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取消昆明市主城區的落戶限制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4個...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22日,在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就我省「十三五」時期,深入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進行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雲南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趙波介紹,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十三五」以來,全省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城鎮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並取得了六個方面的顯著成效。

農轉非5年提高了5.61個百分點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顯著成效。我省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先後出臺了《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若干政策文件,全面放開全省城鎮地區戶口遷移政策,取消了昆明市主城區的落戶限制,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實施「人地錢」掛鈎政策,「十三五」期間,我省先後有瀘水、水富、澄江3個縣實現撤縣設市,江川、霑益、晉寧、馬龍4個縣實現撤縣設區。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5年的43.3%提高到2019年的48.91%,提高了5.61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國0.3個百分點。

滇中城市群集聚了全省60.68%的地區生產總值

滇中城市群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作為全國19個重點城市群之一的滇中城市群,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了我省《滇中城市群發展規劃》,標誌著我省滇中城市群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十三五」期間,我省不斷加快推進滇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步伐,滇中城市群城鎮化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等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我省滇中城市群以全省28.3%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省60.68%的地區生產總值,比2015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城鎮化率為58.9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滇中城市群已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和引擎。

25個邊境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高於全省

邊境城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期間,我省印發了《雲南省沿邊城鎮布局規劃》、《雲南省沿邊開放經濟帶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了邊境城鎮體系,不斷完善邊境地區城鎮功能,全面提升沿邊城鎮開發開放水平,瑞麗、河口、騰衝、磨憨、孟定等邊境城鎮快速發展,邊境城鎮在我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中的前沿地位和窗口作用不斷顯現。2016—2019年,我省25個邊境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0%,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20個縣城成為「雲南省美麗縣城」

美麗縣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我省「美麗縣城」建設工作高度契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城市更新改造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有關精神。「美麗縣城」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各地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緊緊圍繞「乾淨、宜居、特色、智慧」四大要素,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乾淨的環境已成為縣城的標配,宜居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在縣城更加普及,各具特色的縣城風貌和文化正在成為展示美麗雲南的重要窗口,智慧化應用讓生活更加便捷。今年1月,省政府已正式授牌命名了騰衝市等20個「雲南省美麗縣城」。截至今年10月,我省美麗縣城建設中,累計改造老舊小區3032個、新增城市公園249個、停車場642個,改造提升主題街區262個。

21個「雲南省特色小鎮」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

特色小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我省特色小鎮創建緊盯「世界一流、中國唯一」的創建目標,嚴守「不觸碰生態紅線、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來創建、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4條底線,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7大要素,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按照田園牧歌、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絕妙景觀5種類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截至目前,省政府已授牌命名了喜洲古鎮等21個「雲南省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已成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的重要抓手、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重要平臺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差距不斷縮小

城鄉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省堅定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省委、省政府先後出臺了《雲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加快推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我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從2015年的3.2下降到2019年的3.04,差距不斷縮小。

相關焦點

  • 城鎮化率48.91%,雲南煥然一新!
    》《關於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若干政策文件,全面放開全省城鎮地區戶口遷移政策,取消了昆明市主城區的落戶限制,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實施「人地錢」掛鈎政策。
  • 雲南全面放開全省城鎮地區戶口遷移政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石飛記者12月22日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了解到,五年來,全省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城鎮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 用腳投票,過去3年這10座城市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20萬
    2017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12.43‰,廣州彼時出生率達到了22.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個千分點;2018年高出全國出生率8個千分點。在全國人口出生率逐年大幅下降的同時,廣州市還能保持如此高水準,可見其城市綜合實力的強勁。
  • 常住人口超千萬,城鎮化率近75%,鄭州離大都市還有多遠?
    與此同時,鄭州市城鎮化率也達到了74.6%。自從國家發改委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後,鄭州的發展成果與位次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常住人口兩年超過千萬,是否意味著鄭州坐穩了「國家中心城市」的交椅?74.6%的城鎮化率,在國家中心城市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 最新城市評級:上海領銜6個超大,東莞領銜11個特大,蘇州濟南晉級
    根據報告,全國有6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17個城市超過500萬,30個城市超過300萬,90多個城市超過100萬。這裡統計的是城區人口,不同於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人口等概念。城區人口,只包括城區範圍,不涉及縣域和農村人口。城區人口,是個相當重要的指標。
  • 蘇州: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落戶政策,居住證社保年限與南京互認
    各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戶籍制度改革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我市戶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
  • 2019年江蘇各市城鎮化率排名情況,其中南京排第一
    2019年江蘇各市城鎮化率排名情況2019年江蘇城鎮常住人口5698.2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0.6%,比上年末提高1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五名,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廣東。江蘇省蘇州市與上年同期相比,江蘇各市城鎮化率均有所提升;其中,鎮江、南通、徐州、連雲港、淮安城鎮化進程較快,城鎮化率較上年均提高了1個百分點以上,說明蘇北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取得一定的成就
  • 濟南常住人口率71.21% 戶籍城鎮化率達至58.8%
    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濟南市常住人口、戶籍城鎮化率分別達至71.21%、58.8%。   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發布會上表示,濟南2015年成功申報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截止2020年11月底全市海綿城市累計建成面積179.85平方公裡,佔建成區面積的25.1%。
  • 中國人口大遷移:3000個縣全景呈現
    比如,根據《北京市統計年鑑2011》,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達207萬,遠高於2006-2009年54萬的年均增量;但《北京市統計年鑑2012》則將2006-2009年年均增量上調至81萬,2010年常住人口增量下調至102萬。並且,為提高數據準確性,部分地區開始提高對非普查年份的抽樣比例,比如北京、上海在2015年小普查時採取3%抽樣,北京在非普查年份採取3‰抽樣。
  • 安徽常住人口男性比女性多近30萬 這個城市常住人口最少
    關鍵詞 城鎮化率合肥城鎮化率排第一截至2019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6365.9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2.3萬人,增長0.67%同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950.1萬人相比,共增加415.8萬人,年均增加46.2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75%。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552.8萬人,佔總人口的 55.8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813.1萬人,佔總人口的44.19%。同2018年相比,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上升1.12個百分點。
  • 任澤平:中國人口大遷移 3000個縣全景呈現
    1978年末改革開放後,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戶籍管理逐漸鬆動,人口開始跨越戶籍限制大規模流動。根據2014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當前100萬人以下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基本全面放開,100-500萬人大城市落戶需一定條件,500萬人以上特大和超大城市落戶仍被嚴格限制。
  • 中國城鎮化如何發展?依靠外部力量,釋放內部潛能,「內外兼顧」
    人口是人類發展的重要資源,人口的數量、質量以及結構決定了城市的未來,在2019年末的時候,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的總數達到了84843萬人,佔到了總人口數量的60.60%,我國城鎮化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也是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第一次超越了60%。
  • 經濟學家:中國人口大遷移!東北97.7%區域人口外流
    比如,根據《北京市統計年鑑2011》,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達207萬,遠高於2006-2009年54萬的年均增量;但《北京市統計年鑑2012》則將2006-2009年年均增量上調至81萬,2010年常住人口增量下調至102萬。並且,為提高數據準確性,部分地區開始提高對非普查年份的抽樣比例,比如北京、上海在2015年小普查時採取3%抽樣,北京在非普查年份採取3‰抽樣。
  • 杭州之後,誰是下一座千萬人口城市?
    其中,重慶市以3124.32萬人的常住人口總量拔得頭籌。但需指出的是,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重慶下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總面積高達8.24萬平方千米,約為同期北京市面積的5倍。同時,對比北京,重慶的城鎮化率低了將近20個百分點。
  • 全面放鬆戶籍限制,老百姓落戶終於有著落
    加快城鎮化進程是主要目的,放開三四線城市落戶條件肯定有利於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進程和城鎮化率的提高。解決流動人口戶籍問題是主要目的,這次任務安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也就是說要解決1億流動人口的戶籍問題,要將1億人的流動人口完成城鎮落戶。而過去很多城市落戶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一種共識,這次可以說從制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 2020年將取消農村戶口是真的嗎?最新政策已出,這部分人有福了
    如今,農村建設也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而且很多農村正在與城市接軌,這也是未來一個大趨勢,所以國家對農村戶口也將逐漸取消,這對農民也有很大的好處。2020年將取消農村戶口,那麼2020年為什麼要取消農村戶口?
  • ...2019年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深圳第一;山東今年取消城區常住人口...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2丨2019年全國房價排行榜出爐:深圳第一,比北京貴2500元據數據寶追蹤的《2019年320個城市房價排行榜3丨山東:2020年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新華社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獲悉,2020年,山東將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城鎮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 10天5大城市開放落戶,有沒有你想去的地方?
    12月14日,福州市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取消學歷、年齡、就業創業的限制,成為東南沿海城市首個「零門檻」落戶的省會城市。拿到福州市戶籍的人員,親屬還可以申請投靠落戶。 同一天,青島也放寬了落戶條件,學歷底線放鬆到大專,此前購房落戶的90㎡限制也被取消,只要持有青島居住性產權住房即可辦理落戶;同時取消城區積分落戶的限制,全面放開放開縣域三市落戶,並鼓勵舉家遷徙和親屬投靠。 12月15日,無錫也修改了落戶條件,取消了江陰、宜興行政區域內的落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