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州勇士隊小球陣容的成功,NBA聯盟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傳統中鋒和大前鋒紛紛練就了一身外線投射與串聯組織的能力,堪稱無所不能,並迅速成為了聯盟各支球隊中的「香餑餑」;而小前鋒與控球後衛在繼續保持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在三分方面付出了更多的精力。當然,除了這些球員之外,得分後衛的三分能力,更是不得不提的關鍵一環。
從麥可-喬丹到科比-布萊恩特,再到如今的大鬍子,從這三名球員的身上,足以看出得分後衛在這些年來的不斷演變。
麥可-喬丹職業生涯15年,場均22.9中11.4,投籃命中率高達49.7%,拿到了30.1分、6.2籃板、5.3助攻、2.3搶斷、0.8封蓋的全面成績。然而,在那個中投為王的年代裡,喬丹場均只有1.7次三分出手,命中率為32.7%。
科比-布萊恩特職業生涯20年,場均19.5中8.7,投籃命中率為44.7%,拿到了25分、5.2籃板、4.7助攻、1.4搶斷、0.5封蓋的成績。其中,科比職業生涯場均4.1次三分出手,命中率為32.9%。
大鬍子職業生涯至今11年,場均16.7中7.4,投籃命中率為44.2%,拿到了25.1分、5.3籃板、6.3助攻、1.6搶斷、0.5封蓋的成績。其中,大鬍子職業生涯場均7.7次三分出手,命中率為36.3%。
小結:從這三人的得分點比重變化來看,他們可以說就是傳統籃球與現代籃球在近30年來的變化史。然而,在這個三分趨勢愈演愈烈的時代裡,還有這樣一批球員,他們踏入NBA聯盟的同時,正值小球時代初期。也就這樣,他們為了更快、更好地迎合這個時代,逐漸將三分能力鍛鍊成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比如,薩克拉門託國王隊的三分悍將——巴迪-希爾德。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內外兼修的巴迪-希爾德,距離國王領袖一職,還有多遠距離?
一場交易,完成定位
在2016年的選秀大會上,紐奧良鵜鶘隊在首輪第6順位選中巴迪-希爾德,隨後雙方籤下了一份4年1589萬美元的新秀合同。至此,巴迪-希爾德的NBA生涯正式揚帆起航了。
在2016-17賽季中,巴迪-希爾德一共為鵜鶘隊出戰了57場常規賽,其中有37場首發,在他場均20.3分鐘的時間裡,拿到了8.6分、2.9籃板、1.4助攻、0.3搶斷的成績。單從數據面上來看,巴迪-希爾德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作為高籤位新秀,這樣的表現著實難以服眾。
但是,在2016年的12月份,巴迪-希爾德卻憑藉著場均10.6分的成績與47.8%的三分球命中率,一舉當選了12月的西部最佳新秀。然而,僅僅憑藉這一點,終究還是無法為巴迪-希爾德迎來更多的表現機會。也就這樣,在2017年年初,國王隊和鵜鶘隊達成協議,巴迪-希爾德作為重要交易籌碼,正式來到了如今的國王隊。
俗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加盟國王隊之後,巴迪-希爾德不僅獲得了更多的表現機會,而且,他的各項成績也都迎來了質的突破。當賽季,巴迪-希爾德一共為國王隊出戰了25場常規賽,其中有18場首發,在他場均29分鐘的時間裡,貢獻出了15.1分、4.1籃板、1.8助攻、0.8搶斷的成績,和鵜鶘生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更關鍵的是,在來到國王隊之後,巴迪-希爾德的投籃命中率從39.2%上升到了48%,三分球命中率從36.9%提升到了42.8%。而這兩項數據的大幅度提升,似乎也讓巴迪-希爾德完成了自己心中的角色定位。
兩年磨練,站穩腳步
完成角色定位之後,巴迪-希爾德便開始了在國王隊的全新徵程。
在2017-18賽季,巴迪-希爾德一共出戰了80場常規賽,其中有13場擔任首發,在他場均25.3分鐘的時間裡11.7投5.2中,拿到了13.5分、3.8籃板、1.9助攻、1.1搶斷、0.3封蓋的成績。其中,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再創新高,達到了43.1%,罰球命中率也是繼續突破,達到了87.7%。
在2017年11月25日,國王隊坐鎮主場迎戰洛杉磯快船隊的挑戰。在這場比賽中,巴迪-希爾德替補出戰26分鐘,18投10中,其中三分球9中7,命中率高達77.8%,拿到了27分、5籃板、2助攻、1封蓋的成績。
這個賽季,縱觀整支國王隊,除了年邁的蘭多夫之外,也就當數巴迪-希爾德的場均球權最多了。
到了2018-19賽季,蘭多夫的退役,讓巴迪-希爾德正式成為了國王隊的一把手。常規賽打滿82場,而且全部擔任首發,在他場均31.9分鐘的時間裡,拿到了20.7分、5籃板、2.5助攻、0.7搶斷的成績,而且,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是相當穩定,依舊處於聯盟前列的42.7%。
另外,也正是因為巴迪-希爾德在這個賽季中的精彩發揮,讓國王隊下定決心,馬上續約。最終,在2019年夏天,國王隊為巴迪-希爾德奉上了一份4年9400萬美元的新合同。至此,巴迪-希爾德可以說是已經在國王隊正式站穩了腳跟,並試圖開始走向球隊的領袖寶座。
淪為替補,認清現實
2019-20賽季至今,巴迪-希爾德一共為國王隊出戰了64場常規賽,其中44場首發,看到這裡,可能有的球迷要問了:「上賽季全部首發,本賽季突然怎麼就成替補了呢?」對於這件事情,可能還要說到國王隊的長遠計劃,因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王隊管理層心目中的核心球員只有一個,那就是達龍-福克斯,而並非巴迪-希爾德或者是其他人。
再加上巴迪-希爾德本賽季至今的些許膨脹,讓國王隊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在扶正達龍-福克斯球隊地位的同時,將巴迪-希爾德下放至替補席,讓博格丹諾維奇代替首發。一來,可以讓巴迪-希爾德真正地認清自己;二來,巴迪-希爾德可以為國王隊的替補席帶來更多的進攻能量。總的來說,這也算是國王隊的「一石二鳥」之計了。
本賽季至今,巴迪-希爾德交出了一份19.8分、4.8籃板、3.1助攻、1搶斷的成績單。雖然各項命中率都受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此時的巴迪-希爾德,卻也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在穩定進攻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串聯能力。
巴迪-希爾德的缺點
本賽季至今,希爾德場均9.7次三分出手,佔據了他場均球權的58.5%,命中率為39.5%,場均可以命中3.8記三分球,位居聯盟第3位。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希爾德的三分表現確實是很不錯的,但是,與此同時,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這樣的球權分配,其實也就定義了希爾德的角色定位。
再加上希爾德並不善於持球進攻這一特性,咱們基本上也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希爾德在未來的上限,或許就是一位頂級3D球員。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希爾德也僅僅是一位外線投手而已,畢竟,他的防守效率真的是太差了。
總結
從球員的角度來說,巴迪-希爾德確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年輕射手,而且還有上升空間;但是,從球隊的角度來說,巴迪-希爾德可能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領袖,畢竟,他在球場之上能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了。就後衛球員來說,當今這個時代,想要成為球隊的領袖,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成為雙能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