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麻煩到別人?這是不是你想知道的事?
如果有這層顧慮,恐怕什麼事也不能做了。
不過徹底地活出自己,確實會造成一些麻煩,但最重要的還是去發現實相是什麼,而不是如何不麻煩別人。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任何解答,重點是你為何那麼在乎別人的感覺或觀點?
你是不是怕傷到自己的感覺,怕自己的觀點被改變?如果別人的意見與你的相左,你只有向他們提出質疑,才能發現他們的觀點是否正確。如果你發現他們的意見或感覺並不正確,那麼你的發現就會攪擾到他們,那時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怕傷到他們而向他們妥協?
自我意象會導致痛苦
為什麼要把煩惱劃分成輕重、主要和次要?能深入地理解任何一個小問題,便可能揭露所有的問題。譬如憤怒、忌妒、羨慕或怨恨之類的煩惱,我們都很熟悉了,若是能深入憤怒這個問題而不把它擱置一旁,會發生什麼事呢?你會憤怒是因為你受傷了,某人對你說了一些不友善的話,但是當別人讚美你的時候,你又開心了起來。但你為什麼會受傷?因為裡面有自我重要感,不是嗎?可是你為什麼會有自我重要感?
你對自己設定了一些想法、形象或是應該怎麼樣的標準,但是你為什麼會替自己製造出一些形象來?因為你從未真的研究過自己。我們總認為自己應該符合某種思想、譬如當個英雄之類的事。心中會生起憤怒,就是因為這個形象受到了攻擊,然而我們對自己所抱持的看法,正是對自己的真相的一種逃避。如果能觀察到自己的真相,就沒有人能傷害到你了。
譬如一個人在說謊,而別人也指出他在說謊這個事實,這時此人如果承認自己在說謊,就不會認為自己受到了傷害。但此人如果假裝自己沒有在說謊,自然會因為別人的指責而感到憤怒。因此我們總是活在由觀念所建構的世界裡,我們從未活在實相裡。若想觀察到實相是什麼,就不能有批判、衡量、意見或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