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朱蓉一家處在一個壓抑的氛圍中,朱蓉和女兒互不搭理,要溝通全靠朱蓉的丈夫「中轉」,而矛盾的起因則是:朱蓉偷看了女兒的日記。
朱蓉說,自己偷看女兒日記,也是出於關心則亂
女兒憤怒的表示,老媽這是侵犯自己的隱私,朱蓉則認為,自己只是關心則亂。
昨日中午,記者在江北大石壩的東原新新PARK見到了朱蓉,她今年40歲,在某家具公司的售後部負責管理工作,她的女兒菁菁今年17歲,開學就將讀高三。
朱蓉說,菁菁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女生,成績不錯,在家裡和自己最親近,以前有什麼心事和煩惱都會和自己傾訴,但自高二下學期開始,菁菁就突然變得文靜了許多,回到家後就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而這次期末考試,菁菁的成績也稍有下滑。
朱蓉說,菁菁的變化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每當她問起菁菁,菁菁就輕描淡寫的說自己沒事。前幾天,朱蓉實在忍不住,趁女兒玩電腦中途上廁所的功夫,偷偷打開了女兒對外關閉的QQ空間,查看起了女兒最近寫過的幾篇日記。
朱蓉說,她通過日記得知,菁菁情竇初開,暗戀上了同班一位男生,而因為那名男生成績較差,菁菁自知二人未來無法考入同一所大學,因此陷入了傷感的情緒當中。
朱蓉說,當自己還沉浸在日記內容帶來的震驚當中,卻沒注意到菁菁已經上廁所回來,菁菁當時一個箭步衝上來,直接把電腦按了重啟鍵,並大聲質問:「你偷看我日記幹啥子?」
朱蓉說,自己當時惱羞成怒,也大吼道:「我是你媽我不能看嗎?好好的書不讀,還搞早戀?你是不是為了他故意考低分的?」
菁菁聞言氣得臉蛋漲紅,身體發抖,說:「我再也不想和你說話了!」隨後,菁菁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大哭。
朱蓉說,那次爭吵以後,女兒再也不和自己說話,自己也主動找女兒溝通過,但女兒堅決不開口,二人只得陷入了冷戰當中,當遇上實在需要溝通的內容,二人就通過菁菁的老爸來回傳話。
朱蓉告訴記者,主要是女兒開學就讀高三,是特別重要的一年,自己也是關心則亂,才偷看了女兒的日記,「雖然這種行為不對,但我如果不看的話,也不知道女兒有這麼重的心事呀。」
昨日,菁菁的爸爸告訴記者,他不認同朱蓉偷看女兒日記的做法,即便是對於自己的孩子,那也要尊重其隱私,他會儘量想辦法調節母女二人的矛盾,「但是女兒太生氣了,我說了好多次都沒用。」
宋慧慧(女,19歲,大學生):我覺得父母不可以看孩子的日記。因為我自己也有寫日記的習慣,覺得日記就像另一個自己,如果日記被偷看了,就會有種被父母監視的感覺,就像一把隱形的枷鎖,牢牢困住自己。
冉女士(女,32歲,財務):我覺得父母可以看孩子的日記,但一定要徵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如果孩子願意,看日記可以進一步地了解孩子,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不願意而選擇偷看,這樣做只會傷害孩子,無形之中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肖俊(男,21歲,大學生):家長偷看我們的日記、手機,確實是出於關心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目的,但是這種行為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情緒。
蔣勇亮(男38歲設計):我兒子上高中,他注重自己隱私得很,手機有密碼,筆記本電腦有密碼,回房間就要上鎖,不過作為父母,我們都尊重他,畢竟他已經長大了。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陳志林說,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父母肯定不應該偷看孩子的日記,而像朱蓉那樣,已經偷看並被孩子發現了,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向孩子道歉,並且保證以後不會再發生這種行為,而不是針對日記裡的內容卻進一步指責孩子,此外,承諾了不再偷看以後,一定要做到不再偷看,因為如果再被孩子發現一次,孩子將不再信任父母,「建議朱女士可以以微信或者手寫的方式,向女兒真誠傳遞自己的歉意,並保證不再翻看,以化解母女矛盾。」
陳志林還說,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不偷聽孩子的電話,不強迫孩子說出不想公開的秘密等。
都市熱報——廂遇首席記者王薇實習生秦小雅
受訪者圖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
編 輯:呂文霽
校 審:羅再芳
總值班:周 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