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是漢代名將霍去病所說。當時漢武帝為了表揚他在戰場上立下的功勞,為霍去病修建府邸。但被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洋溢著愛國激情的名言,激勵著世世代代的後人。
然而,在民國時期當日寇發動侵華戰爭時,也有一位抗日英雄說過這樣一句話,日寇未滅,何以家為。他就是「陳安寶」將軍,借著霍去病的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來表達他愛國心情,以及對敵人的痛恨。
霍去病
陳安寶將軍,浙江黃巖縣橫街鄉馬院村人,畢業於湖北陸軍預備學堂學習,之後又轉保定軍校深造,順利成為該校第三期學員。要知道保定軍校是近代史上軍人的搖籃,從這裡走出了很多風雲人物,比蔣介石的黃埔生還要牛掰。在校期間,陳安寶刻苦認真,孜孜不倦,以優異成績贏得好評。
1916年,陳安寶從保定軍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投身浙江陸軍第二師陳儀部下任一名連長,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部隊中,陳安寶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一時戰事發生他都是與士兵們一同上陣殺敵,時間一長在軍中的威信也漸漸地提高。都知道,陳安寶是一位愛兵如子的好長官。而作為指揮官,他執行命令堅決,作戰勇敢,深受長官的賞識。
1926年7月,北伐爆發了,這時南北一統的好機會,掃除腐朽的北洋軍閥勢力,還百姓一個太平天下。因此,陳安寶將軍也加入了北伐軍。在這場戰鬥中陳安寶參加了北伐西徵各大戰役,身經戰鬥40多次。立功越好升職就越快,短短幾年時間憑藉在戰場上的廝殺立功做到了師長的位子,實屬不易。
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寇發動了全國侵華戰爭。在這場戰役中,陳安寶將軍將一腔熱血,灑遍中華大地。為了抗擊日寇把生命奉獻給國家人民。
8月13日,侵略軍發動了入侵上海的戰鬥,他們認為上海是經濟重鎮,離南京又近,只要佔領上海就可以迫使蔣介石投降,因此日寇集結了30萬大軍,從海陸空三個不同的方向全面進攻上海。蔣介石也積極備戰,從全國各地向抽兵增援上海。10月,陳安寶奉命向南開拔到松滬一帶。後跟著作戰計劃陳安寶將軍率領第七十九師星夜增援淞滬前線抗,與敵人交戰。
6日凌晨,陳安寶的第七十九師剛進入陣地,就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日軍在飛機、海軍炮火的掩護下,向第七十九師的防線發起了猛烈衝擊。第七十九師擔任的防線近八十裡,兵力不足,裝備也很差,但是陳安寶將軍親臨前線,指揮抗戰將士,從容應戰,打退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堅守該線陣地達10天之久。完成了上級交給的阻擊牽制敵人的任務。不過後此戰結局相信大家都知道,國軍被迫放棄上海,三個月的上海保衛戰就此結束。
上海保衛戰
撤離上海的陳安寶將軍又轉到了南昌前線陣地繼續與敵人拼殺。入侵南昌的敵人是日軍第十一軍。作為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嶽將軍,開始排兵布陣應對來犯之軍。而陳安寶的任務是率領七十九師從浮梁兼程到東鄉部署撫河和鄱陽湖防務。
4月22日,南昌反擊戰開始,79師劃歸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指揮。在這場反擊戰中,陳安寶將軍79的師在與日寇作戰損失較大,部隊減員。上官雲相為了能夠抵擋日寇的攻擊,就讓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陳安寶將軍指揮三個師的作戰。
陳安寶
5月6日岡村寧次也拼命的向南昌前線增兵,尤其是天上的飛機來回不斷投放炸藥。給陳安寶將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士兵們傷亡人數更不用說了。在武器裝備不如敵軍情況下,陳安寶將軍只能拼士氣了,他與師長劉雨卿、參謀長徐志勳到前線督戰。
戰士們看見陳安寶將軍都親臨前線陣地,與他們一起殺小鬼子士氣提高了許多,「說」兄弟們!長官不怕死,我們還怕個鳥啊!給我「殺」,一時殺聲震天,士兵們像烏鴉一般衝在前線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戰況之慘烈前所未有,就連預備隊都用上了。
然而不幸的是,陳安寶將軍在與士兵一起衝殺時,被敵人的流彈打中,當場就倒下了,終年48歲。
陳安寶將軍的犧牲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紛紛以不同的方式吊念這位抗日英雄。蔣介石追贈他為陸軍上將,以表示他抗日戰爭中立下的功勞。新中國成立後,在1983年12月也批准,授予陳安寶將軍為革命烈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