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片,印象最深的還是《生化危機》,後來日本與韓國也拍了一些喪屍類電影,口碑著實不錯。
韓國近幾年代表作自然是《釜山行》,虛幻與現實碰撞,人性與真情揭露,讓它在豆瓣上得到了相當高的評分。
其實還有一部日本喪屍片在2015年上映,比《釜山行》還早了一年,主流視頻網站上根本難覓蹤跡,依舊得到了豆瓣7.1這樣不錯的成績。
電影屬於為B級,恐怖、驚悚、口味重,建議一個人關上門與燈,獨自欣賞。
但該電影實在不適合在我們的大熒幕上播放,本文也之只能選擇性截圖,請理解。
一
"英雄",是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詞彙,同時,又是一個敏感到無以復加的稱謂。
早在2002年,張藝謀一部《英雄》,最早為我們展現了英雄的複雜性。
到底怎樣的人可稱之為英雄?
一個時代裡,英雄的定義是唯一的,可是站在歷史的角度,英雄的身份又變得撲朔迷離。
只是,人不可能重活一世,只能守住一生,所以,他只需要做身邊人的英雄,又何須在意史書上的那一筆,是一鉤還是一捺。
《請叫我英雄》這部電影,在一個獨特的角度恰恰印證了上面這一點。
男主角的名字,叫鈴木英雄。只是生活中,他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起碼在別人眼中是這樣的。
他的漫畫賣不出去,他的上司只知吸血與潛規則,他的女友怒其不爭。
三十多歲的年紀,男人,承載了太多看見看不見的壓力。
一起出道的漫畫師,已經成了漫畫家,而審核漫畫的工作人員,像狗一樣對待鈴木英雄,又像狗一樣討好那個靠情色內容上位的畫師。
英雄對此是嗤之以鼻的。
人到中年,無錢無家,他依舊堅持著曾經的赤子之心。
如果生活這樣繼續下去,鈴木英雄的結局無外乎平庸一生,因為他的漫畫過於"單純",不符合如今大眾快消費重口味的審美觀。
每個人心中其實都活著一個英雄,他堅守著少年時期的陣地,不願被世界上的汙穢所感染。
只是隨著命運的摩擦,多少人早早地勸心中的英雄提前退休,同時拿走他的槍。
鈴木英雄,是少數不願妥協的人之一。
二
時代造英雄,這句話一點不假。
普通的一枚釘子,放在垃圾堆裡就是廢鐵,而在戰場上,它可能狠狠扎入敵人的腳掌。
鈴木英雄的平凡命運,終結於喪屍病毒帶來的災難。
老闆變成喪屍,女友變成喪屍,所有人不是變成喪屍,就是在逃離喪屍的路上。
這部電影對喪屍的設計,擁有其他電影所沒有的亮點。
由此也引出了第一種人性的探討。
所有變成喪屍的人,都保留著作為人類時記憶最深刻的情感。
英雄的女友,變成喪屍後只會說:
只有我,這麼不幸。
原因就是她對鈴木一次又一次索取,一次有一次的失望。
終於,她的怨恨化成喪屍扭曲的身軀和面容。
還有一直給上司打電話感謝的白領喪屍,一直在保持乘坐地鐵姿勢的上班族,一直催稿的英雄上司,一直重複自己零事故業績的計程車司機,一直撞擊商店門要進去買東西,最後咬死了丈夫的中年婦女······
一部電影,集合了整個日本社會巨大的生存壓力,把眾生相變成一個又一個喪屍,直到變成喪屍也忘不了的慾念。
而鈴木英雄,在一個又一個慾念化作的喪屍群裡,讓心中一直在堅守的那個英雄,慢慢具象至自己身上。
堅持,變成了成就英雄的唯一要素。
三
逃亡路上,他遇到了女學生比呂美。
一個同樣單純的少女。
在別人只顧自己逃命,踏著他人身體的環境中,他與她竟然因為內心的善良而互相幫助,直至相依為命。
只是好景不長,考驗再次來臨。
比呂美同樣感染了病毒,她要英雄放棄她離開。
在經歷了內心的掙扎後,英雄的善良戰勝了恐懼,他硬是把自己當成了她的保護者。
只是少女的變異沒有完全,她擁有了喪屍的力量,同時還保存著一些對英雄的善意。
一對特殊的cp就此誕生。
往常的電影,男女主往往保持著曖昧關係,以便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
而這部電影不同,少女清純的形象和男主宅男的面容,竟然以最純潔的關係保持著孤男寡女的距離。
也許這就是日本文化裡,在惡劣中精緻的特點,即便在路邊吃一碗自動販賣機的湯麵,也會說一聲:我要開動了!
英雄與少女,漸漸遠離了城市中喪屍的人性修羅場。
少女喪屍木然不能自理,鈴木英雄依舊沒有棄之不顧。
單純說這是患難見真情,其實也談不上,畢竟兩個人才剛剛認識不到一天;之所以他們能做到相濡以沫的程度,更大的原因還在於人性中最原始的"善"。
變成喪屍的人類,只保留了之前最希冀的欲望,並放大到食人血肉的程度,恐怖片在這個角度,變成了諷刺片。
而更大的諷刺,卻在男女主再次見到人類的時候。
四
在逃命路上,英雄和少女喪屍來到一個山路商業中心。在這裡一群人類爬上了屋頂求生,躲避下面變成喪屍的熟人。
他們只有幾十號人,卻在這種災難性的世界裡,形成了一個最原始的人類社會。
他們如猩猩社群一般,以強者為頭領,而誰強,就看誰手裡的武器最牛。
第一個頭領因為有一把弩而成為頭領,後來他們看上了英雄的槍。
不想最終槍被另一個人搶走,於是他就成了頭領。
在他們搶奪英雄的槍時,以比呂美作為人質逼迫他就範。這樣的陰謀在周圍都是喪屍噁心的叫聲裡,顯得如此寒冷。
電影最終的主題,也就在這個人類的小社會裡面。
陰謀、欺瞞、暴力、仇恨、嫉妒······這幾十個人組成的小社會中,卻充斥著來自人類多項本能的罪惡。
災難來臨,有的人互相扶持一路向生,有的人卻毫不留情用他人求生。這一點在《釜山行》裡面也同樣露骨。
電影的意義就在於這種辯證的觀點;它不靠特效,不靠流量明星,靠故事與思考佔領一片高地。
尤其是,男主英雄突破自己的恐懼,拿起槍守護背後的兩個女人時,這一刻他成了自己漫畫中,那個被收稿人說得一文不值的「英雄」。
最終,只有兩個善良的人和一個善良的喪屍少女活了下來,也恰好印證了「人」在漢語裡的寫法。
欺瞞報復,貪婪無度,終成行屍走肉;一撇一捺,互相扶持,方可站立成人;隨波逐流,牆頭之草,只能得意一時;赤子之心,堅守我道,才是真的英雄。
《請叫我英雄》,確為值得二刷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