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暗殺 第一季》「暴風雪山莊」模式下的標準作品,但缺少了驚喜

2020-10-09 Marekors

本篇文章嚴重劇透。最後我寫了我個人對劇情的設計,希望大家能友好討論。

我之所以給這部劇三星,是因為在豆瓣的評分體系下,三星不是60分剛剛及格,而是推薦程度一般,觀眾選擇觀看或不觀看都可以。在「暴風雪山莊」模式已經非常成熟完善的現在,想在這個模式下做出創新是很難的。本劇勝在敘述,剪輯都是標準的美劇模式,因此觀看的節奏感很好,前期的伏筆沒有浪費,對人物的刻畫也比較完整,但如果深究詭計模式,其實只是一個非常精巧標準的作品,在創新性和更深層級的人性挖掘上,反而稍遜一籌。作為一個看了很多年推理小說的人,我會對這部劇的一些設定做一下吐槽,並不是否定這部劇,而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在「暴風雪山莊」模式的設定下,懸疑推理作品還有沒有可能有更進一步的驚喜。


1,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曾經做過「違法亂紀」的事情,請此生不復相見。

在本劇中,女醫生在得知自己母親的死亡並非意外而是人為之後,設局加入了「北極星6號」的考察隊,以便將當初害死母親的兇手和「幫兇」一網打盡。這個設定並不罕見,最為經典的《無人生還》其實就是這樣設定的——被邀請到孤島上的人其實都曾經犯下殺害人命但是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我國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周浩輝的《鬼望坡》也是類似的設定——十幾年的一場洪水,幾個壯漢為了活命把一個女人扔下了逃生的船,十幾年後迎來了自己的現世報。但是此類模式有一個容易突破的關鍵點——當一個群體中大多數人都與一樁既往的命案或多或少相關時,群體中的新人就變得十分矚目了。本劇便是如此,當莎拉當初不幸死亡的情節上演時,唯一的一個白人年輕女孩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莎拉的女兒。對這個套路已經屢見不鮮的我在後續會尤其注意瑪姬在敘述時那些可疑的地方。

劇中,如果瑪姬所轉述的「真相屬實」,那麼亞瑟是直接殺人兇手,安妮卡是第二大幫兇,因為她利用了每個人的弱點威脅了大家一起隱瞞事實,邁爾斯(負責通訊,在本劇中第一個死亡的人)是第三幫兇,因為是他明明知道亞瑟是想侵犯莎拉卻還是當了傳話的騙子,而其他人則相對無辜。這樣的一幫人,也許本來再也不會有所交集了,但是卻因為團隊中良知尚存的達米安當初為了不昧著良心掩蓋真相而偷藏起來的毛衣,開始了新一輪的「考察」。關於本次考察的原因,並不知道劇本的設定是本來就會存在的,還是安妮卡在接到電話之後暗中攛掇大家再次重聚,但是無論是那種原因,在推理作品中,這一幫人聚在一起,只能是兇多吉少。


2,如果新加入的人中有一個來歷不明或臨時頂替的,那麼請多加關注。

當劇情發展到亞瑟其實也活著,觀眾就會知道接下來他們將收穫兩種說辭,那麼採信誰的說辭呢?與瑪姬的慢慢回憶不同,亞瑟一開口就控瑪姬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並且給出了很有力的證據——瑪姬不是確定好的人選,而是因為原人選變故臨時加入的新人,而且由於時間緊急,還未來得及觀看瑪姬當初的心理評估視頻。於是作為事件調查者的約翰(安妮卡的丈夫,夏季科考組的負責人)通過視頻和發現了瑪姬的敘述中存在的矛盾之處,並選擇立刻場外求證。然而瑪姬的嫌疑只是虛晃一槍,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份完美自洽的簡歷再次證明了瑪姬的清白。這一段劇情中很好的演示了一個人如何自證清白——先留下一點小破綻,讓調查者嘗到甜頭,就會放棄更深層次的漏洞。最後之所以約翰採信了瑪姬的說辭而不是亞瑟的,除了瑪姬前期鋪墊到位,整個過程非常自洽之外,就是因為她的身份設定是有一個轉折的,清白——似乎有貓膩——清白。然而亞瑟作為上一個案件的直接殺人兇手,又是侵佔了約翰老婆安妮卡的研究成果的人,身份越來越不做好。

最後約翰目送瑪姬離開的時候,我在想,會不會約翰其實也猜測到了瑪姬和莎拉的關係,只是,他選擇相信瑪姬,畢竟亞瑟更為罪大惡極,侵佔了自己妻子的研究成果,而且如果不是因為當初他失手殺人,安妮卡也不會做出威脅大家隱瞞事實的行為,也許八年後的今天就不會死,所以他選擇把這份殺妻之仇報應在亞瑟身上。其次,我認為約翰和瑪姬在某一點上是很像的——為了自己的摯愛,會無視規則,無視別人。當初約翰發現安妮卡失蹤時,不顧風暴天氣讓飛行員駕駛直升機去尋找妻子的蹤跡,隊醫勸阻了他很多次讓他等到警察來了再調查真相,可是他選擇一再逼迫瑪姬「回憶」,數次把瑪姬逼迫到崩潰邊緣(瑪姬是否偽裝存疑,我個人認為,有偽裝的動機,可是患上極地症候群也是真的)。由此種種,我認為當他選擇燒掉殘存的紙片,可能也是一個象徵——安妮卡已經不可挽回,就讓往事塵封吧,倖存的兩個人有著截然相反的說辭,那麼選擇一個相對「更加正義」的一方吧。


3,如果一個人在連環殺人案中屢次引領了案件的轉折點,那麼請控制住他/她

整個事件的大轉折點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眾人返回五號站點,詳細捋一捋的話,就會發先第一個把事情往五號站點上帶領的就是瑪姬。在尼爾斯被割喉,胸口被刻上V字後,本來埃裡克、亞瑟和瑪姬說好(命令)不可以講這個細節,但是瑪姬以「大家有權知道真相」為由說出了這個細節,讓大家陷入恐慌。此後又第一個指出這個V不是字母V,而是羅馬數字V,把大家的思路引導到五號站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這一點亞瑟也指出了,作為一個新人,瑪姬對莎拉之死尤為感興趣,問東問西。

如果一個人在「暴風雪山莊」模式下積極的帶節奏,那麼他/她的角色要麼是偵探,要麼是殺手 ,請務必看好這個人。


4,這個故事可以更令人唏噓的

其實當莎拉死亡的真相是因為反抗亞瑟的侵犯而意外受撞擊時,我以為這個故事最精彩的高潮要來了,至少也會一反常態——眾人的死亡未必是只有一個幕後boss全程操控,在極地特殊的自然環境下,在故地重遊被昔日罪孽慢慢的折磨下,在每個人心懷鬼胎各自盤算的煎熬下,再輔以瑪姬一點點的推波助瀾,大家集體失控,上演了一場「大逃殺」。整個事件以意外開始,以意外結束,過程中的一切不過是人性的角逐。

所以我對於安妮卡以一己之力威脅所有人,以及在六號站點中除了埃裡克和海瑟是因為意外死亡外,是瑪姬殺了絕大部分人這樣的設定稍感失望。正如安妮卡所說,當你和一群人朝夕相處在一個極端環境中長達半年,彼此的弱點知道的一清二楚,很容易就要挾別人。如果當初在5號站點,安妮卡只是憑藉某一個人的弱點要挾了這個人,其他人則是連鎖反應一般,互相要挾,彼此制約,最終大家決定一起編造一個火災的謊言;到了6號站時,瑪姬並沒有真正的手刃每一個人,而只是暗中引導彼此互相殘殺,甚至再殘酷一點——瑪姬親手沾血的,只有一直對她好感的秋,會不會更有一種「屠龍少女終成惡龍」的無力感呢?


5,我對劇情的設計(純屬自己的意淫)

8年前,南極科考北極星5號站,學術界大佬,但同時也是個學術惡棍的亞瑟不但霸佔了手下女性研究員莎拉和安妮卡的科研成果,甚至想要性侵莎拉,但是莎拉在反抗中不慎意外身亡。目睹此事的安妮卡為了自己的前途選擇用隊長埃裡克和同隊成員艾巴出軌的事情威脅埃裡克,希望他能讓大家集體隱瞞真相,由此對內眾多隊員由於各種秘密被彼此掌握,互相形成了要挾與被要挾的關係網,決定編造科考站火災的謊言,隱瞞莎拉死亡的真相。然而一位良知尚存的隊員達米安選擇偷偷保留證據,向莎拉的女兒告知了真相,把血衣證據交給了她們,決定幫助莎拉的女兒,即瑪姬復仇。於是達米安給亞瑟打電話透露了證據的事情,詛咒亞瑟和其他人將來會遭到報應,意圖讓亞瑟自亂陣腳,而後跳樓自殺贖罪。不願失去自己財富與地位的亞瑟決定召集舊日經歷過莎拉死亡事件的同事以科學考察的名義回到南極,開始6號站考察,並伺機回5號站銷毀證據。

與此同時,莎拉的兩個女兒也在計劃著報仇的事宜,原來的十個隊員中,莎拉死亡,達米安畏罪自殺,瑪姬也需要除掉一個人來頂替去南極的機會,一番操作後,新的冬季科考隊成員變成了7個老成員(亞瑟,安妮卡,埃裡克,艾巴,拉蒙,尼爾斯,邁爾斯)+3個新成員(瑪姬,秋,海瑟)的陣容。在極夜快要結束的前三周,瑪姬對各個老隊員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並且大家的情緒也正因為極地惡劣環境和瑣事的糾纏逐漸達到了暴躁的高峰。一次晚餐後,尼爾斯和邁爾斯因為一些事情發生了肢體衝突,瑪姬感覺動手的時機已到,因此借為尼爾斯治療的機會煽風點火,並且沒有認真控制尼爾斯日漸嚴重的極地症候群症狀。第二天,瑪姬偷偷破壞了通訊設備,邁爾斯外出修理時,被心懷恨意的尼爾斯襲擊。然而尼爾斯的襲擊並不足以直接致命,但是邁爾斯卻因為倒在極地中沒有立刻得到救治凍死。瑪姬趁機割下了邁爾斯的頭,並將鋸子放置在尼爾斯房間意圖嫁禍,不料尼爾斯因為受到嚴重的刺激選擇把大家關在門外,雖然後來海瑟從管道路徑回到了住所,控制了尼爾斯,大家得救,但是彼此的不滿與懷疑也進一步升溫。

尼爾斯清醒後說自己發現了鋸子,認為自己是被陷害的,眾人決定把尼爾斯綁起來,這個決定激怒了尼爾斯,盛怒之下口不擇言威脅要說出8年前的真相,這為瑪姬創造了絕佳的機會,也挑撥著眾多老隊員敏感的神經。老隊員中,有醫學背景但是神經最為脆弱的護士艾巴因為內心情緒崩潰並且害怕真相曝光,決定私下裡去找尼爾斯談判,安撫他不要說出真相,但是被控制行動的尼爾斯表現出了極強的惡意和攻擊性,並且威脅艾巴要說出她和埃裡克的私情,讓她也一無所有,兩人爭鬥中艾巴情緒失控,用醫藥箱中的手術刀殺了尼爾斯,然後因為恐慌和害怕第一時間去找了老情人埃裡克商量對策,瑪姬趁機在尼爾斯胸口上刻上V字。另一頭,秋在尼爾斯的房間衣櫃中發現了血跡,認為尼爾斯說自己被構陷是成立的,決定去找尼爾斯交談,卻只見到了尼爾斯的屍體。瑪姬假裝聞聲趕來,她意識到新隊員是自己要團結的對象,於是表面決定和秋一起調查「真相」。並藉機向大家暗示V是代表羅馬數字V,即5號站,為刺激大家返回5號站做鋪墊。

安妮卡決定不能這麼坐以待斃,首先提出要開雪地車到別的科考站求援,但是眾人目前已經開始互相懷疑,埃裡克也正想藉此機會把艾巴送到安全的地方,於是提議抽籤,並且偷偷出老千,成功的讓艾巴抽到了開車離開的機會。然而瑪姬早已經破壞了雪地車,不論誰上去都是死路一條。於是艾巴在發動雪地車後被活活燒死。目睹情人死亡的埃裡克失控,拔出手槍威脅眾人,在秋和亞瑟奪槍的過程中,不慎走火打傷了瑪姬,打死了海瑟,自己也落荒而逃。

瑪姬受傷雖然減緩了她的行動力,但也為她提供了絕好的掩護。餘下眾人救治瑪姬後決定回5號站取通信設備,亞瑟也想藉機返回5號站取回「證物」。醒來後的瑪姬聽聞眾人已經去往5號站,借幫助為名讓秋帶她去5號站,想趁機拿回莎拉女兒的線索,好不讓眾人懷疑到她。但是正是她的不顧健康讓警覺的拉蒙起了疑心。在5號站,眾人先是在餐廳看到了當初慘死的莎拉的屍體,而後分頭尋找通訊室,在此過程中,拉蒙注意到有一個女性的腳印跟隨自己走進了屋子,但是卻沒有出來,但是奈何手電筒沒電,選擇先放過「跟蹤者」,在餐廳瑪姬主動提議把莎拉的屍體搬回6號站,而此時安妮卡情緒接近崩潰,似乎並不存在跟蹤別人並冷靜躲起來的能力,於是拉蒙更加確定這一切都是瑪姬暗中搗鬼。

回到6號站,瑪姬和秋試圖解剖莎拉的屍體,拉蒙想藉此機會滅口。他關閉了手術室的暖氣和電力,瑪姬和秋被困,在此時間內瑪姬了解到秋曾經為了爭取來科考站工作進而情緒失控致人重傷的情況。手術室越來越冷,兩人最終被迫走出手術室,但是行動力遲緩的瑪姬在秋和拉蒙搏鬥時誤傷了秋,因此和拉蒙展開了一場追逐。在此過程中,瑪姬向埃裡克求助卻被拒絕,兩人追逐到客廳時瑪姬利用繩子絆倒了拉蒙,為自己爭取了逃生的時間,但最終還是和拉蒙扭打在一起。焦灼之際,秋恢復體力,循聲趕來,看到瑪姬被襲擊,認為拉蒙是一切事件的兇手,情緒失控,將拉蒙打死。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安妮卡在自己的屋子寫下了懺悔字條,錄製求救錄音,對此並不知情。而亞瑟因為害怕瑪姬通過解剖了解到莎拉真實的死因,看到手術室沒人後偷偷將莎拉的屍體運出了站點埋在了室外後返回6號科考站。

秋殺了拉蒙之後,瑪姬安慰秋這一切不是他的錯,轉頭看到了同樣因為擔心瑪姬被拉蒙追殺而趕來卻什麼都沒做成的埃裡克,瑪姬怒斥他沒有擔當,害得手下得隊員一個個死亡,徹底刺激了埃裡克。埃裡克想到這一切都是因為8年前亞瑟管不住下半身失手殺害莎拉所致,怒氣衝衝的要去殺了亞瑟,但是不料善良和理智尚存的秋阻止了埃裡克,並使得亞瑟趁機反殺,導致了埃裡克的死亡。亞瑟失手殺人後帶著埃裡克的手槍驚慌的逃走,秋和瑪姬決定各自安頓,準備下一步的求救計劃。瑪姬聽到了安妮卡屋內的聲音,藉機試圖從安妮卡口中了解8年前5號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在兩人進入管道安放求救錄音的同時,安妮卡說出了莎拉死亡的真相,並決定前往加拿大站點求援。瑪姬於是借幫安妮卡安放物資的時機,將達米安交給自己的證物放置在雪地車上,並且破壞了燃油系統,使得安妮卡在開走雪地車之後不久一定會因為沒有燃油被凍死。但是這個操作被秋撞破,無奈之下瑪姬親手殺了秋。

安妮卡走後,瑪姬回到科考站內,亞瑟也已經情緒崩潰,他堅定認為瑪姬要殺了所有人,但是還沒有想到莎拉這一事件與瑪姬的關係。兩人開始了追殺,受傷的瑪姬不可能通過肢體打鬥戰勝擁有手槍的亞瑟,於是逃遁到管道路徑中,亞瑟追逐到此瑪姬趁機反鎖並堵死了門,沒有食物、飲水,再加上低溫,亞瑟應該是死路一條。即便亞瑟不死,瑪姬已經知道了莎拉死亡的真相,判斷莎拉的屍體不會徹底消失不見,血衣證據也很好的藏匿在雪地車上,一旦日後救援隊和警察到來,這些證據也會讓亞瑟百口莫辯。完成了這一切的瑪姬靜待著夏季科考隊的到來,並裝作一直躲在廚房櫥櫃裡受到驚嚇失去記憶的模樣。然而實際上,極地的特殊環境和終日的血腥殺人事件也摧殘著瑪姬的精神,她也患上了一定程度的極地症候群,對此她求之不得,這樣一來她的說法將會更加令人信服。約翰帶著科考隊趕到,瑪姬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最終完成了為母親的復仇,和自己的妹妹通報了成功的消息,離開了6號站。在飛機上,產生了秋問她問題的幻覺,瑪姬聽到了秋的質問,沉思後看著窗外笑了。

本劇終。

相關焦點

  • 《極地暗殺 第一季》怪力亂神、科學事故、權力鬥爭
    上周我給大家解說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作品《無人生還》,也激起大家對「暴風雪山莊」模式的興趣。剛好本周有一部西班牙劇上線流媒體hulu,故事居然發生在南極洲,是真真正正的暴風雪山莊。《極地暗殺》又名《頭領》,第一季只有短短六集。這部劇不僅在Hulu上線,還在包括歐洲、中南美、HBO Asia在內的23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 《極地暗殺 第一季》看完了,果然爛尾
    暴風雪山莊本格推理模式,還能有創新突破嗎?拭目以待。看完5集了,是好是壞主要看第一季最後一集有沒有反轉了。目前女主(女醫生)太可疑了,她的表情如果不是演技問題那絕對是個有身份的人,加之五號基地死者女兒的身份目前明顯指向她。可如果真兇真是她或者亞瑟,又或是失蹤的艾尼卡,未免又太老套了,希望第6集有反轉,可目前看實在不好反轉,看劇情編排能力了。
  • 從阿加莎到東野圭吾:淺談「暴風雪山莊模式」 | 孤燈夜讀
    《大雪中的山莊》應曾以《雪地殺機》為譯名在國內引進,此次在大陸再版,採納的譯名顯然更為溫婉。從書名即可看出,本作是標準的「暴風雪山莊模式」,而且在開篇不久,東野即藉助書中人物之口表達了對阿加莎·克裡斯蒂《無人生還》、範·達因《格林家殺人事件》、埃勒裡·奎因《Y的悲劇》等一眾名家經典之作的致敬。
  • 《極地暗殺》:黑夜下的人性測試,誰才是兇手?
    但與Netflix不相上下的HULU也不甘示弱,在《西部世界》、《普通人》等高分佳作後,與TheMediapro Studio共同合作,聚集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於6月12號在HBO上線了一部發生在南極科考站的懸疑片——《極地暗殺》(The head)。南極,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大陸。
  • 《極地暗殺》:黑夜下的人性測試,誰才是兇手?
    但與Netflix不相上下的HULU也不甘示弱,在《西部世界》、《普通人》等高分佳作後,與TheMediapro Studio共同合作,聚集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於6月12號在HBO上線了一部發生在南極科考站的懸疑片——《極地暗殺》(The head)。
  • 《極地暗殺 第一季》南極真人版狼人殺
    《極地暗殺》導演:豪爾赫·多拉多主演:約翰·林奇/亞歷山大·維堯姆/山下智久豆瓣:8>《極地暗殺本劇能產生懸疑感的一大關鍵,在於其劇作本身立足的「暴風雪山莊模式」,又稱「孤島模式」。而他即將在七月份發行的新曲《Nights Cold》也被《極地暗殺
  • 《極地暗殺》:南極版《無人生還》
    如果說「暴風雪山莊」式的故事是大眾最喜歡的推理題材,那麼還有什麼地方比一個封閉的南極科考站來得更典型呢?
  • 《極地暗殺 第一季》這部「戴著鐐銬」的懸疑劇終於完結了
    文/夏秋文章首發於公眾號:鐵鍬有話說(TQ1080P)《極地暗殺》第一季在最近正式完結了。但也正因為模式的經典,很多故事走向就容易被鐐銬銬住,要想有一個更加完美或者更加創新的新作,也就變得十分困難。遺憾的是,《極地暗殺》就是這樣一部被困住的懸疑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得與失。
  • 山下智久《極地暗殺》大結局更新
    >,你和日劇只有一步之遙(資源連結請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 )山下智久出演的國際電視劇《極地暗殺》(the head)第6集更新(全劇完結),是一部投入巨大的國際電視劇,以位於邊境地區的南極科學研究基地作為舞臺描繪的生存懸疑作品,驚悚的氣氛安排的非常濃,南極暴風雪山莊模式,很不錯。
  • 「極地大逃殺」,豆瓣8.5的懸疑劇太猛了
    《極地暗殺》是一部日歐合拍劇集,團隊囊括了各國實力派。 01 暴風雪山莊 懸疑劇集中有一種非常經典的模式,暴風雪山莊。
  • 真「暴風雪山莊」懸疑大作
    6月在國內的好劇輪番轟炸的同時,國外也推出了一些質量上乘的懸疑劇,今天小楚就帶大家放眼國外,給大家推薦一部在6月推出,由日本國民級老公山下智久出演的懸疑劇《極地暗殺》有名《頭顱》。沒錯,這就是非常純碎的「暴風雪山莊」式的故事模式,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下,兇手潛伏在人群當中,每次死亡都會伴隨著倖存者的一系列勾心鬥角。
  • 《極地暗殺 第一季》極地暗殺 簡短走向
    (其實好像是有自己的私心) 通過各種方式(就是將大家的把柄來要挾)對在此次極地五號調研的人進行變向地叫它們「隱瞞」這個事故 (貌似這也才是引發極地六號連續殺人的直接原因)在劇裡面 男主也一兩次提到過更像是復仇 可他還是沒有想到最後 亦或是醫生小妹 把周邊和自己包裝的太好了 讓那個顧著尋找自己愛人的男主慢慢被引到了其他地方復仇計劃 start醫生小妹(狼人一個) 其實是前極地五號莎拉的女兒之一① 醫生小妹前兩次暗殺了通訊員和酒鬼並完美地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和猜測
  • 《極地暗殺 第一季》懸疑
    典型的暴風雪山莊模式,也稱孤島模式。這部劇中,極寒的南極極夜,就是那個讓所有人無法離開的原因,而他們所在的北極星6號基地就是那個「孤島」。在極端環境下,身邊的同伴一個個死去,而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死。這一刻,人性當中的陰暗面暴露無遺。他們互相猜疑,互相指責,互相攻擊。老實說,這部片子「連環殺人」的設定並不新鮮,甚至還有一點俗套。
  • 《極地暗殺 第一季》標準的開頭-標準的發展-感覺能收住。
    軍隊出身的他曾經因為個人決斷,葬送了屬下性命,這些似乎仍在極地上演。長期呆在極地失去了時間概念,有些暴躁易怒,被麥琪診斷已經有極地症候群。目睹米爾斯離開了觀察站去維修線纜。目前雖然有種種跡象在暗示一些妖魔鬼怪之力。但我大概預估劇情不會走向魔幻恐怖,整體走向應該還是兩個方向:生理心理疾病或者人為謀殺。至於什麼幹預自然什麼的應該只是烘託氣氛的玩意。第一集看不太出來什麼有用的線索。
  • HBO新劇《極地暗殺》,山下智久參演,狼人殺劇情入坑不虧
    打開這部《極地暗殺》的原因很簡單,在一眾演員裡看到了山下智久的名字。看過山下智久很多劇,《朝五晚九:帥氣和尚愛上我》、《求婚大作戰》、《野豬大改造》、《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勝券在握》等等。這次他的新劇自然想去看一看。
  • 《極地暗殺 第一季》高開低走,故弄玄虛之作
    B站看到有人吹我就去找來看了,還是最愛的暴風雪山莊。前兩集有點意思,坑也挖了不少,後面沒想到就只找到兩個生還者,隨便選準確率還能有一半,這貨還選錯了。。。bug很多,謎題也不精妙不說了,第一季那個砍頭是為了啥目的?單純為了穩住收視率,順便點下題?金田一看過不少了,屍體搞的花裡胡哨的後面肯定有解釋有非這麼弄不可的理由,這片倒好後面再沒提過,徒增功耗。
  • 《極地暗殺 第一季》山下智久的新劇,第一集就領便當了!
    《極地暗殺》講述了在南極洲的北極星六號國際基地,科研工作者們「極端的生存懸疑」的故事。還有一張失蹤科學家安妮卡留下的紙條:「我不值得被原諒,我雙手染血,做了這種事情,我活該下地獄」。這樣的設定並不新奇,為何《極地暗殺》能獲得這麼高的分數呢?目前來看,其中有兩點關鍵。首先,是劇集對氣氛的營造。
  • 《極地暗殺 第一季》開播飆到8.5!這「驚悚神劇」要爆了!
    《極地暗殺》的故事,發生在位於邊境地帶的南極科學研究基地——北極星六號國際研究站和《極地暗殺》的故事內核不謀而合。但沒過多久,負責維修工作的 邁爾斯,突然對另一位同事尼爾斯大打出手。首集就完美塑造了一個身處極地環境下的「暴風雪山莊」。
  • 暴風雪山莊和孤島(上)
    看到這個情節,我腦海裡馬上浮現了一個概念「暴風雪山莊模式」。暴風雪山莊,是常用在推理類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的一種模式,又稱「孤島模式」,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內,比如一個因為暴風雪而與世隔絕的山莊,或是密室、孤島等等,由於特殊情況而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所有人都暫時無法離開這個環境,而與此同時,眾人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幾個成員先後離奇死亡,那麼兇手就在這些人中間,偵探就在這樣的情形下進行有限度的搜查和推理。
  • 《極地暗殺 第一季》六集極限生存混血劇,五星期待
    《極地暗殺》The Head又名《頭領》 | 共6集 | 單集45分鐘《極地暗殺》,又名《頭領》。《極地暗殺夏季隊領頭喬安在自己媳婦安妮卡的臥室中,發現了被撕碎的紙條,上面寫著:「我不值得被原諒,雙手染血……做了這種事,活該下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