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
說真的,看奇葩說輸贏投票這個神奇的東西,已經好一段時間不想系統的去整理他們的發言和思維了,這個綜藝一直都有在看,不過卻不像這一季最初開播時候那麼有激情了。
可能是今年習慣了開著彈幕看節目的緣故,形形色色的表達太多了,而且底下長段評論裡的都是人才,讓我覺得我『不配』說自己淺薄的觀點。
今天小說《鳳凰劫》(給自己做個廣告吧,小尼姑和負心漢的故事正在連載中,屬於單元劇的感覺,主要是想單方面的表達女孩子要自重自愛一些,當然了,不絕對,故事而已)的稿子已經寫完,終於也有了些時間去看奇葩說,順便寫一寫自己看後的感受。
言歸正傳,還是說說周四這期的辯題吧: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看到這個題目,最先也想到這是道德綁架親媽,當然不是好話,生養我們的媽媽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還要用這樣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一樣的話去鼓勵他們為我們付出更多?
而後,又會想到,在自己的家庭裡,真的缺少了太多的誇讚,甚至於謝謝,和媽媽我愛你這些感性的詞彙。
年少的時候,電視廣告裡那句質樸的「媽媽洗腳」都羞澀的開不了口,又何況是媽媽是超人這樣的話,忍不住的去想,或許這話說出去的時候,母親會像是每次給他們買了東西說亂花錢但是心裡歡喜一樣,偷偷抹眼淚。
看到最後結果,反方贏了,覺得這句讚美算不上好話,唯一一次覺得奇葩說辯題正反方裡現實和我理想有了分歧,可能他們還是從大眾社會角度來說的,媽媽是超人幾個字已經成了扣在為人母身上的標籤,帽子,成了一個標準,所以希望摘掉了,可我的媽媽,卻從來沒有被我親自戴上過這樣一頂帽子。
排除一些亂七八糟的原因,可能還是年輕人的節目,應了之前那句,我不想長大後成為了媽媽,嫁給了爸爸,生下一個自己。
就像是當下綜藝的名字《媽媽是超人》然後緊跟著就《爸爸去哪兒了》,當下二十一世紀,父母在孩子生活裡所佔的比重差別這麼大,難道真的不是諷刺嗎?
可能這樣講是有些悲觀的頹喪,但卻也是在一部分家庭裡正在發生的事情。
不過卻又好像是個例,就好比媽媽是超人裡,伊能靜帶孩子並不是那麼如人意,而爸爸去哪兒了,有些爸爸也可以面面俱到將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一個有愛的家庭,或許媽媽是超人應該就是一句媽媽我愛你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吧。
不過對於媽媽是查人這句話,可能說的人和聽的人,是兩種心態,作為時下年輕的人,大概會覺得是綁架的更多,但當了媽媽的,心中應該還是想聽自己的孩子說一句媽媽是超人的。
人或許還是雙標,聽完整場,最後的感覺是,我想聽我未來的孩子這樣說我,怎麼都是養,我願意為了這一句話飛蛾撲火,但是我卻吝嗇於給母親說,我不想她一輩子為我操勞。
人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共存,很佩服那種立場堅定的人,或許那是我永遠達不到的豁達。
下一篇會發看完幾個辯手的一些覺得不錯的觀點句子,同時底下連結是正在連載的小說《鳳凰劫》,女頻,古風言情,有幾個不同的小故事串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