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佛說十善業道經》中說: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本來是一個至理名言,但被一些世人曲解其義,不禁讓多少正直之人,感到啼笑皆非。
一、「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原意:
這句古語的意思是說:人生在世,要處處注意自己的修為。否則,會天地不容。
那麼,什麼樣的修為才符合正統呢?老祖宗有言在先: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仁義道德的約束。如果誰肆意妄為會受到懲罰!
因此,古人特別講究仁義禮智信,以此作為人生的標杆,為人處世的準則,文人墨客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被世人笑話。如果有誰不注重個人的修養和修為,那麼,他就會很難立足於天地之間,會為眾人所不恥。
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什麼會被後人曲解其義?
人性的弱點就是自私,這種缺憾亙古不變一直延續至今。當然,有信仰的人,這樣的心理會被控制住,大家都遵規守距,因此此時人世間相安無事。
然而,自私自利的人不加以控制,他們就會把這種醜陋思想無限放大。甚至為了把做壞事變成合理化,這些人就故意曲解古人留下來的燦爛文化,以訛傳訛。
比如這句古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被他們惡意的解釋為:人如果不自私自利,不只為自己著想,就會被天地誅滅!
他們為什麼故意曲解古人的意思?大家應該不言自明才對啊!損人利己主義者,想要不被眾人指責,當然會找藉口啊!他們這樣背信棄義的解釋一下,再大肆宣揚,就當成了他們人性醜惡的一塊兒「遮羞布」。
這些小人,利用這個「為」字,來欺騙那些沒有文化底蘊的人,把聖賢教育,活生生的變成了糟粕之言,確實讓人汗顏!不只如此,下面的這句古語,更是被解釋得面目皆非:
三、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句古語,本事形容男女之間,她們感情方面的是是非非。卻被人曲解成:屠狗之人都是仗義君子,而讀聖賢書之人,都是負心郎!難道讀書還不好嗎?非也!非也!這都是那些不喜歡讀書之人,把本意擴大化了。
其原意是:屠狗之人,大多沒文化,當然說話辦事直來直去,和妻子交代事情,根本不敢拐彎抹角,因為屠夫能娶到好媳婦很幸運,所以就會加倍地去珍惜眼前愛人。
而讀書人就不同了,古代很多秀才,在未金榜題名之前,都被稱為「窮酸」之人。此時成家立室所娶到的媳婦,多數是沒有文化的人,嫁給秀才就是為了「長線投資」。如果秀才多次進京趕考未金榜題名,會受到虐待,就像《馬前潑水》裡的朱買臣那樣……
因此,一些秀才考取功名後,其中就有人會另尋新歡,所以被後人當作「把柄」,就說這些讀書人是負心漢!
結語:我認為,古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被使人曲解,只因這個「為」字,它本來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修養和修為,卻被自私自利的人解釋成為「只要為了自己的利益」。這讓古人知道了不僅貽笑大方,更會痛心不已,本來多麼好的一句金玉良言,卻被小人褻瀆,著實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