被小李子收藏。但是顯而易見的是,較為年輕的巴斯奎特更得小李子歡喜。年輕的心與年輕的心是很容易碰撞出火花的,藝術所給人帶來的精神愉悅,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
∧ ironew-york-of-the-negro-policeman 1981
acrylic, crayon canvas
183 x 122 cm
∧ Untitled (Rinso), 1982
Prints and Multiples, Screenprint
101.6 x 101.6 cm
∧ Ernok, 1982
Prints and Multiples, Screenprint
101.6 x 101.6 cm
∧ Rome Pays Off 1982
Works on Paper (Drawings, Watercolors etc.)
44.5 x 40 in. (113 x 101.6 cm.)
∧ Untitled (Area), 1984
Prints and Multiples, Offset lithograph
43.2 x 27.9 cm
正如勞申伯格所認為,藝術一意追求填補藝術與生命之間的鴻溝,他們不斷地思考創作者的地位,在一個不斷銷售和傳播的社會中,身為文化人的價值。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但是其他人卻只感覺到日常生活裡的粗俗。
巴斯奎特說:「我不是黑人藝術家,我是藝術家。」
1985年,巴斯奎特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封面,他的塗鴉已經在歐美主流藝術中站穩了腳跟。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巴斯奎特這個年輕黑人藝術家的出現,刺激了藝術行業新的興奮點。和白人的主流藝術大相逕庭,巴斯奎特的作品粗獷不羈、瘋狂憤怒,好似孩童般簡陋張揚的線條勾勒出鳥、羽毛、圖騰和骷髏等非洲元素,巧妙地拼貼都市流行文化、波普藝術和自言自語似的文字,充分體現了當時黑人社會特有的迷失、無序和躁動,震撼人心,在藝術界史無前例。
他卻不願標榜炒作自己的黑人血統,社交圈裡的黑人朋友也並不多。他甚至痛恨媒體稱他為「黑人藝術家」,在他看來他的藝術和他的膚色毫無關聯。
如此特立獨行,敢說敢言,讓巴斯奎特不管是本人還是作品,都充滿了魅力。這種魅力當然也深深吸引年輕的小李子,他玩收藏,從來只憑自己的直覺,喜歡,那就是喜歡,沒有理由。
∧ Drawings, 1985
Prints and Multiples, 32 colour reproductions, 66 pages
11.8 x 7.9 x 0.8 cm.
∧ Untitled (Per Capita), 1983
Prints and Multiples, Screenprint
40 x 40 in. (101.6 x 101.6 cm.)
∧ The Offs, 1984
Prints and Multiples, Offset lithograph
23 x 15.5 in. (58.4 x 39.4 cm.)
∧ self-portrait
1982
∧ Untitled---1983
Paintings, Silkscreen ink on canvas
146x191.8cm
∧ King Alphonso, 1983
∧ King Brand, 1983
22年時間,倘若巴斯奎特還在世,定然也會與我們一起陪跑,也會在小李子拿下小金人的時候,一起落淚,說不定還會有更多更多的故事……
小李子還收藏了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比如安德烈亞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萊茵河2號》(Rhine II),曾梵志的《老虎》,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Mononoke》等等。眼光獨到,犀利得很。
但是,他最愛的,還是巴斯奎特。
關於藝術家
讓·米切爾·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1960年12月22日~1988年8月12日),又有譯名為尚·米榭·巴斯奇亞,是一位美國藝術家。20世紀70年代末,他先是以紐約塗鴉藝術家的身分獲得大眾認識,後來成為一位成功的80年代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t )藝術家。巴斯奎特的作品至今仍深深影響著當代的藝術家,而且價值不斐。
今日福利:
巴斯奎特電子畫冊幾本,封面如下:
畫冊簡介:每本都是小本,四本共90來頁,但足夠精彩,小李子的最愛啊!當然值得珍藏!
獲取方式:熟知索要方式的朋友請按照以前的既定方式,新朋友請發郵箱和書目名稱至公眾號後臺,不明白的,我們會逐個解釋清楚,感謝朋友們的大力支持!(PS: 收到文件後請儘快下載,以免過期)
聲明:此畫冊原始資料來自網絡,僅做交流學習用,閱讀後請儘快刪除!
倘若人生匆匆 不妨放慢腳步
刻錄美的時光 世界有我精彩
▼
主編微信:mookme_mo
QQ:3180606279 Q群:209703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