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看了六季《奇葩說》的老觀眾,我對很多"奇葩"的發言早已免疫,直到那位穿著接地氣、表情像吃瓜群眾的東北英語姐出現,我瞬間來了精神。
她操著濃重的東北腔,卻在下一秒完美切換流利的美式英語; 她看起來有那麼一絲搞笑,卻很真誠地和導師團探討關於中年女性面臨的職場問題。
屏幕前的我有些動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表情到位、言語詼諧,更重要的她說出了很多中年女性想說的話,她讓包括我在內的中年職業女性代入了。
中年女性確實面臨諸多職場困境。
01.
誰該為生育買單?
生育,它在我們現實的生活當中,這就是我們女性身上不得不承擔的一個重擔。
東北英語姐如是說。
正因為這樣特殊的屬性,女性在求職時就會遭遇各種歧視。
只要是過了30歲的未婚女性,企業就會開始擔心哪天忽然結婚。
關心我懷沒懷孕的那人不是我老公,是我老闆。
東北英語姐金句頻出。
當然,企業害怕的不是女員工結婚,是結婚後忽然懷孕,之後就是漫長的產假、哺乳期。
企業花的錢一分沒少,可是女性的輸出未必就能像沒生娃之前那樣百分之百。
如果是老員工,還勉強算作企業福利,可如果一個新員工入職就懷孕,還沒有創造價值,就開始享受福利,對於企業來說,這當然是不划算的,所以不如將這種可能性扼殺在搖籃裡。
結果就是:30左右未婚、或者已婚未孕、甚至已經生了一胎的女性,大面積地被擋在了企業門外。
很多人罵企業搞性別歧視,可是換位思考一下,站在企業角度,他們只不過做出了一個比較理性的選擇而已。
其實歸根結底,造成育齡女性被歧視的根本原因是企業負擔了巨大的生育成本。
理想狀態下,這個成本應該是由社會、企業、家庭三方共同負擔。國家鼓勵生育,但是卻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只是粗暴地將社會該負擔的那部分責任全部轉嫁給企業,變成由企業和家庭兩方負擔,企業當然是能躲則躲了。
如果生育的保障措施跟不上,育齡女性恐怕很難走出被招聘方歧視的困境。如果女性們為了擺脫這種困境,選擇不生或者少生,那生育率就會下降,進而又會加劇老齡化,那時整個社會恐怕要擔負更大的成本,這會不會有點得不償失呢?
扯得有點遠,我們說回來中年女性的困境。
02.
看不見卻摸得著的玻璃天花板
老闆們,他們覺得我們的肝不新鮮。
東北英語姐用如此新鮮的方式表達了中年女性的一點職業焦慮。
在老闆眼裡:
中年女性=年齡大=精力下降=無法996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受家庭、育兒的牽絆=無法心無旁騖地工作=沒有野心
中年女性似乎被貼上了"不能高強度工作"和"沒有事業心"的標籤。
於是我們就看到在組織中遍布男性高管,可是女性卻是寥寥。
很多中年女性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事業上升期,快要接近頂端時,常常會感覺有一層看不見的障礙阻礙她們上升。這種阻礙並不是因為她們能力或經驗不足,也不是因為她們事業心不夠。
這種看不見卻摸得著的阻礙女性晉升的障礙被比喻為玻璃天花板,即在組織中存在一種無形的、人為的困難,會阻礙某些有資格的人(特別是女性)上升到更高的職位。
那是什麼導致了玻璃天花板效應呢?其實就是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認為:
男性好鬥、有活力、獨立果斷,而女性善良、溫柔、樂於助人。
而高層管理者,通常被認為需要有良好的體魄、強烈的進取心和堅韌的意志,這類品質明顯更"男性化",男性天然比女性更適合當領導(忍不住呵呵)。
但是有很多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在職業抱負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在事業上,女性也是野心勃勃的。
但是,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男性在工作中卻比女性更容易獲得提拔,也許不是因為他們能力更強,而是基於性別偏見"認為他們更強"。
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想要消除也不是動動嘴皮,發個倡議就可以了。那些真正優秀的中年女性已經在用行動一點點地打破它, 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抱負的女性也要更加努力了。
03.
該不該使用女性特權?
我們接上文中的刻板印象繼續思考,刻板印象的形成除了社會原因、男女生理結構不同等等外,也許女性自己也該承擔一部分責任,比如對女性特權的濫用。
什麼是女性特權?
比如:
公司的桶裝水喝完了,作為一個平時擼鐵都能輕鬆舉起10公斤的女漢子,你是選擇自己換水,還是等著男同事過來換,或者你cue男同事來換?
比如:
部門要派人出差,在你和另一位單身男同事之間選一個,你是否以孩子還小要照顧為由,想方設法讓自己不要成為被選的那一個?
比如:
同樣是熬通宵,大家都忙成狗,有人提出你是女性,休息一會兒吧,你是否心安理得地接受?
我們心裡渴望著被平等對待、被尊重,可是我們卻不知不覺沉迷在女性特權的糖衣炮彈裡,雖然大家都在反對性別歧視,可行動上真正對抗性別歧視的女性少之又少。
女性特權本身無所謂好壞,但是任何特權都是有代價的,你享受了這些,意味著你可能就放棄了在男性為主導的職場展現自己良好的體魄、進取心、堅韌的意志的機會。
所以,這看起來就像一個二選一的題目:你要平等,那就要放棄一些女性特權;你想要享受這些特權,那麼你就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
而對於中年女性最大的難題是,年華已逝,容顏不再,可能享受女性特權的機會都沒有了。那麼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擼起袖子加油幹了。
正如東北英語姐說的那樣:
其實像我們這樣能打能戰鬥的中年人,我們身上扛著這麼多的擔子,我們自己不敢病,我們只能拼命往前跑。
所以,還能說什麼呢?加油吧,姐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