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黃鶴 大雅知音」 武漢蘭韻崑曲社成立四周年慶典暨武漢傳統文化社團聯盟冬至展演活動預告

2021-03-01 武漢蘭韻崑曲社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武漢蘭韻崑曲社自2015年成立以來,承蒙曲界先進、兄弟曲社和江城各界人士的厚愛,我們以功不唐捐自勉,謹守辦社規則,堅持拍曲不輟,積極參加各地曲會,虛心向著名藝術家、曲家和曲友請益學習。蘭韻崑曲社這朵地處荊楚腹地的空谷幽蘭,開始在奼紫嫣紅的傳統文化大觀園裡綻放芳華,嶄露出崑曲雅韻的風採。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倍加珍惜與大家的情緣與藝緣。值此武漢蘭韻崑曲社成立四周年之際,為展示崑曲和古琴、京劇、越劇、黃梅戲、漢服等藝術的魅力,我們與江城諸家傳統文化社團一起,以「白雲黃鶴 大雅知音」為主題,舉辦武漢蘭韻崑曲社成立四周年慶典暨武漢傳統文化社團聯盟冬至展演活動,旨在雅集同好之士,共同推動傳統文化藝術在江城的傳承和弘揚。同時,藉此機會,促進戲曲活動在江城的傳播,助推武漢戲曲文化建設,不斷提升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文化底蘊。本次活動在武漢書畫研究會、武漢市礄口區文化和旅遊局等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由湖北衛視、湖北資訊廣播《薈文說戲》主辦,武漢蘭韻崑曲社、武漢傳統文化社團聯盟承辦,武漢市礄口區文化館協辦,特邀湖北省京劇院、湖北省實驗京劇團等專業院團助演,於2019年12月22日13:30在武漢市礄口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廳(二樓)舉行。歡迎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廣大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愛好者和支持者報名參加。

李德良

湖北楚天廣播電臺新聞主播。重慶人民廣播電臺獲獎播音員。武漢語言文化職業學院播音專業副教授、學科帶頭人。首都師範大學科德藝術學院播音專業客座教授、專業主考官。普通話水平國家一級甲等。全國新聞播音一等獎獲得者。《京津滬渝首次大聯播》主播。武漢市中小學藝術小人才大賽評委。武漢市職工讀書會藝術指導老師,武漢市總工會優秀讀書領讀人。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

陸藝君

湖北省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工花旦。201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京劇表演專業。師從劉蘭秋、宋長榮、孫毓敏、李秋萍、陸義萍、梁谷音、常秋月等老師。曾獲CCTV「深見杯」全國校際聯賽一等獎。

冷永和

第八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十大名票第一名,央視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金獎獲得者,多次榮獲湖北省「十佳票友」稱號。現為湖北省實驗京劇團高派老生,曾得到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高派傳人辛寶達先生的親授。

鄧建新

琴臺太和琴社副社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武漢古琴研究會副秘書長,漢陽區古琴研究會秘書長,古琴藝術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李俊

同濟大學本科,武漢大學碩士,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會員,武漢蘭韻崑曲社社長。崑曲曲唱師承著名昆笛演奏家、崑曲音樂理論研究學者遲凌雲老師。獲得「牡丹亭杯」世界華人崑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全球京劇票友大賽優勝獎、湖北省京劇票友雙十佳、梨園情深戲曲舞蹈大賽金獎第一名等獎項。

王玫

武漢蘭韻崑曲社副社長。2010年開始接觸崑曲,2011年至2014年在北京陶然曲社跟隨北方崑曲劇院崑劇表演藝術家張毓雯老師學習了《牡丹亭》、《長生殿》、《白蛇傳》等劇目,並多次參加曲社的匯報演出。

陳強

武漢蘭韻崑曲社崑曲身段老師,武漢永言京劇社社長,武漢市戲劇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京劇程派藝術,並博採眾長,兼習崑曲。多年來致力於京昆藝術進校園的傳播,指導了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校大學生,並在數所中小學開辦了京劇社團。

洪峰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畢業,在校期間任華中科技大學校學生京昆社社長,愛好並研習梅(蘭芳)派藝術,曾獲第十一屆和平杯「中國京劇十大名票」稱號、湖北省「雙十佳票友」稱號、中央電視臺過把癮欄目一等獎、全國高校京劇演唱研討會一等獎。

徐波

武漢蘭韻崑曲社副社長。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詞曲愛上崑曲,2012年參與協助江蘇省崑劇院裘彩萍老師創建了「裘彩萍崑曲網絡課堂」。2015年參與協助李俊發起成立「武漢蘭韻崑曲社」。

鄭盈

武漢大學、巴黎第十三大學雙學士,巴黎第十三大學、法國高等經濟與商業研究學院雙碩士,武漢蘭韻崑曲社成員。學習了《牡丹亭》《玉簪記》《長生殿》等經典崑曲劇目,並多次參加曲社的匯報演出。

劉暢

廈門大學文學學士,武漢蘭韻崑曲社成員、裘彩萍網絡崑曲課堂學員。學習了《牡丹亭》《玉簪記》《長生殿》等經典崑曲劇目,並多次參加曲社的匯報演出。

黎俊傑

湖北省黃梅戲劇院演員,音樂人。自幼6歲學二胡,16歲考入黃岡藝校學習黃梅戲表演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就職。創辦「老黎說戲」黃梅戲教學基地任教。

譚平方

武昌區柴林小學老師。酷愛黃梅戲,曾是網絡UC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曾獲2014年「雪瑪杯」湖北「十大戲曲好嗓子」稱號;2015年「千佛手」杯湖北廣播「十佳票友」稱號;演唱曾獲得過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和張輝老師的高度評價。

王夢蝶

畢業於嵊州越劇藝術學校第二屆越劇流派傳承人班,工花旦,曾獲學校德藝雙馨一等獎、社會實踐一等獎等。

周瑾

武漢清越社副社長,北京鳴越社發起人之一,資深越劇票友,長期活動於武漢、北京兩地致力于越劇藝術的傳播。

陳志勇

琴臺太和琴社武昌分社社長,武漢古琴研究會常務理事。

1.《牡丹亭·學堂》【一江風】

表演者:袁明鈺 趙雯淇 李之涵 徐若珈 蘭心恬 張騫月 劉葭伊(小學員)李曉麗(曲社)

2.(唐)杜甫《贈花卿》

表演者:湯恩德

3.(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表演者:楊吳芳

4.《長生殿·哭像》【上小樓】

表演者:喻希

5.散曲【大紅袍】《詠花》

表演者:徐波

6. 《孽海記·思凡》【哭皇天】 京劇《廉錦楓》

表演者:洪峰

7.《牡丹亭·遊園》(彩唱)

表演者:王玫 鄭盈

8.《牡丹亭·驚夢》【山坡羊】(彩唱)

表演者:李俊

9.《牡丹亭·驚夢》【山桃紅】

表演者:陳強

10.《牡丹亭·驚夢》【綿搭絮】(彩唱)

表演者:劉暢

1.黃梅戲《打豬草·對花》(彩唱)

表演者:黃塬博 葉芷潤(小學員)

雯彤戲曲工作室

2.漢服表演《知否》

表演者:周羚 黃程

古華文化社

3.黃梅戲《羅帕記》(彩唱)

表演者:黎俊傑 譚平方

武漢輝之韻黃梅戲迷聯誼會

4.古琴《梅花三弄》

演奏者:陳志勇

琴臺太和琴社

5.越劇《牡丹亭·幽媾》(彩唱)

表演者:王夢蝶 周瑾

武漢清越社

1.古琴《欸乃》

演奏者:鄧建新

琴臺太和琴社

2.京劇《逍遙津》

京劇《空城計》

表演者:冷永和

湖北省實驗京劇團

3.京劇《紅娘》

崑曲《孽海記·思凡》【風吹荷葉煞】

表演者:陸藝君

湖北省京劇院

報名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

2.搜索「13886149802」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曲社助理為微信好友,並註明「曲社社慶」,由曲社助理拉進「12月22日曲社成立四周年慶典活動報名群」即為報名成功。


武漢蘭韻崑曲社創建於2015年10月,是湖北省第一家民間崑曲社。曲社的名譽社長為國寶級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蔡正仁和張靜嫻老師,藝術顧問為國寶級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嶽美緹、梁谷音老師,著名曲家、蘇州市崑劇院非遺傳承人毛偉志老師,藝術指導為國家一級演奏員、各大崑劇團首席笛師、崑曲音樂理論研究專家遲凌雲、錢寅、黃光利老師,國家一級演員、崑劇表演藝術家楊曉勇、黎安老師。曲社成立至今,以「普及崑曲知識,提升城市品味,彰顯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為己任,以「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的精神,堅持每周拍曲,學習工尺譜基礎知識,結合崑曲相關拍曲資料,按照曲詞、字音、韻部、陰陽四聲、尖團、清濁等內容逐字分析研習,致力於傳承弘揚崑曲清唱藝術,完美詮釋六百年大雅崑曲。武漢蘭韻崑曲社成立不久,即於2016年受邀獲得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團體會員資格,與諸多擁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曲社一道躋身崑曲一線曲社之列,並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與各地名家、曲友對話和交流的能力。武漢蘭韻崑曲社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各地知名曲會雅集,如蘇州虎丘曲會、千燈秦峰曲會、宜興陽羨曲會、遂昌崑曲節、北京中國崑曲藝術保護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雅樂正聲」全國崑曲曲社曲友雅集、浙江嘉興曲會、崑山玉山雅集暨巴城重陽曲會、成都端午曲會暨草堂雅集、北京崑曲研習社60年傳承崑曲藝術研討會暨全國崑曲曲社曲友雅集、揚州竹西同期曲會等。國內唯一官方主辦的崑曲期刊《崑曲評鑑》2017年第二期「曲社專欄」刊登了介紹武漢蘭韻崑曲社近年來參加的各項崑曲活動的文章。曲社社長李俊為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正式會員,2016年亮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文化十分」欄目「600年崑曲再吐清芬」節目,並獲得由浙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2016「牡丹亭」杯世界華人崑曲曲友會一等獎第一名,相關個人專訪在2016年4月19日《中國文化報》第2版綜合新聞頭條刊登,相關報導在2016年4月10日《中國新聞網》發布,並被國內數十家媒體轉載。通過在武漢三鎮舉辦雅集,普及崑曲藝術,武漢蘭韻崑曲社為建設書香武漢、風雅武漢略盡綿薄,成為武漢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芬芳的幽蘭。

相關焦點

  • 預告|「白雲黃鶴,大雅知音」首屆武漢重陽曲會暨武漢蘭韻崑曲社三周年慶典
    曲社成立至今,以「普及崑曲知識,提升城市品味,彰顯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為己任,以「日拱一卒,不期速成」的精神,堅持每周拍曲,學習工尺譜基礎知識,結合崑曲相關拍曲資料,按照曲詞、字音、韻部、陰陽四聲、尖團、清濁等內容逐字分析研習,致力於傳承弘揚崑曲清唱藝術,完美詮釋六百年大雅崑曲。
  • 武漢女子詩社周年慶暨新春團拜聯歡
    (依欽譜 晏殊格) 文麗華如夢令·武漢女子詩社周年慶暨新春團拜聯歡歲月流霞和樂,女子吟詩同賀。蕙質潤蘭心,彩筆繡描紅萼。 琴瑟,琴瑟,婉轉清音添色。藍田種玉,韻海擎麟。喜一屏詩,一簾夢,一園春。 王 瓊南歌子·賀武漢女子詩社周年團拜會細話幽窗處,尤思萱草臺。涓涓春水潤詩懷,雨筍尖兒,節次柱天來。 信手低眉曲,方思玉璧開。看蘭花粉嫩香腮。多少人兒,腳重慢徘徊。
  • 廣西江濱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 (2/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6日訊(記者 李冠宏 通訊員 陳春栩)1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在70年風雨歷程中,最初的療養院歷經四次更名,最終定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後增掛「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70年裡,醫院也一直堅持革命傳統,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康復領域行業知名、中西南地區獨樹一幟、影響力輻射東協的大型醫療、康復和保健中心。
  • 廣西江濱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 (4/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6日訊(記者 李冠宏 通訊員 陳春栩)1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在70年風雨歷程中,最初的療養院歷經四次更名,最終定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後增掛「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70年裡,醫院也一直堅持革命傳統,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康復領域行業知名、中西南地區獨樹一幟、影響力輻射東協的大型醫療、康復和保健中心。
  • 廣西江濱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 (5/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6日訊(記者 李冠宏 通訊員 陳春栩)1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在70年風雨歷程中,最初的療養院歷經四次更名,最終定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後增掛「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70年裡,醫院也一直堅持革命傳統,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康復領域行業知名、中西南地區獨樹一幟、影響力輻射東協的大型醫療、康復和保健中心。
  • 廣西江濱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 (6/7)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26日訊(記者 李冠宏 通訊員 陳春栩)12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舉行建院70周年慶典暨學術活動。在70年風雨歷程中,最初的療養院歷經四次更名,最終定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後增掛「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70年裡,醫院也一直堅持革命傳統,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康復領域行業知名、中西南地區獨樹一幟、影響力輻射東協的大型醫療、康復和保健中心。
  • 「粵劇華光祖師巡遊慶典暨2019海內外華人粵劇粵曲展演」圓滿落下帷幕
    2019海內外華人粵劇粵曲展演」活動。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粵劇「申遺」成功十周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粵劇藝術博物館一周年的大喜日子,「華光祖師巡遊慶典暨2019海內外華人粵劇粵曲展演」大型活動以嶄新的姿態亮相,給羊城增添了傳統的風韻和清新的氣息。此次活動成為海內外粵藝界十分注目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嶺南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 正航文化十周年慶典及騰飛遠航啟動儀式舉行
    今天是2020年5月4日,是我國新文化「五·四」運動101周年紀念日,同時也是北京正航文化成立11周年紀念日。
  • 武漢—萬錦結為國際友好城市15周年暨加拿大湖北商會成立10周年...
    1月15日上午,武漢市與加拿大萬錦市結為國際友好城市關係15周年暨加拿大湖北商會成立10周年慶祝活動在武漢舉行。活動內容包括兩市政府和駐外領館領導視頻連線致辭、武漢—加拿大經貿交流座談會以及加拿大湖北商會武漢代表處揭牌等。
  • 《會員秀》副會長單位—武漢藝美尚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湖北省慶典行業協會|Hubei festival celebr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慶典行業的社交平臺—Http://www.hbqdxh.com 為加強協會會員單位推廣,促進會員之間感情,達到協會會員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強強合作、互利共贏的目的。
  • ...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周年...
    12月18日下午,由武昌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主辦、Techcode太庫承辦的「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周年慶典」成功舉辦,4個科技成果項目成功籤約,8家太庫武漢在孵企業榮獲「明星企業」稱號。
  • 蘭福紅木30周年慶典暨紅木文化館落成儀式在蘭溪舉辦
    10月4日,「蘭心卅載,福傳百年」蘭福紅木30周年慶典暨紅木文化館落成儀式在浙江蘭溪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紅木家具行業人士及客戶、蘭福紅木全體員工齊聚一堂,共同慶祝蘭福紅木品牌成立30周年,共同見證蘭福紅木文化館的落成,見證蘭福紅木匠心30載。
  • 這首唱武漢的歌太美!如此詩意的大武漢,隔著屏幕都聽醉了……
    落袈在此山川起伏為衣襟繡你名字在萬花落盡古琴在此黃鶴在此長江在此落袈在此你我在此萬年同呼吸此時風起是知音一抹笑泛起千萬雙漣漪楚字裡天生人字的筆跡天意 古琴在此黃鶴在此長江在此@李純:大氣的武漢,大氣的武漢人,世界雙一流的武大,浩瀚的長江。。。未來值得期待!有幸在武大就讀四年,終身結下不解之緣!好喜歡的大城市!@心如明月:在此時此刻,身居江城的我們傾聽著《在此》氣勢磅礴讚歌,魂牽夢繞步入尤如仙境般的江城美景之中,摘雲拈花,江濤潑墨,珞珈培櫻,黃鶴展翅、琴臺知音、荊楚神韻、東湖碧波、垂柳蔓妙、湖光山色、山青水秀。
  • 孔子獎章五周年慶典暨英才獎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泰安舉行
    為隆重慶祝孔子獎章事業開創五周年、起航新徵程,回顧總結孔子獎章事業艱辛歷程與經驗教訓,致敬、表彰五年以來做出重要貢獻的優秀孔子獎章事業工作者、支援者、弘揚者,12月19日至20日,孔子獎章五周年慶典暨英才獎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泰安舉行。
  • 黃鶴詩苑2周年慶
    行香子·鶴趣詩襟·黃鶴詩苑創刊兩周年寄語(依欽譜,晁補之格)文/冀 林(杭州)丹頂妍妍,白羽娉娉。正乘空破霧雲徵。梳翎翩舞,昂首長鳴。嘆鶴姿展,鶴夢醒,鶴心騰。 衝衿豁豁,超言落落。長相思·祝賀黃鶴詩苑兩周年文/雲雷燕雙飛,蝶雙飛。黃鶴乘雲文苑來,翩翩環翠薇。夢唐詩,醉宋詞。流韻星河炳炳輝,相歡共此時。03.行香子·黃鶴詩苑贊文/晚云云鶴騰空,雲鶴凌風。
  • 三年劈浪前行演出過千場,拉響汽笛見證大武漢重啟,《知音號》築起...
    楚天都市報記者高東起 攝影記者李輝 王永勝 通訊員江朝 漢韻生情,繁華夢裡覓繁華;燈火璀璨,知音號上遇知音。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自2017年5月20日公演以來,已經綜合接待遊客65萬人次,創造了「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文旅奇蹟。
  • 一周武漢:雙休日不限單雙號,武漢設計雙年展開幕
    中國橋博會11月2日在漢舉行11月1日至3日,中國(武漢)國際橋梁科技論壇暨中國(武漢)國際橋梁產業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的50餘位橋梁專家及2000餘名業內人士聚首「建橋之都」武漢,共謀橋梁科學技術創新與發展。
  • 蘭心卅載福傳百年 蘭福紅木30周年慶典盛大舉行
    10月4日,「蘭心卅載,福傳百年」蘭福紅木30周年慶典暨紅木文化館落成儀式在浙江蘭溪盛大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紅木家具行業人士及客戶、蘭福紅木全體員工齊聚一堂,共同慶祝蘭福紅木品牌成立30周年,共同見證蘭福紅木文化館的落成,見證蘭福紅木匠心30載。
  • 陽江市排舞協會舉行成立四周年慶典
    昨晚,市職工排舞協會成立四周年慶典暨第二屆換屆晚會在陽東體育館舉行。現場十多個舞蹈表演,為群眾送上了豐富的文化大餐。晚會在《盛世鼓舞》中拉開了序幕。在市總工會的指導下,2015年12月15日陽江市職工排舞協會成立,目前已有成員200多人。4年來,市職工排舞協會送公益排舞到我市各地養老院以及鄉村等地已經超過百場。市職工排舞協會主席 許金美:我會秉承我們上一屆的班子的優良傳統,以提升我們排舞協會的能力和水平為目標,用我們飽滿的熱情,以喜聞樂見的方式,以活動為載體,推廣我們的排舞事業。
  •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
    70周年,上海文廣演藝集團集結旗下7家院團傾情參與,推出「祖國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包括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話劇《追夢雲天》、人偶舞臺劇《最後一頭戰象》、雜技劇《戰上海》、滑稽戲《弄堂裡向》《東方諧韻——海派滑稽專場》以及《祖國頌歌——上海愛樂樂團原創作品交響音樂會》《我和我的祖國——獻禮音樂會》《「美麗祖國·幸福歌」席燕娟獨唱音樂會》等在內的9部作品、30餘場演出將深情唱響祖國頌歌