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讀誤解的中國文化: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如果人不修身,那麼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可是世界上不修身的人比比皆是,有幾個人是出門被雷劈電擊,或者走路遇塌陷被活埋了?這顯然是我們的老祖宗危言聳聽,嚇唬小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
這句話還經常被人誤讀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樣意思就變成了「一個人如果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就會被天誅地滅」。這種解釋的三觀更是扭曲到了變態的地步!如果我們的老祖宗都這麼自私自利,沒有智慧,主張人人只為了自己,不顧他人的利益,甚至不顧他人的生死,中國歷史上經歷過那麼多的大災大難和戰爭,哪會有那麼多人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捨生忘死去共赴國難,救國救民,那樣,我們早就亡國滅種了。不是嗎?所以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絕不是讓人們為自己著想!
那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如果人不修為做自己,就等於被天誅地滅了。因為你喪失了獨立的思想,把自己的本性都丟了,其實等於自己把自己扼殺了,還用得著天誅地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