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住建局...

2020-12-22 濟南發布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王若峰主持新聞發布會王若峰: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今天是「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八場,我們邀請到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請他圍繞「濟南住建奮力打造『安居濟南』」,介紹「十三五」時期居民住房城鄉建設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力,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兆軍,他們將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首先,有請陳勇局長做介紹。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陳勇: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參加發布會的各位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十三五」時期,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砥礪奮進,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濟南市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第一部分:「十三五」回顧——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濟南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目前,全市現有住房1.9596億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約36.43平方米,新建住房質量不斷提高,住房功能和配套設施逐步完善。1.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2016年以來,針對局部區域市場過熱現象,我市連續四次出臺限購、限價、差別化信貸、限制轉讓等調控政策,積極引導市場解壓降溫,銷售價格逐步企穩,住房消費趨於理性。2019年8月5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濟南市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工作方案》通過國務院備案,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即「一城一策」試點初步建立和完善,標誌我市房地產業進入到科學發展的階段。2.住房租賃市場初具規模。2019年7月15日,我市入圍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試點期間,一是健全政策,出臺了《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12個配套政策文件,做到有章可循。二是積極籌集租賃房源,新增租賃房源6.5萬餘套。三是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的住房租賃企業,目前已確定濟南冠寓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住房租賃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四是建立市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房源信息發布、核驗,租賃合同網上簽約、備案等環節全流程監管,並與多部門對接,實現信息共享、互通互聯。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住房租賃房源約30萬套(間)、總面積約2824萬平方米,出租率超過90%;租賃住房人口數量約74萬人;從事租賃業務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門店)約1000餘家,住房租賃企業約60餘家。3.住房保障體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公租房已建成5.4萬套,累計保障住房困難家庭約10萬戶次,其中約1.8萬戶外來務工家庭享受了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補貼累計發放3萬戶(次),在保戶數近萬戶。2019年底,我市被確定為國家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城市,結合正在開展的培育租賃市場工作,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試點,依託市場主要租賃企業、市區兩級建設平臺,多渠道籌集房源,為在濟南的新就業大學生、外來務工家庭,提供小戶型、低租金的住房,解決新市民階段性住房困難。截至目前,已籌集各類租賃住房6.7萬套,其中新建改建房源共4.3萬套,企業盤活閒置存量住房2.4萬套。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10家,為實現「住有所居」打下了堅實基礎。4.棚改工作成效明顯。2016年以來,通過健全管理體制、堅持規劃引領、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加大督導考核力度等舉措,累計新開工安置房約23萬套,40多萬居民喬遷新居。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濟南市獲評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城市,成為全國十個、山東唯一的國家「棚改激勵支持城市」,成為濟南棚改走在全國前列的最好佐證,也為濟南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字招牌。5.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推進。2015年至2019年,根據省計劃安排全市共整治改造老舊小區301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40餘萬戶,總投資約20多億元。2020年根據中央計劃安排,我市改造50個老舊小區項目、605.88萬平方米,涉及居民62249戶。經過整治,一大批老舊小區環境得到提升、配套設施得到完善,歷下區燕子山小區、市中區樂山小區整治改造後獲得了「山東省人居範例獎」。大力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出臺增設電梯辦法、增設電梯有關手續辦理導則、增設電梯財政補助資金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48個單元辦理規劃審查手續,738部電梯竣工驗收合格,發放財政補助資金1.4億元,電梯加裝量連年穩居全省第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城市承載力、宜居性和包容度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1.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顯著,2015年成功申報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市海綿城市累計建成面積179.85平方公裡,佔建成區面積的25.1%。街區更新有效提升,高標準完成黑西路、趵北路等6個特色街區32.6萬㎡建築立面更新和9.3萬㎡沿街道路鋪設。大力開展城市道路杆件標識整治,規範地下管線管理。2.供熱行業有序發展。2016年以來,累計新建供熱管網460公裡、新增集中供熱面積0.8億㎡(全市總計達2.58億㎡);完成濟南能源集團組建,打造全市供熱燃氣「一張網」,有序回收供熱自管站。3.燃氣保障不斷增強。城鎮燃氣不斷發展,管道天然氣用戶達228.88萬戶,管道燃氣普及率達79.65%。天然氣高壓外環管網建設有序推進,十三五期間累計建成高壓外環網235公裡,天然氣中壓及以上管道長度達5419公裡,天然氣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4.「紅色物業」品牌初步形成。創新「六位一體」紅色物業管理模式,建立了四級物業管理監管機制,推動綜合執法進社區等工作,切實提升物業管理水平。5城市體檢為城市發展把脈問診。2020年我市入選城市體檢樣本城市,系統全面查找城市病因病灶,高質量上報了具有濟南特色的「50+9」城市體檢指標,推動城市從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得到住建部專家團隊高度肯定。6.「新城建」國家試點助力城市轉型升級。10月30日,我市被住建部列為「新城建」國家試點城市之一。圍繞「建設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等7大任務,加快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1.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出臺《濟南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濟南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實施方案》、《濟南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確了全市城鎮化發展的方向與路徑,2016年,我市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市,截至2019年底,我市常住人口、戶籍城鎮化率分別達至71.21%、58.8%。2.城鄉融合開局良好。2019年12月,市中區、歷城區(含南部山區)、長清區、章丘區與濟南高新區被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點開展「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5大試驗任務。2020年8月,濟陽區、商河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聯合成片以黃河北片區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構建起國家級、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錯位發展的新格局。——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深入謀劃工作思路舉措,堅定不移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實處。1.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圓滿完成。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萬戶。目前,我市的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已順利通過脫貧攻堅省級評估驗收,為圓滿完成全市脫貧攻堅任務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2.農村改廁成效初顯。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累計完成戶廁改造67.4萬戶,建設農村公廁1244座,開展農村改廁規範升級,後續管護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完善。3.美麗村居建設成果豐碩。高標準編制村莊設計方案,我市建立了村莊設計方案市級評審制,試點村村莊設計方案均通過省美麗村居建設專家委員會審查,較好體現了當地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時代特色。建立實行了項目清單制,建設進度月報制,各區縣對照村莊設計方案,細化分解任務,確保建設不走樣、項目不跑偏。經過我們的努力,以長清區西李村為代表的美麗村居試點村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村居特色更加鮮明,逐步形成立足鄉土社會、體現現代文明、宜居宜業宜遊的「泉城民居」。4.清潔取暖高效推進。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73.5萬戶,2020年度任務36.8萬戶改造全部完工,基本實現平原地區清潔取暖全覆蓋,讓民心更暖、讓藍天更藍。——建築業發展突飛猛進。十三五時期,我市出臺《關於推進建築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健全完善相應的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推動全市建築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1.建築業發展活力不斷釋放。2019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514億元,增加值1107.98億元。2020年,全市共有17家特級資質建築企業,102家總承包一級以上資質建築企業,建築業總產值過百億的企業達到8家。在全省創建「建築強市、強縣、強企」活動中,近三年濟南市連續蟬聯5強市首位。2020年底,預計濟南全年建築業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領跑全省。2.建造方式加快轉型。大力推廣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作為全國首批三個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之一,濟南市明確要求全市城市規劃區內新建公共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政府投資工程等項目全面實施裝配式建造,其他社會投資項目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萊蕪區、萊蕪高新區執行20%,平陰、商河按15%執行。3.綠色建築全面推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圍繞城市綠色發展,舉辦了第五屆山東省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新技術產品博覽會,牽頭髮起成立了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制定了濟南市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計劃、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大力支持高星級綠色建築、健康建築、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和裝配式建築,努力在濟南打造一批四季恆溫、綠色節能高品質住宅項目。漢峪海風項目作為全國五個、山東唯一超低能耗住宅項目獲得了住建部頒發的「被動房產品康居認證」證書和德國能源署授予的「中德被動式低能耗項目質量標識」證書,獲得國內國際雙認證。「十三五」以來,全市新增綠色建築面積5177.2萬平方米,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第二部分:「十四五」展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濟南發展新格局,牢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結合我市「十四五」規劃,發揮住建部門在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住房保障、行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以打造「高質量、高品質、高標準、高效率」住建為價值導向,推動住建全領域、全鏈條、全方位工作提升,奮力開創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完善住房保障,實現住有所居。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立健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完成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任務,對標住房租賃試點工作任務目標,加大住房租賃房源籌集力度,有效增加租賃住房供給。推進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工作,重點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紮實做好租賃住房補貼發放,完善公租房常態化受理機制,優化公租房後期管理服務水平。健全人才安居體系。落實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加快構建「購、租、補」一體的人才安居體系,打造良好引才聚才環境。——落實「中優」戰略,實施城市更新。結合我市「中優」戰略,堅持「留、改、拆」並舉的理念,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舊區改造,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持續完善城市功能品質,繼續做好城市體檢,使城市布局更優化、城市功能更完善、人居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城鄉融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高標準編制《濟南市新型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規劃(2021-2035年)》,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高效配置,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濟南樣板」。——推動產業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建築業做大做強,鼓勵大型建築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整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本土龍頭建築企業。打造「新城建」產業鏈,加大對「新城建」全產業鏈龍頭骨幹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培育本土骨幹企業,促進產業融合,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鏈條。推動綠色建築產業發展,提升綠色建築層次,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綠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質建築項目。培育壯大綠色建築產業,打造綠色產業集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推進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民生服務,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升供熱燃氣服務質量,推進燃氣規劃修編,為全市燃氣「一張網」建設提供規劃引領。提高物業服務水平,完善物業管理政策制度體系,推動出臺《濟南市物業管理條例》。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穩步解決企業職工房改集資建房歷史遺留問題。——加強行業監管,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嚴抓施工安全管理,堅決防範各類事故。嚴格工程質量管控,建立質量監管長效機制。抓實抓細揚塵治理,打贏藍天保衛戰。規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確保建設項目消防安全。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強化「智慧住建」賦能作用,打造「智慧住建」數據一張網,逐步實現住建數據全共享、業務全協同、服務全上網的目標和「以圖管項目、以圖管房、以房查人」的功能,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和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王若峰:感謝陳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中國新聞社記者:物業服務情況和居民居住舒適度密切相關,請簡要介紹一下「十三五」期間物業服務的有關情況和「十四五」的總體思路?陳勇: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十三五」期間,我市物業管理行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市有1300家物業服務企業、從業人員達10.2萬餘人;物業服務項目3501個,物業管理面積達到3.91億平方米,管理物業類型實現了住宅、機關辦公、商務樓宇、商場、醫院、學校、機場、車站的全面覆蓋;新建小區全部實施物業管理,居民小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60%。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監管模式,在全省率先搭建起了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物業服務監管體制,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抓總、各方聯動、企業先行」的社區物業管理新格局,打通了社區治理「最後一公裡」,不僅很多新建商品房小區的物業投訴問題解決加速,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老百姓的滿意度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積極推動29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實施改造,繼續穩步推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按照「擴覆蓋、補短板,抓規範、促提升,塑優勢、創品牌」的總體安排,堅持「黨建引領、行業主管、基層主抓、共建共治」,推動物業服務行業黨建領導體制和物業管理政策制度健全規範,物業管理領域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物業服務管理和基層治理緊密融合,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成為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物業服務專業化、精細化水平明顯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到「十四五」末,力爭居民小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80%以上。我就介紹這些,謝謝!濟南時報記者:建築業作為與房地產業、居民住房高度關聯的行業,「十三五」時期不斷發展壯大,請問在扶持建築業做大做強方面,下一步濟南市有哪些舉措?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兆軍武兆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建築業作為濟南市重要的支柱產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輻射面廣,在創造就業、拉動投資、增加稅收和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我市屬地管理施工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總承包特級企業17家,約佔全省特級企業總數的40%,在建房屋建築工程施工面積1.74億平方米,建築業從業人員66萬人。一些主要數據剛才陳局長也向大家做了介紹,我就不再重複了。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促進建築業改革發展的十六條意見和市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大力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加快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快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一批更具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和建築品質,強化「濟南建造」高端品牌,促進全市建築業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進一步鞏固建築業支柱產業地位,確保建築業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領跑全省。我就介紹這些,謝謝!鳳凰網記者: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租購併舉是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請談一談下一步這方面的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力吳力: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自2019年7月入選第一批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以來,我市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出臺了《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濟南市國有建設用地租賃住房建設和運營管理辦法》等12項配套政策文件,為房源籌集、主體培育、資金管理、規範市場、維護承租人權益等提供政策支持。我市三年住房租賃試點需籌集房源12.4萬套,其中新建、改建6萬套,盤活6.4萬套,目前已籌集各類租賃住房6.7萬套,其中新建改建房源共4.3萬套,企業盤活閒置存量住房2.4萬套。通過政策引導、宣傳培訓、資金獎補、銀行授信等方式,培育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10家。搭建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基本實現了市場主體登記、房源核驗發布、合同網籤備案、試點項目管理等全流程監管,目前已有58家住房租賃企業、384家經紀機構總部及門店在平臺登記備案,5家線上企業完成系統對接,錄入房源超過19萬套。下一步,我市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濟南市住房租賃市場體系,構建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基本形成市場規則明晰,政府監管有力,權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賃制度體系,實現新市民住有所居,提升獲得感、幸福感,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奠定人才安居樂業的基礎。一是編制住房租賃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和完善住房租賃體系,解決新市民居住需求;二是加快住房租賃項目開工建設和房源籌集,確保完成三年住房租賃試點工作任務目標;三是繼續優化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數據監測及服務功能;四是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範、租賃關係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五是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加強租賃企業監管,完善糾紛處置機制,優化市場環境。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山東廣電記者:前不久濟南市成功承辦了第五屆山東省綠博會,「綠色建築」的概念越來越深人人心,請介紹一下濟南市綠色建築發展情況及下一步打算。謝謝!吳力: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十三五」以來,我市將綠色建築作為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重要結合點,在設計、選材、施工、管理、運維等環節貫穿綠色理念,推動綠色建築升級,大力推動高星級綠色建築、健康建築、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發展,努力在我市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綠色宜居、健康安全的高品質建築項目,全市新增綠色建築面積5177.2萬平方米,實現了新建建築綠色全覆蓋,且高星級綠色建築逐年遞增。我市新建居住建築全面執行「75%」建築節能標準,是全國首批居住建築邁入75標準的城市之一,被住建部確定為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重點示範城市和第一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也是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試點數量最多、建築類型最全、最具示範性的城市。當前,濟南綠色建築領域湧現出了全國首個鋼結構裝配式被動房、中國百年住宅標準工法展示基地、全國首個應用清水混凝土外掛牆板超高層建築、全國最大裝配整體式停車樓、全國首例全裝配式地下人防車庫工程等一批「全國之最」工程項目。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出臺扶持政策,從容積率獎勵、信用加分、預售資金監管比例下調等多方面推動高品質綠色建築快速發展,以提升泉城市民居住品質,努力實現「人住好房」。預計2020-2022年,全市新增綠色建築3000萬平方米以上,城鎮新建民用建築中綠色建築佔比達100%,2025年,全市新增高星級綠色建築面積累計達到600萬平方米以上。到「十四五」末,我市力爭建成全國領先、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綠色建築產業高端集聚區,綠色建築產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專精特新綠色建築企業達到50家以上。同時做大做強「新城建」產業鏈,抓住入選「新城建」國家試點城市的機遇,把「新城建」試點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目前,已圍繞七大試點任務搭建了高效務實的「1+7」工作體系(即1個市級方案、7個專項工作方案)和協調機制(即1個市級工作專班、7個專項工作組),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重點打造綠色建築產業鏈、裝配式建築產業鏈、智慧建築產業鏈等,明確了「新城建」產業鏈的上中下遊業務範圍,梳理了產業鏈上的48個在建、擬建項目和125家現有、擬引入企業,為構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產業鏈高效安全、產業生態循環暢通的「新城建」全產業鏈體系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將通過「新城建」產業鏈的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培育一批「新城建」骨幹企業,打造一批「新城建」工程項目,推動形成萬億級「新城建」產業規模,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城市健康發展。我就介紹這些,謝謝!王若峰: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光臨。來源|濟南發布編輯|孔雪責編|鄭富強發布濟南權威資訊與您一起,見證濟南發展!我們

相關焦點

  • 濟南市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交通...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王若峰主持新聞發布會王若峰: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今天是「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我們邀請到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玉良,請他圍繞「交通先行『城』就未來」,介紹「十三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福林,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劉鴻順,他們將回答大家關心的提問。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經開區:精準...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經開區:精準招引 激活發展新動能  □本報記者張志寧董天力本報通訊員趙慶川1月15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介紹過去5年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本報記者董天力  1月7日,「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市政府新聞辦邀請市人社局局長胡志強、市民政局局長李淑華、市教育和體育局一級調研員史冠武出席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市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民政事業、教育和體育事業3個方面取得的進步和成就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時期,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高質量發展,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即將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很高興能在這個承前啟後的時間節點,向大家介紹德州人社事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情況。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市人社局,向各位記者朋友及社會各界多年來對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
  • 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發布會
    原標題:11月27日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  11月27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雲南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主任拉瑪·興高,雲南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王萍,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處處長、省文物局副局長
  • 十三五濟南加快大通道建設,300趟高鐵直達全國254個城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劉飛躍12月22日上午10點,「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在龍奧大廈舉行。濟南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玉良,請他圍繞「交通先行『城』就未來」,介紹「十三五」時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
  • 【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八場:文化專列發車啦
    10:161月11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廣電局、市文聯、市社科聯相關負責人圍繞「文化繁榮發展專題」進行發布。
  • 「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1期)
    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展示「十三五」以來我市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就,營造「十四五」開局濃厚輿論氛圍,宿遷市委宣傳部、宿遷市政府新聞辦組織開展「輝煌十三五·奮進新宿遷」線上系列新聞發布活動。
  • 「十三五」期間,濟南市文化場館舉辦展覽和活動過2萬場次
    12月25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一場,邀請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圍繞「聚力『文化濟南』建設 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業發展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
  • 【聚焦】奮進新時代 鑄就新輝煌
    【聚焦】奮進新時代 鑄就新輝煌 2021-01-08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十場:像石榴籽一樣抱緊
    1月15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委、市僑聯、市臺聯相關負責人將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專題」進行發布。歡迎參加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民族團結進步專題。「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帶領各族群眾創造美好幸福生活,全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成效。今天我們邀請到市級三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市在民族團結進步方面取得的各項成績。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納稅過1000萬元企業達25家,福洋生物...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平原專場,發布會上,平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委新聞發言人張和田介紹「十三五」時期平原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十三五」時期,平原縣持續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工業經濟質效並進。
  • 開封市「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
    12月18日下午,開封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就業創業扶貧專場在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  發布會介紹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開封市人社系統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了「應就業盡就業」「應培訓盡培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 五載砥礪奮進 今朝成就輝煌
    輝煌「十三五」,奮進馬鞍山。12月24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十三五」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波,市發改委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佘雲峰,市發改委四級調研員吳華,通報了「十三五」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 「輝煌『十三五』」系列短視頻丨春風化雨潤心田
    「輝煌『十三五』」系列短視頻之四:這是奮進的五年這是輝煌的五年回眸「十三五」感受中國的發展活力感受人民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 直播實錄丨「十三五」貴州廣電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12月22日(周二)下午15:00,「十三五」貴州廣電事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第四會議室舉行。省廣播電視局、省廣播電視臺、省廣電網絡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將出席發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為您全程圖文直播,敬請關注!
  • 一年85場新聞發布會見證臨沂新發展新氣象
    在這一特殊的年份中,來自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的權威聲音,及時發布社會公眾關心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常態化傳播臨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好聲音」「好故事」。據統計,2020年,全市共召開新聞發布會85場,48個市直單位參加發布,及時回答群眾關心和社會熱議的話題170多個,新聞發布會場次逐年增多,全市新聞發布工作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