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託市」政策密集來襲,政策利好傳導到了淄博樓市。
3月31日,記者調查淄博新房市場發現,利好刺激下,相對於大多數房企的觀望,淄博部分在售樓盤醞釀、甚至已擬坐地起價,有樓盤最高漲幅達10%。
對此,業內人士評判稱,在高位庫存壓頂的當前,上述漲價樓盤或因誤判形勢錯失「去庫存化」良機。
無眠之夜與最後的窗口期
3月的最後一天,工作日和漫天沙塵都擋不住購房者行色匆匆的腳步,現年26歲的王俊華是其中一個。
「我想看看今天這個市場到底怎麼樣。」20多度的氣溫中,位屬「剛需族」的王3月31日告訴本報。
樓市屏息凝神的當前,任何關於地產的消息都會刺激買賣雙方那極其敏感的神經。3月30日,多部委打出的地產「託市」組合拳也是如此。
王俊華說,30日22:00許,他經常光顧的張店一家樓盤的售樓員打來電話。電話那頭兒,售樓員的聲音急迫而興奮:「地產救市政策來了,我們樓盤4月開始漲價,現在是你們購房的最後、最佳窗口期……」
王記得,當時,「最後」、「最佳」兩個詞語被上述售樓員刻意加重。
「一句話攪起千層浪。」王俊華稱,當時已經睡眼矇矓的他立刻拿起手機刷新網頁,不一會兒,白底黑字的地產「託市」消息布滿整個屏幕。
王說,30日晚,他幾乎徹夜無眠。
這一晚,幾乎徹夜無眠的當然不僅王俊華一個。身為淄博中心城區一家樓盤的營銷負責人———張磊(化名)坦言,3月30日晚,他和公司高層討論樓市問題至凌晨時分,討論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自次日(3月31日)起,告知客戶「最後的窗口期」來到;在售住宅近期均價擬上調3%—5%;重新調整4月樓盤營銷目標……
坐地起價與觀望的大多數
事實上,有此選擇的絕非張磊所處樓盤一個。
3月30日晚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淄博新區一大型樓盤也有類似動作。
該公司發布的一個紅頭文件稱,營銷部對現有存量房源進行全面梳理,結合項目庫存情況及2015年經營計劃安排,對所有在售產品價格適當提升,提價幅度在2%—5%之間,新價格體系於2015年4月1日起執行……同樣,淄博高新區一樓盤的銷售人員也直言不諱地稱,其所處樓盤即將漲價,「重大利好下,公司決定從4月份開始,每平方米價格上調200元-300元。」
隨後,在同處高新區一樓盤那裡,本報了解到,該樓盤銷售人員已經接到公司的漲價通知。
甚至,張店一自始至終以「學區房」面孔出現的樓盤方面也直接表示,自4月1日起,上調其在售住宅均價,漲幅高達10%。
不過,不是所有的樓盤醞釀或已擬坐地起價,「畢竟不是每個樓盤都有信心靠提價來刺激購房者。」淄博華宇地產諮詢方面稱。
「新政再好,也需要市場檢驗,特別是對淄博而言……」張店本地一中型房企的一名不願具名的高管稱。
位於張店金晶大道一樓盤的銷售顧問也稱,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感受到市場方面十分冷清,期待利好消息出來後對成交能有提振作用,但該樓盤目前還沒有提價的打算。
3月31日,本報調查了淄博張店、桓臺、臨淄、高新區等20多家樓盤,其中觀望的樓盤佔6成以上。
不過,記者還注意到,除了上述擬坐地起價和觀望市場的樓盤外,淄博部分樓盤藉此「託市」機會「以價換量」。
「對淄博市場來說,目前存量壓力還是存在的,我們的選擇是『以價換量』,消化庫存。」淄博中心城區一主打改善型需求住房的樓盤方面稱。
上述樓盤一中層稱,樓市新政刺激下,即便近期樓市成交量連漲,他們的判斷是,這並不能徹底緩解市場「供大於求」的狀況,「去庫存化」依然是近期淄博樓市走勢的主旋律。
業內評判:漲價樓盤勿因誤判形勢錯失良機
樓市「託市」政策輪番出臺下,不同房企選擇各異的同時,不同購房者的選擇也不盡相同。
「目前,據我們的觀察,出手的還是少數,大多數購房者還是選擇觀望。」淄博本地一大型房企負責人的觀點很具代表性。
無論是出手還是觀望,政策引導下,本報調查獲悉,淄博不少樓盤「看客量」確實大幅提升。
以張磊所處的這家樓盤為例,在售樓員關於「最後窗口期」的輪番轟炸下,「看房者的數量翻了一番,達10組。」
不過,本報注意到,雖然不少樓盤的看房量確實提升了不少,但就新政首日市場反應看,其實際成交數據有限。
以前述高新區這家號稱「公司決定從4月份開始,每平方米價格上調200元-300元」的樓盤為例,3月31日上午,其成交量為3套。
而在更多樓盤那裡,購房者的觀望依舊是主旋律。
「隨著中國房地產的發展,新政出臺後,市場立竿見影有效果的時代已經遠去。可以說,如今,樓市買賣雙方的心理較量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淄博明晨地產研究機構方面稱。
該機構預計,這輪新房市場的觀望情緒預計會持續到今年五一前後。
市場觀望成為主流的當前,再回頭看前述那些醞釀或已經擬坐地起價的房企,前述機構提醒,在高庫存壓力依舊存在的淄博,「去庫存化」依舊是當前樓市的主旋律,因此,上述漲價樓盤或因誤判形勢錯失「去庫存化」良機。
同樣,耕耘淄博地產多年的趙元斌也稱,3月30日的樓市新政無疑給疲弱的樓市打了一劑強心針,政策的核心是「量增價穩」,但房產卻偏偏是「量在價先」,「如今,立馬有房企誤判形勢而坐地漲價。高庫存和需求疲弱是未來數年樓市的頑疾,房企應利用政策的窗口期,快速出貨回籠現金,並根據樓市『新常態』轉型,為上策。」
記者 馮冬寧 王彥飛
[責任編輯:楊凡、張潤澤]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3-612199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3-6121991,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