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吐槽一下肖驍。很多人說肖驍較之往季,看起來辯論好像更厲害更有邏輯了,可感覺上似乎沒有了以往的犀利,這種感受上的落差在本季愈發的明顯。
馬東說:如果奇葩說沒有肖驍,可能就不能算是奇葩說了吧!
他確實是這個節目其中一個重要的靈魂人物,如果他都變味了,觀眾是很敏銳地能感覺到奇葩說的味道也在隨之改變,不能一棒子敲死說奇葩說不好看了,可能會說奇葩說不那麼可愛了。
究竟是什麼導致的?通過我的觀察大約看出幾點端倪:「辯論失真」「情緒不自由」「頭銜包袱」「價值套路」「定位失焦」。
辯論失真
曾經李誕評價他「除了真,一無是處」。甚至用尖酸刻薄、整容、裝文化等詞來形容,而肖驍卻用「我是沒文化,但看你的書需要文化嗎」一劍封喉。這種回應方式才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大約是他現在採取的辯論技巧拋棄了之前「短平快」的風格。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生搬硬套可能才是造梗說大道理的最佳方式。
他與傅媽相同的是儘量地接地氣用低姿態吐槽高標準,生活煙火氣更容易引起共鳴,不需要過度思考和解讀,僅靠常識帶來的認知就足夠讓觀眾知道他所表達的意思以及想像出來的畫面感。
不同的地方在於傅媽的吐槽節奏是「踩捧踩」,而肖驍的節奏是「直接硬踩」,然後最後上一個反轉的價值。從第一季的驚豔到第二、三季的純熟,之後就開始轉型過渡的不自然。原本的近身短打,隔空耍賤,隔靴撩騷的風格開始崩,一直在「專業」和「戲謔」的平衡中迷失。
除了失真,雨露均沾的肖驍還算是奇葩說的標誌性奇葩嗎?或者說這種風格還能支撐他走多久?這是我們的好奇也是他的困局。
情緒不自由
單看本季從對壘新人,隊長落選,再到依附青雲戰隊,很多鏡頭下的他都顯露出了不自然的神情,由於過往的幾季他的人設和地位在這個節目裡是最接近神壇的人。
下凡本該是他的歸宿,卻硬是套上了天使的衣裝,在人群中也是分外的格格不入,但引人注目還是有的,只不過或許這並不是他真心想要的。
頭銜包袱
在觀點角度方面,為了製造高一個層次的內容,以匹配他目前的身份,如果他還能像小黑和東北哥一樣,肆無忌憚地抖機靈,不為煽情上價值,或許這些表演會帶來更多笑容。
雖然之前的辯論存在很多漏洞,邏輯上也不能說完全的自洽,但自然裝看起來不突兀,至少舒服。故意裝則是收穫了業內好評,卻失去了外界的欣賞。包袱裡都是他的戰績,太重太沉,連在場上說話的晃動幅度也越來越大。
價值套路
肖驍的突出和優秀靠的是「攻擊性強」「顛覆三觀」「袒露低賤」這種肉搏的打法,在拼價值方面並沒有從很宏觀的角度去壓制對手,而是通過微觀的角度刺破對手的軟肋。但隨著自己身處節目的位置變化,他自己也坦誠「為了贏,我變得虛偽」。
目前所上的價值都是在「借喻」和「煽情」的基礎上標榜的,我還是希望看到那個視約定俗成如襤褸,為了反對而惡毒的姑奶奶。把對生活瑣事的死纏爛打直接碾壓對方的邏輯,用常識解構專業,才是肖驍最大的價值套路。
定位失焦
這個問題和節目組有很大的關係,「做自己」一直是肖驍風格的代名詞,自從獲得BBking桂冠後,似乎在嘗試一些節目組給予他的新的定位,比如隊長、奇葩評委甚至是教練。從辯位上也做了調整,直接從常態一辯往結辯的位置上挪。
並非說這些嘗試對於肖驍來說不能適應,而是觀眾無法很快地進入他新風格。是否有一種感覺,就是一二季關於他辯論的畫面還記憶猶新,反倒是最近兩季的印象就很模糊了。主要也是他的定位和人設出現了較大的矛盾。
我們進入本期辯題:《奇葩星球新規定:星球將給做好事的人發紅包,你支持嗎》
先來說說本期可能會採用的角度和觀點:
正方
「錢是催生行動最好的興奮劑」,這個觀點是從社會和群體行為的角度切入,指用一種能夠對任何人都產生價值的東西,來調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是在強調量變。
「發錢來喚醒熱心」這是一種承認社會人心不古世態炎涼的打法,就是社會已經這麼糟糕,那用錢去引誘人樂於助人,那也算是一種亡羊補牢。
「做好事沒有好報的事例屢見不鮮,讓紅包成為社會的一種良心表現」我想大概也會說攙扶老人被訛,好心看管寵物被訛等等的例子,而那些依舊勇於做好事的人應該被社會獎勵和善待。
...
反方
「做好事不一定需要錢」做好事是一種人類社會文明的一種現象,花錢促成的好事很多時候是不持久的,更多是曇花一現的領賞行動,這跟雙十一的營銷套路沒有區別。
「發紅包本質上是追求錢,不是追求優秀的品德」這個角度能夠直接切中題幹,做好事的初衷是激發社會對於道德公義的敏感,減少漠視。小孩子做了好事得到讚美會開心,大人做了好事獲得表揚卻不滿足,這其中就有對於錢的渴望,本心就已經偏離。
「做好事就發錢成為社會公約將嚴重破壞人的道德倫理」做好事是一種原意不求回報的行為,而一旦這個行為被強制要求必須給予回報,就會刺激人性貪婪而減弱追求美德。更可怕的是當人做了好事,事主不願給的時候卻再一次成為了被譴責的對象,那他是否在現實意義上遭受了雙重的傷害呢?這種將受害者再次變成受害者的行為真的是一種可行的社會公約嗎?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
當然這些不會是全部的切入點,還可以往更多方向討論,稍後再來回顧能夠博中多少個正反方的論點。正方的難點在於既要符合觀眾的心證又不過度美化錢帶來的三觀傾斜;而反方的難點在於站在道德高點容易造成綁架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