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宗連環姦殺案為什麼被反覆翻拍,《殺人回憶》《岬童夷》《信號》和《隧道》四部影片或劇集又是如何解讀案件的?

2021-02-08 錦鯉影視分享

1986年至1991年的4年零7個月間,韓國華城所轄的一個名為太安的小鎮一帶,有10名女性先後遭受性侵,除第8起案件的受害人僥倖逃脫外,其餘均被害,受害者手腳均被反綁,死因是勒死,行兇工具是長統襪、胸罩等受害者的衣物。部分受害女性的陰部被發現異物,部分受害女性頭部被內褲覆蓋;

根據前五起案件中收集到的兇手的精液、血液、毛髮等,確定兇手的血型為B型,警方的兇手側寫認為罪犯年齡大約在20多歲,身高165~170釐米,身材偏胖,「從殘忍、紊亂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時沒有罪責感,反而享受殺人的『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所為。」對兇手的全部資料只有這些。

這個案子在韓國引起了巨大轟動,警方先後投入了205萬名警察,嫌疑犯和證人總計高達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紋鑑定,有570人和180人分別接受了DNA鑑定和毛髮鑑定。這是韓國警方有史以來涉案人數最多的事件。

但殺人犯始終未被捕,截止到2006年4月2日,第十起事件的上訴時效(15年)宣告終結。即使今後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即使如此,考慮到事件的重大性和國民的關注程度,為了在上訴時效結束後也能查明真相,韓國警方和檢察機關決定永久保留該記錄,國立科學調查研究所也保留了當時在現場採收集的兇手的遺傳因子。如果今後抓到嫌疑犯,就可以進行確認。

2003年以該案件為原型的影片《殺人回憶》正式搬上銀幕,上映即造成轟動,觀影人次525萬人次,登上了當年年度票房冠軍。奪得多項大獎和提名的同時,也在韓國國內引發強烈討論;

影片講述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姦過。兩個月後以相同手法的先後殺人案相繼出現。不過警方對這類連環兇殺案苦無頭緒,導致人心惶惶。

小鎮警察樸鬥萬(宋康昊飾)和漢城來的蘇泰允(金相慶飾)接手案件, 兩人的辦案手法完全不同,樸鬥萬是個只憑直覺,靠刑訊逼供辦案的警官,而蘇泰允則是冷靜分析,按據推理的警官,兩人在辦案過程中矛盾不斷,數次大打出手,然而無辜女子還是接二連三被殘忍殺害,他們只好達成共識一起合作。

案件嫌犯被接二連三的被楸出,證物越來越多,但證據鏈卻被反覆推翻,隨著關鍵證人白正浩的意外死亡,原來辦案冷靜的蘇泰允被案犯愈發兇殘的手段刺激得失去耐性,變得躁狂、絕望。

最後一切線索都指向一個工廠技工樸興圭,但來自美國的DNA報告再一次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證據,就在無奈放走樸興圭的當晚,又一起犯罪事件發生了,發生得如此迅速,仿若只用了戰慄的瞬間。而這次的受害者,還只是個14歲孩子,而就在前一日蘇泰允還和這個孩子談笑風生...

蘇泰允徹底失去了理智,他的的世界崩塌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推理竟然換來了如此的結局,他找到樸興圭,怒吼著對他拳打腳踢,想逼迫對方露出真面目,無果之後將槍舉向了樸興圭.

而樸鬥萬在親眼目睹白正浩被火車撞死的意外後,卻逐漸冷靜下來,在最後關頭,他阻止了蘇泰允,而樸興圭藉機逃進了黝黑深沉的隧道,他是不是兇手始終無人而知;

在案件之後樸鬥萬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他辭去了警官的職務,去漢城當了推銷員,過上了平靜富足的生活,似乎已經忘卻了這個案件;

但當15年後,他再次路過當年的村莊,他情不自禁的停下車,回到第一起命案的現場,蹲下身子,使勁彎下腰再一次看向溝渠深處...並沒有屍體...樸鬥萬摘下了眼鏡,時間穿越回記憶的深處,他發了一會呆,一個女學生路過,好奇地詢問樸鬥萬在看什麼,她說前幾天也有一個男人也蹲在這裡看,說是想起以前在這裡做過的事情.

微風吹過麥田,這個聲音一直在樸多曼的記憶中沙沙作響,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他忍住了眼淚,小心翼翼地詢問那個男人的長相,眼神中再次摻雜了某種希望……

劇情的張力在這裡達到頂點,他將視線轉向了觀眾,仿佛在對鏡頭說著什麼,這個開放式結局一直在引起觀眾的反覆討論,對於兇手是誰,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判斷;

小編自己私以為是個群體模仿犯案,主兇犯下前幾起罪案後潛伏了下來,而後續的犯案則是在案件曝光後,由其他案犯模仿實施,由於可能有多個行兇者,反而讓證據鏈無法統一鎖定在一個兇手上...不知道猜的對不對...

有意思的是,《殺人回憶》在國內人氣也很高,豆瓣評分達到8.7分,位列影片Top250的第122位,有超過24萬的觀眾評價,5星評價接近50%,4星及以上評價的觀眾達到98.1%,使之真正成為類型片的裡程碑;

我們在許多中國導演的作品中看到了《殺人回憶》的影子,氣質最為接近的是2017年董越導演的《暴雪將至》,該片斬獲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主演段奕宏也因為此片拿到了金馬影帝;

公眾號內鍵入關鍵字「暴雪將至」即可獲取影片雲盤地址

再回來聊華城連環案,隨著影片上映,曾任案件現場搜查組組長,現任京畿地方檢察廳刑警科重案系長的河升均,也推出其自傳隨筆 《華城尚未結束》,他是電影《殺人回憶》中影星宋康昊所扮演的「樸鬥萬刑警」一角的原形,在文中河升均寫到:

我知道你,我們一定會見面,我一定抓到你;

你一定已經到了中年了吧,有著極端內向無社交性的性格,你結婚了嗎?有孩子了嗎?

那個電影,《殺人記憶》,你也看了嗎?作為一個連犯人都抓不到的警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進熙熙攘攘的電影院,只能一個人在汽車放映場觀看;

受害人中連70歲的老婆婆都有。沒有想到過自己的母親嗎?還有剛結婚的女性,年輕的20歲姑娘,尚年幼的女初中生,高中生。她們肯定有向你哀求救命吧;

我去了你去的地方,看到屍體的時候我怒不可遏。我發誓抓到你一定不讓你站在法庭上,我要親自下手解決你;

kaputori。知道嗎,我打算搜捕你直至離任的那天。

然後只要公訴時效取消的話,沒有我,後輩們也必定會把你逮捕歸案。對比從前我們的變化也很大。

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我們必定應該會晤的,對吧,kaputori。

該自傳隨筆的副標題是「我仍然是負責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刑警」,深刻表露出他一定要捉拿到殺人犯的執著,字裡行間也能看出這名警官對案犯的痛恨,對無法捕捉到兇手的不甘和痛苦,對受害人的悲痛之情;

公眾號內鍵入關鍵字「殺人回憶」即可獲取影片雲盤地址

在該自傳中的kaputori一詞,則來源韓國民謠,是警官河升均給案犯取的綽號,音譯為「岬童夷」,2014年4月起韓國tvN電視臺製作並播出了同名刑偵懸疑連續劇《岬童夷》;

該劇正式以韓國轟動全球的未了結案件「華城連環殺人案」作為參照原型,以虛擬城市日炭作為連環殺人事件發生地,描述時隔20年再次回來的案件元兇岬童夷與不惜一切要緝捕他歸案的刑警河無念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由於有經典電影《殺人回憶》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岬童夷》在整起案件的進展上以「模仿作案」和高智商殺人為賣點,由李準飾演的精神病犯人製造出一起起殺人案連帶牽出「岬童夷」的真正面目。

《殺人回憶》是對當時案件的再現,並且描繪了當時社會的各種現象,對於人物的刻畫相當成功,拍攝手法和社會意義等元素一直被影迷津津樂道,影片其中一個最耐人尋味的點在於導演有意無意中遮掩兇手到底是誰這個真相,各種巧合和意外導致真兇無法落網。一直到影片的最後宋康昊那個驚訝絕望茫然百感交集的表情,整個觀影過程從像看著懸疑片的感覺,過渡到最後悄無聲息的絕望。

但電視劇與電影不同,《岬童夷》選擇同一個背景卻做了不同的改編,鋪開了更多的線,用更多的人物講述這個案件,並讓這個案件「起死回生」,讓兇手「重現人間」,與其說《岬童夷》是《殺人回憶》的電視版,倒不如說是延伸版。

這部劇看得讓人直打冷戰,人性這種東西,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無論何時,都要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對陌生人多一份提防之心,不要過分善良而失去原則和底線;

公眾號內鍵入關鍵字「岬童夷」即可獲取影片雲盤地址

2016年1月22日韓國tvN有線臺推出十周年特別企劃金土劇《信號》,故事講述長期未結案專案組的心理側寫師樸海英(李帝勳飾),是一個不滿爆棚、對警察充滿不信任感的警界異端人物。為了維持生計,海英把才能浪費在了調查名人隱私,然後再賣給媒體的事情上,一直到一部10多年的老式無線機響起。

而曾在80年代活躍在警界的刑警李材韓(趙震雄飾),是一個不會耍小聰明,只會勇往直前的耿直男人。材韓用無線機與海英聯繫,開始解決過去的未解事件。


該劇中由5個長期未結案件串起,其中第二起長期未結案件,即是韓國歷史上極其有名的懸案:華城連環殺人案。

這起案件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案件本身的惡性和恐怖外,更是先後被改編成電影《殺人回憶》和電視劇《岬童夷》,由於《岬童夷》也是tvN有線臺的作品,這事實上已經是tvN有線臺第二次用另外一種劇情來展現這個懸案。

該劇從開播起就以「高收視、好口碑、零差評」成為了韓劇迷們爭相推薦的劇集,劇情懸念層出不窮,並不是簡單地告訴觀眾一個明確的結果,但卻通過這樣的結尾,把希望的種子留在了觀眾的心中。

果然是一旦開追就停不下來的超刺激懸疑劇,從第一集起呈現給觀眾的是「電影的既視感」,以平行時空為概念,通過一部老式對講機連通兩個不同時空,懸念不僅僅是案件本身,還有因為兩個時空的連接不斷改變的歷史,甚至是連接本身都充滿著神秘的變數。

公眾號內鍵入關鍵字「信號」即可獲取影片雲盤地址

如果說《殺人回憶》和《岬童夷》是寫實派的,那麼《隧道》就是「抽象派」的,不過此「抽象」非彼此抽象,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的題材。有人說,《隧道》是《信號》+《殺人回憶》+《岬童夷》的集合。

《信號》是一部講黑洞、講時空的犯罪韓劇,帶有科幻色彩,《隧道》亦是如此,它是一部關於穿越30年時空的穿越科幻犯罪劇。該劇的主角是生活在1986年的重案組警察樸光浩,穿越時空的主角就是他。

沒錯,他就是瑪麗蘇劇《繼承者們》裡面李敏鎬的霸道總裁哥哥.

光浩為什麼會穿越呢?這就不得不說一條隧道了,這也是本劇起名《隧道》的原因。在捉拿兇手的過程中,光浩追著兇手跑進了一條隧道,但他不慎被兇手打到腦袋。等他走出隧道的時候,他就莫名其妙地來到了2016年...

當然,這只是光浩穿越時空的淺層原因,我們接著來說深層原因。光浩在與妻子妍淑成家的這個過程中,接連碰上一系列女子被殺的案件,經過法醫的調查,這些女子的死法接近一致,都是被人勒死的,女子死之前都經過激烈的掙扎,但因為雙手被兇手綁著無法逃脫。(也就是華城案的原型了)

在光浩穿越之後,重案組又發生了兩起案件,光浩發現這兩起案件的犯罪手法跟30年前他負責的多起女子被殺案的犯罪手法非常相同。

而經過特意的調查,他還發現,他的妻子妍淑給他生了一個女兒,但妍淑在20多年前就因為車禍去世了,而他的女兒現在不知所蹤.

這一切事情都逐漸地在光浩的腦子裡形成了一個輪廓,或許,他出現在2016年原因就是抓獲30年前那個連環女子被殺案的兇手?這樣他才能改變妻子以及女兒的命運軌跡?而事實,正是如此,這就是光浩穿越30年時空的深層原因。

整部劇的重點一直都放在抓人破案上,對於其之外的任何東西編劇都選擇一筆帶過。這種方式不會觀眾感覺非常突兀,反而會讓人感覺節奏很快很刺激。

而這部以「華城連環案」為故事原型的懸疑劇能夠獲得收視冠軍,跟它把這個已經被翻拍過多次的真實案件拍出了新意來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隨著劇情的展開,無論是人物關係的複雜和神奇的聯繫,還是兇手明明近在眼前卻好似遠在天邊的設定,都讓觀眾有一種迫切地好奇心,想要了解這個故事最終的真相。

同時,男主角崔振赫在該劇中展現出了極具感染力的個人演技,當穿越而來的他苦苦尋找妻子,卻被告知妻子在二十年前已經車禍去世後的心理衝擊引發的哭戲,和隨後堅定一定要抓到兇手返回過去的決心,都為這個故事後續的劇情發展做好了極佳的伏筆。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圖片片源來自網絡

公眾號內鍵入關鍵字「隧道」即可獲取影片雲盤地址

相關焦點

  • 信號岬童夷殺人回憶,你不能錯過的韓國三大未破懸案之一改編作品
    2016年《Signal》主演:李帝勳、金惠秀、趙震雄《Signal》中的第二起長期未結案件,是韓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懸案——華城連環殺人案。這是由韓國青龍三大影帝影后主演的懸疑劇,光從陣容上看就知道這個劇的誠意滿滿啊。
  • 《岬童夷》| 好好藏起來
    1986年至1991年間,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殺人犯始終未被捕,最終成為未解決的殺人事件。2014年,該事件被作為電視劇《岬童夷》的參照原型,並以當時嫌疑犯的綽號「갑동이」(音譯為岬童夷)作為劇名。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和中國的白銀案很像,簡直就是翻版,然而不同之處在於,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兇手至今仍然逍遙法外。
  • 策劃|《殺人回憶》原型嫌犯被抓!以「華城連環殺人案」為題材的韓劇還有這幾部
    曾經有編劇在韓劇裡寫過類似的臺詞:只要有人一直記得這個案件,那麼這個懸案就一直沒有結束。華城連環殺人案之所以過去了三十年依舊可以憑藉一條新聞就迅速成為熱會熱點話題,也是因為韓國的影視人們把故事原型作為素材,拍攝了非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讓它一直留在了大眾的記憶中,其中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是電影《殺人回憶》、韓劇《岬童夷》和《信號》。
  • 《岬童夷》大反轉再現高潮
  • 那些經典懸疑類韓劇,《信號》、《火星生活》上榜,你還看過哪部
    那些經典懸疑類韓劇,《信號》、《火星生活》上榜,你還看過哪部說到韓劇,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類似《太陽的後裔》、《來自星星的你》這樣愛情類的電視劇,但是實際上韓國除了愛情片拍的好看外,懸疑類的韓劇拍的也很好,小編就整理了一些這一類型的韓劇,《信號》、《火星生活》上榜,你還看過哪部?
  • 《殺人回憶》華城連環殺人事件兇手居然找到了......
    綜合韓媒消息,曾被改編成知名電影《殺人回憶》、電視劇《信號》等的韓國懸案「華城連環殺人事件」,出現突破性進展,DNA比對顯示,一名正在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李某,與案件兇手的DNA一致。據韓媒報導,韓國「華城連環殺人事件」疑犯身份確認。
  • 這是另一樁令人髮指的紅衣女連環姦殺案,它的結局和白銀案完全不同
    ————我是殺人回憶的分割線————2003年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它不但成為年度韓國票房冠軍影片,刷新觀影人數紀錄,還獲評年度最佳影片首位,狂掃韓國國內各大電影獎項。影片改編自1986-1991年在韓國真實發生過的華城連環姦殺案。
  • 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韓國影視劇,有四部劇用了同一個案件!
    1、2016年《Signal》主演:李帝勳、金惠秀、趙震雄《Signal》中的第二起長期未結案件,是韓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懸案——華城連環殺人案。2、2003年《殺人回憶》主演:宋康昊、金相慶、樸海日電影《殺人回憶》是根據韓國著名的華城連環殺人案改編而成的。
  • 高分犯罪韓劇《岬童夷》,《看見鬼的刑警處容》你猜到結局了嗎?
    《岬童夷》岬童夷講述一起連環殺人案的兇手,用自己精妙的殺人手法,20年前犯下了轟動一時的連環殺人案,被人賦予的殺手名《岬童夷》,卻在無意間留下了一名倖存者吳瑪莉亞(金敏貞),案件最後以岬童夷停止作案而終止
  •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兇手原型抓到了!高分神片終迎大結局
    為什麼會如此轟動呢?因為,本案正是電影《殺人回憶》的原型案件。沒錯,就是那部被譽為韓國影史最重要的作品,有無數死忠影迷,被眾多當代電影人奉為聖經的《殺人回憶》。 #「華城連環殺人事件」為韓國著名懸案,曾被改編為奉俊昊導演的知名電影《殺人回憶》,電視劇《岬童夷》、《信號》、《隧道》等。
  • 33年,電影《殺人回憶》背後的真實案件,終於發現真兇了
    在中國,人們了解這起發生在異國的懸案,是因為韓國的各種影視劇。從2003年奉俊昊的導演的電影《殺人回憶》開始,韓國的影視工作者,不斷把這個未結之案搬上熒幕。《信號》、《岬童夷》、《隧道》、《火星生活》,甚至連主打溫情牌的韓劇《請回答1988》也曾出現該案嫌疑犯的照片。
  • 韓國神級電影《殺人回憶》,終於可以拍結局了
    很多人認為是奉俊昊執導的經典懸疑電影《殺人回憶》。凡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必定不會忘記影片最後那一幕:宋康昊扮演的警察,一雙帶著紅血絲的眼睛直直地凝視著鏡頭,似乎能穿透銀幕告訴兇手:「我一定會找到你,不死不休」。電影《殺人回憶》劇照而今天,《殺人回憶》的兇手原型落網了!真是有生之年!
  • 電影《殺人回憶》中的真兇原型是他嗎?這宗33年的懸案調查最近終於...
    都市快報 綜合報導9月18日晚,韓國警方宣布,有關「華城連環殺人案」的調查終於有了進展——一名已服刑24年的在押囚犯疑似真兇。他的DNA與三起案件中受害者身上殘留的DNA相匹配。這起已經發生了33年的懸案,因為在2003年被拍成電影《殺人回憶》,而在韓國家喻戶曉。一方面,該案早在2006年就超過了15年的追訴期。
  • 《救救我》、《信號》、《隧道》都是韓國真實社會案件改編!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件」被多部電影電視劇改編,2019年靠著DNA技術,於9月宣告破案,埋藏了33年的真相水落石出,也讓三大懸案之一的「青蛙少年事件」以及「李亨浩誘拐殺害事件」,再度掀起關注。
  • 和《信號》同樣好看的7部懸疑類韓劇,你肯定沒看過!
    今天,愛看電視劇的小愛醬(微信:chuangtouji)就和大家聊一聊這些和《信號》一樣好看的7部懸疑類韓劇,不管怎樣,都可以先存下來,以後慢慢看吧。一、吞噬月亮《吞噬月亮》是2016年5月24日起每周二零點更新的電視劇,由南太鉉、金秀妍主演。
  • 韓國三大懸案之一:華城連環殺人案
    先說說華城連環殺人案,它是韓國歷史上第一個連環姦殺案,也是韓國最著名的懸案。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韓國京畿華城市泰安一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惡性連環姦殺案,約4年半時間,共有10名女子受害,受害者年齡從幼齡13歲到耄耋71歲。兇手膽大妄為,喪心病狂,先綁架,再強姦,最後勒斃。案件僅有1人倖存,但這唯一倖存者的犯案兇手,卻與其他案件並無關聯。
  •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嫌疑人曾看過3次以上《殺人的回憶》?!
    該劇於2014年播出,以韓國轟動全球的未了結懸疑案件之一「華城連環殺人案」作為參照原型,沿用該案件嫌疑犯的綽號「岬童夷」,以虛擬城市日炭作為連環殺人事件發生地
  • 電影《殺人回憶》兇手原型落網,真相如此戲劇性···
    9月18日,韓國警方確認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華城連環殺人案,電影《殺人回憶》兇手原型已被找到。該事件還被改編為《隧道》、《信號》、《岬童夷》等。
  • 豆瓣9.2、真實案件改編的《信號》值得N刷!
    作為20世紀韓國最為轟動的案件,華城連環殺人案的結果一直是個未解之謎,世人對案件的猜測也不曾停止。2003年,該案件被正式拍攝成電影《殺人回憶》搬上銀幕;2014年,被作為電視劇《岬童夷》的參照原型;2016年,以該案件為故事案件之一的電視劇《信號》上線,並在韓國第52屆百想藝術大賞中一舉奪下最佳電視劇、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三大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