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未滅,何以家為,抗日英雄陳安寶,一腔熱血,灑遍中華大地

2020-12-27 騰訊網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是漢代名將霍去病所說。當時漢武帝為了表揚他在戰場上立下的功勞,為霍去病修建府邸。但被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激勵著世世代代的後人。

然而,在民國時期當日寇發動侵華戰爭時,也有一位抗日英雄說過這樣一句話,日寇未滅,何以家為。他就是「陳安寶」將軍,借著霍去病的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來表達他愛國心情,以及對敵人的痛恨。

霍去病

陳安寶將軍,浙江黃巖縣橫街鄉馬院村人,畢業於湖北陸軍預備學堂學習,之後又轉保定軍校深造,順利成為該校第三期學員。要知道保定軍校是近代史上軍人的搖籃,從這裡走出了很多風雲人物,比蔣介石的黃埔生還要牛掰。在校期間,陳安寶刻苦認真,孜孜不倦,以優異成績贏得好評。

1916年,陳安寶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投身浙江陸軍第二師陳儀部下任一名連長,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部隊中,陳安寶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一時戰事發生他都是與士兵們一同上陣殺敵,時間一長在軍中的威信也漸漸地提高。都知道,陳安寶是一位愛兵如子的好長官。而作為指揮官,他執行命令堅決,作戰勇敢,深受長官的賞識。

1926年7月,北伐爆發了,這時南北一統的好機會,掃除腐朽的北洋軍閥勢力,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因此,陳安寶將軍也加入了北伐軍。在這場戰鬥中陳安寶參加了北伐西徵各大戰役,身經戰鬥40多次。立功越好升職就越快,短短幾年時間憑藉在戰場上的廝殺立功做到了師長的位子,實屬不易。

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寇發動了全國侵華戰爭。在這場戰役中,陳安寶將軍將一腔熱血,灑遍中華大地。為了抗擊日寇把生命奉獻給國家人民。

8月13日,侵略軍發動了入侵上海的戰鬥,他們認為上海是經濟重鎮,離南京又近,只要佔領上海就可以迫使蔣介石投降,因此日寇集結了30萬大軍,從海陸空三個不同的方向全面進攻上海。蔣介石也積極備戰,從全國各地向抽兵增援上海。10月,陳安寶奉命向南開拔到松滬一帶。後跟著作戰計劃陳安寶將軍率領第七十九師星夜增援淞滬前線抗,與敵人交戰。

6日凌晨,陳安寶的第七十九師剛進入陣地,就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在飛機、海軍炮火的掩護下,向第七十九師的防線發起了猛烈衝擊。第七十九師擔任的防線近八十裡,兵力不足,裝備也很差,但是陳安寶將軍親臨前線,指揮抗戰將士,從容應戰,打退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堅守該線陣地達10天之久。完成了上級交給的阻擊牽制敵人的任務。不過後此戰結局相信大家都知道,國軍被迫放棄上海,三個月的上海保衛戰就此結束。

上海保衛戰

撤離上海的陳安寶將軍又轉到了南昌前線陣地繼續與敵人拼殺。入侵南昌的敵人是日軍第十一軍。作為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嶽將軍,開始排兵布陣應對來犯之軍。而陳安寶的任務是率領七十九師從浮梁兼程到東鄉部署撫河和鄱陽湖防務。

4月22日,南昌反擊戰開始,79師劃歸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指揮。在這場反擊戰中,陳安寶將軍79的師在與日寇作戰損失較大,部隊減員。上官雲相為了能夠抵擋日寇的攻擊,就讓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陳安寶將軍指揮三個師的作戰。

陳安寶

5月6日岡村寧次也拼命的向南昌前線增兵,尤其是天上的飛機來回不斷投放炸藥。給陳安寶將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士兵們傷亡人數更不用說了。在武器裝備不如敵軍情況下,陳安寶將軍只能拼士氣了,他與師長劉雨卿、參謀長徐志勳到前線督戰。

戰士們看見陳安寶將軍都親臨前線陣地,與他們一起殺小鬼子士氣提高了許多,「說」兄弟們!長官不怕死,我們還怕個鳥啊!給我「殺」,一時殺聲震天,士兵們像烏鴉一般衝在前線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戰況之慘烈前所未有,就連預備隊都用上了。

然而不幸的是,陳安寶將軍在與士兵一起衝殺時,被敵人的流彈打中,當場就倒下了,終年48歲。

陳安寶將軍的犧牲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吊念這位抗日英雄。蔣介石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以表示他抗日戰爭中立下的功勞。新中國成立後,在1983年12月也批准,授予陳安寶將軍為革命烈士稱號。

相關焦點

  • 戰爭電影《奪命狙擊》今日上映,熱血不滅,英雄常在!
    由趙勇執導,陶磊編劇,魏巍、何以奇、徐晟、潘旭川、陳俊亨、陳寰、樊瑞、楊婉兒、任逍遙、項泰誠、美濃輪泰史主演的戰爭劇情電影《奪命狙擊》今日上線優酷視頻!狹路相逢 狙擊對決影片通過中日兩軍兩大狙擊手——楊浩天、鈴木正廣激烈的對決,講述國軍第一狙擊手楊浩天參加淞滬抗戰,同伴傷亡慘烈,自己也身受重傷,被當地車夫杜大哥所救,一邊以車夫身份作為掩護,一邊伺機尋找復仇的機會;途中加入抗日組織「夜鷹小隊」,進行多次狙殺任務,而組織的頻繁活動早已引起日軍的注意,鈴木設下埋伏請君入甕,一場民族保衛戰就此打響……熱血不滅,英雄常在
  • 全國聯友同題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河北灤南  勞金澤志士衛國,慣忍飢臥雪,戰日寇昭彰節烈;英雄抗日,藐利誘嚴刑,鬥死神表現忠貞。 018.湖南  歐陽金建一腔熱血,染紅大地;千載英名,震懾東洋。 045.山東臨清  盧長華靖山河,黑水忠魂,丹心抗日歸林海;澄寰宇,關東驍將,熱血為國灑雪原。 062.
  •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楹聯、詩詞徵稿作品選登
    (江西劉權) 大地無聲,銘當年浴血之殤,錐心之痛;中華圓夢,賴我輩勵精而治,協力而為。(山西溫本理) 國讎家恨,刻骨銘心憶淚史;邦興恥雪,吐氣揚眉鑄輝煌。(雲南尹光輝) 緬懷抗日英雄,世代不忘國恥;反對霸權主義,人間崇尚和平。
  • 楊靖宇:白山黑水間的抗日英雄
    正是在這裡,馬尚德改名為楊靖宇,開始了作為民族英雄楊靖宇的抗聯歷程。在磐石期間,楊靖宇批判錯誤思想,整頓遊擊隊,改組磐石縣委,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三打漢奸邵本良部、發動老嶺隧道戰鬥、團結各個抗日武裝力量、兩次那爾轟會師……1936年2月10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八一宣言》制定了《為建立全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決議草案》,該草案強調組織東北聯軍總司令部在政治上、軍事上的重大意義,同時為適應反日統一戰線的需要,決定統一全東北抗日軍隊的名稱
  • 抗戰鐵血之師:日寇未滅,誓不還鄉,川軍團血戰到底
    為了抗日,川軍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整編。從此川軍的足跡遍布了全國的抗日戰場,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中,都有川軍將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際,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忍辱負重,慷慨赴死,以劣勢武器,無數次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決戰。根據國民政府統計,川軍在抗戰時期的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傷亡總數的1/5,居全國之冠!
  • 《東北抗日聯軍》創新紀錄 盤點十大抗日劇
    《東北抗日聯軍》由「抗戰專業戶」著名導演李文岐執導,劇本曾邀43位權威黨史專家、抗聯史專家、軍史學專家、文藝評論家等對劇本進行反覆研討論證,再加上王洛勇、成泰燊、劉威葳、史光輝、儲智博等一大批老戲骨挑大梁,該劇一開播就迅速打敗各衛視所謂的「收視之王」,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經典之作。
  • 俠肝義膽——賴澤民講述抗日英雄賴乾刺殺日據時期臺灣日寇最高級別長官的傳奇
    賴澤民講述抗日英雄賴乾刺殺日據時期臺灣日寇最高級別長官——日本中央巡查部部長佐藤尚太郎的傳奇故事
  • 抗日名將的書法你應該有一份
    三個數字凝刻著三十萬字都無法形容的創傷85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中華大地從此山河破碎
  • 4歲抗日小英雄被殺害,臨刑前說了8個字,日寇暗自咋舌,自慚形穢
    在東北抗日戰場上,有一些抗日武裝隊伍,他們是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這些民眾在抗日戰場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位4歲的抗日小英雄,他和父母一起被日軍抓獲,臨刑前這位小英雄說了8個字,在場的日寇自慚形穢。這位小英雄叫小金了。
  • 中華詩詞學會:為守疆英雄歌唱(第二輯)
    張福有 向護衛國門英雄致敬喀喇崑崙列嶂橫,神州雪域出群英。四人入定千秋史,兩臂張開一座城。為國把門何惜死,拋家捨命亦長生。丹心譜就中華賦,萬代傳承未了情。一腔熱血拋河谷,無悔青春御外蠻。    忠與孝,古難全,遲婚要保國家安。魂歸華夏新春夜,慰取娘親壓歲錢。 破陣子·緬懷王焯冉烈士莫道哨兵兇險,再難試看崑崙。日夜巡邏常缺氧,風雪嚴寒鑄此身。死生共國門。  訣別無須落淚,惟期養我娘親。寸土不丟何所憾,血沃邊關拱北辰。凜然浩氣存。
  • 抗日女英雄慘遭日寇剮刑:腦袋就連著一層皮皮
    抗日軍民從一口水井裡撈出了慘遭日軍殺害的該鎮羅峪村婦救會主任、年僅22歲的劉耀梅的遺體。她雙目微閉,頭和脖子只連著一層皮;腹腔被剖,胸前兩個大血坑露著肋骨;胳膊、大腿都被割得露出了骨頭……人們含淚把她側翻過來,由八路軍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葉曼之拍攝了後來廣為人知的照片《劉耀梅之死》。
  • 著名抗日烈士趙登禹將軍:殺盡日寇平生願,甘灑熱血報民族
    ,甘灑熱血報民族。  這首詩歌頌的是著名抗日烈士、國軍中將師長趙登禹。趙登禹是七七事變爆發後,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首批國軍高級將領,後被追晉為陸軍上將。  一開始,趙登禹按兵不動,待敵進至百米以內,他聲高呼,揮刀率領將士奮勇出擊。在將士們的英勇還擊之下,日寇被殺得鬼哭狼嚎。在喜峰口,日軍久攻不下,便改變了戰術,他們輪番使用飛機狂轟濫炸,然後又用大炮轟擊我軍陣地。3月11日上午10時,日軍三千餘人在飛機、炮火的支援下,向喜峰口東側劉景山團防守的高地發起進攻。國軍堅守不退,中日雙方激戰至下午3時,最終該高地被日軍佔領。
  • 榆林抗日英雄譜!@榆林人,這是不能忘記的歷史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五周年之際,讓我們共同回眸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面對侵略者,中華民族反抗的力量迅速聚集,無論東南西北,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寫出了一部轟轟烈烈的英雄史詩。1941年5月,在中條山之戰中,高增級任17軍整編第二師師長,率部駐守晉南垣曲、橫嶺關一帶,同年5月10日,高師在孤子嶺、野豬嶺陣地與日寇展開激戰。該戰持續8天,戰況十分激烈,高師全體將士兩天未吃飯,六夜未合眼。把2個中隊的鬼子死死地釘在陣地面前。高增級全身多處負傷,還衝在一線指揮戰鬥。6月下旬高部突圍後撤。1952年6月,高增級將軍逝世於甘肅天水。
  • 抗日時期:犧牲最悲壯最慘烈的女英雄——劉耀梅烈士
    她為發展全村婦女參加抗日工作,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婦女解放歌》 。此外,她經常組織全村婦女開會、學文化、討論抗戰必勝的道理。當時男人們有的參軍上前線,有的在後方打遊擊,劉耀梅帶領全村婦女,把生產、站崗、放哨、送公糧等抗日工作都擔當了起來,她和婦女們趕著毛驢送公糧,到十幾裡外破壞敵人的交通,白天黑夜為抗日救國偉大的事業做貢獻。
  • 《誓盟》央視熱播 異姓三兄弟熱血出擊
    「鐵三角」,扛起抗戰大旗,揚中華志氣,捲起秋日愛國疾風,熾燃民族熱血。何東明為救未過門的妻子,在明知日軍設下重重包圍的情況下,依舊與兩位弟兄直搗日寇巢穴,予以重創。有血有肉的兒女情長,為情捨生的奮勇殺敵更顯大英雄的真實勇敢。在日寇的重重追擊之下,三兄弟加入察綏抗日同盟軍,勇猛戰鬥,組成精進隊伍,連續收復失地,並歃血盟誓早日實現抗日大業。
  •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兩個人的傳奇一生,鑄就了大漢軍魂
    亡者被追諡為「景桓侯」,並安葬於正在修建的武帝陵寢旁邊。這一切的一切,只為紀念少年英雄霍去病。談起歷史上的匈奴,我們總能想到漢武帝。昔日秦王朝為了抵禦匈奴,不得不修建了萬裡長城。而到了漢武帝時,情況大有轉折,他不僅要打匈奴,還要求匈奴臣服於大漢。漢武帝說到做到,他把匈奴打到了今日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畔,成功擊潰了囂張跋扈的匈奴帝國。
  • 【影評】誰是為靈魂而戰的臺灣抗日英雄?
    撫今追昔,我想起了一部近年來臺灣藝術家拍攝的抗日影片《賽德克·巴萊 》,這是根據歷史拍攝的,很有特色,表現了臺灣人民面對日寇侵略英勇抗戰的歷史情境。 影片的男主角、義軍領袖莫那魯道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如果你們的文明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麼我就讓你們見識野蠻的驕傲」。日本侵略者想用所謂「文明」來感化臺灣人民,結果遭遇了賽德克人反抗的「驕傲」。
  • #抗日英雄故事#第9期 ——機械學院本科師生縱向第一黨支部
    在這場以弱對強的戰爭中,中華民族百折不撓、永不服輸的不屈意志在抗戰中空前迸發,從平型關大捷徹底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狼牙山五壯士縱身跳崖,冷雲等抗聯女戰士「八女投江」,無數英雄的中華兒女為了民族大義,拋頭顱、灑熱血。無數的英雄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民心中。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
    此前,東北軍某團團長呂正操,冒著被反對派迫害的危險,親自率領一個團的將士加入了人民軍隊中,為八路軍雪中送炭。呂正操率部開闢了冀中抗日根據地,成為人民軍隊赫赫一方的大軍區司令員。冀中軍區成立後,呂正操率部與日寇多次展開浴血搏殺,狠狠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日本侵略者豈能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