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日本令和時代的開啟,代表著平成時代已經成為歷史。而在這過去的30年間,日本的流行文化產業可以說是以人們可感知的速度迎來飛速發展,甚至隨著令和時代的開啟,人們會將昭和、平成、令和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和調侃。
動漫、遊戲、影視劇,其特有的文化標籤不僅是伴隨著平成年代成長起來的一股文化潮流,也成了日本面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當我們再度談論起日本的平成時代,我們腦海中留下來的文化符號還有哪些?動漫行業的龍頭?電子寵物蛋?口袋妖怪?四驅車……
1990年代迎來高科技旅遊鞋的熱潮,當然還是要歸功於當時的潮鞋大廠——NIKE。甚至在當時,日本社會還屢屢發生耐克Air Max鞋被盜的事件,還成為一時社會評論的現象。
「口袋妖怪」(Pokémon),從遊戲到動漫再到火熱的電影系列,其大IP下的各種周邊產品——玩具、遊戲、各種聯名定製產品,贏得了包括孩子、成人在內的各類人群的熱捧,更是隨著當今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一直流行至今。
在當時的那個時尚高速發展的年代,高中女生在搭配製服時,很流行穿著登山用的「泡泡襪」,將它松松垮垮地露在外面。這也成為了1975-1980年出生的高中女生一代所追隨「時尚」的代名詞。
田宮(TAMIYA)公司推出的塑料模型「迷你四驅車」深受日本中小學生的追捧,成為一時的文化消費熱,這波四驅車的浪潮也隨著《四驅兄弟》被引入中國,而大大影響著85~90後的童年,還記得當年的「旋風衝鋒龍捲風」麼?
1995年,遊戲公司阿特拉斯推出了名為「印刷俱樂部」的大頭貼機,中小學生當中興起一股大頭貼熱潮。這股熱潮不僅在日本本國,甚至對周邊國家也有一定文化流行的影響。在那個手機還沒有完全普及的年代,畢業前,同學之間互相留的同學錄裡就會出現精心挑選大頭貼。
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的日本1號店在東京銀座開業,成為北美地區以外的海外第一家門店,促進了國家與國家之間貿易往來。
1996年11月23日,萬代(BANDAI)推出的可攜式電子遊戲機「寵物蛋」,獲得爆炸性的人氣,引發社會熱潮。大街上孩子們人手一隻「拓麻歌子」的景象可以說是轟動全日本,當國內引進之後,讓國內的孩子們也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有虛擬陪伴的感覺。
作為NHK教育頻道「與媽媽同樂」的原創曲子,1999年公開發表。同樣作為當時熱門的大IP,其相關角色的衍生商品呈現爆炸式暢銷,不得不說,日本打造各類IP的能力是真心強。
1990年代後半期,歌手安室奈美惠所引領的時尚受到年輕女孩的競相模仿。在「安室奈美惠模仿族」當中,厚底靴子成為姑娘們追捧的時尚風格。
1990年代後半期開始,漫畫咖啡店、網吧等休閒店鋪在日本登場。現在的漫畫咖啡店和網吧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提供的服務都是讓無數宅男嚮往的場所,更像是一種「宅」文化的標誌。
英國作家J·K·羅琳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成為暢銷書,日本也不例外,電影也大獲成功。
2003年所產韓國電視劇《冬季戀歌》在日本播映,在日本掀起韓流熱。雖然粉絲群在變化,韓流至今還在日本持續。
吉祥物層出不窮,成為熱潮。越來越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動物或事物都能擬化成吉祥物,每年還有「吉祥物評比大賽」。確實,這些萌萌噠吉祥物確實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作用,吸引著全球越來越多的旅客。著名的吉祥物有熊本熊、彥根貓,想想是不是都在你的表情包裡呢?
在服裝界逐漸開始出現用合適的價格購買潮流的衣服的趨勢。大概從2008年開始H&M和FOREVER21等海外品牌陸續在日本開設店鋪,快時尚在日本日益流行。
「Pokemon GO」遊戲引發社會性熱潮
(2016年)
2016年7月,根據智慧型手機的位置移動信息研發出的遊戲應用軟體「Pokemon GO」在多國上線,眨眼之間便引發社會性的遊戲熱潮,而這款遊戲仍是之前提到的口袋妖怪的周邊系列。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平成時代的流行文化深入人心。
或許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年號的更新換代不痛不癢,但是對於某些很早接觸日本文化或者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8090後很微妙,自己曾經喜歡的日劇、追過的動漫、小說突然變成上一個時代的產物,這就好像2000年對於1999的意義一樣,雖然只是一年之差,但是被賦予的涵義卻截然不同。
對經歷過「昭和(1926-1989)」後半段經濟神話的一代來說,「平成(1989-2019)」就像是毫無長進、至今還在角落默默舔著泡沫經濟傷痕的「阿鬥」。過去30 年也因此被稱作「失去的30 年」。網絡上對過去日本人所表現出的時代感也有搞笑的比喻,說是「昭和男兒」、「平成廢柴」,也不知令和之後,會引申出什麼樣的時代性的標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