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遊戲!特攝!Best Match!

2021-01-10 觸樂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也來賣安利

從對暗號說起

前兩天,騰訊視頻動漫官方微博發了一條內容為「W G D G E」的微博。這幾個看似毫無意義的字母在特攝粉絲圈裡卻炸開了鍋,因為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它們分別代表著什麼。當然,騰訊視頻動漫也沒藏掖太久,一天之後,他們在轉發中表示「第2行的『G』是Gaim,是2013年10月6日上線的」。這就將特攝粉絲,尤其是「假面騎士」系列粉絲的猜想落到了實處——所謂的「W G D G E」正是「假面騎士」系列平成年代「新十年」的5部作品:《假面騎士W》《假面騎士鎧武》《假面騎士Drive》《假面騎士Ghost》《假面騎士Ex-Aid》。

這種暗號對於特攝粉絲,尤其是「假面騎士」系列粉絲,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除了還在播映的《假面騎士Build》,平成新十年中還有的《假面騎士OOO》和《假面騎士Fourze》並不在列表之中,不免有些遺憾。但即使如此,能夠看到正版引進的「假面騎士」系列劇集仍然是一件讓人很開心的事兒,而且這種開心事兒很可能還不止一件——「假面騎士」都來了,「超級戰隊」還會遠麼?

「假面騎士」和「超級戰隊」的版權都在東大媽(東映)和財團B(萬代)手裡,粉絲們猜測接下來會引進「超級戰隊」系列不是沒有理由的

關於「假面騎士」系列

「假面騎士」系列,是日本特攝「御三家」(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之一,在日本擁有非常高的人氣和非常廣泛的觀眾群體。它的起源是1971年由著名漫畫家石森章太郎創作的《假面騎士》(也被稱為「初代」)。從最早的「假面騎士1號」開始,石森章太郎就定下了「悲劇英雄」的基調,以及昆蟲造型、變身腰帶、騎士踢等一直被後續作品不斷沿用的要素。當然,在東映和財團B聯手之後,為了賣腰帶、賣膠、賣各種東西……那些傳統要素有被發揚光大並越來越華麗中二的,也有被乾脆放棄的,這大概也是大部頭、多系列作品必然的發展趨勢吧。

初代假面騎士飾演者藤岡弘

從昭和到平成,「假面騎士」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果遇到某一部或幾部特別能打的作品,它的吸金能力甚至可以贏過財團B的老牌產品鋼普拉(《W》《OOO》)。與此同時,很多僅屬於它的橋段也擴散到了特攝、影視和ACG領域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在各個社交平臺和視頻網站輕鬆找到很多「盤點×××作品中出現的假面騎士梗」一類的內容,像《幸運星》《潛行的奈亞子》等等以致敬為賣點的作品中尤其明顯;而通過出演假面騎士主角出道並從此一炮而紅的演員也非常之多,比如小田切讓、佐藤健、菅田將暉、福士蒼汰……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一些閒聊,以夜話的篇幅,我也不太可能寫出一篇「假面騎士發展史」來……迄今為止,「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已經超過了30部(算是各種特別篇和黑歷史),儘管我非常喜歡它,並且樂於推薦給別人,但它的歷史實在很久,作品也非常之多,對新入坑的朋友不算特別友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旦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它們,那些形態各異而又都體現出「騎士精神」的作品,也能帶給人濃濃的滿足感。

假裝把話題拉回來

「假面騎士」系列與遊戲的淵源自然不淺,最早可以追溯到SFC時代,此後PS、PS2、NDS、PSP、PS3、PSV、PS4、Wii U等平臺上一直有遊戲發售。但實話實說,這些名目繁多、類型不同的遊戲,大多數還是以賣情懷為主,讓粉絲們過一把「操縱自己喜歡的假面騎士毆打怪人或者互相毆打」的癮,很難說有多麼好玩。好比2017年底PS4平臺上發售的《假面騎士:巔峰戰士》,就算不提它登場角色少、必殺技不全(這本身就是此類改編作品的大忌)的毛病,光看畫面你甚至很難相信它竟然是一個PS4遊戲。因此,儘管自帶中文,但它在很多騎士粉絲手裡很難逃過「關掉PS4破口大罵—掰盤—上論壇問候財團B全家」的素質三連。

PS4上的《假面騎士:巔峰戰士》,說實話,我不覺得它好玩

所以我們就來聊聊《假面騎士Ex-Aid》吧。

《假面騎士Ex-Aid》是2016到2017年間放映的「假面騎士」作品,也是我個人認為目前最適合新人入坑的作品。

《假面騎士Ex-Aid》的背景設定為電腦遊戲病毒感染人類後「遊戲病」泛濫的城市,聖都大學附屬醫院實習醫生、同時也是天才遊戲玩家的寶生永夢,通過遊戲軟體卡帶變身成為假面騎士Ex-Aid,與怪人Bugster戰鬥,並最終解決了威脅人類的生存危機。

《Ex-Aid》最大的亮點自然就是「遊戲」與「醫生」元素的相互結合。主角寶生永夢可以在日常的迷糊小醫生和戰鬥時的天才玩家之間無縫切換,變身之後的形態對應的是橫版動作遊戲《Mighty Action X》。二號騎士鏡飛彩(假面騎士Brave)的設定是天才外科醫生,變身之後對應RPG遊戲《Taddle Quest》。三號騎士花家大我(假面騎士Sniper),無照黑醫,從造型到經歷毫無疑問捏他了手冢大神的名作《怪醫黑傑克》,變身之後對應第一人稱射擊遊戲《Bang Bang Shooting》。四號騎士九條貴利矢(假面騎士Lazer),法醫,變身後對應競速遊戲《Bakusou Bike》,值得一提的是,他的LV1形態是一輛摩託車,由於劇中並沒有給永夢設計專屬摩託車,因此在需要Ex-Aid騎車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騎著這位假面騎士Lazer的……

主角和其他3位夥伴的遊戲卡帶初始形態

當然,遊戲設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讓騎士們的新形態和開掛模式有了更便利的解釋。畢竟遊戲角色升級天經地義,每次升級都換新形態拿新武器出新技能也合情合理;至於開掛嘛……反正為了凸顯Boss的格調,編劇已經給他開滿了掛,主角和騎士隊友們不開掛不可能打得過。都到了人類存亡的危機關頭,為了打Boss而開掛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不是?

主角Ex-Aid的最終形態「無敵玩家」,被很多粉絲吐槽為「黃金派大星」……

從劇情上看,這兩個要素也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主角和他的假面騎士隊友戰鬥的目標是拯救被遊戲病感染的人,而遊戲病毒在人們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最容易發作,這似乎有點影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難以承受壓力而沉迷遊戲」的意思。與此同時,「遊戲玩家」又會變身成為拯救世界的假面騎士,其中也不乏對遊戲這種娛樂本身的肯定(不過引發遊戲病的罪魁禍首也是個開發遊戲的,故而也可以看成「你們自己搞出來的爛攤子自己解決」……)。

假面騎士們變身之後會以遊戲的形式戰鬥,攻擊力數值、連擊數和獎勵都會以誇張的特效來顯示,不僅強調了設定,看上去還頗有些復古的味道。這一點從變身卡帶就可以看得出來——2016年還在用卡帶的遊戲廠商想來想去都只有那個誰了,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任×堂給了你多少錢?我索×給你兩倍」的梗。

當然任×堂的遊戲卡帶也不長這樣,劇裡的卡帶造型獨特,估計這是財團B賣玩具的需求

這也正是我認為《Ex-Aid》適合新人入坑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對新人友好的部分:首先是劇情非常連貫,並不像其他「假面騎士」作品那樣先來個15集左右的單元劇再慢慢展開真正的線索,而是開篇直接揭示矛盾並貫徹到了最後,情節與角色聯繫非常緊密且跌宕起伏,中期更是有「每一集都像是大結局」的緊張感,後期雖然有些跌落,但直到結局為止都算精彩。

其次是角色的顏值。雖然自《假面騎士空我》之後的平成系有找帥哥做主演的傳統,但《假面騎士Ex-Aid》難得的是所有角色的顏值都十分之高,沒有掉線,不論男女,可愛型、認真型、高冷型、痞子型、活潑型、顏藝型一應俱全。至於從開播到結局都被吐槽的皮套形態,我只能說,如果你習慣了英俊的555、Kabuto和Kiva,看Ex-Aid真的很難不說出「醜」字。然而,假如你不了解前輩們,那麼看著看著Ex-Aid也就習慣了……

《假面騎士Ex-Aid》活動宣傳,假面騎士與變身者一一對應,不知為何只有最左邊的兩位反了……

其實演員巖永徹也本人是很帥的,但蝦餃(檀黎鬥)的表情包一度充斥著我的收藏夾

本作還有包括女性騎士的活躍、優秀的配樂與主題曲等優點,實在是難以一一列舉。如果以上這些介紹能夠讓你對《Ex-Aid》和其他「假面騎士」系列作品產生了一點興趣的話,那麼就試著去看一集吧,畢竟授權引進的正版已經不遠了。

總之結個尾

這篇夜話標題源自《假面騎士Build》,儘管我幾乎沒有在正文中提到它。因為它還沒有完結,現在要評論還為時尚早。不過,《假面騎士Build》讓我很喜歡的一點正是它的變身方式——把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混合在一起,卻有著「Best Match」的效果,假如缺少其中的一個,就無法變身,發揮不了真正的力量。

「Best Match!」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些事兒——有些人們在慣性思維中風馬牛不相及,甚至互相敵對的東西,難道就不能像騎士變身一樣共存嗎?比如經常被批判的「遊戲」,它與「學習」「工作」「家庭」等看似矛盾,然而其中多多少少有著人為製造的隔閡。讓「遊戲」和「生活」達到「Best Match」,也是我們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吧。

相關焦點

  • 快樂遊戲丨觸樂夜話
    我柜子動了,我不寫了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一二三,木頭人丨觸樂夜話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周裡,今年的10月新番播到了第10集——這意味著對於大多數動畫來說,故事已經來到了收尾的階段。拋去那些早已知曉劇情的輕小說或是漫畫改編作品不論,在愛好者們的經驗裡,「神作」應該在前幾周就迎來了「反轉」和「升華」,目前對於作品質量的評價已經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了。仔細想想,我已經很久沒有追過動畫了。
  • 又有恐怖遊戲玩了丨觸樂夜話
    小羅最近病得不輕啊……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看專業人士玩遊戲丨觸樂夜話
    鴿也要鴿得應景(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報導組抵達東京!「陰陽師農藥」歡樂多!丨觸樂夜話
    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一些雜事丨觸樂夜話
    小羅老師怒摔筆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首先我必須澄清一件事兒。
  • 守身如玉不容易丨觸樂夜話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過去幾天觸樂夜話的故事精彩紛呈,有在網吧當爹的,有為了拿遊戲冠軍管同事叫爸爸的,新年剛過沒多久,我就很擔憂,我的同事們刷新了我司的道德下限呀!我知道你們很享受這些故事,我也是。
  • 當我老了丨觸樂夜話
    當我老了……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初日丨觸樂夜話
    小羅病了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我想跑團。
  • Home, Sweet Home丨觸樂夜話
    小羅老師又病休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凱撒的歸凱撒丨觸樂夜話
    小羅今日無心畫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木村拓哉「穿越」神室町丨觸樂夜話
    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明示與暗示丨觸樂夜話
    我能怎麼辦,只能全接受啊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士兵76被出櫃了。
  • 請等等我丨觸樂夜話
    不是這樣的……各位聽我解釋……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丨有些事情就像是吊起來示眾
    作者丨王愷文善善惡惡,補敝起廢,賢賢賤不肖觸樂夜話,每天和您胡侃遊戲行業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丨電視劇裡打遊戲的老公與現實裡打遊戲的老公(圖)
    PMGO的用戶大約在7月20日達到頂點之前我們在夜話裡提到過PMGO的熱潮在退燒,其實這都是正常的,一個新事物,勇於嘗鮮的人肯定很多,慢慢的有人覺得不再新鮮,有人沒法堅持天天上線,有人覺得這遊戲根本不適合自己玩
  • 觸樂夜話:無名者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原來世界那麼大我最近一直在《天國:拯救》的世界裡摸爬滾打、行俠仗義、偷雞摸狗。除了《賽博朋克2077》,我已經很久沒在哪個開放世界遊戲裡花費這麼長的時間。
  • 快樂調查員丨觸樂夜話
    「讓我看看沙雕網友們在幹些啥」(圖/小羅)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我的PS4又壞了丨觸樂夜話
    在小羅筆下,我「慘」就完了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在可汗遊戲大會現場當電影公司老闆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小羅老師和我在可汗大會上擦肩而過(圖/小羅)熟悉觸樂夜話欄目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我們周末偶爾會組一些桌遊局,成員包括但不限於忘川老師、或閃老師、牛旭老師、池騁老師、胡正達老師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當然還有我,以及如今遠在英國、三番五次提議「我們跑個網團吧」的竇宇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